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Sunk Cost),是商業貿易和產業經濟上會使用到的概念,泛指已經付出而無法回收的成本。
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它可能是直接成本,抑或是間接成本;它可能是固定成本,抑或是變動成本;它可能是全部成本,抑或是部分成本。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實際活動中,普遍可觀察到一種牽掛顧及沉沒成本的非理性現象:為了避免沒有獲得回報或造成損失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感受而耽溺停滯於過去的付出裡,做出非理性情緒化的決定或選擇的行為,存在著所謂的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或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
理性而言,過去的沉沒成本與現在的決擇和未來的想望是毫不相關的,並不會影響到現在和未來才是。
人們持續努力一件事情或追求一個目標等等,因為已經投資了時間、精力、金錢或其他資源在裡頭,因為不甘、後悔或遺憾的傾向,我們不小心就會掉入這種情感迷思、受困於這種心理陷阱,沉沒成本效應變本加厲成了謬誤、成了罣礙,逼迫我們身不由己去做讓自己不快樂或無意義的事。
說得簡單明白些,沉沒成本就是指已成過去而無可挽回的東西。
在語言學習上,我們所付出時間、精力、金錢或其他資源,我們所遭遇的困難、挫敗或苦痛,教育體制、教育改革、社會變遷,乃至於大環境變動,像是此際的新冠疫情,這些都是學習的沉沒成本。
那些年我們學英文一起掉落的坑、跌倒的檻!!!
在傳統的語言教學下,「英文」>「英語」,以致於我們學了好幾年的英文,仍舊無法真正有效實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那些坑、那些檻,有的人爬出來、跨過去了,學得真正的語言能力;有的人卻從此丟掉自信、失去興趣而放棄了,至今對英語仍感到厭惡、畏懼。
如何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丟掉沉沒成本的包袱?
🌲 五感同步聽說讀寫 🌲
不能光靠眼睛,要用耳朵和嘴巴去記憶、熟悉,聽起來模糊不清的英語,這意味著並未真正聽懂,無法從口中說出的英語句子,自己也會聽不懂。所以,一定要經由反覆練習,直到遭遇類似的情境場景時能自然而然地反射式脫口而出,也才能聽得一清二楚。
🌲 多聽多說多讀多寫 🌲
根據語言學的研究,人類需重複接觸一種語言至少100遍以上,方能將語言表達方式完全輸入至大腦中。大白話換句話說就是,「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持續不斷反覆練習及應用。」
🌲 設定明確具體且真心渴望達成的目標 🌲
設定明確具體、真心渴望達成的目標(並不須要多麼偉大,只需能夠越來越好,所以大志向也好、小確信也行),在筆記本上記下實踐的時地、任務、進程等詳細細節。每當遭遇學習困難或瓶頸時,再次確認自己的前方目標並且具體想像自己達標喜悅感恩的情景。在過程中,會不時冒出不安、困惑、疲倦、怠惰、放棄等千絲萬縷的雜念,意志力逐漸變得脆弱,開始尋找各種理由藉口,鬼打牆似的陷入同樣的困境。此時,心中念著自己真心想要實現的目標,才有可能跨越負面念頭,向前一點一點推進。
🌲 全馬式「恆毅力」🌲
設定語言學習時程,一開始放慢節奏、不要急於求成,壓力張力鬆緊適中,適當分配時間、體力、精神,避免半途而廢,持之以恆完成全程達標。等到底子扎實穩固,學習速度自然而然就會加快。(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過去的學習挫敗經驗,都是不能跨越「恆毅力」這個關卡,學習無法看見成效)
🌲 就去做(Just do it!)🌲
無論英語會話書、英文句型書,還是補習講義、英文名師都幫不了你/妳,如果自己無法主動實際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就不具意義。立馬去行動或實踐自己當下能夠做到的,會比空想、胡思亂想及煩躁不安來得更好、有意義,保持前進,邊修正邊調整邊進步。
🌲 持續反覆模擬情境 🌲
碰到不懂的單字、片語、句子時,不光是查字典記單字怎麼拼,透過影劇卡通多次觀看聆聽,聽聽母語人士是怎麼唸單字、說句子。假如光是死記硬背字典上的字義及拼字,所學到的英語是死的。只有反覆觀看聆聽影劇卡通來理解單字、片語、句子是如何使用在劇情情境場景中,透過閱聽過程熟悉語感,自然而然應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這才是有生命力的英語。
熟悉電影、戲劇、卡通中的生活情境並寫實地烙印在腦海裡,就能有自信地把劇情中的對白模擬活用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
🌲 持續不斷模仿語言 🌲
模仿電影、戲劇、卡通中角色人物的發音、腔調和語速,否則腦中記住再多單字、句子也無用。
有些非母語人士的藝人本身並沒有出國留學或者在國內學好英語,卻能詮釋一口字正腔圓漂亮的英語歌曲,那是因為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情,跟著節奏旋律不斷練唱、模仿西洋歌手的發音、語調和語速,在不知不覺中提昇英語發音的技巧能力。
🌲 內化日常語言習慣 🌲
如果初次見面的外國人,向你/妳搭話:What i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如果你/妳能瞬間立即聽懂並洽當地用英語回答,這表示這些句子不時出現在自己的日常中並內化且深植於大腦裡。如果你/妳無法立馬聽懂並回應,這表示這些句子不常出現在自己的日常中,因而耳朵和嘴巴並不熟悉語感而不能當下反應。
🌲 跨越學習高原瓶頸 🌲
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會碰到這麼一個階段,即學習到一定程度時,繼續提昇的速度減緩,甚至一段時間停滯不前,這就是所謂的「學習高原」現象。這個時期,容易感到困惑、產生懷疑、胡思亂想,一下子失去動力,一會兒心生倦怠,想東想西,心思不在學習上,空轉時間,最後不得不放棄。
在我的自學經驗裡,我自己是這麼跨過去的:
- 激發學習興趣&動機
- 設定學習目標&時程
- 想像目標達成的情景及使用語言的喜悅(運用「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