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被家人一秒惹怒的時候嗎?看看如何好好使用家人說明書

2022/06/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哪?跟誰?幾點回來?」「什麼時候要結婚?」「你整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家人的無心提問,有時變成一秒惹怒我們的地雷?
這是近期閱讀特別喜歡的書《家人使用說明書》。不探究家人為什麼沒做好的原因,而是用感性的方式給予家人溫暖,很多溝通問題反而迎刃而解。
*
身為心理師的我,常常會聽到個案或身邊友人,跟我抱怨家人講的話多傷人,或是伴侶孩子的生活習慣有多麼糟糕,為什麼他們總是做不好自己“應該做的事”(但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認為這是自己該做的事,而是當事人認為很重要的事)。
有時候,當我們聚焦在問題解決或理解原因時,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地傷害了家人的感受。
*
我自己就是一個容易忘東忘西的人。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很丟三落四的人。國小時期常常在學校很常忘記帶東西,所以只好顫抖著打電話回家請父母幫我送來(即便我家離學校非常近,對家人來說還是很困擾,因為每次接到我的電話時,父母應該心想:又忘記什麼了?)
這樣的症頭一直到我研究所時期還是會發生,有一次我回到台南租屋處,才發現鑰匙放在高雄家裡。所以只好自己再坐火車回高雄拿,雖然很氣自己,但也只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苦笑)。
雖然家人每次都會說:又忘記什麼了?但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包容,即使生氣但可能也對我很無奈。有這樣問題的人應該都很有同感,我們真的不是故意的,但就是忘記了。
現在我的健忘症狀改善了不少,主要有兩個原因。除了為自己負責(即使忘記,現在沒有人會幫我送,只能自己想辦法回家拿),我先生是個忘東忘西症頭比我更嚴重的人,我感覺自己真的謹慎許多。�
*
那到底,家人之間的衝突要怎麼解決?
有四個實用法則,但首要目標是要先讓家成為每天回去都能感受到「溫暖」的地方。
法則1:禁用5W1H提問法
相較於問:「為什麼?」,用「怎麼了?」來取代,會發現語氣更像關心,也不會讓聽的人有防衛心或被質問的感覺。
如:「妳最近好像常常忘記寫作業,怎麼了嗎?」而不是「為什麼妳最近沒寫作業?」
法則2:不要責備家人的失敗,也不要威脅家人不能失敗,因為失敗已經夠讓人難過了,不需要家人提起再放大。
法則3: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是對家人最好的愛。別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你的家人只要活出他自己期望的樣子就好(整天比較沒完沒了的)
法則4:無論如何都要同理家人
要體會家人的感受非常難,但很多時候並不是是非對錯,而是家人需要有人站在自己這邊的感覺,當委屈被聽見了,他就有力氣去面對自己的問題。
如果一個家每天都過得太緊繃、零失誤,其實會跟幸福愈來愈無緣。不但如此,所有家庭成員都無法在人生中盡情發揮才能。
所有的缺點都與優點並存,只要缺點消失,優點也會跟著弱化。當我們只看家人的缺點,就會愈看愈煩,看優點則會發現家人其實是「無可取代」的存在。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也是一位諮商心理師,如果你看了文章很有感覺或共鳴,想和我預約個別諮商或職涯諮詢(實體或線上都可):
預約連結在這兒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email protected]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Podcast 《不務正業邱總監 》主持人 我是Erica,一位曾旅居歐洲五年的不務正業心理師。從英文跨界到諮商、行銷和銷售,希望我的人生體驗,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學、生涯探索,以及文化差異,讓你對人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喜歡文章歡追蹤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