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管理顧問業,然而直到大學畢業才首次深入了解這個行業。
大學時我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入學時學校尚未開設「創業系」,而我也一直以「行銷系」為第一優先選擇(母校為大一商科不分系,大二才選擇主修)。
改變的起點始於大一下學期,參加了學校首次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聯合主辦的創業營,也是那時母校配合香港政府政策,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推動科技及經濟發展,進而設立了「創業學」。那場創業營激發了我對「創業」的興趣,同時也意識到學校為了行銷新科系,產生資源傾斜,能有更多鍛鍊自己能力的機遇。因此我順勢改變了我的主修選擇。
然而,畢業卻恰逢2020年疫情,許多企業直接倒閉、裁員、接受應屆生應聘的崗位少之又少,創業等於自尋死路,我只得以重新思考出路。
從來沒接觸過「管理顧問業」的我,這才發現這是疫情下少數仍對應屆生伸出橄欖枝的行業。然而,管顧業門檻非常高。我自知需要提升學歷背景,才得以進得了窄門。
因此我毅然決然,沈澱努力了6個月時間,申請進以管理顧問業聞名的全球Top3商學院INSEAD。
憑藉著INSEAD在管顧業的名氣及地位,我的履歷得到了麥肯錫台灣的青睞,取得了「McKinsey Taipei Scholar」計畫的資格,這也是我首次進入管顧業的契機。
INSEAD之所以在管顧業有名,正是因為大部分同學畢業後都選擇管顧業為就業首選。因此,我的許多同學(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在入學前就已有相當豐富的管顧業實習經歷。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之後再聊聊為什麼)
這令我壓力劇增,畢竟我是半路出家,「這是否會成為我的劣勢?」我心想。
然而,最後我卻是競爭激烈的新加坡管顧業,唯二拿到offer的華人(且另一個為新加坡人,新加坡政府的就業準則為偏好聘雇本地人)
我探討其原因,除了我的英語口語佔據極大優勢,另一大原因正是因為我的履歷的獨特性。我嘗試過很多領域:教育創業項目、供應鏈科技新創、短影音科技公司、迪士尼園區演藝人員,創客投資基金會。
我在behavioral interview可以和面試官聊更多不一樣的內容。我的獨特經歷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詢問參與這些經歷背後的原因,我也能順勢把個人的思考與價值觀傳遞給面試官——我不再是冰冷冷的申請者,而是會引發他們好奇的對象,面試時也不再是標準的一問一答,更像聊天。
管顧業和創業有一個極大的共同點——著重「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業的底層邏輯便是提出一個解決方案,解決一個群體普遍的痛點或需求;管顧業也是,只不過是客戶直接丟來一個難解的商業運營問題,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核心,才能對症下藥。
兩者都需要對問題的邏輯分析力、判斷力,及提出解決方案的創新力。也因此,我發現我寫在履歷上的創業經歷,總能吸引面試官的注意。
如果你認為自己大學時沒有就讀商學院,或是商管科系,而認定與管顧業無緣,其實大錯特錯。管顧業希望匯聚不同領域的人才,畢竟現在商業環境詭譎多變,客戶給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樣,需要來自不同知識背景的人,一起激盪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我畢業後所就職的管顧公司,專精於醫療領域,而此前我甚至一點醫學背景也沒有,然而case interview(案例面試)也並沒有考到醫療相關的case。可見管顧業只專注在你的分析能力與表達。
我發現越是傳統升學主義下表現優異的學生,越是習慣任何問題一定要有「標準答案」,因此談到生涯規劃、職涯發展,不免得很焦慮,因為這才發現現實社會中「各有各的活法」,每個人成功的路徑也大不相同,標準答案不復存在。過去的我也是如此。
然而實際經驗告訴我,你可以不按照常理出牌,只要你能說出每一次轉領域的邏輯,把你的故事脈絡講清楚,便能得到青睞。
我很感激那場疫情加速了我的人生進程。沒有絕境的催化,我可能不會有申請全球Top 3商學院的鬥志,也不會在年輕時看到更高的格局,和學習高維解決問題的方法。許多人生難題,實際上是將自己淬鍊成鳳凰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