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光的起點》 — — 在「世界語」呼喊愛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原刊載在《幼獅文藝》2021 年 7 月號
鄧慧恩著作的小說《亮光的起點》,以台籍博物學家王雨卿的一生,貫穿 1920–1930 年代的世代青年,曾有過追逐美夢的短暫時光。劇情是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讀者見證王雨卿用溫暖的革命,跨越族群與階級障礙,與日人小操結合,然而得到幸福後,劇情將角色帶回現實,王雨卿殞落,而小操面對戰爭與政權轉換的衝擊。
《亮光的起點》用浪漫的筆調,為一段世代的衰落傾訴故事,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題材而言不算陌生,不過《亮光的起點》有另一個重要元素貫穿作品:世界語(Esperanto),切中那一世代人尋覓的答案。
世界語曾經掀起一陣熱潮,在大正民主時期傳進日本,轉而流傳到臺灣人的眼界。日本的的世界語協會曾呼告,要以世界語作為「普羅列塔利亞解放的武器」,可想見臺灣青年熱烈擁抱世界語的緣故。青年在世界語的理念中,感受到破除階級與族群障礙的可能,閱讀多國書籍,吸收更多外國資訊。
對臺灣青年更重要的意義是,世界語讓他們不必仰賴日文認識現代文明,世界語讓臺灣人能直接與世界對話,平起平坐。
世界語是由波蘭猶太人柴門霍夫(Zamenhof)所發明,他出生在比亞維斯托克(Białystok),當地有白俄羅斯人、猶太人、波蘭人,從小在多元語言的環境下成長。世界語約莫在1870年代誕生,用意是讓不同族群的人,能夠無障礙溝通,創造出一套規則及語意明確的語言系統,消弭世界的誤會、歧視。在世界語系統裡,Esperanto 本身就是「希望者」的意思,吸引各地擁有相近理念的人學習。
創始者原先並未將世界語,與其他思想主義連結,但是支持平等的概念,讓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找到可發揮的共通點。發展到 1920 年代,出現由勞動者世界語者團體(Esperanto Workers)設立的 SAT 協會(全世界無民族性協會,Sennacieca Asocio Tutmonda),宣揚世界語之外,同時在發展符合世界語的精神。
SAT 是否該融合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這個論點造成 SAT 內部的歧異。對照日本的 SAT,同樣分成兩派聲音,尤其是 1923 年,日本世界語協會發起人之一大杉榮遭憲兵隊暗殺,讓某些成員對左派思想更加敏感。這段紛爭在《亮光的起點》也有出現,臺灣的世界語學會(1919 年從「日本世界語協會臺灣支部」改名為「臺灣世界語學會」)笑稱內部的左傾人士連溫卿、蘇璧輝為「西瓜」,表面綠皮號稱愛好和平,切開後的內部卻是赤色。另一群人在 1930 年改組臺北世界語協會,即故事中王雨卿參與的團體,強調不沾染左翼思想。
在理解王雨卿那時代的掙扎後,不難想像為何他加入推廣世界語,他希望知識讓臺灣人獲得對抗殖民的力量,但是在中日戰爭開始不久後,王雨卿便得病逝世。綜觀此時期的世界,正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某些地區如德國、蘇聯等捲起的納粹主義、史達林主義,禁止人民使用世界語。
世界語乘載的希望光環,逐漸萌上戰爭的灰霧,而我們都知道,最後結束太平洋戰爭的是同盟國武力,不是提倡希望平等的世界語。人們在國家、民族底下得到更大的安全感,臺灣人在戰後懷抱「祖國」的中文語言,世界語逐漸沒落。那一世代人曾投注在世界語的理想,成為過去的一抹泡影。

我是臺灣歷史主題的小說創作者,喜愛分享歷史、文學小知識給大家!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熬夜的便當」以及 IG pan.yutang 得到更多新的歷史小故事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灣生竹中信子在系列著作《日本女人在台灣 — — 日治台灣生活史》,節選了從明治、大正到昭和時期以來,台灣民間發生的各種趣聞。​雖說節選的角度,多少反映了她的日本人身分,跟台灣人解讀的觀點不太一樣。​不過,竹中信子的書還是幫忙補足了官方看不到的視角。
大家對黃鳳姿的印象不外乎是「地表最強文學蘿莉」。早在小學生的年紀,寫的文章能與其他大人並列在西川滿主編的《臺灣風土記》。​這背後的推手功臣,是她的公學校教師 — — 池田敏雄。​
陳柔縉在《大港的女兒》後記,寫她在東京訪談小說女主角的原型人物——郭孫雪娥女士,發生的一些小故事。​
前陣子去北師美術館看展覽,不過今天要介紹的不是〈甘露水〉,而是畫家 — — 陳進。​陳進,台展三少年之一,打敗前輩名家的天才畫家。這是陳進給眾人的第一印象。​​陳進出生 1907 年的新竹,很幸運地有個開明的父親,雖然父親喜愛的是舊文人的書畫,但對於新文化非常開明,認同女性接受新式教育。​
「白色」為什麼恐怖?​​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白色恐怖」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白色會恐怖?​通常白色給人的印象是潔淨、純潔的印象。為什麼白色會跟恐怖有連結?​《白色畫像》這本小說,很輕巧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陳秀喜曾自嘲,自己什麼都會,就是不會結婚。她身為笠詩社社長、一名女詩人,還是一名母親,一個大家族的長媳婦、銀行經理夫人。​她還是發現先生外遇的妻子。​​
灣生竹中信子在系列著作《日本女人在台灣 — — 日治台灣生活史》,節選了從明治、大正到昭和時期以來,台灣民間發生的各種趣聞。​雖說節選的角度,多少反映了她的日本人身分,跟台灣人解讀的觀點不太一樣。​不過,竹中信子的書還是幫忙補足了官方看不到的視角。
大家對黃鳳姿的印象不外乎是「地表最強文學蘿莉」。早在小學生的年紀,寫的文章能與其他大人並列在西川滿主編的《臺灣風土記》。​這背後的推手功臣,是她的公學校教師 — — 池田敏雄。​
陳柔縉在《大港的女兒》後記,寫她在東京訪談小說女主角的原型人物——郭孫雪娥女士,發生的一些小故事。​
前陣子去北師美術館看展覽,不過今天要介紹的不是〈甘露水〉,而是畫家 — — 陳進。​陳進,台展三少年之一,打敗前輩名家的天才畫家。這是陳進給眾人的第一印象。​​陳進出生 1907 年的新竹,很幸運地有個開明的父親,雖然父親喜愛的是舊文人的書畫,但對於新文化非常開明,認同女性接受新式教育。​
「白色」為什麼恐怖?​​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白色恐怖」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白色會恐怖?​通常白色給人的印象是潔淨、純潔的印象。為什麼白色會跟恐怖有連結?​《白色畫像》這本小說,很輕巧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陳秀喜曾自嘲,自己什麼都會,就是不會結婚。她身為笠詩社社長、一名女詩人,還是一名母親,一個大家族的長媳婦、銀行經理夫人。​她還是發現先生外遇的妻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