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11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raw-image

在「請轉法輪」這個法當中,要怎麼樣配合著修普賢行願力呢?就是你在請轉法輪的時候,你心中同時了知,佛所說法的每個聲音、每個字句,無非法界。就是這個經典裡面說,一切音聲無非法界,就是聲音好像只有它存在的時間,以及存在的空間,但這只是表像,事實上這個表像的體,是遍滿法界的自性。

所以說法的聲音,是從哪邊創造出來的呢?是從我們自性所顯現出來的一個影像,而這個自性是遍滿整個法界的,所以這個聲音的體遍滿整個法界。「音聲遍滿法界」就像夢境一樣,夢境裡面的聲音,它的體是全體的夢心,是遍滿整個虛空的。以這樣的智慧理觀再來請法,這個時候跟諸佛菩薩所說的法,就能夠更加的感應道交。

因為佛菩薩所說的就是實相的正理,你今天入於實相觀,再聽佛菩薩講實相的理,如心印心,這兩個是相應的,這個時候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這個就是以普賢行願力來聞法,最起碼我們就是要虔誠恭敬的心、有希求的心。觀察自己像病人,善知識像善巧的醫生,他所說的法像藥等等的,要慇懃地勸請。

raw-image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請轉法輪」當然就是要常常請外在的善知識、諸佛菩薩轉法輪,這個是對外的來說;對內來說,我們剛才講的,從自性佛,我們要常常請自性佛轉法輪。那怎麼樣轉呢?就是心中常常保持如理作意,常常保持正念,心中常常提醒自己,自心保持正念的時候,這就是勸請我們自性佛轉法輪。所以要常常勸請,這個是我們做得到的,縱然眼前沒有請善知識說法的這個因緣,你常常保持正念,這個就是在請轉法輪了。

raw-image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要請佛常常地住於這個世間,為什麼要「請佛住世」呢?這個和「請轉法輪」是相結合的。因為,我們希望善知識、佛菩薩能夠恒常地來為我們說法,要常常請轉法輪的話,當然善知識要常常住世,所以請佛住世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常常地請轉法輪,這兩個是互相呼應的。看到這個文:

raw-image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刹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這就是說,十方還有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無量無邊的諸佛將欲示現般涅槃的,或者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所有的一切善知識,我們都要勸請他們莫入涅槃。

就像在佛經裡面記載,佛陀在還沒有決定入涅槃的時候,祂就很善巧地希望阿難尊者來勸請祂繼續住世,但是阿難尊者那個時候被魔王所迷惑,心不自在,所以不了解佛陀的意思,甚至佛陀跟他說:「證得四神足的人,可以住世一劫。」這就暗示阿難,我已經證得四神足,可以住世一劫,你當勸請我住世,然而阿難被魔王迷住了,所以沒有勸請。

後來佛陀接著又明說:「我已經證得四神足了」,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還是被魔所迷住了,佛陀看到這問題其實不在阿難尊者,而是眾生的共業,眾生所應度者皆已度盡,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因緣,這批眾生得度因緣都已成熟了,那就該結束了。

所以,這個時候魔王出現,他勸釋迦牟尼佛:「你老人家度眾生,八十多年,辛苦該休息了、該入滅了。」世尊隨順眾生,就宣佈示現入滅。所以有證量的善知識,我們要常常勸請他住世轉法輪。

就像以前我師父,他勸請廣欽老和尚住世的例子是一樣的,我師父說廣欽老和尚有三次示現入滅,前面兩次的時候,我師父都領著大眾去勸請老和尚:「您老人家慈悲,要住世啊!」那個時候,老和尚都示現病相,病得很嚴重的樣子,老和尚謙虛說:「不行啊!這色殼子不好用啦!要早點走了。」我師父老人家,他很善巧,他說:「我們大家請老人家住世,我們就打佛七,希望老人家看到大家用功而歡喜,請老人家能夠繼續住世。」結果一打佛七的時候,老和尚就沒病,就出現道場看大家打佛七。所以有證量的大德,他們都能示現生死自在。

老和尚第三次示現病相的時候,我師父那個時候剛從美國回來,身體有點疲累,他想過兩天等身體稍微恢復一點,再去承天禪寺跟老和尚乞求,請他住世。但是沒想到,過兩天老和尚已經入滅了,沒有這個因緣,很可惜!但其實這也是眾生的福德因緣盡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示現。

raw-image

所以對一切善知識,我們要請他住於世間。一切善知識是包括一切凡夫的善知識,當然,所謂「善知識」有它的定義,就像《涅槃經》裡面說的「如法而說,如法而行。」他能夠如法而說,講的話是有經論的根據,有佛菩薩祖師傳承、教授的根據,而不是他今天打坐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道理,或者他個人覺得什麼樣的主張,這些道理、主張都參考參考,也不要太當真。所以一定要有經論的依據,傳承祖師教授的依據

然後「如法而行」,他所說跟他所行,不要差距太大,這樣的話,就是真正的善知識。當然《廣論》裡面講到善知識的標準十種了,有自利的功德、利他的功德很多很多,但末法時代,沒有辦法遇到這麼大的、這麼殊勝的善知識;或者就是遇到,你也沒有福報見到,你也沒有福報認出來。

怎麼辦呢?至少,他具足悲愍為體,他心是慈悲的,不是為名為利的,悲憫為體,還有持戒,這是基本的;乃至更進一步的,他具足定慧的力量,那更好。能夠遇到這樣子的善知識,就要好好的珍惜。

另外,有的人會覺得說,為什麼需要善知識?我直接看經典,我直接請佛住世就好了,我在冥冥當中求佛力加持,佛住世加持我就好了,幹嘛一定還得需要這種凡夫的善知識?事實上還是有需要的,凡夫的善知識就像一把鑰匙,這把鑰匙是能夠幫你打開寶庫的一把鑰匙,你如果沒有這把鑰匙,你看到寶庫,你也進不去。

善知識的功德就是「銜接凡夫的心跟佛菩薩的心」,所以善知識是非常的需要。這個就是「請佛住世」,這個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佛,所以就包括一切的善知識,當然也包括我們自身;我們自性佛也要住世,常常念佛,常常提起正念,那我們自性佛就能夠住於心中。以上就是說明「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raw-image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就是說,有因緣就請善知識住世,如果沒有請善知識住世的因緣,就心中恒常的念佛、念法、念僧,保持清淨心保持清淨心,也是請佛住世,當然,這是就理上來說了,你如果能夠遇到善知識,那就是要請善知識「請轉法輪」,然後「請佛住世」,「常隨佛學」,修這三個法。

如果沒有遇到相應的善知識,就不斷地迴向,乞求能夠遇到善知識,作為我們的引導,希望善知識能夠出現,我們才能夠「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我們的修行才會有個依憑、有個引導的方向,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那麼我們今天晚上就先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2022/09/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單單第一個開悟就很困難,就像禪宗古德說:「打個禪七,幾個月下來,這當中只要一兩個人開悟,大眾所有消耗的四事供養就消受的了。」各位要是有機會去打禪七就知道,一天五頓飯,包括正餐、小食,一天五頓,要多少人來辛辛苦苦地護持他們打禪七,一切衣食具足,他們就只是專心的參話
Thumbnail
2022/09/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單單第一個開悟就很困難,就像禪宗古德說:「打個禪七,幾個月下來,這當中只要一兩個人開悟,大眾所有消耗的四事供養就消受的了。」各位要是有機會去打禪七就知道,一天五頓飯,包括正餐、小食,一天五頓,要多少人來辛辛苦苦地護持他們打禪七,一切衣食具足,他們就只是專心的參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八面,我們看到: 丑九、「承事願」。 到十方諸佛土承事十方諸佛,來積累福慧二種資糧,這是承事願。在講此願經文之前我們也是一樣,先去觀察二種菩提心,一個是世俗菩提心,第二個是勝義菩提心。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八面,我們看到: 丑九、「承事願」。 到十方諸佛土承事十方諸佛,來積累福慧二種資糧,這是承事願。在講此願經文之前我們也是一樣,先去觀察二種菩提心,一個是世俗菩提心,第二個是勝義菩提心。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進入於今天的課程之前,大家先如理作意來做觀,我們在心中先生起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首先憶念「世俗菩提心」: 接著憶念「勝義菩提心」: 丑五、「供養願」 這是依止二種菩提心所生起的廣大願力,我們看頌文: 請看到頌文: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進入於今天的課程之前,大家先如理作意來做觀,我們在心中先生起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首先憶念「世俗菩提心」: 接著憶念「勝義菩提心」: 丑五、「供養願」 這是依止二種菩提心所生起的廣大願力,我們看頌文: 請看到頌文: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看到庚七、「頌請佛住世」。 若我們反過來不要想那些六道甚至三惡道相應的事情,我們多去想想、多去思惟佛法,以佛的知見、眼光來看這個世間,今後你就能夠常隨佛學,這也是不斷地在請自性佛住世。 接著請看庚八、「合頌後三」。 辛初、「合頌三門」。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看到庚七、「頌請佛住世」。 若我們反過來不要想那些六道甚至三惡道相應的事情,我們多去想想、多去思惟佛法,以佛的知見、眼光來看這個世間,今後你就能夠常隨佛學,這也是不斷地在請自性佛住世。 接著請看庚八、「合頌後三」。 辛初、「合頌三門」。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