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大學時從未聽過管理顧問業的我,是如何從創業系進入管顧業?

更新於 2024/06/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管理顧問業,然而直到大學畢業才首次深入了解這個行業。

大學時我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入學時學校尚未開設「創業系」,而我也一直以「行銷系」為第一優先選擇(母校為大一商科不分系,大二才選擇主修)。

改變的起點始於大一下學期,參加了學校首次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聯合主辦的創業營,也是那時母校配合香港政府政策,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推動科技及經濟發展,進而設立了「創業學」。那場創業營激發了我對「創業」的興趣,同時也意識到學校為了行銷新科系,產生資源傾斜,能有更多鍛鍊自己能力的機遇。因此我順勢改變了我的主修選擇。


疫情打亂了我的計畫,考上INSEAD及參與麥肯錫學者計畫為我打開管顧業大門

raw-image
raw-image

然而,畢業卻恰逢2020年疫情,許多企業直接倒閉、裁員、接受應屆生應聘的崗位少之又少,創業等於自尋死路,我只得以重新思考出路。

從來沒接觸過「管理顧問業」的我,這才發現這是疫情下少數仍對應屆生伸出橄欖枝的行業。然而,管顧業門檻非常高。我自知需要提升學歷背景,才得以進得了窄門。

因此我毅然決然,沈澱努力了6個月時間,申請進以管理顧問業聞名的全球Top3商學院INSEAD。

憑藉著INSEAD在管顧業的名氣及地位,我的履歷得到了麥肯錫台灣的青睞,取得了「McKinsey Taipei Scholar」計畫的資格,這也是我首次進入管顧業的契機。


我的多元背景、問題解決能力、跨領域整合能力,反而讓我在眾多競爭者中出線

INSEAD之所以在管顧業有名,正是因為大部分同學畢業後都選擇管顧業為就業首選。因此,我的許多同學(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在入學前就已有相當豐富的管顧業實習經歷。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之後再聊聊為什麼)

這令我壓力劇增,畢竟我是半路出家,「這是否會成為我的劣勢?」我心想。

然而,最後我卻是競爭激烈的新加坡管顧業,唯二拿到offer的華人(且另一個為新加坡人,新加坡政府的就業準則為偏好聘雇本地人)

我探討其原因,除了我的英語口語佔據極大優勢,另一大原因正是因為我的履歷的獨特性。我嘗試過很多領域:教育創業項目、供應鏈科技新創、短影音科技公司、迪士尼園區演藝人員,創客投資基金會。


1️⃣ 我的多元背景引發面試官好奇心,讓面試更像朋友聊天

我在behavioral interview可以和面試官聊更多不一樣的內容。我的獨特經歷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詢問參與這些經歷背後的原因,我也能順勢把個人的思考與價值觀傳遞給面試官——我不再是冰冷冷的申請者,而是會引發他們好奇的對象,面試時也不再是標準的一問一答,更像聊天。

2️⃣ 管顧業看重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創業系一直以來的訓練

管顧業和創業有一個極大的共同點——著重「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業的底層邏輯便是提出一個解決方案,解決一個群體普遍的痛點或需求;管顧業也是,只不過是客戶直接丟來一個難解的商業運營問題,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核心,才能對症下藥。

兩者都需要對問題的邏輯分析力、判斷力,及提出解決方案的創新力。也因此,我發現我寫在履歷上的創業經歷,總能吸引面試官的注意。

3️⃣ 管顧業看重跨領域人才所能帶來的創新

如果你認為自己大學時沒有就讀商學院,或是商管科系,而認定與管顧業無緣,其實大錯特錯。管顧業希望匯聚不同領域的人才,畢竟現在商業環境詭譎多變,客戶給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樣,需要來自不同知識背景的人,一起激盪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我畢業後所就職的管顧公司,專精於醫療領域,而此前我甚至一點醫學背景也沒有,然而case interview(案例面試)也並沒有考到醫療相關的case。可見管顧業只專注在你的分析能力與表達。


不按牌理出牌可以,只要故事說得通就能獲青睞


我發現越是傳統升學主義下表現優異的學生,越是習慣任何問題一定要有「標準答案」,因此談到生涯規劃、職涯發展,不免得很焦慮,因為這才發現現實社會中「各有各的活法」,每個人成功的路徑也大不相同,標準答案不復存在。過去的我也是如此。

然而實際經驗告訴我,你可以不按照常理出牌,只要你能說出每一次轉領域的邏輯,把你的故事脈絡講清楚,便能得到青睞。



總結:

  • 假如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例:管顧業),將目標拆解,達成這個目標必要的努力有哪些?(例:學歷的提升)
  • 不要怕過去經歷不相關而放棄,找出共通點營銷自己
  • 將看似「不合常規」、「激烈的人生轉折」說出一個合乎邏輯、又動人的故事

我很感激那場疫情加速了我的人生進程。沒有絕境的催化,我可能不會有申請全球Top 3商學院的鬥志,也不會在年輕時看到更高的格局,和學習高維解決問題的方法。許多人生難題,實際上是將自己淬鍊成鳳凰的必經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職場逐漸適應80/20法則的心得。過去強迫自己親力親為,追求完美的做事方式與管理顧問業的快節奏格格不入。透過80/20法則,他學會如何挑選最關鍵的20%的任務,並花費80%的時間與資源去處理,同時學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最終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很多人會有疑問說,你才25歲,為什麼你那麼肯定自己適合什麼,以及喜歡的工作型態?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讓我得以快速認識商業及社會運作的模式,快速對世界祛魅...
最近餘震不斷,17歲高中生林子祐靠著看YouTube影片,自學程式開發出「台灣地震速報」App,目前已累積超過32萬次下載,成為了熱點新聞。在大家驚嘆於這位高中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奉獻社會的熱心的同時,我看到了背後隱藏的現代職場人重大危機,以及需要被扭轉的價值觀念!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職場逐漸適應80/20法則的心得。過去強迫自己親力親為,追求完美的做事方式與管理顧問業的快節奏格格不入。透過80/20法則,他學會如何挑選最關鍵的20%的任務,並花費80%的時間與資源去處理,同時學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最終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很多人會有疑問說,你才25歲,為什麼你那麼肯定自己適合什麼,以及喜歡的工作型態?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讓我得以快速認識商業及社會運作的模式,快速對世界祛魅...
最近餘震不斷,17歲高中生林子祐靠著看YouTube影片,自學程式開發出「台灣地震速報」App,目前已累積超過32萬次下載,成為了熱點新聞。在大家驚嘆於這位高中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奉獻社會的熱心的同時,我看到了背後隱藏的現代職場人重大危機,以及需要被扭轉的價值觀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一種動態取捨的結果。開車開到一半,如果發現原本地圖上面的路中斷、或是想去其他目的地,那時候當然可以重新設定GPS系統,導航到另外一個地方。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還有所謂的長遠職涯規劃嗎?還是有的。長遠的職涯規劃不是某個點、某個職業、某個公司,是一個方向而不是單點。
Thumbnail
工作是自我的延伸,如果工作中的自己,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就會感到痛苦、掙扎,在抗拒中消耗所有的精力和意志, 回家之後只想躺在沙發上放空追劇,什麼進修計畫都放在一邊。 因為你已經在工作中費盡心力、偽裝了八小時的自己, 下班之後當然只想休息。 所以,不要再責備自己拖延不上進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結果。
Thumbnail
四月即將展開有趣的教育工作,有些新的嘗試,也有些責任上的轉移。但不管怎麼樣,希望有個充實的春季,就來為接下來的人生探險做信心喊話吧! 🗺️ 學習玩家|推廣學習策略 國中課程 這學期一樣有教授週六的學習策略課程,對象是經國國中的創造力資優班。上學期主要聚焦在塗鴉筆記這項技術,可以當作是打基本功,這學
Thumbnail
清明連假參加了幾場父母朋友的聚會,本來好不容易撐過去,又臨時多了一場父親大學同學的邀請,他難得回國,沒聯絡其他同學,就只想跟我爸碰個面,於是在一場聚會之後,趕緊幫他們找了一間咖啡館。 老友相見當然相談甚歡,爸爸臉上的笑沒停過,但這位叔叔在解除我不是服務生的誤會之後,劈頭就說:「你爸很擔心你薪水不夠,
Thumbnail
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Thumbnail
今天是均一例行的每月全會(全組織的會議),找了四個不同夥伴來分享「職涯選擇上的矛盾與掙扎」,老少都有(我是指在均一的資歷),最老的夥伴也才28歲左右吧!就來分享一些職涯發展收穫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翻譯書,腦海中不斷盤旋發現,多數作者提到想要成功,人生哲學很重要,身為【人】單一個體,一切要為自己負責,你是誰比起你做什麼還重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等。 Joyce曾在公開講座上分享一些觀念: 👉公司/主管並不負責你的履歷表,只有你自己才能負責。 👉公司/主管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Thumbnail
這時代很多人說要做自己,但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是: 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導致最後追逐的是其他人說服他的目標, 活在一種假象的追逐當中。 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是從你靈魂的聲音中,提煉出來的答案。 不是其他人的意見、不是從其他人那裏繼承的主張。
Thumbnail
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一種動態取捨的結果。開車開到一半,如果發現原本地圖上面的路中斷、或是想去其他目的地,那時候當然可以重新設定GPS系統,導航到另外一個地方。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還有所謂的長遠職涯規劃嗎?還是有的。長遠的職涯規劃不是某個點、某個職業、某個公司,是一個方向而不是單點。
Thumbnail
工作是自我的延伸,如果工作中的自己,不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就會感到痛苦、掙扎,在抗拒中消耗所有的精力和意志, 回家之後只想躺在沙發上放空追劇,什麼進修計畫都放在一邊。 因為你已經在工作中費盡心力、偽裝了八小時的自己, 下班之後當然只想休息。 所以,不要再責備自己拖延不上進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結果。
Thumbnail
四月即將展開有趣的教育工作,有些新的嘗試,也有些責任上的轉移。但不管怎麼樣,希望有個充實的春季,就來為接下來的人生探險做信心喊話吧! 🗺️ 學習玩家|推廣學習策略 國中課程 這學期一樣有教授週六的學習策略課程,對象是經國國中的創造力資優班。上學期主要聚焦在塗鴉筆記這項技術,可以當作是打基本功,這學
Thumbnail
清明連假參加了幾場父母朋友的聚會,本來好不容易撐過去,又臨時多了一場父親大學同學的邀請,他難得回國,沒聯絡其他同學,就只想跟我爸碰個面,於是在一場聚會之後,趕緊幫他們找了一間咖啡館。 老友相見當然相談甚歡,爸爸臉上的笑沒停過,但這位叔叔在解除我不是服務生的誤會之後,劈頭就說:「你爸很擔心你薪水不夠,
Thumbnail
傳送LinkedIn交友邀請卻遲遲沒有回應?發出邀約信息,對方卻永遠已讀不回?有些職場社交禮儀,爸媽不見得知道,學校通常也沒教,但非常重要。良好的禮貌與態度,是敲開職場新機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Thumbnail
今天是均一例行的每月全會(全組織的會議),找了四個不同夥伴來分享「職涯選擇上的矛盾與掙扎」,老少都有(我是指在均一的資歷),最老的夥伴也才28歲左右吧!就來分享一些職涯發展收穫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些翻譯書,腦海中不斷盤旋發現,多數作者提到想要成功,人生哲學很重要,身為【人】單一個體,一切要為自己負責,你是誰比起你做什麼還重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等。 Joyce曾在公開講座上分享一些觀念: 👉公司/主管並不負責你的履歷表,只有你自己才能負責。 👉公司/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