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贊成「安樂死」嗎?人們是否都有自由選擇死亡的權利。
你贊成「永生」嗎?誰來決定誰可以得到永生。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Instagram:reader.triple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 作者:曾寶儀

📝以紀錄片採訪者的視角,帶領你思考各種深度議題,不是直接給讀者答案,而是讓讀者以各種角度去思考,並且反觀自己,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為何,又要如何過自己的人生,這些都沒有標準答案。
這是一本會讓你無法停止思考的書籍。

📔本書包含四段旅程的各大議題:

◆旅程1:告別的權利——人有自由死去的選擇?

關於安樂死,贊成的人認為,人為什麼不能準備好了就走?為何死亡總是與悲傷畫上等號,死亡難道不能是一場盛宴嗎?
反對的人認為這可能會讓未成年人得到自我了結生命的資訊,又或者是讓那些有著病痛纏身但是努力想活下去的人,一直被勸說安樂死的選項。
年齡又真的是死亡的標準嗎?太年輕所以不應該死亡,年紀大的死去就是應該?究竟誰能決定誰有死亡或活著的價值。

◆旅程2:性愛機器人——什麼是性?什麼是愛?

有人需要陪伴、有人需要愛,愛到底是什麼?你要如何證明愛的存在。
人造的愛是永恆的、安全的。不用擔心第二天起床時她會不見,不用擔心她會劈腿或背叛。
有些犯罪的人,如果給他一個性愛娃娃,他就不會危害這世界其他女性?還是這只會助長他們,讓他們無法分辨真人與娃娃的界線?

◆旅程3:美墨邊界——看不見的界線劃分了你和我

一無所有的沙漠荒野,那裡就是邊界。
移民為了什麼而翻山越嶺?他也許有什麼故事和苦衷是你不知道的。
同樣為移民,合法移民對非法移民又有什麼樣的矛盾和看法。

◆旅程4:永生——何謂真正的活著?真正的死亡為何?

誰會想要長生不老呢?想要看到孩子長大、想要與所愛的人相處更久。
如果讓你活到三百歲,你願意嗎?
如果人類得到永生,地球的資源又該如何分配。

這四段旅程當中,有人想「求生」,有人想「求死」,看到書籍越後面越覺得有些事情不是你一個人可以做出評斷的,但我們可以透過思考,更了解這個世界上各個角落所發生的事情,也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沒有標準答案。

推薦給大家,一起來趟跨國界之旅吧!

🌟 #風味評分比:酸20%,甜40%,苦10%,辣20%,鹹10%
閱讀這本書時,很多情緒五味雜陳,有心酸的故事、難過的事情,但也有辛辣的話題,不過從中也發現有很多的愛,因為愛人、因為愛國、因為愛這片土地。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 ,發現更多值得翻閱的好書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曾寶儀 #大田出版
#仨仁 #無菜單書店 #謝編 #文學 #其他類型
#酸 #甜 #苦 #辣 #鹹
#好書推薦 #閱讀筆記 #讀書心得 #書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雙週更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有沒有這麼瞎!做了這些事就會成功?!」 也許你追求的成功不是變成億萬富翁,但我想如果你是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功,那這本書你可能會有興趣!
被害人家屬的傷痛你可以理解,那麼加害人家屬會遇到的情況,你能想像嗎?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有沒有這麼瞎!做了這些事就會成功?!」 也許你追求的成功不是變成億萬富翁,但我想如果你是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功,那這本書你可能會有興趣!
被害人家屬的傷痛你可以理解,那麼加害人家屬會遇到的情況,你能想像嗎?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迎來開工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你是計畫出遊太陽呢,還是在家睡到自然醒呢?有沒有好好養精蓄銳啊! 不論是哪一種,想關心你這三個星期以來,你的工作模式有變得比去年更好,還是依舊被主管、客戶牽著鼻子走呢?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用以終為始的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確定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所以都想要在這一天到達之前做些什麼。固然,小說或戲劇可以透過作家的想像力,來演繹一遍如果有無限生命將會是如何?或者是談一場三生三世的戀愛會是如何?而即使在科技火速發展的前提下,能夠延長的壽命也是可以看到盡頭的。因此,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善終的意義和難處。文章呼籲人們重新學習生死課題,在有充分準備下的死亡,讓病者得到善終,而家屬依舊可以感到美好幸福的。善終是人們能給家人最好的最後一個禮物,讓亡者安然離去,生者沒有遺憾。
「我只想活到50歲就好,也有認真在考慮到時候要出國去合法安樂死。」 如果你擁有一切想要的生活、所愛的人全都過得很幸福、每天覺得世界很美好,即便如此還是會想要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嗎? 或許會,但首先至少你得要真的已經幸福過。
Thumbnail
此書以【哲學觀點】探討人生、生命 也談論了關於生育及自殺等敏感議題 是一本用較白話的方式闡釋自古以來與人生態度有關哲學思考文獻的書 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人類生命這件事? 到底怎麼應對充滿悲苦喜樂的現實世界? 書中引用並分析多位哲學思想家的論述 引導我們找到自己的答案
書籍《生命的禮物》歐文·亞隆◉著 第41篇 談論死亡 & 第42篇 強化死亡與生命的議題 關於「死亡」兩個字,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沒了呼吸心跳,不再對人世間有任何的反應,肉體軀殼將因終止正常運作而腐壞。身邊的親友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憂傷。 回到個人身上,如果不曾面臨死亡的威脅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用以終為始的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確定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所以都想要在這一天到達之前做些什麼。固然,小說或戲劇可以透過作家的想像力,來演繹一遍如果有無限生命將會是如何?或者是談一場三生三世的戀愛會是如何?而即使在科技火速發展的前提下,能夠延長的壽命也是可以看到盡頭的。因此,我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善終的意義和難處。文章呼籲人們重新學習生死課題,在有充分準備下的死亡,讓病者得到善終,而家屬依舊可以感到美好幸福的。善終是人們能給家人最好的最後一個禮物,讓亡者安然離去,生者沒有遺憾。
「我只想活到50歲就好,也有認真在考慮到時候要出國去合法安樂死。」 如果你擁有一切想要的生活、所愛的人全都過得很幸福、每天覺得世界很美好,即便如此還是會想要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嗎? 或許會,但首先至少你得要真的已經幸福過。
Thumbnail
此書以【哲學觀點】探討人生、生命 也談論了關於生育及自殺等敏感議題 是一本用較白話的方式闡釋自古以來與人生態度有關哲學思考文獻的書 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人類生命這件事? 到底怎麼應對充滿悲苦喜樂的現實世界? 書中引用並分析多位哲學思想家的論述 引導我們找到自己的答案
書籍《生命的禮物》歐文·亞隆◉著 第41篇 談論死亡 & 第42篇 強化死亡與生命的議題 關於「死亡」兩個字,讓我們聯想到了什麼?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沒了呼吸心跳,不再對人世間有任何的反應,肉體軀殼將因終止正常運作而腐壞。身邊的親友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憂傷。 回到個人身上,如果不曾面臨死亡的威脅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