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記得,是為了不再記得──《記憶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害者有份於他們的聚會嗎?他們會彼此擁抱嗎?他們會忘掉過去,活在一個嶄新的未來中嗎?
你可能覺得這些提問很愚蠢。如果可以的話,加害者最好落入地獄接受最嚴酷的刑罰,好反省自己犯過的滔天大罪。至於受害者願不願意原諒加害者,是他們自己個人的決定,旁人無從干涉。重要的是,過去的罪惡絕不能一筆勾銷,要永遠記得,尤其是歷史上那些人類犯過的暴行。如果我們不記得,就是背棄歷史、辜負受害者、虧待正義。
正義來臨前,我們不該期待任何以「和解」之名來粉飾惡行的各種說詞!

要如何記住受過的冤屈?

然而,耶魯大學神學教授沃弗(Miroslav Volf)在《記憶的力量──在錯誤的世界,邁向盼望》The End of Memory — Remembering Rightly in a Violent World開頭就指出一個對基督徒而言極為艱困的難題:「當我委身去愛加害者、要以善勝惡,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記我受過的屈辱?」(頁38)
因此,重點並非「是否要記住」,而是「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記住」。「一個不希望憎恨或忽視加害者、而是去愛他們的人,要如何記住他所遭遇的惡行。要如何記住受過的冤屈呢?」(頁35)
天啊,要受害者去愛仇敵豈不是另外一種壓迫嗎?這樣有公平正義可言嗎?但沃弗要說的是,唯有我們將記憶的目標望向最終的和好,否則我們就沒辦法救贖我們的記憶,反而會讓過去侵蝕我們的生命。
為什麼呢?第一,儘管受害者擁有了真實的記憶,他可能會因過去所遭受的傷痛而滋養報復的心理。受害者常常因為恨意,在掌握權力後搖身一變成加害者,這些仇恨行為常被合理化成正當的「自我防護」。第二,當過度強調受害者的傷痛,就會容讓過去的記憶佔有未來,並限制新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受害者的標籤如幽靈般永遠環繞在人身上,喪失了盼望的能力。
因此,對沃弗而言,記住真相只是必要的先決條件,但記住本身並沒有辦法帶來醫治。唯有我們將記憶放置在適當的道德框架底下,我們才有辦法追求真正的正義與和好。
說起來都太過理想了吧。那些被納粹送進集中營的猶太人、在毛澤東暴政底下餓死的平民、被歐洲殖民者屠殺的原住民、在白色恐怖下遭到任意逮捕與屠殺的台灣人,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嚴與公義。我們沒有任何立場認為追求和好是必要的事,重點是加害者要負起責任,受害者要得到補償!
但是,該補償什麼?我們該以什麼為最終盼望的目標?過去受冤屈的記憶,該如何賦予正確的理解?我們該如何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對基督徒而言,我們又該如何效法基督的捨命?

記憶的框架:耶穌基督的受難

沃弗從來都不是一位對神學高談闊論的理論家。他在1984年因著自身的信仰言論與婚姻狀況(與美國妻子結婚),因而被懷疑是反社會主義的叛亂份子,遭受南斯拉夫共產政權的軍官嚴刑逼問;他也在1990年代見證了祖國克羅埃西亞在巴爾幹半島上遭受的種族迫害。這樣的政治創傷折磨著他的心靈,挑戰著他的信仰關懷。無論是在其經典著作《擁抱神學》或是這本《記憶的力量》,都可以看見他在字裡行間流露真實的矛盾,以及戮力往和好邁進的勇敢。
沃弗指出,「耶穌基督的受難」是基督徒詮釋受冤屈記憶的核心框架。一方面,基督的受難代表著他認同所有受邊緣、壓迫、傷害的受苦者,也因著他的復活,我們得以預見解放的未來。因此,我們每當記念基督的受難,就是在記念每一位受苦者,也在記得未來的新生。我們因而受呼召與這些受傷的心靈站在一起,為無權勢者發聲,相信上帝會為受苦者帶來最終的平反。
另一方面,基督的受難同時也擁抱了加害者。他親自背負罪行的重擔,發送饒恕的禮物。耶穌呼召加害者悔改,確認罪行帶來的傷害,並接受他無條件的恩典,以此來脫離罪惡的挾制。因此,我們應當用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愛來擁抱加害者,讓我們盼望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將恢復人性,成為一個和好的群體。
「藉著記念基督受難,我們記起了自己應該的模樣:我們是愛的團契的一份子,這個團契中有加害者,也有受害者。基督受難的回憶是一段帶著盼望的回憶,因為這段記憶預見了受害者將獲得拯救,脫離邪惡權勢的轄制,而受害者和加害者將會和好──其中最重要的是,蒙受冤屈、卻又錯待他人的人可以和好。我們犯的罪、遭遇的苦難和懷抱的仇恨,變成了基督受難日正午時籠罩大地的黑暗,將會在復活節早晨,被我們因彼此與上帝同在而歡喜化成的新曙光驅散。」(頁162)
藉由默想基督的受難,我們記住冤屈、譴責惡行、與受害者站在一起,但不是為了報復,而是重申上帝的恩典擁抱所有罪人,這些惡行是以「被上帝赦免的惡行」被記住。加害者與受害者都因著十字架與上帝和好、與人和好,因而恢復人性。
沃弗認為,在「完全漠視正義」與「不屈不撓追求報復式正義」中間的第三條路,就是選擇上帝的饒恕。饒恕不代表對正義的忽略,反而是肯定了正義,但又超越了報復式正義,因為它彰顯了一方放棄懲罰本該受罰的另一方。然而,加害者必須先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悔改並補償受害者,才能接受饒恕的禮物,也才能帶來真正的和好。
沃弗把受冤屈的記憶放置在基督受難的框架底下,把個人的醫治擴大到群體的醫治:「醫治不再是一己私事,也再也不是一個發生在個人內在的過程,和加害者或外在的廣大群體毫無關係。是的,回憶基督受難會為受害者帶來醫治,但這醫治是在群體之中和加害者一同經歷,而不是讓他們成為祭品。」(頁169)

我們該記得多久?

當記住真相、為受害者發聲、與加害者和好成為基督徒的信仰實踐,沃弗接下來問一個更挑戰性的問題:我們該記得多久?
「應該永遠記住!」如果我們不再記得的話,等於是與加害者為伍、背叛受害者。正是因為加害者害怕真相帶來的威脅,所以我們更有義務記住。沒錯,記住這些傷痛,可以在正義尚未完全伸張前(最後的審判),成為受害者的保護傘,讓我們不重演歷史的悲劇。
但沃弗進一步問道:「永遠記得的沉重,是我們擔得起的嗎?允許惡事在我們身上烙下永遠的痕跡,就好像有人認為,只要犯一條罪,就應該下地獄永遠受苦,這是對的嗎?……難道我們不會希望藉著放下記憶,讓我們受的冤屈和自己所犯的罪造成的痛苦消失嗎?」(頁226–227)
放下,多麼沉重的字眼。這個詞之所以聽起來這麼刺耳,正是因為加害者的共犯結構總是以「放下過去」的名義逃避真相,假裝罪惡從未發生,甚至批評起那些在乎歷史的人在「挑撥族群間的仇恨」。
但沃弗指的放下,不是遺忘歷史的苦痛,而是當事人「不再想起」(not -coming-to-mind)這些苦痛。因為他們已經獲得真正的醫治,因此不再需要想起。但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受害者可以放下記憶,甚至加害者也可以?

最後的審判,最終的和好

在最後的審判後所經歷的新世界。
最後的審判,將是一場「恩典的審判」。在當中,罪人(無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都會被揭露出所犯的罪行,並透過耶穌的十字架獲得赦免並轉化。這也是一場關乎整個社會的事件,所有的受害者獲得了應有的平反,所有的加害者則勇於認錯悔改,擺脫罪惡對他們的挾制。他們學習用基督的眼睛來看待彼此,受害者給予饒恕、加害者接收饒恕;但饒恕並非為了貶低他人,而是為了擁抱。
因此,最後的審判也是「最終的和好」,當昔日的仇敵彼此擁抱,便準備邁向那完全的愛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不再有仇敵,因此受冤屈的記憶也不復想起。
於是弔詭地,記得,是為了不再記得。
但是,這一切都要等到末世的轉變、最後的審判、最終的和好「之後」才會發生,任何對受害者「放下記憶」的要求,都是一種壓迫。

結語:上帝的愛成為記憶的終點

《記憶的力量》為我們指出了記憶的目的與結局:我們記住,是為了饒恕並和好,並在最終的和好後,放下記憶。但我們往往反其道而行,在真相還未明朗、加害者逃之夭夭、受害者死得不明不白前,為了避免揭開歷史的傷口而呼籲饒恕、和好與放下。
「唯有在受害者獲得救贖,加害者洗心革面,而雙方的關係藉著和好而被重新界定,放下記憶才會有意義。只要和好還未來到,就有責任記住發生的惡事,因為記憶會促進正義實現,並與正義聯手為和好的到來而效力。」(頁259)
最終的和好尚未來到,所以我們有義務要記住。沒有罪行的真相,我們就不知道為何而悔改、為何而饒恕、為何而和好。正因為真正的和好尚未來臨,真相至今仍晦澀不明,所以《流麻溝15號》的結局是綠島的海邊,而不是加害者與受害者彼此擁抱的天堂
帶著這份來世的盼望,我們現在努力地記住,並相信有一天真理會顯明。過去的罪行不再束縛著人們,我們將在一個新的國度彼此擁抱。
這將是震撼人心的信息。沃弗在書末想像他與拷問他的葛上尉追求和好的歷程,內心糾結不已。或許更挑戰的問題是,你有辦法想像昔日虐待你的仇人在將來會與你擁抱,或是可怕的獨裁者如希特勒、毛澤東、蔣介石、普丁會與受難的人擁抱嗎?
你會踏進這個世界嗎?每一步似乎都舉步維艱。
但上帝以無條件的愛界定我們真實的身分,那份愛,就是記憶的終點。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對基督教有一些認識的人,很難沒聽過保羅這個人。 他年輕時大力迫害耶穌的跟隨者,發狂似地將人抓進監獄裡,卻在某次的神祕經驗中「看見」了耶穌,徹底改變世界觀,進而將耶穌的信息發揚光大。這個戲劇性的轉變,讓保羅將原先猶太教的分支運動(耶穌運動)轉化成跨進外邦人的普世信仰,改變了文明的脈動。 不過,保羅是一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為何人類如此殘忍? 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動了震驚全世界的戰爭行動,讓無數人流離失所並死在砲火的摧殘中。我們雖處在科技發達、醫療進步、教育普及的文明世界,但戰爭依然如影隨形地綑綁著眾生的生命。我們一方面自詡為有智慧與理性的物種,另一方面卻毫不留情地大規模殘害自己的同胞。 在動物界中,唯有人類
天堂這麼好,為什麼現在不去死? 有一次教會主日學上課的時候,有一位小孩問老師:「如果基督徒死後會上天堂,那為什麼現在不直接自殺就好,如果天堂這麼好的話?」 如果是你,會怎麼回答呢?(以下開放100種解答) 老實說,這個孩子問得好極了,因為那也是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有的困惑。既然基督徒說的「得救」在於死後
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
「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
對基督教有一些認識的人,很難沒聽過保羅這個人。 他年輕時大力迫害耶穌的跟隨者,發狂似地將人抓進監獄裡,卻在某次的神祕經驗中「看見」了耶穌,徹底改變世界觀,進而將耶穌的信息發揚光大。這個戲劇性的轉變,讓保羅將原先猶太教的分支運動(耶穌運動)轉化成跨進外邦人的普世信仰,改變了文明的脈動。 不過,保羅是一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為何人類如此殘忍? 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發動了震驚全世界的戰爭行動,讓無數人流離失所並死在砲火的摧殘中。我們雖處在科技發達、醫療進步、教育普及的文明世界,但戰爭依然如影隨形地綑綁著眾生的生命。我們一方面自詡為有智慧與理性的物種,另一方面卻毫不留情地大規模殘害自己的同胞。 在動物界中,唯有人類
天堂這麼好,為什麼現在不去死? 有一次教會主日學上課的時候,有一位小孩問老師:「如果基督徒死後會上天堂,那為什麼現在不直接自殺就好,如果天堂這麼好的話?」 如果是你,會怎麼回答呢?(以下開放100種解答) 老實說,這個孩子問得好極了,因為那也是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有的困惑。既然基督徒說的「得救」在於死後
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是教我們要變得勇敢嗎?」朋友問。 在新年第一週,我把元旦前才拿到的《你好嗎?18則屬於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動物童話》一書裡的〈蟋蟀的願望〉唸給朋友聽,他聽後給出上面的反應。 不到四頁的故事,在描述一隻嘮嘮叨叨的蟋蟀想要許願,什麼「對人說真話」、「大哭一場」、「迷路一次」,然後蟋蟀怕自己許太多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第一次出版就暢銷各國的《聊天記錄》打破許多新興作家的觀感與紀錄,第一次出版就獲得《時代雜誌》評選「次世代」百大影響人物。老實說我自己是先讀過《正常人》後才把這本書找來看的。題材往往都是在討論現代年輕人所遇見的社交問題,但老實說,比起《正常人》,我更偏愛《聊天記錄》。原因是什麼?請聽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集結了哈佛商學院教授們在最後一堂課給予畢業生們的勉勵與鼓舞人心的故事。這15篇故事超越了書本或教材上的知識,而是足以橫跨不同世代,都能受用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如今在COVID-19、全球經濟受創的變動時代裡,依然有許多話語很值得好好反芻、深思一番。
Thumbnail
「我不想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鬧哄哄、無聊的十九世紀, 而只想若有所思地站著或坐著,聽任這個時代流逝。」 -亨利.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每一個不喜歡真正的我離開後,就會有懂我的人出現。我的舊生活中每關上一道門,我就會再打開一扇新的。
Thumbnail
想要跟你介紹一本會「徹底推翻」你過去學習方式的書:《卡片盒筆記》你可曾寫作時常缺乏靈感,不知道從何下手? 若你是知識工作者,這本書中教的最重要的3個觀念將可以幫助你在學習、思考、寫作上帶來極大幫助!讓你從缺乏靈感的人變成靈感滿出來,不知從何下手的人。相信我,讀完這本書,你就回不去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是教我們要變得勇敢嗎?」朋友問。 在新年第一週,我把元旦前才拿到的《你好嗎?18則屬於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動物童話》一書裡的〈蟋蟀的願望〉唸給朋友聽,他聽後給出上面的反應。 不到四頁的故事,在描述一隻嘮嘮叨叨的蟋蟀想要許願,什麼「對人說真話」、「大哭一場」、「迷路一次」,然後蟋蟀怕自己許太多
Thumbnail
《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第一次出版就暢銷各國的《聊天記錄》打破許多新興作家的觀感與紀錄,第一次出版就獲得《時代雜誌》評選「次世代」百大影響人物。老實說我自己是先讀過《正常人》後才把這本書找來看的。題材往往都是在討論現代年輕人所遇見的社交問題,但老實說,比起《正常人》,我更偏愛《聊天記錄》。原因是什麼?請聽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集結了哈佛商學院教授們在最後一堂課給予畢業生們的勉勵與鼓舞人心的故事。這15篇故事超越了書本或教材上的知識,而是足以橫跨不同世代,都能受用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如今在COVID-19、全球經濟受創的變動時代裡,依然有許多話語很值得好好反芻、深思一番。
Thumbnail
「我不想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鬧哄哄、無聊的十九世紀, 而只想若有所思地站著或坐著,聽任這個時代流逝。」 -亨利.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每一個不喜歡真正的我離開後,就會有懂我的人出現。我的舊生活中每關上一道門,我就會再打開一扇新的。
Thumbnail
想要跟你介紹一本會「徹底推翻」你過去學習方式的書:《卡片盒筆記》你可曾寫作時常缺乏靈感,不知道從何下手? 若你是知識工作者,這本書中教的最重要的3個觀念將可以幫助你在學習、思考、寫作上帶來極大幫助!讓你從缺乏靈感的人變成靈感滿出來,不知從何下手的人。相信我,讀完這本書,你就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