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情商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蔡康永的情商課》
📝這二本書好久之前就看完了,然後借給了妹妹,過年回娘家,就順便再看一次,寫一些些自己的感觸。
我跟作者蔡康永的馬雅13月亮曆主印記(出生日當日的能量印記),同樣都是超頻白風,他的文章字句,還有採訪、說話的內容、表達,常常讓我很有共鳴。
這二本書裡有太多可以摘錄的文句,我想,無論是誰,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應該都能夠藉著翻閱此書,找到當下觸動內心的感受。
平易近人、深刻真實,是我自己對於閱讀這二本書後的感想,如同超頻白風的力量:運用輕柔溫和的語言、文字,帶來強韌有力的支持與改變的力量。
———🍀———🍀———🍀———🍀—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 作者序:
每個人都是為自己活的。 只是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沒做到。
  沒做到的人,當然不是不想做到,而是因為老是被別人誤導,結果就很可惜的,一直沒有真心的對自己。
🔖書摘:
如果我們認真想「做自己」,我們首先要真心的面對這件事,就是「我們的感覺」。
人最有興趣、又最沒把握的,就是自己。
我們對自己有最多的要求,也同時有最多的猜疑。
而獨處,是我們好好跟自己相處的唯一機會,藉由所看、所讀、所想、所問,一步一步的明白自己。
人生最根本的事沒什麼可以賴給別人,都是自己經歷、自己得失,只是我們有時候喜歡幻想別人能分擔很多事罷了。
要做好一個人,當然要能夠辨認當下的自己,正處於什麼樣的情緒,從而漸漸了解自己,然後一步一步的,具備安放情緒的能力。這就是情商。
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認識當下的自己,然後就能認識長久以來的自己。安頓好自己的情緒,安頓好當下的自己,然後才可能安頓好自己的人生。
每秒流經你生命的水滴,就是你生命的河流。
正面或負面,樂觀或悲觀,那都只是我們看這件事的態度,不是這件事的本身。生死之事,無關正負。
所有的變故,幾乎都以「失去」展開。
這些失去,一定會帶來某種不安或震撼。能夠由這樣的不安或震撼中漸漸恢復知覺,摸索出接下去的方向,這就是生存。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8/11/01
———🍀———🍀———🍀———🍀—
《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作者序:
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活得好不好?
  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 看這個人活得有沒有選擇。
🔖書摘:
因為有得選擇,是感覺幸福的基礎。
沒得選擇的時刻,永遠是我們最鬱悶的時刻。
懷抱著錯誤且不必要的期望,當然就會遭受混亂又不必要的失望。
不要期待別人是天堂,也不用把別人當地獄,乾淨簡單的、把別人當成別人。自己以外的人,就是別人。我們需要別人,但我們更需要在別人的環繞之下,依然保有自己。
活著的美好,只能靠感受。
漫畫《貓之寺的報恩》的名句:「就算是再好的人,只要有在認真努力,那麼在某個別人的故事裡,這個好人勢必還是會成為那個故事裡的壞人。」
人生是讓你拿來活的,不是讓你拿來逗大家開心的,你的人生為什麼要拿來讓大家都覺得歡喜?
把別人對我們的期望,跟自己的願望分開來,這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第一步。
在被溺愛的時候,享受到的所有特權,都會一點一滴的轉化爲長大之後的責任。
對「界線」一無所知的後果,不但容易委屈自己,也容易冒犯別人。
不要成為一個委屈求全的濫好人。沒人會為此感激你,包括你自己。
品嚐各種滋味,本來就是活著的本質。
學習就是活著的樂趣,是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能不斷提供新樂趣的唯一方法。
📔蔡康永的情商課2: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9/10/17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身體的祕密語言:療癒致病的情感、心理與能量根源The Secret Language of Your Body》 📖 書摘: 身體是一個回饋系統,每個部位都會根據該部位的功能,貯存特定的情感、想法、回憶、能量和經驗。 例如負責開創與抓取的手,若感到僵硬和緊繃,可能顯示你不再相信自己擁有自由的創造
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書的時候,看了一些博客來網路上的書評,有一些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更像是因為自己買了不滿意內容的書,留下不想自我負責的發牢騷抱怨而已,感覺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這也是一種傷害了吧。 我個人選擇閱讀的書籍種類、想要買什麼書之前,都會先做功課,從前除了在逛實體書店翻閱之外,在網路書店看到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韓國90萬人的線上心理師,陪你重新理解不安、憂鬱與焦慮,找到痛點,正視內心的求救訊號내 마음을 나도 모를 때》 📝2022年9月的時候,就已經在IG看過@閱讀小姐的書評介紹,直到這個月(都2023年了呢!)才在圖書館的新書區看見它。 這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就是屬
《小站也有遠方》是劉克襄老師的散文,他本人就是鐵道迷,這本書我也很推薦,看了就會想去這裡的每一個鐵道小站看看,然後回想書裡作者提到的每個人物和故事。 不過就算從沒機會去這些地方,看書的過程也好像自己去了一趟小旅行,這就是書本文句的魅力。 其實去年就已經在圖書館借過這本書,還推薦給喜歡鐵道火車的兒子,
今天去圖書館找書,意外發現新書的架上出現了王溢嘉老師的書,就馬上一起借回家了。 王溢嘉老師的書,我收藏了10年的是《活用禪:豁然開朗的人生整理術》,因為是一篇一篇的禪宗小故事,加上王溢嘉老師讓人讀起來就很柔和平靜的文字,我當時還把喜歡的文句用螢光筆畫起來,認認真真的像學生讀課本一樣,現在覺得自己好破
《情緒食療:找到你的情緒體質,吃回身心健康》 📝追蹤謝無愁老師的臉書已經好幾年,我很喜歡她的文章分享,當然也很喜歡這本書。 書裡的內容有一些依然是屬於:「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並非絕對」,畢竟人有千千萬萬種,人類部份的我們能夠理解的、能夠知道的知識還是訊息,還是非常有限,而要能夠透過文字傳達出來
《身體的祕密語言:療癒致病的情感、心理與能量根源The Secret Language of Your Body》 📖 書摘: 身體是一個回饋系統,每個部位都會根據該部位的功能,貯存特定的情感、想法、回憶、能量和經驗。 例如負責開創與抓取的手,若感到僵硬和緊繃,可能顯示你不再相信自己擁有自由的創造
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書的時候,看了一些博客來網路上的書評,有一些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更像是因為自己買了不滿意內容的書,留下不想自我負責的發牢騷抱怨而已,感覺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這也是一種傷害了吧。 我個人選擇閱讀的書籍種類、想要買什麼書之前,都會先做功課,從前除了在逛實體書店翻閱之外,在網路書店看到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的時候:韓國90萬人的線上心理師,陪你重新理解不安、憂鬱與焦慮,找到痛點,正視內心的求救訊號내 마음을 나도 모를 때》 📝2022年9月的時候,就已經在IG看過@閱讀小姐的書評介紹,直到這個月(都2023年了呢!)才在圖書館的新書區看見它。 這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就是屬
《小站也有遠方》是劉克襄老師的散文,他本人就是鐵道迷,這本書我也很推薦,看了就會想去這裡的每一個鐵道小站看看,然後回想書裡作者提到的每個人物和故事。 不過就算從沒機會去這些地方,看書的過程也好像自己去了一趟小旅行,這就是書本文句的魅力。 其實去年就已經在圖書館借過這本書,還推薦給喜歡鐵道火車的兒子,
今天去圖書館找書,意外發現新書的架上出現了王溢嘉老師的書,就馬上一起借回家了。 王溢嘉老師的書,我收藏了10年的是《活用禪:豁然開朗的人生整理術》,因為是一篇一篇的禪宗小故事,加上王溢嘉老師讓人讀起來就很柔和平靜的文字,我當時還把喜歡的文句用螢光筆畫起來,認認真真的像學生讀課本一樣,現在覺得自己好破
《情緒食療:找到你的情緒體質,吃回身心健康》 📝追蹤謝無愁老師的臉書已經好幾年,我很喜歡她的文章分享,當然也很喜歡這本書。 書裡的內容有一些依然是屬於:「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並非絕對」,畢竟人有千千萬萬種,人類部份的我們能夠理解的、能夠知道的知識還是訊息,還是非常有限,而要能夠透過文字傳達出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蔡康永的《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以輕鬆深刻的筆觸探討人生課題,重點在於選擇與情感管理,鼓勵讀者主動選擇,積極應對人生挑戰。本書特色是溫暖幽默的敘事風格,短小精悍的篇章設計,以及實用的情商提升技巧。
Thumbnail
情商課去年因為宣傳,訪問引起了一波討論,於是燃起想看看究竟談了哪些的衝動,豈知熱門到不行,各圖書館的預約人數都爆滿毫不意外,想想不然先看之前二本好了,結果也是頗為熱門,拿到書之先看了中間的這本,談的是人際界線,以及依之展開的友情。 先是談人際界線。長得越大就越有隨著人際交往而來的各種壓力,那是種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強調溝通的目的在於理解對方的需求與感受。文章提出說話的藝術來自於聆聽與反向塑造,並探討幽默在談話中的重要性。還提供了避免敏感話題及提高社交互動的技巧,讓讀者能更有效地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並打動他人。透過具體的技巧,讓每次交談變得更具意義。
Thumbnail
在《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中,蔡康永深入探討如何與自我和解並找到人生的意義。他通過其獨特的智慧和幽默,引導我們面對人際關係的挑戰,並鼓勵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追尋個人的幸福感。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這篇我會繼續分享書中列出的七大"情緒真相",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聽過這個有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Podcast》中聽到的,人們總是特別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每每當自己情緒感到低落時,就會一直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感到不快樂?然後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快樂,走出負面情緒。
Thumbnail
推薦給喜愛社交個性外向的夥伴們,因為本書提到很多在聚會時會遇到的狀況,如果你跟我一樣個性比較內向,那麼本書你可能只會得到20~30%的收穫,但如果你喜歡社交、個性外向或者你因為其他原因經常參加聚會,那麼這本書會對你很有幫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蔡康永的《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以輕鬆深刻的筆觸探討人生課題,重點在於選擇與情感管理,鼓勵讀者主動選擇,積極應對人生挑戰。本書特色是溫暖幽默的敘事風格,短小精悍的篇章設計,以及實用的情商提升技巧。
Thumbnail
情商課去年因為宣傳,訪問引起了一波討論,於是燃起想看看究竟談了哪些的衝動,豈知熱門到不行,各圖書館的預約人數都爆滿毫不意外,想想不然先看之前二本好了,結果也是頗為熱門,拿到書之先看了中間的這本,談的是人際界線,以及依之展開的友情。 先是談人際界線。長得越大就越有隨著人際交往而來的各種壓力,那是種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強調溝通的目的在於理解對方的需求與感受。文章提出說話的藝術來自於聆聽與反向塑造,並探討幽默在談話中的重要性。還提供了避免敏感話題及提高社交互動的技巧,讓讀者能更有效地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並打動他人。透過具體的技巧,讓每次交談變得更具意義。
Thumbnail
在《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中,蔡康永深入探討如何與自我和解並找到人生的意義。他通過其獨特的智慧和幽默,引導我們面對人際關係的挑戰,並鼓勵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追尋個人的幸福感。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這篇我會繼續分享書中列出的七大"情緒真相",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聽過這個有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Podcast》中聽到的,人們總是特別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每每當自己情緒感到低落時,就會一直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感到不快樂?然後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快樂,走出負面情緒。
Thumbnail
推薦給喜愛社交個性外向的夥伴們,因為本書提到很多在聚會時會遇到的狀況,如果你跟我一樣個性比較內向,那麼本書你可能只會得到20~30%的收穫,但如果你喜歡社交、個性外向或者你因為其他原因經常參加聚會,那麼這本書會對你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