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罹患憂鬱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一期(2022年5月)的商業周刊封面專題就是談憂鬱症,專訪前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他的太太王素梅,也是他讀成大電機系的同班同學,2019年11月差一點自殺成功,當天傍晚陳良基下班進門,到處找不到太太,卻看到陽台欄杆上有一隻手。他衝上前緊緊抓住陽台外那隻手,等到消防隊員趕到,從十五樓陽台吊掛救回,緊急送醫,也開始了一年多的陪伴與復健過程。

這一期(2022年5月)的商業周刊封面專題就是談憂鬱症,專訪前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他的太太王素梅,也是他讀成大電機系的同班同學,2019年11月差一點自殺成功,當天傍晚陳良基下班進門,到處找不到太太,卻看到陽台欄杆上有一隻手。他衝上前緊緊抓住陽台外那隻手,等到消防隊員趕到,從十五樓陽台吊掛救回,緊急送醫,也開始了一年多的陪伴與復健過程。

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很多,包括焦慮與憂鬱症的人大幅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再沒幾年,就將超過心血管疾病(中風、腦溢血……)成為失能的最大原因。

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人數也一直創新高,2020年台灣的統計,自殺的人已超過四萬人,其中又以25歲到44歲,勞動市場的主力人口最多。

這一期(2022年5月)的商業周刊封面專題就是談憂鬱症,專訪前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他的太太王素梅,也是他讀成大電機系的同班同學,2019年11月差一點自殺成功,當天傍晚陳良基下班進門,到處找不到太太,卻看到陽台欄杆上有一隻手。

他衝上前緊緊抓住陽台外那隻手,等到消防隊員趕到,從十五樓陽台吊掛救回,緊急送醫,也開始了一年多的陪伴與復健過程。

據王素梅描述,一開始是睡不好,沒有食慾,慢慢的所有感官功能都斷線,在廚房摸著熱熱的鍋子,手都腫了卻不覺得燙,腳上有瘀青卻不知道何時撞傷,尿急便意都失去,得看時鐘逼自己去上廁所。

真實的世界離她愈來愈遠,但幻想的世界折磨她,開始有了幻聽幻覺。失去了哭跟笑的能力,大腦也跟聲帶失去連結,連理解能力也出了問題,每個字都看得懂,但是一整段就無法知道在說什麼。

看了這篇專訪,才知道憂鬱症不是只有情緒低落,有的人還會有無法控制的身體機能退化,除了失憶或幻聽幻覺外,有些會感官鈍化或相反的身體不明疼痛,也有研究指出,憂鬱症也會有共病效應,比如罹患心臟病或癌症都比一般人高非常多。

陳良基因為太太的憂鬱症而辭去部長,退休專心陪伴,在太太康復後,鼓勵她將生病過程在臉書上發表,希望他們吃過的苦,別人可以不要再吃。他也運用以前的專長,成立「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認為應該可以透過各種數位工具,比如AI、智慧穿戴裝置,來預防,或者監控這類的疾病。

每個憂鬱症患者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有的人很快痊癒,有的人卻會持續一生,有些藥對某些人有用,有些人卻沒有用,陳良基的建議是,陪伴者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不要強求快速痊癒,但是陪伴的手絕不能鬆開,要勇敢面對,把可能的解方一個一個都拿來試試看。

憂鬱症的藥吃了很不舒服,像是戴了一個凝膠做的金鐘罩,外界的影像聲音好像都隔了一層。但是藥又不能不吃,因為據醫生經驗:「有些人覺得藥沒有效就自行停藥,然後突然人就走了(自殺了)。」

王素梅不斷地問丈夫:「葯吃了沒效,怎麼辦?」「如果我永遠不會好怎麼辦?」陳良基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的回答:「不好也沒關係,我會永遠陪著你。」

是的,不好也沒關係,這一句就是給憂鬱症患者最好的答覆了。專家建議,陪伴的重點,不是「做點什麼」,而是『不做什麼』,與其不斷地給憂鬱症的人建議,不如在一旁看書,甚至滑手機都沒關係,只要讓病人「感覺到你在,而且你在乎,很多時候是無聲勝有聲。

因為很多自認為好心的人,會用言語鼓勵病人:「加油啊!」「你想太多了!」更糟的是「你的遭遇我也經歷過,我都挺過來了,沒必要沮喪難過!」

這些我們自認為是鼓勵的話,反而是在傷口撒鹽,甚至是落井下石,只會增加病人的壓力。比如說:「你想太多了!」這句話其實是批評的話語,會讓人覺得問題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叫人加油,就像是叫一個早已不良於行的人站起來走路一樣沒有同理心。那種以為是安慰的比較,「你遇到的事我也遇過,我都挺過來了!」只是提醒患者他有多沒用而已。

因此,不確定該怎麼說話的人,就只要用同理與支持的態度,靜靜地陪伴就好。

專家認為,憂鬱症的求診者不到兩成,而據健保署統計,2021年1至9月到身心科就醫的人數就有一百三十四萬人次,若平均每人看診三至四次,那麼台灣現在應該有二百萬人有憂鬱症,也就是將近十個人就有一個憂鬱症。

跟家人一起吃飯,一起散步,自然而然的陪伴,是我們可以做的事,但對病人的意義卻很重大。

在疫情期間,在減少對外活動宅在家之際,家人的陪伴就更加重要了。


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醫師認為一般社會大眾對憂鬱症患者有很多成見,比如「憂鬱症的人就是草莓族」、「太懦弱才會得到憂鬱症」……其實是錯的,他在診間所觀察到的病人,反而很多屬於「衝勁十足」凡事全力以赴的個性,而且這種人格特質除了在憂鬱症患者常見外,罹患恐慌與焦慮的人也常有此個性,另外憂鬱症患者往往也有求完美的傾向、急性子、敏感神經質、不懂拒絕別人……等等的特徵。

或許也因為這些人過於積極,或是身邊沒有人可以分享心情,持續壓抑情緒,久而久之也容易引起憂鬱症。尤其現代人壓力很大,對於處於工作家庭兩頭燒,上有年紀漸長的父母,下有進入青春期叛逆的兒女,這種「三明治」世代的人,若沒有足夠紓壓的管道,也容易陷入憂鬱的狀態。

其實除了這些環境因素之外,還有些是生理上的因素,比如腦部發炎或退化,甲狀腺功能不足,血管性梗塞,服用藥物的副作用……等等原因可能會導致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分泌不平衡。因此,就醫找出憂鬱症的原因是重要的。

有人形容憂鬱症像大腦感冒,人人都有機會感冒,所以平常就要勤加保養增強抵抗力,賴德仁醫師建議,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好的習慣,比如說,對自己好一點,別總是聚焦在做不好的地方;而且要學會拒絕,不要總是想討好別人,也要有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的,被討厭的勇氣;最後是多參加各種活動,多與人交流互動,有親朋好友當作精神的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現代人類的三大文明病是愛滋病,癌症與憂鬱症,每一年全世界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超過一百萬人,有三億五千萬人正為憂鬱症所苦。 台灣的數據也非常嚇人,衛生福利部統計,單單在2014年看診並請領治療憂鬱症藥物的就有116萬人,每一年台灣人至少吃掉一億五千萬顆鎮靜安眠藥。據中研院歷年的統計,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曾表示,現代人類的三大文明病是愛滋病,癌症與憂鬱症,每一年全世界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超過一百萬人,有三億五千萬人正為憂鬱症所苦。 台灣的數據也非常嚇人,衛生福利部統計,單單在2014年看診並請領治療憂鬱症藥物的就有116萬人,每一年台灣人至少吃掉一億五千萬顆鎮靜安眠藥。據中研院歷年的統計,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資訊。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資訊。
Thumbnail
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很多,包括焦慮與憂鬱症的人大幅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再沒幾年,就將超過心血管疾病(中風、腦溢血……)成為失能的最大原因。 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人數也一直創新高,2020年台灣的統計,自殺的人已超過四萬人,其中又以25歲到44歲,勞動市場的主力人口最多。
Thumbnail
疫情造成的影響有很多,包括焦慮與憂鬱症的人大幅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憂鬱症再沒幾年,就將超過心血管疾病(中風、腦溢血……)成為失能的最大原因。 因為憂鬱症而自殺的人數也一直創新高,2020年台灣的統計,自殺的人已超過四萬人,其中又以25歲到44歲,勞動市場的主力人口最多。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的第1大原因是憂鬱症,屆時全世界有20%到25%的憂鬱症患者,同時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的第2名。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時情緒低落很正常,但情緒持續低落,就要小心憂鬱症悄悄上門。尤其是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本來愛出去走走,現在卻不想動」,或是「動不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的第1大原因是憂鬱症,屆時全世界有20%到25%的憂鬱症患者,同時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的第2名。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時情緒低落很正常,但情緒持續低落,就要小心憂鬱症悄悄上門。尤其是當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本來愛出去走走,現在卻不想動」,或是「動不
Thumbnail
有一天在新聞上看到某樂團主唱自殺了 , 由於臉書有很多共同好友 , 當時的我看到一堆哀弔文 , 『我不因該逼你振作』『早知道那邊不因該這樣跟你說話』『如果能....我會』...  當我發現我有憂鬱症的狀況時 , 我選擇找兄弟聊天 , 選擇找朋友聊天 , 後來我發現不但沒有改善 , 甚至更嚴重了.
Thumbnail
有一天在新聞上看到某樂團主唱自殺了 , 由於臉書有很多共同好友 , 當時的我看到一堆哀弔文 , 『我不因該逼你振作』『早知道那邊不因該這樣跟你說話』『如果能....我會』...  當我發現我有憂鬱症的狀況時 , 我選擇找兄弟聊天 , 選擇找朋友聊天 , 後來我發現不但沒有改善 , 甚至更嚴重了.
Thumbnail
根據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文章中提到這一段: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一名。
Thumbnail
根據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文章中提到這一段: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一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