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2/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奇的是,強勢剛烈者,某些時候反而無法貫徹「我上位」的自利立場,於是重新被世界踩在腳下,進退不得。
一再受傷的人反而卑鄙。卑鄙是一種痂。
avatar-img
8會員
184內容數
存字用:短篇小說集介紹試讀、日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的其他內容
老B曾經撿了一個蟬殼放在古物店買的藏青色湯匙上,收在店裡的玻璃展示櫃。不知哪天,她把湯匙移到展示櫃上方。大掃除時我發現蟬殼已經變得像羊毛氈,破裂處也微微呈現魷魚絲的質感。 「這已經徹底佈滿灰塵了耶。」 「用吹塵球吹一吹。」
今天店裡倉庫(智海個展時弄的面壁書室)做壁癌工程,師傅敲開牆,發現只有一個區域砌了磚塊,其他地方都是水泥;水氣就是從磚塊隙縫鑽過來的。 剛剛房東下來看才說,以前他家本來是診所,醫生打通地下室,到其他人家裡搞破壞,後來被發現才協議封死通道。 「原來就是在這裡啊。」
昨晚得知S那邊可能會搬,妄想一陣子的某個小型營運計畫有可能可以在他們新地方的一角執行。也許終於可以把翻譯工作量再砍個一半左右了。
認真查資料才發現松井冬子幾年前有點被當成小松美羽那樣推吧,難怪畫冊平常就會動。
在臺灣文學基地擺攤,客人驚呼:是書! 輪椅不斷被推進來,還有一些虛弱的半走半被抬的老人。 陽光充足的前幾個小時,飄在空中的棉絮超清楚,一度以為是一堆發光的蚊子。 旁邊某座談傳來超飽滿麥克風回授大概十秒,很舒爽,但也擔心裡面的人可能全聾了。
記兩件事: 一,沒想到Y的訪談裡的「重返」兩個字完全打醒我。終於確定我應該要有意識地把經驗--更具體的說是關於空間的記憶,當作重要的材料來使用。聚焦於空間、空間對人的影響,就能摹寫實際存在的鮮明情感,又能避開私小說對現實人事的剝削或扭曲。重返,就是一個回不到當時,因而恰到好處的距離。
老B曾經撿了一個蟬殼放在古物店買的藏青色湯匙上,收在店裡的玻璃展示櫃。不知哪天,她把湯匙移到展示櫃上方。大掃除時我發現蟬殼已經變得像羊毛氈,破裂處也微微呈現魷魚絲的質感。 「這已經徹底佈滿灰塵了耶。」 「用吹塵球吹一吹。」
今天店裡倉庫(智海個展時弄的面壁書室)做壁癌工程,師傅敲開牆,發現只有一個區域砌了磚塊,其他地方都是水泥;水氣就是從磚塊隙縫鑽過來的。 剛剛房東下來看才說,以前他家本來是診所,醫生打通地下室,到其他人家裡搞破壞,後來被發現才協議封死通道。 「原來就是在這裡啊。」
昨晚得知S那邊可能會搬,妄想一陣子的某個小型營運計畫有可能可以在他們新地方的一角執行。也許終於可以把翻譯工作量再砍個一半左右了。
認真查資料才發現松井冬子幾年前有點被當成小松美羽那樣推吧,難怪畫冊平常就會動。
在臺灣文學基地擺攤,客人驚呼:是書! 輪椅不斷被推進來,還有一些虛弱的半走半被抬的老人。 陽光充足的前幾個小時,飄在空中的棉絮超清楚,一度以為是一堆發光的蚊子。 旁邊某座談傳來超飽滿麥克風回授大概十秒,很舒爽,但也擔心裡面的人可能全聾了。
記兩件事: 一,沒想到Y的訪談裡的「重返」兩個字完全打醒我。終於確定我應該要有意識地把經驗--更具體的說是關於空間的記憶,當作重要的材料來使用。聚焦於空間、空間對人的影響,就能摹寫實際存在的鮮明情感,又能避開私小說對現實人事的剝削或扭曲。重返,就是一個回不到當時,因而恰到好處的距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有些時候,開頭往往都是非常美好的,直至中間的轉折後,一切急轉直下,最終無法回頭,皆因[私心]作祟,職場、社會、家庭、情愛皆是,但凡大利益之下,又有誰?能夠初心不變呢?於此,就連我也不再像以前的樣子,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了。 實話來說,有時揮刀深深入骨,於他人、於自身皆是,兩面具傷,從最初最初
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執的一面,我會是個例外嗎?未必。 終究還是會被看透,因為我只是在假裝而已,假裝強悍假裝無所謂!朝日逢迎夜理殘妝的日子實在是過膩了!難道我就不能表現出軟弱的一面嗎,答案是不行!這是個同類相殘的世界,一但被看出妳的弱點,那麼很多事就做不好了,有一些道貌岸然的客戶,還有一些準備下地獄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以前有一本書叫做"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那時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有點刺眼,但是卻是讓人無法忘懷。 這個人是經過怎樣的事情,才能寫出這樣的書名呢?但是也有可能是書本的編輯替作者取的吧? 其實這個社會有一個習慣叫做軟土深堀,就是人家都會去欺負那些看起來好欺負的人,這是一個共通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閱讀時間:1/2-1/3 「對於命運設置的磨難,弱者的應對是退讓與憎恨,強者的應對是妥協與抗衡,更強者的應對是堅韌與抗爭,最強者的應對是自強與超越。」 「這是一個你怎麼定義自己,世界就怎麼定義你的世界。當你以一個受害者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就已經變成了生活的受害者;當你以犧牲的姿態去面對世界,你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有些時候,開頭往往都是非常美好的,直至中間的轉折後,一切急轉直下,最終無法回頭,皆因[私心]作祟,職場、社會、家庭、情愛皆是,但凡大利益之下,又有誰?能夠初心不變呢?於此,就連我也不再像以前的樣子,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了。 實話來說,有時揮刀深深入骨,於他人、於自身皆是,兩面具傷,從最初最初
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執的一面,我會是個例外嗎?未必。 終究還是會被看透,因為我只是在假裝而已,假裝強悍假裝無所謂!朝日逢迎夜理殘妝的日子實在是過膩了!難道我就不能表現出軟弱的一面嗎,答案是不行!這是個同類相殘的世界,一但被看出妳的弱點,那麼很多事就做不好了,有一些道貌岸然的客戶,還有一些準備下地獄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以前有一本書叫做"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那時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有點刺眼,但是卻是讓人無法忘懷。 這個人是經過怎樣的事情,才能寫出這樣的書名呢?但是也有可能是書本的編輯替作者取的吧? 其實這個社會有一個習慣叫做軟土深堀,就是人家都會去欺負那些看起來好欺負的人,這是一個共通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閱讀時間:1/2-1/3 「對於命運設置的磨難,弱者的應對是退讓與憎恨,強者的應對是妥協與抗衡,更強者的應對是堅韌與抗爭,最強者的應對是自強與超越。」 「這是一個你怎麼定義自己,世界就怎麼定義你的世界。當你以一個受害者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就已經變成了生活的受害者;當你以犧牲的姿態去面對世界,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