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自己(上)】 〈以「靈魂成長」的角度去理解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20210816舊文

中國演藝圈前陣子有吳亦凡事件,這幾天又跑出霍尊事件,雖然名氣沒前者大,但也是惹的沸沸揚揚。霍尊被交往了八年多的前女友爆出許多令大眾譁然的內幕,不僅使得原本自身仙氣飄飄的古風人設,幾乎毀於一旦,且爆出的對話紀錄也讓他得罪了一大票演藝圈前輩明星,演藝生涯至此差不多是涼涼無疑了。

微博上,幾乎是一面倒的以各種不堪字眼辱罵此位男星,幾乎都是要他永遠退出演藝圈,不要再出現在觀眾的視線中了。

其實事情的真相為何,永遠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也不是今天我們要探究的重點,我今天要剖析的,是關於我們在看待這些公眾人物事件時,容易跑出的「活該」、「他罪有應得」、「錘死他錘死他」,「拔了一個演藝圈毒瘤,除公害真痛快!」這類想法,其實我們是可以有另一層面的思考的。

從世俗角度看,一個公眾人物因「做錯事」走到人人喊打、各種被封殺的的局面,的確是既狼狽又慘;但如果從靈魂的角度來看,靈魂也許會覺得「這才是一個人回頭是岸很好的契機」,雖然臉被打的超痛,但再繼續錯下去,才真正是永劫不復。

因為一個人如果願意把面具拿下來,開始誠懇面對自己的心,該跟誰道歉就去道歉,把因果好好做個了結,那麼他腳踝上那無形的沉甸甸鐐銬,才有機會被鬆開,那才會是人生中最大的「輕鬆」!

我們常常認為要追到很多錢,日子才會過的輕鬆,其實在還沒擁有很多錢時,你就要開始學習「讓心可以變的清涼」的智慧了!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福氣。

當然,我們講這些話的前提,是建立在「假設那些爆料都為真」。也就是說,今天我們並不把焦點放在「確認事實的真僞」,因為局外人是不容易看到事情全貌的,我們今天只是要藉由人們在公眾事件上常常出現的某種反應模式,來學習到更多智慧。

當我們能常常用「靈魂成長」這樣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的人生時,你會發現,「活該」、「罪有應得」、「錘死他」這類情緒性字眼,很自然地就會講的少了。你只會說:「這是他要經歷的一場學習,只是因為他讓自己跌的太深了,所以要經歷的學習歷程就會比較痛苦(因為因果也更沉重了)。」

當你能說出這樣的話時,很奇妙的,你會發現有一股愛就在心底流動起來,好像跟這世界的心裏籓籬變薄了。你會感覺,自己與他人不是那麼完完全全隔絕的,總會有一些共同點把你們連結在一起。例如,原來我們投生來這個世上,都是來學習的,只是彼此處在不同階段、拿著不同的情境劇本在學習而已。

**

再者,當我們還能從別人的人生「教訓」裡,反省到自己也可能需要調整的地方時,很自然的,你就會感謝別人的存在。就是因為有這麼多人的存在、每天發生這麼事可以讓我們借鏡學習,所以我們才能更輕快的做過自己的人生功課,而不用事事都要親身去經歷一遍,在裏頭受苦受罪了。

例如當我們在看一個藝人時,就要先去理解到演藝圈的性質(也就是了解當事人的相對位置)。演藝圈是金錢與名利大量注入的地方,是一個人迅速成名後,的確較容易迷失、甚至產生「大頭症」的所在。而一個已經迷失的明星,在那樣的環境裡,又很容易結交到一群跟他價值觀雷同的人。「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個人就是這樣一點一滴「被壞掉」的。

當理解別人更多以後,我們就可以回過頭來省視自己:那有沒有把自己的人生路,一步一步的走好?想接觸親近的人事物,是否都有清醒的去抉擇過呢?還是一直都只是迷迷糊糊的得過且過?

要知道,清醒的力量可以累加,最後會亮成一道很燦爛的光,就像我們看到一個人,你會覺得他身上好像在發光一樣;而無明、不想看清的混沌感,也是會累加的,日子久了,一個人的靈魂亮度也會愈來愈黯淡,做任何判斷就愈來愈不準確,愈來愈常搞錯事、交錯朋友。一切都是累積而來的,不可不慎。

當我們有把這一切看的愈來愈清楚後,你自然而然地,就愈來愈不會有想「懲罰別人」的心態了,因為你會知道,那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人生裡還有更緊要的,要放在第一順位去琢磨(也就是靈魂的成長)。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當你不再想「懲罰別人」時,你也就開始不會那麼常想要,動不動就「處罰自己」、「譴責自己」囉!因為你也會願意用「靈魂成長視角」去看待自己、理解自己了。當我們願意去愛別人時,自己竟然就被愛到了。看似很玄,但卻是真真確確存在的一條自然法則。真正的「放過自己」,其實是這麼來的。

----------------------------------------------------------------

*課程資訊*

《放過自己,正能量就來了》讀書會

**台中現場,亦接受遠距視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86173938366560&id=1000092194746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嘉誼的沙龍
10會員
48內容數
課程詳情與報名方式請看以下介紹
鍾嘉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音樂才子方大同因病辭世,讓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身為獨子的方大同,方爸爸在兩年前也逝世了,所以方媽媽等於是在兩年的時間內送走了兩位摯愛,其內心之艱難恐非常人能體會。 記得在得知方大同逝世消息的前一天,我才剛看了民國著名翻譯家楊絳(其丈夫為著名文史學者,錢鍾書)的晚年生活記載,深深為楊絳
Thumbnail
2025/03/05
音樂才子方大同因病辭世,讓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身為獨子的方大同,方爸爸在兩年前也逝世了,所以方媽媽等於是在兩年的時間內送走了兩位摯愛,其內心之艱難恐非常人能體會。 記得在得知方大同逝世消息的前一天,我才剛看了民國著名翻譯家楊絳(其丈夫為著名文史學者,錢鍾書)的晚年生活記載,深深為楊絳
Thumbnail
2024/12/20
#原生家庭的困境 剛分手不久的玫瑰,在經過那晚終於情緒被全然釋放後(請見上集),這個假日她打起精神來到咖啡廳窩著,正準備打開筆電做些工作時,無意間卻聽到隔壁桌的媽媽,言語急促又帶著怒氣地,不知在對孩子念叨些什麼......。 玫瑰側耳細細一聽,原來內容大概都是在指責她孩子不合群,家族旅遊竟然不想
Thumbnail
2024/12/20
#原生家庭的困境 剛分手不久的玫瑰,在經過那晚終於情緒被全然釋放後(請見上集),這個假日她打起精神來到咖啡廳窩著,正準備打開筆電做些工作時,無意間卻聽到隔壁桌的媽媽,言語急促又帶著怒氣地,不知在對孩子念叨些什麼......。 玫瑰側耳細細一聽,原來內容大概都是在指責她孩子不合群,家族旅遊竟然不想
Thumbnail
2024/12/18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2024/12/18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職場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挫折和憂鬱,以及如何透過醫生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接納自己的限制,放過自己,並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以及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學,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以自己的經歷啟發讀者,讓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職場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挫折和憂鬱,以及如何透過醫生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接納自己的限制,放過自己,並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以及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學,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以自己的經歷啟發讀者,讓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Thumbnail
甚至你本人就是那個最純淨、最真相的存在,就放任這些人碰成灰吧。
Thumbnail
甚至你本人就是那個最純淨、最真相的存在,就放任這些人碰成灰吧。
Thumbnail
人的心本初的面貌就跟 普賢王如來一樣,跟佛一樣。今天一念的分別執著,一錯再錯,錯不知返,把自己的心性弄到憂鬱症,這中間得經過多少造罪造孽的過程,你想過嗎?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損人,有的時候還不利己,要歷經多少,才把自己弄成憂鬱症。或者去傷害過多少人讓人家痛苦,那種痛苦的 「業」作用回來
Thumbnail
人的心本初的面貌就跟 普賢王如來一樣,跟佛一樣。今天一念的分別執著,一錯再錯,錯不知返,把自己的心性弄到憂鬱症,這中間得經過多少造罪造孽的過程,你想過嗎?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損人,有的時候還不利己,要歷經多少,才把自己弄成憂鬱症。或者去傷害過多少人讓人家痛苦,那種痛苦的 「業」作用回來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男主角奇善謙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我喜歡的事物裡,沒有我自己呢?」而針對這部分吳薇朱則是回應:「我不是靠著工作和學習累積履歷,我代表我自己,所以人生也只為堅守自己。」 這段話呈現了兩個不同靈魂碰撞,奇善謙世界裡,缺少了自己,而吳薇朱則是完全相信這世界不會有奇蹟,只有相應的回報。
Thumbnail
男主角奇善謙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我喜歡的事物裡,沒有我自己呢?」而針對這部分吳薇朱則是回應:「我不是靠著工作和學習累積履歷,我代表我自己,所以人生也只為堅守自己。」 這段話呈現了兩個不同靈魂碰撞,奇善謙世界裡,缺少了自己,而吳薇朱則是完全相信這世界不會有奇蹟,只有相應的回報。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有的人犯錯,就覺得:「我一輩子沒用,我沒希望了! 淨土你們去就好了,我就準備到地府排隊等著人家來辦我好了。」這些是你自己想的,根本不懂佛法才會這樣。懺悔、改過、求復戒,馬上就是又變成第一清淨。但是也有一種,做過罪惡「覆藏」,他掩藏起來、掩蓋起來不讓人家知道,自以為高明,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Thumbnail
有的人犯錯,就覺得:「我一輩子沒用,我沒希望了! 淨土你們去就好了,我就準備到地府排隊等著人家來辦我好了。」這些是你自己想的,根本不懂佛法才會這樣。懺悔、改過、求復戒,馬上就是又變成第一清淨。但是也有一種,做過罪惡「覆藏」,他掩藏起來、掩蓋起來不讓人家知道,自以為高明,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