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二生談減塑環保,他們聽的懂嗎?--用簡單的情境,來和學生聊聊環境保護與資源永續吧!

更新於 2022/09/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給一個情境和學生討論環保

「如果你去外面買一份蛋餅回家吃,會產生多少的塑膠製品呢?」我問學生。
「盒子、免洗筷還有袋子,所以是三個塑膠垃圾。」一群二年級的學生嘰嘰喳喳這樣回答著。
「很好,那如果你的午餐、晚餐也都選擇外帶,一個人一天可能就會產生十幾個垃圾。」我繼續延伸著情境。
「哇!好多喔!一個人一天就可以產生這麼多垃圾。」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驚嘆著。
上述的對話,是我之前去國小代課時,真實發生的故事。

喚醒學生環保的意識

那一節是生活課,剛好教到「減塑」的概念,發現這群二年級的學生們普遍不知道哪些是塑膠製品,而我們一天又會用掉多少塑膠垃圾,所以我除了先讓他們指認周遭的塑膠製品外,又出了這樣的情境題,透過引導來覺察原來自己每天可以產出這麼多垃圾。
在聽到「哇!原來我們會產出這麼多垃圾」的同時,心裡情不自禁的亂感動的,他們這樣的驚呼,代表著這群善良的天使們,能有意識覺察自己正在破壞地球,即便無法立即改善行為,也能透過喚醒意識,來促使改變的發生。

我們真的能改變這個世界嗎?

原本還很擔心這群小孩會不會跟我說:「老師,也才十幾個,沒有什麼吧?」這類的話,因為每當我這樣說給身邊的大人們聽時,有些人總是這樣回應著我。
「沒關係啦!這樣比較方便,你看其他人也不是都這樣用?」
「又不會因為我們一個不做,世界就變得更好。」
「拜託!每個人都是這樣啊!我們又改變不了什麼?想太多了吧!」
並不是要每個人都嚴苛的「絕不使用」塑膠製品,因為人多少都會有緊急或不方便的時刻,我們也不必矯枉過正,只是在一般情況下,其實我們只要多用一點心,就可以避免使用掉如此多的塑膠製品。
例如:隨時自備購物袋和環保餐具,這種花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讓世界再少兩個垃圾的舉動,我相信每個人一定都能做到。

勿以善小而不為

你可能會想「就少兩個,是能怎樣?」不,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少掉的這兩個。
假設一年之內有一半的時間(以183計算)都是外帶,每天少兩個塑膠製品,光是一個人一年下來就可以少掉三百六十六個塑膠製品(183*2),更何況一天還不會只吃一餐,可知道我們一個人能夠發揮多大的影響力了吧!
以短時間來看,當然不會有所改變,但長時間而言,絕對能累積出宏觀的分量,這就是為什麼這個世界的垃圾可以這麼多,因為每個人都覺得「沒關係,一點點而已」當每個人都如此的使用著,經年累月之下,數量就會變的很驚人。
在認識完塑膠製品以後,我又繼續詢問學生。

還有沒有其他減少浪費的方法?

「很好!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減少浪費資源呢?」
學生們左思右想,都快擠迫他們的小腦袋,還是答不出所以然。
「如果我們已經有一個書包,書包還沒壞的情況下,需不需要再買第二個?」
「不用,因為用不到。」學生這樣回答。
沒錯,另一個想告訴學生的觀念,就是盡量買「必需品」,而不是「想要品」。
「假如你現在沒有一雙慢跑鞋,但下個星期要運動會,那這雙慢跑鞋就是必需品,但如果現在你已經有一雙,可是卻看到同學拿著最新款,而想要爸爸媽媽再買一雙,那就叫做想要品。」
這段對話有點饒舌,他們每個人都恍神的看著我,不確定有沒有聽懂,於是我又解釋。
簡單來說,就是買足夠自己使用的份量就好。剩下的東西,可以留給別人用。
這一次他們終於比較有反應,又舉手和我分享了許多如何減少使用資源的方法。

為環境建立善良的循環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什麼,然而在「蝴蝶效應」的渲染之下,好的會無限循環,壞的也可能會無限放大,所以在做許多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時,多留一點心思,想一下會如何對他人產生影響,當每個人都能有意識的減少壞的小事,多做善的小事,這個世界的循環一定會變得更加不同。
這一篇看起來很像勸世文的文章,希望沒有過度的嘮叨,也沒有要說自己做的多好,只是一直努力朝著減速和不浪費資源的理想前進,出門都盡量帶著自己的餐具、袋子和水瓶,並且減少購買不必要的物品。
我一直相信,這樣的理念總有一天可以影響更多人,當越來越多人是這樣有意識的在改變時,環境一定也能慢慢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因為

「當你是那樣的對待地球時,地球也終將那樣的回報你」。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曉風享給更多人,並且幫我拍手5下呦~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7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溫曉風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去年年底,一位學妹因為考取研究所而陷入嚴重的焦慮,三不五時就會接到她的訊息或電話,詢問我能不能陪她聊聊。不管我跟她聊了幾次,我總覺得她的議題繞不開—名校迷思。你也有這樣的議題嗎?
不只是那位長輩,身邊一些家庭有離異的朋友,也或多或少透漏著這樣的心境:父母會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好?即便他們理智上明白不是,但感性上依然抱存著這樣的懷疑。因此,今天看劇吃瓜的我們,在看完熱鬧以後,是否有回頭想過,最可憐的其實是那三位孩子?我們是否又有想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可以怎麼做
故事大綱: 聰明且調皮的孩子 道歉,是不是代表我不好 寫錯題目竟然說出對不起 身教大於言教 歡樂補習班 聰明且調皮的孩子 我有一位家教學生,名字就叫他「小恩」好了,他聰明、活潑、調皮,在家人的眼裡,就是一位有點管不住的小霸王,即使他才剛要上國中,但已經開始有點讓大人感到頭痛。有一次下課…
朋友總是跟你說:「當你不斷讓自己變好,自然就會有感情運了。」你堅定的相信著這句話,於是開始打扮、化妝、學習知識和談吐,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好」,期待著感情會就此順遂的到來。 等了好久,卻發現依然杳無音訊,於是又會有各式的文章,輕描淡寫的列出「太好卻沒人要」的原因。你反覆的翻閱著內容,卻發現…
隨著前幾天光棍節的到來,單身又變成近期的熱門話題 原本以為,這是一個中性的詞,用來形容每個人當下的感情狀態。但隨著社群媒體的過度渲染,以及社會文化的期待,保持單身似乎成了一種罪孽。這個話題,也逐漸成為逢年過節時,親友必問的熱門問題。
最近又到了研究所推甄的時刻,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會有許多大學生為此感到相當的煩惱--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念研究所。 在我大四的時候,很常聽到一句話:如果你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話,就先去唸個研究所、拿個更高的學位吧! 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是合情合理的,畢竟華人社會相當重視學歷成就。但如果…
去年年底,一位學妹因為考取研究所而陷入嚴重的焦慮,三不五時就會接到她的訊息或電話,詢問我能不能陪她聊聊。不管我跟她聊了幾次,我總覺得她的議題繞不開—名校迷思。你也有這樣的議題嗎?
不只是那位長輩,身邊一些家庭有離異的朋友,也或多或少透漏著這樣的心境:父母會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好?即便他們理智上明白不是,但感性上依然抱存著這樣的懷疑。因此,今天看劇吃瓜的我們,在看完熱鬧以後,是否有回頭想過,最可憐的其實是那三位孩子?我們是否又有想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身邊的人身上,可以怎麼做
故事大綱: 聰明且調皮的孩子 道歉,是不是代表我不好 寫錯題目竟然說出對不起 身教大於言教 歡樂補習班 聰明且調皮的孩子 我有一位家教學生,名字就叫他「小恩」好了,他聰明、活潑、調皮,在家人的眼裡,就是一位有點管不住的小霸王,即使他才剛要上國中,但已經開始有點讓大人感到頭痛。有一次下課…
朋友總是跟你說:「當你不斷讓自己變好,自然就會有感情運了。」你堅定的相信著這句話,於是開始打扮、化妝、學習知識和談吐,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好」,期待著感情會就此順遂的到來。 等了好久,卻發現依然杳無音訊,於是又會有各式的文章,輕描淡寫的列出「太好卻沒人要」的原因。你反覆的翻閱著內容,卻發現…
隨著前幾天光棍節的到來,單身又變成近期的熱門話題 原本以為,這是一個中性的詞,用來形容每個人當下的感情狀態。但隨著社群媒體的過度渲染,以及社會文化的期待,保持單身似乎成了一種罪孽。這個話題,也逐漸成為逢年過節時,親友必問的熱門問題。
最近又到了研究所推甄的時刻,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會有許多大學生為此感到相當的煩惱--不知道自己是否該念研究所。 在我大四的時候,很常聽到一句話:如果你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話,就先去唸個研究所、拿個更高的學位吧! 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是合情合理的,畢竟華人社會相當重視學歷成就。但如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故事講述小依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女孩,但因為數學障礙對數字及計算有困難。文中描述小依在學習過程中的挑戰、反應與挫折感等情況。同時提出數學障礙的問題以及對應的教學挑戰。文章涵蓋了小依面對困難的過程和堅持完成作業的故事...
滿版浪漫花海大景這裡拍!位在南投竹山的「黃山秘境-景觀餐廳」內,種植了各式多色夢幻的九重葛花,沿著牆面所形成的花瀑景色非常壯觀,不管什麼角度都能輕鬆捕捉美照,想打卡的花海控別錯過這個免費秘境景點! 「黃山秘境-景觀餐廳」多色九重葛花瀑絕美,吸引網友前往取景。(圖/yijiun_lee) 「黃
來去淡水玩! 淡水不只有老街和夕陽,河畔有如左岸般的悠閒愜意,日本古民家穿上浴衣美拍京都感美照,也有台版西班牙風的聖多明哥城,充滿異國風情的淡水,樂趣無窮。 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是日治初期第一批建蓋的日本人小學校,見證殖民地之差別教育,於歷史意義上具有重要性。原有校舍
二六六: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鞭,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五六日,與「小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矢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得病兩
Thumbnail
小說介紹 第一章點這裡   蕭濁、季清在曦月城逛了起來。行人見一個絕美似仙如皎皎月,一個英俊鋒銳似昭昭日,風格迥異卻好似天造地設,皆投來目光,無不回頭稱奇。   如今蕭濁已高季清半顆頭,對此他甚感滿意,但比起原本身高還差了些,原本他無論站哪皆鶴立雞群。   這時前方忽見一算命攤子,幌子上頭寫著「能掐
Thumbnail
📷 元富期貨開戶推薦營業員~郭靜宜【本週操盤筆記:特斯拉和Netflix財報、鮑爾談話】元富期貨小靜開戶、低低低大台手續費、低低低小台手續費、低低低選擇權手續費、優惠洽詢 1.科技股財報來臨 特斯拉、NetFlix 當先鋒 2.Fed 主席鮑爾、ECB 總裁拉加德發表談話 資料來源:鉅亨網
Thumbnail
今天下午到紀州庵文學森林參加《俗女日常》新書會,聽江鵝和黃麗群的對談。兩位從分享各自的骨裂經驗開始。蛤?對,江鵝新書叫作《俗女日常》,大概就是如此瑣碎又貼合凡人的記事吧。
Thumbnail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故事講述小依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女孩,但因為數學障礙對數字及計算有困難。文中描述小依在學習過程中的挑戰、反應與挫折感等情況。同時提出數學障礙的問題以及對應的教學挑戰。文章涵蓋了小依面對困難的過程和堅持完成作業的故事...
滿版浪漫花海大景這裡拍!位在南投竹山的「黃山秘境-景觀餐廳」內,種植了各式多色夢幻的九重葛花,沿著牆面所形成的花瀑景色非常壯觀,不管什麼角度都能輕鬆捕捉美照,想打卡的花海控別錯過這個免費秘境景點! 「黃山秘境-景觀餐廳」多色九重葛花瀑絕美,吸引網友前往取景。(圖/yijiun_lee) 「黃
來去淡水玩! 淡水不只有老街和夕陽,河畔有如左岸般的悠閒愜意,日本古民家穿上浴衣美拍京都感美照,也有台版西班牙風的聖多明哥城,充滿異國風情的淡水,樂趣無窮。 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創建於1900年,是日治初期第一批建蓋的日本人小學校,見證殖民地之差別教育,於歷史意義上具有重要性。原有校舍
二六六: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鞭,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五六日,與「小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矢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得病兩
Thumbnail
小說介紹 第一章點這裡   蕭濁、季清在曦月城逛了起來。行人見一個絕美似仙如皎皎月,一個英俊鋒銳似昭昭日,風格迥異卻好似天造地設,皆投來目光,無不回頭稱奇。   如今蕭濁已高季清半顆頭,對此他甚感滿意,但比起原本身高還差了些,原本他無論站哪皆鶴立雞群。   這時前方忽見一算命攤子,幌子上頭寫著「能掐
Thumbnail
📷 元富期貨開戶推薦營業員~郭靜宜【本週操盤筆記:特斯拉和Netflix財報、鮑爾談話】元富期貨小靜開戶、低低低大台手續費、低低低小台手續費、低低低選擇權手續費、優惠洽詢 1.科技股財報來臨 特斯拉、NetFlix 當先鋒 2.Fed 主席鮑爾、ECB 總裁拉加德發表談話 資料來源:鉅亨網
Thumbnail
今天下午到紀州庵文學森林參加《俗女日常》新書會,聽江鵝和黃麗群的對談。兩位從分享各自的骨裂經驗開始。蛤?對,江鵝新書叫作《俗女日常》,大概就是如此瑣碎又貼合凡人的記事吧。
Thumbnail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