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員工培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剛踏入創投界時,"創投"在台灣是非常新的名詞,没有什麼人聽過。每次我跟人家說我在創投公司上班,大家都以為是投顧,然後就開始問我有没有未上市明牌股可報。

當然没有。創投在美國早就風風火火了很多年,没有創投,哪來的 yahoo, Google, Amazon?

場景回到台灣。

當時創投的投資主流是科技業。商科畢業生没有技術底子,工科畢業生没有受過商業訓練,單一的 background 無法看案子,所以完美的創投經理人是理工科系畢業+MBA。創投公會辦了一個創投經理人訓練班,訓練全方位的專業經理人,讓有志成為創投經理人的人才,知道去看案子時應具備哪些知識,要看哪些面向。 課程內容包含全面的產業技術趨勢,財務,會計,法律等等。

這課程看來不錯,身為台灣少數的專業創投公司,我們當然要有最棒最專業的經理人,一定要送些人去上課才對。 但,一個課程學費要好幾萬。我們的HR主管,人稱大姐頭,覺得這學費太貴了,花好幾萬送幾個人去上課,成本太高,而且知識只集中在某幾人身上是不對的。因此,她主張:

我們付一個人的學費,但每個階段課程送不同的人去上課,這樣大家都學到了東西。等大家都學到點東西,回來互相教,知識共享,大家就都學會了。

這點子聽起來真棒,老闆也同意了。公會那裹聽到我們要只付一個人學費送一堆人上課,面有難色,嗯嗯啊啊了一下,說没有人這樣,但最後也勉強同意了。

於是,大姐頭把大家分成好幾組,去上不同的課。我被分到"如何讀財務報表"的系列課程。

說真的,我不怎麼喜歡這個安排,因為大姐頭按照大家專業或學經歷分配去上什麼課。雖然我這輩子没唸過什麼菁英名校,但好歹也是個MBA. 關於如何讀財報,計算各種財務比例,這。。。。都是我本來就會的東西啊........看看幾位被指派來上會計報表的會計,也是一臉無聊樣,必竟身為資深會計或會計副總,還要聽一遍會計科目,四大報表,什麼是資產和負債,應該也沒什麼學習興緻吧?

當然也不用說那幾個被派去上產業技術的副總們 (都理工科畢業的),也没人覺得到底學到了什麼...

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如果你已經有這方面的專業或學經歷,為什麼還要去上課? 這個課程不就是要讓你成為全方位的創投經理人,我們去上的課,應該是要補足自己不夠的部份啊!

反正,我們就這樣把課上完了,唯一的好處是每個人只要犧牲幾個週末來吹冷氣聽老師講點本來就知道的事,不用花十幾個星期。大家都覺得没學到東西,只有人資大姐頭覺得獲益良多,她自己來上財報課,本來她的財務金融知識就是零蛋,空杯裝點水也覺得是滿了。

至於大家有没有"互相教", 讓每個人都成為全方位人才呢? 當然也没有,一切船過水無㾗,大姐頭和老闆覺得有盡到培訓員工的義務,又省了錢,多好。

很多年以後,當公司的人才一個一個出走,我才明白,這件事也是 red flag 之一,老闆對專業價值的定義,對員工的使用,也說明了這個團隊將會在多變的世界中以什麼方式因應,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風口關起來後才是真本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maxine的沙龍
6會員
20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老實說,她們懂不懂,真的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老實說,她們懂不懂,真的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你學到多少取決於你有多少老師,你有多少老師取決於你有多開放的內心』 仔細想想我第一堂跟人資有關的課程是薪酬調查機構的說明會,但不得不說這堂課扎扎實實的幫我奠定了薪酬概念的基礎,這堂課我學到了什麼?外部市場的薪酬資料對我們來說有什麼用處?後續建立薪酬制度有幫助嗎?
Thumbnail
『你學到多少取決於你有多少老師,你有多少老師取決於你有多開放的內心』 仔細想想我第一堂跟人資有關的課程是薪酬調查機構的說明會,但不得不說這堂課扎扎實實的幫我奠定了薪酬概念的基礎,這堂課我學到了什麼?外部市場的薪酬資料對我們來說有什麼用處?後續建立薪酬制度有幫助嗎?
Thumbnail
商管五大素與自生經歷 超級思維的跨領域累積能量 運氣、努力與權謀
Thumbnail
商管五大素與自生經歷 超級思維的跨領域累積能量 運氣、努力與權謀
Thumbnail
這堂課在大人學的創辦人Joe和Bryan的臉書已經宣傳了很久,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買,因為這類的課程其實我去年就在商業思維學院上過了,而我對於生涯規劃類的課程其實都有點疑慮,因為大部分的課程都是講概念,但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實踐總是會遇到滿多問題的,尤其是在外在環境變動快速下,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Thumbnail
這堂課在大人學的創辦人Joe和Bryan的臉書已經宣傳了很久,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買,因為這類的課程其實我去年就在商業思維學院上過了,而我對於生涯規劃類的課程其實都有點疑慮,因為大部分的課程都是講概念,但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實踐總是會遇到滿多問題的,尤其是在外在環境變動快速下,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Thumbnail
最近參與了勞動部與大專院校所開設的培訓專班,因此想上來分享我的一些學習歷程以及心得。 因為是培訓計畫,授課教授也是特別安排過的,所以並不能一口咬定是否頂尖大學的教授就是比較好。但我上課至目前為止,發現與我之前學校的教授相比起來,這裡的教授擁有更多的資源能給予學生。
Thumbnail
最近參與了勞動部與大專院校所開設的培訓專班,因此想上來分享我的一些學習歷程以及心得。 因為是培訓計畫,授課教授也是特別安排過的,所以並不能一口咬定是否頂尖大學的教授就是比較好。但我上課至目前為止,發現與我之前學校的教授相比起來,這裡的教授擁有更多的資源能給予學生。
Thumbnail
有一天 我跟一個上市建設公司董事長碰了面 他問我:你之前做什麼? 我:教育培訓 他笑了出來 會從事教育培訓是因為102年我用了500萬元 , 打算創立一個至少要5000萬元甚至上億元才能做到的購物平台 , 會發生這麼大的誤會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 『資訊的落差』 『財務的落差來至資訊的落差』 有一天我
Thumbnail
有一天 我跟一個上市建設公司董事長碰了面 他問我:你之前做什麼? 我:教育培訓 他笑了出來 會從事教育培訓是因為102年我用了500萬元 , 打算創立一個至少要5000萬元甚至上億元才能做到的購物平台 , 會發生這麼大的誤會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 『資訊的落差』 『財務的落差來至資訊的落差』 有一天我
Thumbnail
但可能過年沾了喜氣,從過年開始陸續接到幾位學生,賺到了不能餬口的微薄收入,學生不多,但每個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笑)。
Thumbnail
但可能過年沾了喜氣,從過年開始陸續接到幾位學生,賺到了不能餬口的微薄收入,學生不多,但每個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笑)。
Thumbnail
「創業」這兩個字,常常出現在生活周遭,可是很多人對「創業」兩字沒有下定義,比如,開公司、擺地攤,都可以歸類為創業,通常我會把「創業」定義為「創造收入的事業」。也常常聽到,創業是發明一種新的產品,要申請專利保護什麼的。另外偶爾也會聽到「現在政府補助很多新創公司」,產生的疑問是:那我怎麼都沒有這方面的資
Thumbnail
「創業」這兩個字,常常出現在生活周遭,可是很多人對「創業」兩字沒有下定義,比如,開公司、擺地攤,都可以歸類為創業,通常我會把「創業」定義為「創造收入的事業」。也常常聽到,創業是發明一種新的產品,要申請專利保護什麼的。另外偶爾也會聽到「現在政府補助很多新創公司」,產生的疑問是:那我怎麼都沒有這方面的資
Thumbnail
有天一個上市櫃公司找上我們公司希望能由我們團隊來教簡報課程.這一次的教學對象是一批學歷很高,但經歷不一定很長的儲備幹部們,在完成這些課程訓練後(不只由我公司教學的簡報課程,還有其他顧問公司的課程),會有一次的考核,這次的考核
Thumbnail
有天一個上市櫃公司找上我們公司希望能由我們團隊來教簡報課程.這一次的教學對象是一批學歷很高,但經歷不一定很長的儲備幹部們,在完成這些課程訓練後(不只由我公司教學的簡報課程,還有其他顧問公司的課程),會有一次的考核,這次的考核
Thumbnail
自從離開了矽谷創投單位後,小弟抱著吃水果拜樹頭的精神,決定跟台灣創投一起合作,多多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這一年多下來,發現有幾個跟之前在矽谷創投合作時期可能比較不一樣的點,以及順便update一下之前文章的一些不足點,希望跟更多創業家們介紹募資環境的現況,聊聊台灣新創募資常見的六大迷思。
Thumbnail
自從離開了矽谷創投單位後,小弟抱著吃水果拜樹頭的精神,決定跟台灣創投一起合作,多多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這一年多下來,發現有幾個跟之前在矽谷創投合作時期可能比較不一樣的點,以及順便update一下之前文章的一些不足點,希望跟更多創業家們介紹募資環境的現況,聊聊台灣新創募資常見的六大迷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