豐盛心靈寫作 – 感恩渴望愛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的渴望便是你的境界,渴望多深、愛就多深!

渴望愛?誰不渴望愛呢?但是在「感恩渴望愛的自己」書寫過程當中,發現許多人雖然書寫內容都是「渴望愛」,例如渴望父母的愛、渴望家人的愛、渴望情人的愛等等,但這些其實屬於「渴望被愛」的範疇。「渴望愛」和「渴望被愛」不同嗎?差別在哪呢?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口渴,「渴望」喝水時,會主動、想盡辦法去找水喝,不太會去等待別人送上水喝!同樣地,當你真正地渴望愛時,會是主動地先去尋找或是付出的一方,而不會是被動等待別人的愛。那麼我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不再主動或是不敢主動成為先去愛的一方呢?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對於愛的反應與回饋都是相對的單純和簡單。對於喜歡的事物或是對於父母的愛,都能夠直接、簡單地表達!但是當我們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經歷越來越多事情,甚至為愛付出受傷之後,便慢慢地選擇封閉、逃避,將心門深鎖,其實不管是何種原因造成,真相的答案只不過是「對愛不夠渴望」!這麼說或許過於「嚴厲」!但如同上述喝水的例子,當你真的夠口渴、渴望喝水時,你不會因為某人、某事曾經阻礙你喝水或是將水潑在你臉上,而選擇不喝水,或是一定要當事人拿水給你喝,你才要喝。

在「感恩渴望愛的自己」書寫過程中,並非不能寫「渴望被愛」的部分,一樣心中想到什麼,就書寫記錄下來。書寫結束後,再重新去檢視自己紀錄的內容,將重點放在:「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

心理學專家以及許多哲學、心靈派別都會提到:「缺愛的孩子內心總渴望被愛!」,也大多有類似的童年經驗:

小的時候缺乏父母的陪伴,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留守兒童…等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健康,會以暴力、不當懲罰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孩子長期缺少認可、缺乏自信!例如:媽媽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好,拿別人與自己小孩比較等

當你將渴望被「某人」所愛,原本放在針對「某人」的重點,轉移改為「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時,你會更容易看見自己內在真正卻乏的「愛」是什麼,也比較容易聚焦自己想要的「愛」是怎樣!我會特別建議將「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設定為一個獨立的書寫主題,透過書寫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內在思考、整合,究竟我們真正想要的愛是如何?甚至在書寫過程中,會憶起許多被塵封的往事,更容易釐清為何我們需要「某人」的愛!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真真正正的思考過,自己想要「怎樣的愛」,因此當遇到心儀的對方時,便總是要對方「懂你」,認為對方「愛你」就要「懂你」,問題是當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時,那麼兩人就只能「不斷地嘗試、磨合」。一方可能想要喝咖啡,請另一方去買。

「那你想喝什麼呢?」

「你猜猜看!」

「拿鐵半糖?」

「不想!」

「卡布奇諾?」

「還好!」

「黑咖啡?」

「好像還可以!」

我相信類似這樣的對話,在男女相處之間少不了,甚至父母與孩子、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都存在。我不否認世上存在「天作之合」、「心有靈犀」的伴侶,但畢竟還是少數,兩人相處、愛的交流難道一定需要這樣的「磨合」過程嗎?不能回到很簡單、單純的互動模式嗎?

有時候其實並非是要對方做些什麼,可能只是簡單的陪伴著,就能夠帶給你「安全感」;也可能只是和對方簡單地聊著天,就能為你解除「孤獨感」!養成習慣時時問自己:「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甚至是我累了嗎?我快樂嗎?我要的是什麼?嘗試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當我們越清楚自己內在所缺乏的是什麼以及想要的愛是什麼時,別人也更容易理解我們與我們的互動也會更容易。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有人會認為自己常常都是渴望愛、渴望去付出的一方,只要對方一點點關心,就會掏心掏肺、毫無保留地付出,但總是受傷,甚至還會被對方說:「你的愛太沈重!讓人無法喘息!」明明就是渴望愛、渴望去付出,而不是「渴望被愛」,怎麼結果總是事與願違呢?這種情況,大多數細究之下,仍然還是「渴望被愛」!這類型人,的確是付出較多、渴望付出,但是往往可以聽到:「我要求的不多,難道只是要求你打通電話、稍微關心我,這樣都不行嗎?」有些更是非常「卑微」的求對方,哪怕只有一點點都好,甚至許多人,寧可忍受對方的不忠,只要偶爾陪伴自己就好。其實愛就是愛了,如果有任何一絲的要求和期望,充其量不過是一種交換的愛!無論誰付出較多、如何的不對等,便不會是真正的愛!真正愛的能量交流則是:

讓愛自由的流動、自由的付出!接受的人喜悅,付出的人也喜悅!

一個真正渴望愛的人會願意面對自己、改變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地加深渴望、加深愛的程度與境界!

書寫練習步驟:

第一次書寫:

  1. 設定 7分鐘:書寫感恩渴望愛的自己
  2. 7分鐘時間到,若覺得還沒有寫完,則可以繼續書寫到覺得完成為止!

第二次書寫:

  1. 重新回顧第一次書寫
  2. 將寫到或是想到「渴望被愛」的人記錄下來
  3. 書寫「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一次書寫一個人)
  4. 不用特別訂定時間,寫到自己覺得完成即可停止

心靈訊息:

  1. 重拾對愛渴望的力量
  2. 化解缺乏愛的根源
  3. 認識自己的需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滄碩的沙龍
10會員
66內容數
劉滄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07
其實當我們越能夠體悟自身的渺小時,對任何的人、事、物就會更為感恩、珍惜,其實自然也就離幸福不遠!我們能夠在每一天醒來,保持著呼吸,這不是一種幸福嗎?我們還能夠待在心愛的人、喜愛的人身邊,這不是一種幸福嗎?我們還擁有喜愛的日常用品,這不是一種幸福嗎?
Thumbnail
2022/07/07
其實當我們越能夠體悟自身的渺小時,對任何的人、事、物就會更為感恩、珍惜,其實自然也就離幸福不遠!我們能夠在每一天醒來,保持著呼吸,這不是一種幸福嗎?我們還能夠待在心愛的人、喜愛的人身邊,這不是一種幸福嗎?我們還擁有喜愛的日常用品,這不是一種幸福嗎?
Thumbnail
2022/06/28
再開始冥想之前 請您找個讓自己身體舒適、安靜的地方, 坐著或是躺著都可以, 不用特別拘泥何種形式, 只要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放鬆、自在就可以。 現在~請閉上你的雙眼, 慢慢地嘗試深呼吸 有任何的念頭、想法閃過大腦都沒關係 只要讓自己維持在深呼吸的狀態即可 將注意力放在呼氣、吸氣的轉換
Thumbnail
2022/06/28
再開始冥想之前 請您找個讓自己身體舒適、安靜的地方, 坐著或是躺著都可以, 不用特別拘泥何種形式, 只要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放鬆、自在就可以。 現在~請閉上你的雙眼, 慢慢地嘗試深呼吸 有任何的念頭、想法閃過大腦都沒關係 只要讓自己維持在深呼吸的狀態即可 將注意力放在呼氣、吸氣的轉換
Thumbnail
2022/04/01
豐盛心靈寫作-7日感恩書寫邁入第二年 在陪伴每一位書寫家人的這段期間 除了每天早起祈禱 最適合大家書寫的主題之外 也因著每位書寫家人 對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渴望 從書寫中幫每個人找出 隱藏在深層的潛意識 針對各自內在卡住的議題 陪伴他們繼續往下書寫 這過程中陸續收到許多書寫家人 豐盛的回饋與反應
Thumbnail
2022/04/01
豐盛心靈寫作-7日感恩書寫邁入第二年 在陪伴每一位書寫家人的這段期間 除了每天早起祈禱 最適合大家書寫的主題之外 也因著每位書寫家人 對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渴望 從書寫中幫每個人找出 隱藏在深層的潛意識 針對各自內在卡住的議題 陪伴他們繼續往下書寫 這過程中陸續收到許多書寫家人 豐盛的回饋與反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可以給今天的我一些建議嗎?) 試著用身體每個不同的地方去感受訊息吧! (轉)更加全面的擁抱,去體察那一個其實還怕犯錯,討厭麻煩,不合意就生氣的自己(女兒簡直就是你的化身),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我們真的失敗了,完全沒有價值,就什麼都不是了嗎?走到這裡好像即將全裸的感覺,你也開始在想著,到底自
Thumbnail
(可以給今天的我一些建議嗎?) 試著用身體每個不同的地方去感受訊息吧! (轉)更加全面的擁抱,去體察那一個其實還怕犯錯,討厭麻煩,不合意就生氣的自己(女兒簡直就是你的化身),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我們真的失敗了,完全沒有價值,就什麼都不是了嗎?走到這裡好像即將全裸的感覺,你也開始在想著,到底自
Thumbnail
曾經我想,故事是用來說服人的,關切特殊經驗才會是好故事。 現在我想,說出想說的更重要。
Thumbnail
曾經我想,故事是用來說服人的,關切特殊經驗才會是好故事。 現在我想,說出想說的更重要。
Thumbnail
你認為愛是藝術嗎?如果是,他便需要知識和努力。人為什麼汲汲營營追求愛?一次只能愛一個人嗎?愛情怎麼了嗎?讓佛洛姆替你闡述愛:愛可以克服孤立,又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完整性。
Thumbnail
你認為愛是藝術嗎?如果是,他便需要知識和努力。人為什麼汲汲營營追求愛?一次只能愛一個人嗎?愛情怎麼了嗎?讓佛洛姆替你闡述愛:愛可以克服孤立,又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完整性。
Thumbnail
你的渴望便是你的境界,渴望多深、愛就多深! 在「感恩渴望愛的自己」書寫過程中,並非不能寫「渴望被愛」的部分,一樣心中想到什麼,就書寫記錄下來。書寫結束後,再重新去檢視自己紀錄的內容,將重點放在:「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 小的時候缺乏父母的陪伴,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留守兒童…等
Thumbnail
你的渴望便是你的境界,渴望多深、愛就多深! 在「感恩渴望愛的自己」書寫過程中,並非不能寫「渴望被愛」的部分,一樣心中想到什麼,就書寫記錄下來。書寫結束後,再重新去檢視自己紀錄的內容,將重點放在:「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 小的時候缺乏父母的陪伴,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留守兒童…等
Thumbnail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同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動力」,工作需要動力、玩耍需要動力甚至吃飯也需要動力。有的人對於工作賺錢、經營事業的動力,源自於家庭、小孩;有的人對於吃飯的動力,則可能來自於為了身體健康或是因為自己是家庭的支柱,不能倒下,那麼試想驅使你去愛人的動力又是什麼原因呢? 愛比不愛簡單!
Thumbnail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同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動力」,工作需要動力、玩耍需要動力甚至吃飯也需要動力。有的人對於工作賺錢、經營事業的動力,源自於家庭、小孩;有的人對於吃飯的動力,則可能來自於為了身體健康或是因為自己是家庭的支柱,不能倒下,那麼試想驅使你去愛人的動力又是什麼原因呢? 愛比不愛簡單!
Thumbnail
這是一個美好的世代,充滿各式的療癒方式與可能性。我自己通常會在一天清晨醒來之際,便先做一段簡短的冥想,為一天美好的開始創造愛的能量。感受大自然的愛、宇宙的愛、造物的愛以及周遭身邊親友、夥伴對我的愛。 懂的接受被愛,才有能力去愛人! 第一、不要急著書寫「感恩被愛的自己」 書寫練習步驟: 心靈訊息:
Thumbnail
這是一個美好的世代,充滿各式的療癒方式與可能性。我自己通常會在一天清晨醒來之際,便先做一段簡短的冥想,為一天美好的開始創造愛的能量。感受大自然的愛、宇宙的愛、造物的愛以及周遭身邊親友、夥伴對我的愛。 懂的接受被愛,才有能力去愛人! 第一、不要急著書寫「感恩被愛的自己」 書寫練習步驟: 心靈訊息:
Thumbnail
永遠只滿足別人,即為真愛;永遠只滿足自己,即是偽愛...
Thumbnail
永遠只滿足別人,即為真愛;永遠只滿足自己,即是偽愛...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不同年齡層、不同工作、不同學校、不同家庭背景的我們,有著不同的煩惱,但共同點常常都是害怕:「你還愛我嗎?」「你是真心愛我嗎?」   愛與不愛,真是我們心中常常困惑的問題。 就讓我們一起來跟諮商獅解套這個問題吧!
Thumbnail
  不同年齡層、不同工作、不同學校、不同家庭背景的我們,有著不同的煩惱,但共同點常常都是害怕:「你還愛我嗎?」「你是真心愛我嗎?」   愛與不愛,真是我們心中常常困惑的問題。 就讓我們一起來跟諮商獅解套這個問題吧!
Thumbnail
為什麼人會想談戀愛呢?如果談戀愛是一個人類的基本需求,那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只要吃吃手指就能夠滿足,而不需要談戀愛才能滿足我們的心靈呢?又為什麼我們接收愛的方式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我們在戀愛中有某些特定的
Thumbnail
為什麼人會想談戀愛呢?如果談戀愛是一個人類的基本需求,那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只要吃吃手指就能夠滿足,而不需要談戀愛才能滿足我們的心靈呢?又為什麼我們接收愛的方式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我們在戀愛中有某些特定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