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真菌微宇宙》(Entangled Life)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在迷宮的絲綢般潮濕黑暗中快樂無比, 毫無頭緒」—法國作家 愛蓮.西蘇 (Helene Cixous)

raw-image

2023/2/10 完成枯葉後的讀書雜感

作者以感激之心將此書

獻給他所師法的真菌

一種收穫是

熟悉且容易探索(馴化)的,更有可能偏頗性地形成中心主義。

生活在擁擠的人類社會

容易產生人類中心主義的眼光(比如擬人法)

多注意動物,少注意植物,會變成植物盲

多注意植物,少注意真菌,會變成真菌盲

raw-image

2023/6/11

從去年五月拿畫筆開始, 終於又回到方格子,只為了實踐對這本書的喜愛,以及一個讀書心得的承諾。

歌德曾說,人無法真正認識植物,直到你開始畫它。

筆耕跟畫圖,都是自我整合的功課,也像一種修行。

一位曾經念美術班而不再畫圖的同事,有天對我說,學生時代時,為了交期中考作品,熬夜趕圖,另一位有天賦的同學,只花了一小時便完成。

隔天,老師當眾讚美那位同學,從此,判定自己沒有畫圖的天分,在工作之餘,喜歡看IG reels的手繪影片放鬆。聽她說完時,意識到自己的課題總是:

「XXX的書評寫得好好,我也好想達到..」

「XXX的植物畫的好有氣質,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嗎?」

在上週「永恆少年」的榮格心理學課程中,內心的小王子再次落地,想到老師的提醒:老老實實地去受苦,去勞動,勞動的價值在於它牢牢地使我們的心靈專注在肉體上,而不是飛越到不可知的地方。

回到Merlin的《真菌微宇宙》,他以兼具微觀與宏觀的優美文筆,透過對真菌的研究,而這個研究志業初衷,始於童年在花園玩耍的好奇心。

作者提到,他最愛秋天的落葉,栗樹葉子在秋天時飄落,還是孩子的他,蒐集一蔞蔞葉子,直到可以裝滿浴缸的份量,他跳到落葉堆,在裏頭扭動翻滾,埋在窸窸窣窣的枯葉裡,沉醉在奇妙的氣味裡。

這是作者的起點,告訴我們好奇心可以把一個人帶到好遠好遠。

而後,書本八個章節裡,獨立的子題展演各種讓我大開眼界的真菌宇宙。

在科普知識中,一些有趣的事實如:

  • 簇生鬼傘,毛頭鬼傘有墨水般的孢子液,潔白的菇體,沒幾天就自溶為墨汁 (本書的原設計插畫就是用鬼傘的墨汁繪成。)
raw-image
  • 地球上最大的社會是人類,第二名則是切葉蟻。蟻群數量可達八百萬隻,地下蟻巢擴張直徑逾30公尺。切葉蟻會用葉子碎片餵養真菌。
  • 真菌,肉眼常見的為蕈類,在生物分類上有別於植物界,自成一真菌界。
  • 真菌,小至酵母菌,大至蜜環菌,目前紀錄保持者在美國奧勒岡州,有百噸重,蔓延10平方公里,約2-8千歲。
  • 目前科學家可取得的真菌研究不到10%,90%的真菌一生幾乎都隱而不顯。
  • 真菌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除了盤尼西林(一種黴菌)為最早的抗生素;環孢素由真菌取得,是一種免疫藥物,可降低器官移植的副作用;降膽固醇的史他汀藥物;酒精(酵母菌發酵而成);裸蓋菇鹼,迷幻菇類中的活性成分,醫學上可以減輕憂鬱及焦慮;工業用的酵素,60%由真菌產生;氣泡飲的檸檬酸成分也需要真菌;在工業及抗輻射的科技製程上,都有真菌的蹤影。
  • 松露是無法被馴服/農作的蕈類。
  • 寄生真菌蛇形蟲草,俗稱殭屍真菌,會侵入巨山蟻,控制牠的心智,讓蟻失去怕高的本能,離巢爬上該真菌最適合生存的植物,精準地操控螞蟻咬住葉片主脈,最後消化掉巨山蟻,並從牠頭上發出菇柄,灑下孢子。
  • 錫杖花或水晶蘭,是一種「真菌異營植物」,不行光合作用,透過菌根菌傳輸的養分生存,在科學家眼中,是一種只受惠、不付出的植物。也許可以解讀成植物之間透過菌根菌連結傳送彼此所需的養分,其能量大到足以支持該植物的生活,一種利他主義(altruism) 的思考。
raw-image

在生態哲學觀點上,最吸引人的是,作者總是不斷叩問個體的疆界。

如果我們能打破人類中心主義的思考,例如智能觀點:

『傳統上,智能和認知都是以人類的角度定義 — 至少要有腦,通常還要有心智。....但我們定義智能和認知的方式,其實是品味問題。對許多人來說,腦中心的觀點太侷限了。......intelligence這個英文的拉丁文字根意思是「做出選擇」。

許多無腦的生物(包含植物、真菌和黏菌)都以彈性的方式反映環境、解決問題,....。上述觀點中,智能行為都可以在沒有腦的狀況下產生。需要的只是動態,會反應的網絡。』p78

第三章地衣篇,以生態系觀點提到生命是從大到小互相套疊的生物群系:

「因為我們和微生物共用身體,而且體內微生物細胞比我們“自己”的細胞還多—比方說,牛無法消化草料,但牠們的微生物群落可以。....

合生體並不是烏托邦的概念。合作中總是混和競爭和配合。...我們腸道的細菌菌種可能是我們消化系統的一個關鍵部分,但如果跑到血液裡,就可能造成致命的感染。這個概念我們很熟悉。一個家庭可以發揮一個家庭的功能,一個巡迴樂團可以舉辦一場扣人心弦的表演,但仍然氣氛緊張。」 p107-108

我們若能時常去質疑自身領域的日常。就不會輕易相信植物是獨立的個體,有明確的界線。

某位理論家曾寫道:一個拿拐杖的盲人,他的自我從哪裡開始? 拐杖尖,還是把手? 人的枴杖不再是客體,他是盲人感官的一部份。

於是,人的自我從哪開始?到哪裡結束?

透過這本書的論述,讀到最後,漸漸地,對個體界線,開始鬆動了。

對事物的想像,也因此更開闊了一些。


身為音樂家,熱愛養菌的作者,在書本結尾,更以行動藝術落實自己的信仰:萬物都是循環。

他取了一本樣書,弄濕,接種鮑魚菇的菌絲體。等菌吃穿了文字,和書的封面,並長出菇時,拍了短片,把菇剪下來,炒來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fDaIVl-tE

另外取了一本書,打成漿,用弱酸把纖維質分解成醣類,加入酵母菌,發酵成啤酒,喝掉。完成了這個創作。

這段創作歷程,不禁令我聯想到煉金術的宇宙觀:

As within,so without; as above, so below.

如其在內,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也好像榮格心理學,在個體化中,我們終於得以與集體和諧共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一盆青苔
10會員
17內容數
鍛字練句是種禮貌
養一盆青苔的其他內容
2023/10/14
「未來的我會想對此刻的我說些什麼呢? 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會去到哪裡。 不過,自己目前在哪裡是可以知道的。」-《漫步》 2021夏至起,平均每兩周一起線上共讀的《中醫芳療診療室》,算一算讀完也迄冬至了。自從2019掉進芳療兔子洞後, 心智圖也拓展到中醫的領域,從內經到陰陽五行,經絡
Thumbnail
2023/10/14
「未來的我會想對此刻的我說些什麼呢? 沒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會去到哪裡。 不過,自己目前在哪裡是可以知道的。」-《漫步》 2021夏至起,平均每兩周一起線上共讀的《中醫芳療診療室》,算一算讀完也迄冬至了。自從2019掉進芳療兔子洞後, 心智圖也拓展到中醫的領域,從內經到陰陽五行,經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我擁群像》是科普作家艾德•楊(Ed Yong)的第一本著作。作者在書中相當稱職地引用許多微生物相關研究,拓展一般讀者對於微生物的認識。整本書架構清晰、作者頗有文采,加上譯文流暢、編輯合宜,審訂者更相當盡責地適時補充審訂註,因此即使是非專業讀者,閱讀時仍能獲得相當的樂趣。
Thumbnail
《我擁群像》是科普作家艾德•楊(Ed Yong)的第一本著作。作者在書中相當稱職地引用許多微生物相關研究,拓展一般讀者對於微生物的認識。整本書架構清晰、作者頗有文采,加上譯文流暢、編輯合宜,審訂者更相當盡責地適時補充審訂註,因此即使是非專業讀者,閱讀時仍能獲得相當的樂趣。
Thumbnail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
Thumbnail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
Thumbnail
★韓國世宗圖書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圖書★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 陳彥榮審訂★ 不愛洗手的小孩和怪獸的奇幻探險,就此展開! 進入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世界,見識細菌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韓國世宗圖書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圖書★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 陳彥榮審訂★ 不愛洗手的小孩和怪獸的奇幻探險,就此展開! 進入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世界,見識細菌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其實他有他的名字「毒蠅傘」,但我想大概沒什麼人認得,所以標題還是叫他「紅底白點菇菇」XD
Thumbnail
其實他有他的名字「毒蠅傘」,但我想大概沒什麼人認得,所以標題還是叫他「紅底白點菇菇」XD
Thumbnail
《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作者|羅伯・唐恩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 出版|商周出版
Thumbnail
《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作者|羅伯・唐恩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 出版|商周出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最近在專題討論課上聽到一個相當有趣的演講,主題在說「會吃肉的真菌」。食蟲植物諸如捕蠅草、毛氈苔等,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為了在貧瘠的環境中補充所需養分,這些生物雖然不會動,卻會設下致命陷阱誘捕昆蟲,而包含香菇、金針菇、秀珍菇這些好吃食材的真菌家族,竟也存在這種狠角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最近在專題討論課上聽到一個相當有趣的演講,主題在說「會吃肉的真菌」。食蟲植物諸如捕蠅草、毛氈苔等,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為了在貧瘠的環境中補充所需養分,這些生物雖然不會動,卻會設下致命陷阱誘捕昆蟲,而包含香菇、金針菇、秀珍菇這些好吃食材的真菌家族,竟也存在這種狠角色?
Thumbnail
勾勒出神祕奇特、深邃豐富的謎樣菌菇世界。繼植物界、動物界後,歡迎來到菌菇博物館,了解神祕又迷人的真菌與蕈菇!真菌堪稱世界上人類誤解最多、了解最少的物種,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大約有220萬到380萬種真菌,但迄今已辨識出的種類只有5%。
Thumbnail
勾勒出神祕奇特、深邃豐富的謎樣菌菇世界。繼植物界、動物界後,歡迎來到菌菇博物館,了解神祕又迷人的真菌與蕈菇!真菌堪稱世界上人類誤解最多、了解最少的物種,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大約有220萬到380萬種真菌,但迄今已辨識出的種類只有5%。
Thumbnail
這幾個人的發明有一個共通的地方,他們都是從自然界的生物獲得靈感。從某個角度來看,自然界的萬物經過億萬年演化,所發展出來的各種生存策略,都是非常有效而又極具創意的。如今,各行各業也都有人拜大自然為師,想從中開發出新產品、架構出新方法。
Thumbnail
這幾個人的發明有一個共通的地方,他們都是從自然界的生物獲得靈感。從某個角度來看,自然界的萬物經過億萬年演化,所發展出來的各種生存策略,都是非常有效而又極具創意的。如今,各行各業也都有人拜大自然為師,想從中開發出新產品、架構出新方法。
Thumbnail
《樹之歌》的文字優美流暢,是一篇篇容易閱讀的散文,例如作者描述苔蘚、孢子、真菌的生態,它們就是關係的組合,無法獨立於自然。 《黑熊來了》電影中,最動人的一句話黃美秀老師大約是這樣說的:南安小熊教我一件事,我20幾年的黑熊研究生涯知識只是皮毛而已。 #我覺得養育小孩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樹之歌》的文字優美流暢,是一篇篇容易閱讀的散文,例如作者描述苔蘚、孢子、真菌的生態,它們就是關係的組合,無法獨立於自然。 《黑熊來了》電影中,最動人的一句話黃美秀老師大約是這樣說的:南安小熊教我一件事,我20幾年的黑熊研究生涯知識只是皮毛而已。 #我覺得養育小孩也是一樣的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