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浪潮席捲全台!業界專家共同探討人才荒解決對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大缺工浪潮來襲,高階人才供給不足的狀況愈趨嚴重,為解決此一狀況,由成功大學產學創新總中心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召集業界專家展開「高階人才供需對策專家座談會」,盼能藉由座談會的意見交流,為目前臺灣的產業人才荒找出對策。
國立成功大學產學創新總中心 彭聖偉執行長闡明道,現階段產業尚無法提供好的就業環境與薪資水準,整體產業的結構、升級轉型等都需要與人才政策扣合,才能解決高階人才荒的根本問題。為了培育台灣半導體成為世界永續領先的產業,不單單是高階人才,過去多半來自於技術學院的設備、測試、封裝甚至環境等這類多樣化人才,如何培育孵化也是一樣重要的課題,如此才能塑造並維持台灣百年來在半導體領先的地位。在量增培育上,或可將重點大學與國際大學進行對接,於精英領域上使達成量增的成效;而在精質的培育上,則是應導入更密切的產學合作,讓整體品質能有更好的提升。
台灣艾司摩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劉伯玲人資總監指出,未來台灣很有機會建構供應鏈的優勢,這不僅包含運輸、物流產業,也涵蓋了臺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業,隨著全球因疫情關係,導致供應鏈的斷接,造成了全球企業很大的影響,未來相關供應體系架構在台灣,並從亞洲推廣致全球,將會是未來很重要的重點領域,因此她也建議可以先召集具有的高階人才需求之企業,整合具嘗試性的平台讓產業投入,在政府政策、企業需求、學校教育、國際交流與基礎扎根等層面上,可以充分互動並提高人才培育效益,有計畫地進行菁英中的菁英培訓。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林由敏執行長也表示,由於未來產業環境的整體趨勢變化仍多,所培養的人才更應向下紮根到國中小階段,以因應未來所可能衍生的新形態工作型態。未來的人力不僅是現在所熱議的AI、數位等人才,而是跨領域的整合型人才,因此在相關的培育措施上,可以導入更多跨領域學院與產學媒合,讓學生能順利從就讀接軌至就業。她也建議,政府資源所培育的人才需與企業緊密接軌,包括引進高階師資鐘點的彈性、課程內容、產業連結等,都必須讓培訓單位有更多的彈性,才能引進最好的資源來培育產業所需的人才;相關重點的培育課程也都應跟證照及獎學金連結,讓培育課程可以落實到產業。
尤其近年疫情的影響之下,大缺工潮席捲了全球企業,全球過半的公司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更是有超過7成的雇主反應找不到所需技能的人才。除了由政府、民間單位介入擘畫培育人才之外,企業更是必須提高警覺,加速強化組織培訓機制,率先培育關鍵優秀人才,將過往的訓練發展由被動的「配合」功能,轉為積極的「開發」功能,及早佈局、培養接班梯隊,才能讓企業在人才競爭白熱化的時代中,持續積累人力資本,創造難以取代的價值,在國際競爭的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進而開創新版圖。
熱門推薦課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大缺工浪潮席捲全臺企業,各大企業求才若渴,不少具備前瞻思維的勞工,也都紛紛開始規劃進修或學習其他專長,根據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所進行的調查中,超過8成以上的上班族不滿意現職薪資,因而更願意主動學習,以利個人在職涯中有更好的表現與待遇,其中近4成是為了考取工作職務相關證照!
根據調查顯示,若HR或用人主管因未具備專業招募面談技巧及能力而「看走眼」,除了造成時間、訓練資源等有形成本的浪費,也會付出士氣影響和機會損失等隱形成本的代價;統計也指出,年資低於一年的不適任員工更會為公司帶來7倍的間接成本。究竟怎麼樣才能夠提升招募人才的精準度,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呢?
文/震旦月刊第606期 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在現今充滿變動的世代中,人人都必須保持對外在環境的敏銳度;但熟悉的日常作業卻破綻百出,一旦犯錯就手忙腳亂,接二連三失誤,該怎麼辦?個人、團隊、制度都忙中有錯的時代,現代上班族最需要的「零失誤」思考術,訓練好習慣,才能徹底改變職涯。
110年度第三梯次學、術科題目難易度與110年第二梯次略有提高,預估學、術科同持通過及格率約12%。 本梯次學科(含同日術科採筆試測試職類)測試因應疫情延期辦理,測試日期由原訂110年11月7日(星期日)延期至110年12月19日(星期日)順利舉行。 110年第三梯次「學科測驗」題型解析:
近期知名男星因離婚聲明,被另一半揭露私生活及其身心狀態,直指對方有「自戀型人格、性成癮」的狀況,引起大眾對於現代心理疾病的好奇,現代人何以如此容易成癮?而成癮症又該怎麼判斷與處理?
110年度第二梯次就業服務專業人員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術科測試,因應疫情延期至11月07日(星期日)舉行,本梯次考試學科單選60題、複選20題(其中工作項目01職業介紹及人力仲介【單選題出28題;複選題10題】;工作項目02招募【單選題出8題;複選題5題】;工作項目03職涯諮詢輔導【單選題出8題
隨著大缺工浪潮席捲全臺企業,各大企業求才若渴,不少具備前瞻思維的勞工,也都紛紛開始規劃進修或學習其他專長,根據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所進行的調查中,超過8成以上的上班族不滿意現職薪資,因而更願意主動學習,以利個人在職涯中有更好的表現與待遇,其中近4成是為了考取工作職務相關證照!
根據調查顯示,若HR或用人主管因未具備專業招募面談技巧及能力而「看走眼」,除了造成時間、訓練資源等有形成本的浪費,也會付出士氣影響和機會損失等隱形成本的代價;統計也指出,年資低於一年的不適任員工更會為公司帶來7倍的間接成本。究竟怎麼樣才能夠提升招募人才的精準度,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呢?
文/震旦月刊第606期 林由敏(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在現今充滿變動的世代中,人人都必須保持對外在環境的敏銳度;但熟悉的日常作業卻破綻百出,一旦犯錯就手忙腳亂,接二連三失誤,該怎麼辦?個人、團隊、制度都忙中有錯的時代,現代上班族最需要的「零失誤」思考術,訓練好習慣,才能徹底改變職涯。
110年度第三梯次學、術科題目難易度與110年第二梯次略有提高,預估學、術科同持通過及格率約12%。 本梯次學科(含同日術科採筆試測試職類)測試因應疫情延期辦理,測試日期由原訂110年11月7日(星期日)延期至110年12月19日(星期日)順利舉行。 110年第三梯次「學科測驗」題型解析:
近期知名男星因離婚聲明,被另一半揭露私生活及其身心狀態,直指對方有「自戀型人格、性成癮」的狀況,引起大眾對於現代心理疾病的好奇,現代人何以如此容易成癮?而成癮症又該怎麼判斷與處理?
110年度第二梯次就業服務專業人員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術科測試,因應疫情延期至11月07日(星期日)舉行,本梯次考試學科單選60題、複選20題(其中工作項目01職業介紹及人力仲介【單選題出28題;複選題10題】;工作項目02招募【單選題出8題;複選題5題】;工作項目03職涯諮詢輔導【單選題出8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雖是在探討日本因為高齡化,導致各產業缺少勞動力的議題,但也是在向台灣預先示警,因為日本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和台灣並沒有差別,甚至未來我們也會遇到一樣的難題,面對大缺工的時代來臨,我國又能如何透過日本作為參考,找出一條解決之道。
Thumbnail
台灣青年面臨低薪問題,儘管科技業如晶圓代工等提供較高薪水,但扣除生活成本後,壓力依然不小。服務業、設計業及教育業的年輕人薪資增長緩慢,難以應付物價與房價的上漲,職場發展受限。為解決此問題,政府應推動產業升級與薪資改革,企業需提供更合理的薪資增長機制,讓年輕人在不同產業中獲得長期發展機會。
Thumbnail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最近來台颳起AI炫風,也同步颳起台灣對科技業人才的需求,演講中點名台大、陽明交大等17所大學,以捐助研究計畫、成立創新中心等形式投入產學研合作,同步也可以看出對台灣科技人才的渴望與期待。 在台灣,科技業一直以來被視為多數人的求職選擇,相較於傳產以及其他產業,有相對薪資較優渥
Thumbnail
TSMC 在新技術開發的投入十分充足,但南韓政府和英特爾的競爭使得 TSMC 需要更多的技術優化和高能物理、AI 相關人才。本文介紹了極高能紫外光雷射所需的相關人才和技術,並提出臺灣需要進一步培育高能物理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時,文章也討論了臺灣半導體產業擴展到國外的可能性以及相關政策建議。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2022年度世界經濟論壇中,針對製造業人才短缺論的議題,將之整理彙整如下,提供大家參考。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2年發布的《製造業的未來》報告,人才短缺是製造業可持續性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這陣子常聽到雇主找不到人來工作, 甚至應客戶的請求幫忙找供應商。   目前看到報導是這樣說的: “由於少子化,畢業生越來越少,企業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科技產業,又以半導體需求最大。每年台成清交工程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全部加起來,尚無法滿足台積電一家人力需求。許多半導體大老擔憂數理人才不足,而傳統
Thumbnail
2023年8月23日朋友傳來一則新聞:「避免高教人才斷層 中研院9月起調升博士生獎助學金」。那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斷層是活該」。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雖是在探討日本因為高齡化,導致各產業缺少勞動力的議題,但也是在向台灣預先示警,因為日本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和台灣並沒有差別,甚至未來我們也會遇到一樣的難題,面對大缺工的時代來臨,我國又能如何透過日本作為參考,找出一條解決之道。
Thumbnail
台灣青年面臨低薪問題,儘管科技業如晶圓代工等提供較高薪水,但扣除生活成本後,壓力依然不小。服務業、設計業及教育業的年輕人薪資增長緩慢,難以應付物價與房價的上漲,職場發展受限。為解決此問題,政府應推動產業升級與薪資改革,企業需提供更合理的薪資增長機制,讓年輕人在不同產業中獲得長期發展機會。
Thumbnail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最近來台颳起AI炫風,也同步颳起台灣對科技業人才的需求,演講中點名台大、陽明交大等17所大學,以捐助研究計畫、成立創新中心等形式投入產學研合作,同步也可以看出對台灣科技人才的渴望與期待。 在台灣,科技業一直以來被視為多數人的求職選擇,相較於傳產以及其他產業,有相對薪資較優渥
Thumbnail
TSMC 在新技術開發的投入十分充足,但南韓政府和英特爾的競爭使得 TSMC 需要更多的技術優化和高能物理、AI 相關人才。本文介紹了極高能紫外光雷射所需的相關人才和技術,並提出臺灣需要進一步培育高能物理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時,文章也討論了臺灣半導體產業擴展到國外的可能性以及相關政策建議。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2022年度世界經濟論壇中,針對製造業人才短缺論的議題,將之整理彙整如下,提供大家參考。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2年發布的《製造業的未來》報告,人才短缺是製造業可持續性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這陣子常聽到雇主找不到人來工作, 甚至應客戶的請求幫忙找供應商。   目前看到報導是這樣說的: “由於少子化,畢業生越來越少,企業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科技產業,又以半導體需求最大。每年台成清交工程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全部加起來,尚無法滿足台積電一家人力需求。許多半導體大老擔憂數理人才不足,而傳統
Thumbnail
2023年8月23日朋友傳來一則新聞:「避免高教人才斷層 中研院9月起調升博士生獎助學金」。那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斷層是活該」。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