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跟支持是不一樣的──Amber Heard到底有沒有受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近期Amber Heard(後稱安柏)與Johnny Depp(後稱強尼)的毀謗訴訟是所有人關注的目標。對女性主義者當然也是。

raw-image

然而,我不算是個喜歡關注他人八卦的人。尤其是感情議題。李靚蕾與王力宏離婚時當然也成了熱門話題,但我沒有參與。

因為你不是當事人,你永遠不知道實際狀況是什麼。

我不認為隨著情緒起舞,隨意拿著自己類似經歷大罵渣男渣女是好事,也不認為一個無關的人有必要額外承受更多苦痛,即使他有(或沒有)犯錯。

但聲討安柏的聲浪真的太扯了。

尤其是自稱女性主義者的人,居然一波又一波的跳出來切割安柏,這太扯了。


「我是女性主義者,但我不相信安柏」

這句話是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強烈動機。而且我,非常,非常憤怒。

讓我先簡單的說明幾個前提:

  1. 本案是基於毀謗,而不是關於家暴
  2. 毀謗是否成立,在於兩者是否能證明對方言詞虛假(但不必證明自己是否為真)
  3. 安柏三項指控有一項成立,強尼三項指控有三項成立


同時:

  1. 我們無法確知他們私下的行為是否真實發生過,一切證據都只是片段
  2. 我不認為有人能夠完全記得所有正確的記憶,包含順序與主觀認知
  3. 陪審團裁定無法取代當事人的真實經歷與認知


而關於#MeToo運動:

  1. 旨在傳達性騷擾與性剝削等的普遍性
  2. 相信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包含不同性別、與是否曾為加害者


我真的很想大吼到底哪個真的有在關心女性主義的人會說安柏濫用#MeToo。
我也很想對所有以為,女性主義者只因為因為安柏是女性就瞎挺,所以女性主義不公允、不值得相信的人大吼。

如果安柏可以濫用#MeToo,表示#MeToo其實不相信任何人都可能受害。

如果女性主義單單是因為指定性別就同情一個人,那女性主義主張「不應性別框架與期待歧視任何人」也站不住腳,包含不相信強尼這樣的男性可能受暴。

raw-image

要是這兩項指控都成立,不管是女性主義、還是#MeToo都不再有意義。如果我們要主張「安柏個人的失序不等於女性整體的表現,於是女性主義不會救濟安柏」,那基本上就等於否定了所有女性主義的努力。這太荒謬了。

而如果女性主義是如此容易被質疑的,光是因為一個安柏就能「女性權利倒退十年」,不就能側面證明,女性依舊是不可相信的,以及女性是如此容易被認定為不可信的?(所以攻擊女性主義只因為性別盲目支持女性也才這麼容易)

我不禁很想質問,真正傷害女性主義的人,真的是安柏嗎?

以及說出這些譴責的女性主義者,真的知道自己在支持什麼東西嗎?


怎樣才算是合格的受害者

開頭我必須先借用我朋友的精妙結論。

證據裡強尼看起來被欺負=強尼是好人=所以強尼不該被罰
證據裡強尼好聲好氣=強尼是好人=所以強尼不該被罰
一堆強尼講話很可愛有魅力的媒體影片滿天飛=強尼是好人=所以強尼不該被罰
證據裡安柏很壞很凶一直打人=安柏是壞人=安柏濫用metoo
證據裡安柏沒表現出受害人的樣子=安柏是壞人=安柏濫用metoo
法庭上安柏一直說謊=安柏是壞人=安柏濫用metoo

安柏案我真的難過的要死,也覺得女性主義同盟看起來如此虛幻脆弱。

當我們喊著「無條件相信受害者」的口號的時候,我們卻無法克服自己厭惡安柏的情緒,也無法克服「有人受害,就表示有人要受罰(但我不希望好人受罰)」的思考習慣裡。

我們無條件相信的,只有一個看起來足夠有禮貌,沒被挖出太多負面事蹟(就算被挖出來也只是被說「這只是男人的玩笑」),又願意送小熊軟糖的男人。

好像我們的同情永遠只能給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就不配擁有。

為什麼我們承認安柏受暴會這麼難?承認安柏受暴,不等於安柏沒有暴力對待強尼,也不等於安柏沒有言詞混亂(我不願意說那是說謊)。我們仍然應該要相信每個人的受暴經驗(絕對也包含強尼的)為真,而不該去質疑。

我們唯一無法接受安柏受暴的理由,不是因為安柏是怎樣的人,而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強尼有可能是加害者。同時,我們不想看到強尼被處罰。

raw-image

看起來鋪天蓋地的譴責似乎是為了安柏個人的言行而存在(我們很中立,沒有因為安柏是女的就偏袒他喔!),實際上依舊是為了維護男性權利、資產、地位而出現的厭女。就好像史丹佛大學性侵案那「前程似錦的男孩」一樣。

我只覺得太荒謬了。我們對加害受害的想像依舊如此二元,以致於我們在面對「強尼不該受罰吧」的混亂時,只能透過否定受害經驗,來強制認定強尼不是加害者,於是強尼不用受罰。

我們不只對受害者有既定想像,對加害者也抱持固化的期待。

受害者必須楚楚可憐,不善反抗,但要懂得報警與逃跑,要有明確證據,但又不能精明到懂得事先錄音,要有受害後的驚嚇,但又不能無禮對人;加害者必須暴跳如雷,咄咄逼人,喪失情緒,不該關心任何人,不會做任何善事,善於說謊操弄他人,言詞前後不一,不重視承諾,情緒管理有問題。

在戴普訴赫德案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如此明顯。


處罰性司法的弊病

回到標題。
安柏到底有沒有受暴?老實說,我一點都不在乎。我想其他人大概也不在乎。

我們最在乎的,是加害者到底有沒有要被處罰。
只要加害者被處罰,正義就能實現,受害者的傷痛也能被彌補。

但是賠錢不能換回生命,加害者被關也沒辦法消除記憶。當然,也不可能使婚姻修復,或讓失去的工作機會回來。

raw-image

我真的對於人們修復傷痛的方式如此貧瘠感到驚訝。彷彿我們就是無法想像自己能被接納、傾聽、被道歉、花時間談論感受的未來一樣。

賞人一巴掌,或罰他的錢,聽起來都快多了。也很合理,因為錢幾乎等於所有有價值的事物,包含無法衡量的感情與時間。不管多難過,只要想到錢就會笑,想到我們可以用錢買多少東西,以前傷痛似乎就不存在了。有錢,我們也不必做不想做的工作,不用擔心餓死、冷死,甚至還能雇人照顧自己。

錢的好處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是如此想要錢,以至於我們有很合理的動機懷疑,受害者只是聲稱,實際的目的是惡意奪取加害者的金錢,才捏造事實。

這造就幾個思考習慣:

  1. 受害者可能是不可信的
  2. 我們更關注加害者需要多少處罰,而不是受害者如何修復
  3. 我們必須證明誰比較邪惡,而不是誰更值得受到照顧


與幾個後果:

  1. 我們很難承認自己犯錯,因為犯錯等於受罰,然而這也讓人失去討論預防的機會
  2. 我們沒辦法同理受害者,因為我們會認為他有可能是活該受罰,跟加害者一樣
  3. 當我們受傷時,我們不思考如何修復,而想著如何報復──於是創造更多受害者


所以,再回到標題一次。

安柏到底有沒有受暴?老實說,我不知道。強尼呢?我也不知道。
但要是他們主張自己受暴,獲得的不是懲罰對方的權利,而是獲得被關注、被安慰的權利,那,我們有必要這樣大張旗鼓的慶祝「安柏敗訴,安柏說謊,所以他不值得相信,也一定沒有受害」嗎?

我不覺得相信安柏等於踩強尼一腳。但慶祝強尼勝利,為何要罵安柏破麻?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事件

我說的我們,其實是在講女性主義者們。

尤其是聲稱「女性主義因為安柏而倒退」的人們。

我不會說女性主義沒有受到傷害,但我也不認為女性主義的傷害是因為安柏一人就能造成的。若我們要說這一切都是安柏一人造就出的、無法彌補的巨大傷害,難道不正又重複了一次厭女邏輯,把單一女性妖魔化,並再一次創造出好/壞女人的樣本嗎?

相信與支持,一直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一直相信所有受害者。

這不等於,我們要支持他懲罰加害者,我們要無腦瞎挺他所有活動。

我們不應該一邊討厭安柏,一邊呼籲「不是所有受害者都這樣」。當我們還是預設了受害者的模樣,這時一邊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一邊不相信安柏的經歷,是多蒼白無力的啊。

傷害女性主義的意識形態其實一直都沒有變,還是那套厭女在運作啊。包含質疑動機、質疑記憶、質疑態度、質疑口氣、質疑感受。這麼熟悉的老招數。女性主義者還要因此上一次當,不等到他人來破壞我們,我們就先內部分裂瓦解,輕鬆被擊破嗎?

我並不認為女性主義必須要如此符合主流、容易入口好消化才能對性別平權有所助益。有時候,我們需要更激進的主張,去破壞他人習以為常的日常,我們才能意識到,所謂的中立,一直都是更惠男性,而更不利女性的。

這件事在安柏身上依舊同樣。

而脫離女性主義,我認為同樣重要的,是關於修復性司法=轉型正義=廢死的議題,看似毫不相干,但其中講求的核心邏輯都是一樣的:當我們受傷時,我們不關注如何處罰加害者,我們應該關心自己如何受傷,並且使之恢復。

沒人會在天災後浪費力氣報復大自然。我相信人禍也是一樣。

raw-image

延伸閱讀

由於目前的情勢基本上是一面倒,即使號稱「分析法律手段」、「時事學英文」的內容,看似中立,也不免夾雜對安柏本身的偏見與指控(同時依舊選擇性忽略強尼的加害行徑)。

我目前僅找到兩篇文章,並不以攻擊對方人格為主軸,在此提供給各位參考:


希望在關心八卦案件的時候,我們都能退一步,回頭思考性別與體制,從使這個社會更溫柔。


(6/10更新)
我的朋友另外提供了兩篇闡述安柏視角的文章,我認為值得一看:
(同時,我想我們都還是要再提醒自己一次,所有的訊息都可以被斷章取義,使真相朝完全相反的地方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貳說的沙龍
64會員
19內容數
哪些作品超級讚,有夠女性主義同溫層?哪些作品呼聲很高,實際上隱含了令人不舒服的性別問題?本專題將嘗試整理、推薦、分析這些作品。
吳貳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4
我對方格子容許這樣的主題徵文實在是感到無比失望。 批判本身並沒有問題,但當你批判錯人時,你是在解決出問題的人,還自以為自己提出了開啟對話的可能而沾沾自喜。 沒有比這更假掰的事情了。太荒唐了。
Thumbnail
2023/03/14
我對方格子容許這樣的主題徵文實在是感到無比失望。 批判本身並沒有問題,但當你批判錯人時,你是在解決出問題的人,還自以為自己提出了開啟對話的可能而沾沾自喜。 沒有比這更假掰的事情了。太荒唐了。
Thumbnail
2023/03/07
我想應該也是沒人想過自己會成為受害者。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走上和解之路:不再仇男〉看似是一篇對於父權下XY染色體(被定義為男性)的和解,但那篇文章,其實真的想說的是,我被性侵了。
Thumbnail
2023/03/07
我想應該也是沒人想過自己會成為受害者。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走上和解之路:不再仇男〉看似是一篇對於父權下XY染色體(被定義為男性)的和解,但那篇文章,其實真的想說的是,我被性侵了。
Thumbnail
2023/02/08
我抱持著隨便看看的心情,看了一些掛著「惡女」、「惡役」、「反派」的異世界作品。這是我在一群男性冒險(兼收服女性後宮)、女性戀愛(重複異性戀腳本)外,能找到的,稍微讓我舒適一點的題材。 沒想到我越看越認真,越看越入戲。這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尋常。 好的那種。
Thumbnail
2023/02/08
我抱持著隨便看看的心情,看了一些掛著「惡女」、「惡役」、「反派」的異世界作品。這是我在一群男性冒險(兼收服女性後宮)、女性戀愛(重複異性戀腳本)外,能找到的,稍微讓我舒適一點的題材。 沒想到我越看越認真,越看越入戲。這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尋常。 好的那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而若是以為《她有話要說》的故事會是溫情主義、鼓舞人心的調性,那將會對電影感到失望。因為本片更像是紮實地告訴觀眾「你們要非常用力、非常努力,才能取得真正想要的證據」,是一部相當硬派的紀實電影。
Thumbnail
而若是以為《她有話要說》的故事會是溫情主義、鼓舞人心的調性,那將會對電影感到失望。因為本片更像是紮實地告訴觀眾「你們要非常用力、非常努力,才能取得真正想要的證據」,是一部相當硬派的紀實電影。
Thumbnail
近期Amber Heard(後稱安柏)與Johnny Depp(後稱強尼)的毀謗訴訟是所有人關注的目標。對女性主義者當然也是。
Thumbnail
近期Amber Heard(後稱安柏)與Johnny Depp(後稱強尼)的毀謗訴訟是所有人關注的目標。對女性主義者當然也是。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46184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46184
Thumbnail
經過長達一週的休庭後,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的家暴誹謗官司在上週重新開庭。有傳聞安柏赫德在《水行俠2》中的戲分遭大幅度調整,安柏赫德本人在法庭上證實,自己的戲份被刪掉了許多。她更表示自己從取得戴普的民事保護令後,就非常努力去保住她在DC宇宙中的演出機會,並指責戴普的公關團隊不斷透過媒體影響力抹黑她。
Thumbnail
經過長達一週的休庭後,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的家暴誹謗官司在上週重新開庭。有傳聞安柏赫德在《水行俠2》中的戲分遭大幅度調整,安柏赫德本人在法庭上證實,自己的戲份被刪掉了許多。她更表示自己從取得戴普的民事保護令後,就非常努力去保住她在DC宇宙中的演出機會,並指責戴普的公關團隊不斷透過媒體影響力抹黑她。
Thumbnail
強尼戴普與前妻安柏赫德的家暴風波目前已經走上司法階段,相信不少人看到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雙方在法庭的反應後,風向都漸漸轉變,那強尼戴普是怎麼逆勢反轉形象,拿回輿論聲量的,這次我們來說說強尼戴普為何能逆轉風向,而安柏赫德在法庭上又是如何應對的。
Thumbnail
強尼戴普與前妻安柏赫德的家暴風波目前已經走上司法階段,相信不少人看到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雙方在法庭的反應後,風向都漸漸轉變,那強尼戴普是怎麼逆勢反轉形象,拿回輿論聲量的,這次我們來說說強尼戴普為何能逆轉風向,而安柏赫德在法庭上又是如何應對的。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2017年10月,知名美國電影監製哈維·溫斯坦遭多名女星指控性騷擾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出現一個用於公開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的主題標籤:#MeToo(#我也是)。後經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的傳播而廣為人知。自此,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遭受性侵害及性騷擾的黑歷史。
Thumbnail
2017年10月,知名美國電影監製哈維·溫斯坦遭多名女星指控性騷擾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出現一個用於公開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的主題標籤:#MeToo(#我也是)。後經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的傳播而廣為人知。自此,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遭受性侵害及性騷擾的黑歷史。
Thumbnail
#MeToo的標籤在推特上被瘋狂使用,女性公眾人物開始在社群媒體上敘述自己被性騷擾的經歷,並公開譴責這樣的社會氛圍。透過網路,#MeToo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延展到美國社會各個領域,公眾力量讓許多女性終於有機會指責或向她們的加害者提告。然而時隔近1年後的今日,#MeToo的活動卻開始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Thumbnail
#MeToo的標籤在推特上被瘋狂使用,女性公眾人物開始在社群媒體上敘述自己被性騷擾的經歷,並公開譴責這樣的社會氛圍。透過網路,#MeToo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延展到美國社會各個領域,公眾力量讓許多女性終於有機會指責或向她們的加害者提告。然而時隔近1年後的今日,#MeToo的活動卻開始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