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月中確診時,有想把這篇完成,但是確診時身體的狀況實在不好,加上實在沒甚麼靈感,經過兩個月的沉澱與變化,似乎有些許靈感可以做點省思
- 小弟是一名社工,為了幫助人群幫助社會,幫助弱勢而努力,但去你的,再講下去就虛偽了,幫助人群與弱勢是真的,但不是因為自己善良,是因為喜歡幫助人的感覺,當付出心力,換到別人發自內心的感謝時,內心會很開心,不像科技業那般勾心鬥角,但其實助人工作因為會與人相處與應對,所以不像志工那般,只要單純的付出就可以,還要有資源的通盤考量.
- 確診之前在淡水遇到一件事情,如標題一般,當時與一位志工在為了停車位問題而有了爭論,在當時並沒有修法,不能檢舉,紅線臨停會開單罰錢的,那一里的地區很多都紅線,也導致我在和志工討論路線時,有了一些言語上的交鋒,當時他告訴我,我當志工是為了幫忙弱勢,而不是要去考慮有錢人的停車問題,這樣子不是很奇怪嗎 ? 我在五月時還想不明白,甚至會有點生氣,想兩年以前,在抱怨案件數太少,每天只送一到兩個便當的不也是你嗎 ?可過了兩個月,我看到一些人事物,想法也不同了,目前跟這位先生的相處也算融洽,因為我換了一個想法,以前學道時,有聽過這句話,(轉念),轉了當下的念頭,你就有不同的人生,現在想來我還是似懂非懂,但我能理解,這是因為我能同理這位大哥(雖然也是透過其他人的開導才能同理),天氣熱,如果幫忙別人還要被罰錢,那這樣子不就本末倒置,自然也會生氣,況且靜下心來想想,其實大哥說的是對的,我們的服務宗旨是為了弱勢,但為何我服務的個案中真正的弱勢卻是少數呢?
- 經過5.6月的時間,案件數變多了,也遇到數位精障,一位有錢人,一位孝子,在這當天也了解當初想不明白的人事物,另一位志工曾反映給我,他覺得它應該是服務那些精障,他們才是需要服務的,相反的,你前幾次讓我們去送的大樓那些的老先生,他們其實可以叫外送解決,那到底為什麼還要堅持送這些人呢.
- 我自己也曾經思考過,迷惘過,也跟太太和媽媽抱怨過,難道為了所謂的績效,就要放下堅持,開一些似是而非的個案,來完成一些數據,包裝這些數據來讓自己的績效好看嗎?但我後來領悟到了,也這樣跟志工回應:其實你說的對,你的個案中說真的,只有3位是真的需要送,其他都可以不要送,同樣的,其他路線的志工除了三芝那邊的以外,很多也都是不需要送的,因為按照台北市的標準,他們都屬於不能開案的對象,但如果我不把標準往下調整,那預算就會減少,不能否認的是,目前的個案中,仍有3成多屬於弱勢沒有福利身分,沒有親友協助,也無法負擔我們的便當費用,我如果不開多點案件,就無法爭取預算,甚至可能使這項服務被終止,我不是偉大的人,但我今天就是想用這6成的人,來爭取多的資源,進而去幫助那剩下3成多的人,讓他們每天有一餐可以吃,因為老闆不是社工,他只是商人,他看到的是數據而不是人,100萬在社工眼中,是服務這些人的品質,但在商人眼中是100萬為何只能服務這麼少的人.
- 想通了這點我也不在迷惘,即便只能服務3成的弱勢,但終歸有它的意義,即使有缺陷,但這項服務仍能幫助弱勢與其他的人,剩下的只有更加精進自己的處遇能力,讓更多弱勢能得到資源,還有29年,我相信能得到幫忙的人會越來越多,我也能走出一條不同的社工路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益男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大部分民眾知道醫師如何治療病人、律師如何辯護被告,卻較少知道社工的服務過程,如對行銷、文創有興趣的社工,可在遵守專業倫理前提,說明社福服務流程及限制,或跟相關專業人員合作以精確呈現,減少民眾不必要的誤會。

大部分民眾知道醫師如何治療病人、律師如何辯護被告,卻較少知道社工的服務過程,如對行銷、文創有興趣的社工,可在遵守專業倫理前提,說明社福服務流程及限制,或跟相關專業人員合作以精確呈現,減少民眾不必要的誤會。
在提供專職助人者的心理諮商服務時我看見了專職助人者在使用資源上的不容易,例如專職助人者下班的時間不固定,可以與社工約定初談的時間大多都是晚上,也因此在初談後我最常聽到的是「真抱歉耽誤到你下班」、「辛苦了」,總是在照顧服務對象的專職助人者在申請服務時卻還是在擔心會不會造成社工的負擔,這讓我感到很心疼。
在提供專職助人者的心理諮商服務時我看見了專職助人者在使用資源上的不容易,例如專職助人者下班的時間不固定,可以與社工約定初談的時間大多都是晚上,也因此在初談後我最常聽到的是「真抱歉耽誤到你下班」、「辛苦了」,總是在照顧服務對象的專職助人者在申請服務時卻還是在擔心會不會造成社工的負擔,這讓我感到很心疼。

到了值館服務的時間,穿上志工的背心,就開始了志工服務。
泰德民國90年左右曾在社福中心當工讀生,後來100年左右回來當志工,時隔6年重新回來社福中心當志工,感覺差異蠻大的!
目前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都有配置酒精消毒及透明隔板,方便為民服務。
其中有位志工大姊跟我們分享她先生熱心服務的一個故事:

到了值館服務的時間,穿上志工的背心,就開始了志工服務。
泰德民國90年左右曾在社福中心當工讀生,後來100年左右回來當志工,時隔6年重新回來社福中心當志工,感覺差異蠻大的!
目前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都有配置酒精消毒及透明隔板,方便為民服務。
其中有位志工大姊跟我們分享她先生熱心服務的一個故事:

成為自由工作者、
進入接案收費市場已經超過半年,
這段時間工作及生活型態有了巨大改變,
雖然實際接的案還不多,
但對我來說已經產生了不少體悟與思考,
因此想要來做點整理及分享。

成為自由工作者、
進入接案收費市場已經超過半年,
這段時間工作及生活型態有了巨大改變,
雖然實際接的案還不多,
但對我來說已經產生了不少體悟與思考,
因此想要來做點整理及分享。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媒體報導,成員主要是智能或精神障礙的低收入戶、高風險家庭出事,及獨居老人堆放雜物不清理,或過世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事件,部分民眾、網友、議員問:社工為何不早些強制處理?關懷訪視都在做什麼?為何媒體採訪時,不願透露處理情形?因此懷疑社工打混。
依我的工作經驗及所學知識,並請教其他社工前輩,就來回應...

媒體報導,成員主要是智能或精神障礙的低收入戶、高風險家庭出事,及獨居老人堆放雜物不清理,或過世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事件,部分民眾、網友、議員問:社工為何不早些強制處理?關懷訪視都在做什麼?為何媒體採訪時,不願透露處理情形?因此懷疑社工打混。
依我的工作經驗及所學知識,並請教其他社工前輩,就來回應...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

除故意或重大疏失,還是別責難個別社工、社福單位,但當事人須接受調查說明實情,找出根本原因改善,預防類似事件。
畢竟出事情只責難當事人,就跟學生考試成績不好,教師不去找原因改進教學方式,反而猛體罰學生到受傷,有什麼不同?

除故意或重大疏失,還是別責難個別社工、社福單位,但當事人須接受調查說明實情,找出根本原因改善,預防類似事件。
畢竟出事情只責難當事人,就跟學生考試成績不好,教師不去找原因改進教學方式,反而猛體罰學生到受傷,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