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高速成長職涯,加入 Influenxio 圈圈科技的經驗分享

2022/05/0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 Influenxio 圈圈辦公室一隅的粉色網美牆
近期即將離開我人生的第一份正職工作(Influenxio 圈圈科技),遙想當初在大學畢業後,以「成長與學習 50%、影響力與樂趣 30%、薪資與福利 20%」的比重衡量手頭上的工作機會,最終決定加入新創,面對眼前的混亂與陌生挑戰,實在是個勇敢但無悔的決定。
Influenxio 圈圈成立於 2018 年,是個媒合品牌廣告主與社群創作者的網紅行銷平台。簡單來說,可以把圈圈比擬為「網紅行銷界的 Airbnb/Uber」,讓雙邊用戶透過平台進行媒合,並一站式地溝通對接、審核圖文、處理金流撥款等任務。
在下列文章中,我將分享自己對圈圈團隊文化的觀察;身為「創作者營運經理」的我,平時在做些什麼;任職一年半對我的學習成長與挑戰;最後,也簡單為我的下一段旅程埋個伏筆。

Influenxio 圈圈團隊文化

圈圈的老闆 Allan 過往其實走著一條人人欽羨的職涯道路。在創業之前,他曾任職於 Google、Microsoft、Yahoo 奇摩,以當時團隊最年輕之姿,就擔任上 Google 香港與台灣廣告業務策略合作夥伴總監。在加入圈圈以前,我想像中的 Allan 是那種「個性強悍、作風剛烈」的大老闆角色,但實際上的他「個性溫和、誠懇務實」,如果我對他的職涯背景並不知情,肯定想不到他是科技外商公司 Sales 業務背景出身。

一、管理面

Allan 的個性,體現在圈圈這間公司的管理營運方式之上。以管理層面來說,公司講求「員工自主與責任」,完全彈性上下班,員工可以自主選擇辦公地點,甚至沒有休假上限(笑)。這對我來說是很棒的一點,有時工作壓力大、焦慮煩躁,我可以暫且擱下眼前的不愉快去運動、轉換工作地點(咖啡廳之類的);工作繁忙時選擇居家辦公,也可以省下 2 小時通勤時間。
但相對的,加入圈圈的夥伴必須要夠自律、有責任心,不僅要能適應混合式的辦公方式,也必須有很好的專案管理、向上管理、良好的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此外,團隊的組成多元共融、敏捷彈性,除了基本的營運單位(人資、財務)、業務、產品、工程、設計等部門之外,還有我所隸屬的「創作者營運部門」,這在台灣算是個很新興的部門單位。

二、文化面

至於公司文化面,圈圈的溝通平行透明,平時當我有議題要與跨部門討論,隨時拉會議、Stand-up Meeting 都是有效率的協作方式;我會在每月一次與主管的 1 對 1 面談及全員工大會、每半年一次的 Performance Review 上,向主管及同事提出我的疑問、觀點與建議,並也曾真正被採納意見。有需要時,我會和 Allan 直接約單獨面談,他願意傾聽我在工作上面臨的挫折,不斷提醒我做任何事要「以終為始」,不要過度拘泥於當下的瓶頸。
幸運的是,或許是工作能力與表現受到認可,我在圈圈一年多就調薪了兩次(若以最初加入圈圈的月薪來看,我工作滿一年的加薪幅度達到將近 30%)。對於初入職場的我而言,在首選第一份工作的「薪資與福利」並不是第一考慮的重點;但正因為公司願意給予我空間嘗試,我的表現才有機會被看見,而加薪只是這一切「高速成長」後的 Lagging Metric。
2021 年末,圈圈首次的員工旅遊

身為圈圈的創作者營運經理,我在做些什麼?

我最初加入圈圈的職稱是「社群經理 Community Manager」,後來轉變為「創作者營運經理 Creator Partnership Manager」,主要負責整體創作者用戶端的營運管理。據我所知,目前有類似職位的公司包含像 YouTube, TikTok, Dcard。
關於創作者營運經理的職務內容:

一、創作者生態鏈管理

圈圈身為一個媒合「品牌主」與「創作者」的 Marketplace 平台,必須確保創作者質量夠好、廣告主知道如何與網紅洽談合作,盡可能讓雙方有良好的合作體驗,因此我的角色價值就在於幫助創作者成長,從創作者招募(Acquisition)、教育(Activitation & Onboarding)、留存(Retention)到穩定度(Reliability)都得進行完整的生態鏈管理。

二、專案管理

我也擔任各項專案經理,從最初的定義問題、用戶研究、假設驗證,到發起跨部門的討論、評估專案風險與控管時程,實際將專案落地執行,最後以數據分析與資料研究驗證效益。這些「解決陌生問題」的實戰力,讓我在一年半內獲得高速成長,包含硬實力(專案管理、數據分析等)與軟實力(跨部門溝通、邏輯思辨與說服等)。

三、行銷公關及社群營運

當然,我也得負責行銷與社群經營,包含拉 Wordpress 架部落格、自學並操作 SEO 內容行銷、經營官方社群、EDM/APP/Line 等數位管道行銷、廣告投放、GA 分析與操作等。也曾因經歷到公司完成 Pre-A 輪募資,曾為公司協辦記者會與線上線下活動,甚至擔任講者與活動主持人。

四、產品營運協作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某次與產品團隊合作,經歷新產品從 0 到 1 的開發流程階段。從一開始的用戶研究、使用者輪廓與痛點的梳理,到協助團隊進行 MVP 實驗規劃、執行測試、反覆優化及驗證效益,那半年的過程可以說是相當痛苦,但最終當產品上線後,成就感竟是難以言喻的深刻。
總歸來說,我的工作範躊很廣,這是在新創工作最有趣的地方 — — 只要在不妨害公司營運與獲利的前提之下,我有資源嘗試任何想做的事情。但相反地,缺點是對「特定領域技能」無法發展得非常深入(以投放廣告、數據分析為例,我絕對比不過專業廣告操盤手或數據分析師),但我也透過這些經驗,了解自己對哪個領域是真正感興趣、哪些是我擅長與不擅長的。
主持說明會與活動,是工作日常的一部份

在圈圈一年半,對我的成長與挑戰

如果有人問我「在新創的經驗,帶給你的最大學習是什麼?」我會說:

一、解決陌生問題的能力

直到我加入新創,我才深刻體悟到這能力有多重要、在實踐上有多困難。當老闆訂出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 OKR 目標,或當團隊拋出一個陌生的問題(比如:如何提升網紅的接案素質?如何喚醒沈睡已久的使用者?如何用量化標準定義出優質與劣質的創作者?),我必須跳脫框架,規劃出可以落地、驗證效益的方案。
很多時候會感覺眼前一片茫然,也曾遭逢實驗測試失敗、專案成效不如預期,但經歷了這些不舒服的過程,讓我在面對陌生問題時的心理素質有很大的提升。

二、以終為始,復盤檢討及反覆優化的能力

老闆與主管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別忘了以終為始!」提醒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理想藍圖是什麼、我為何做,想清楚之後專注於目標前進。做的過程中,反覆回過頭檢驗成效,秉持「沒有最佳解,唯有持續進步」的思維尋找優化的方法。
我不敢說自己在這方便已經做得很好,但這已內化為我做事情的習慣,會不時問自己:「我的『終』是什麼?我為何而做?」

三、保持彈性,敏捷思維與調適心理的能力

工作期間難免有不少晦暗痛苦的時候,所幸有好的主管帶領、有同事支持,我才能跨過每一道心理的關卡。或許,沒有人告訴我做事情的標準答案,只能藉由實際執行後才能知道成果為何。同時還得學會面對外界質疑、以邏輯與同理說服同事協助、適應種種的挫折與失敗⋯⋯只能說,學習保持心理彈性真的很重要!

四、Thought Leadership

特別想提的是,Allan 不斷對團隊強調 Thought Leadership 的重要性。
當你把份內事情做好,那是義務;當你能開始 Think Big,那才是真正展現 Thought Leadership!
Thought Leadership 並非是當我有「管人的權力」或「話語權」時才能發揮,而是無論我處在什麼位子,都能夠抽高視野,發揮更有意義、長遠價值的影響力,創造出自己在職場上的 Visibilty(可視度)
某次的 Fireside Chat 上,Allan 向團隊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

離開圈圈之後,下一步的我將前往哪裡?

在圈圈的職場經驗帶給我很多的歷練,只是鑑於自己的成長曲線有些趨緩,同時也希望加深自己在數位行銷鏈的專業技能,接下來,我將前往發展階段相較之下較成熟的 Martech 企業任職,累積更多數據決策經驗。至於轉換職涯的契機與思考脈絡,或許之後我會再另寫一篇文章分享。
但無論如何,我深信在圈圈的旅程並不因此劃下終點,它可能是個休止符、是分號,抑或是個頓點。很慶幸自己畢業後加入圈圈,獲得高速的職涯成長旅程。如果你對於 Influenxio 圈圈這間公司感到好奇,或有意投遞招募中的職缺,歡迎來信與我聊聊,我很樂意分享我的經驗!
來信與我交流交流吧~
Email:[email protected]
郭思妤(Marci Kuo)
郭思妤(Marci Kuo)
行銷・設計・知識分享,偶爾寫些咖啡小品|夢想,是成為一個有人味的行銷設計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