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千萬不要讓心痛苦,務必使心安定靜止下來,避免讓心失去寧靜。因為心是士氣與心力的根源,是智慧的發源處,是累世累劫所修功德的根據地。功德能鬆綁各種惡業所造成的問題,這些問題起因於我們以前的過錯。其他方法並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唯有功德才能抵制惡業的力量。功德能夠彌補惡業,這是很重要的原則。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ukmanee的沙龍
4會員
219內容數
泰國法身寺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 而法身寺的導師法勝大師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長老, 他在知名佛教有線電視節目"夢中夢幼兒園''中自稱是不大老師, 而這個專題便是將法勝大師的禪修開示語錄翻譯成中文, 與全世界的華人分享. 翻譯來源取自於泰語書籍แด่นักรบกล้าแห่งกองทัพธรรม 第26-50的禪修開示卡片
mukman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8
在遭逢痛苦的時候,要憶念到功德,憶念到正等正覺佛陀所教導的佛法,以便使痛苦鬆綁,並且從中脫離出來。一旦痛苦消除了,就要持續地修行。因為當我們能夠證入內在快樂的時候,便可忘卻苦惱而法喜充滿,痛苦也將隨之灰飛煙滅,如同被雨水澆熄的火炬一般,內心將朝往好的方向而透明光亮起來。
Thumbnail
2022/06/08
在遭逢痛苦的時候,要憶念到功德,憶念到正等正覺佛陀所教導的佛法,以便使痛苦鬆綁,並且從中脫離出來。一旦痛苦消除了,就要持續地修行。因為當我們能夠證入內在快樂的時候,便可忘卻苦惱而法喜充滿,痛苦也將隨之灰飛煙滅,如同被雨水澆熄的火炬一般,內心將朝往好的方向而透明光亮起來。
Thumbnail
2022/06/08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2/06/08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2/06/08
2022/06/08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內容接續上篇整理,第一段為參考內容摘要,第二段為個人闡釋: 誠正章第十二 《大學》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意正心,是做人的基礎,更是修行的要點。心是身體的主宰,意念是心的作用,心意發動,身體就有所行動。心意向善,則有善行,心意向惡,則有惡行,心意煉定,才能不屈不
Thumbnail
以下內容接續上篇整理,第一段為參考內容摘要,第二段為個人闡釋: 誠正章第十二 《大學》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意正心,是做人的基礎,更是修行的要點。心是身體的主宰,意念是心的作用,心意發動,身體就有所行動。心意向善,則有善行,心意向惡,則有惡行,心意煉定,才能不屈不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所有的干擾來的時候,都會從您最脆弱的部分下手。 2.隨緣,精進,唸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 3.勿過度寵溺小孩,以免造成社會的負擔。 4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所有的干擾來的時候,都會從您最脆弱的部分下手。 2.隨緣,精進,唸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 3.勿過度寵溺小孩,以免造成社會的負擔。 4
Thumbnail
一念分別,魔障即成。一心執著,虛實顛倒。 不論哪個宗教,任何形式的修行,旨在提升人性,能夠對內無礙,對外有愛。
Thumbnail
一念分別,魔障即成。一心執著,虛實顛倒。 不論哪個宗教,任何形式的修行,旨在提升人性,能夠對內無礙,對外有愛。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調伏煩惱,首先便要先看到生起煩惱的根源──「心」。 不然,縱然佛法研究再深入,也只是流於世間哲理的層次,與解脫無關。 因此,在上述的文中, 尊者很直截地告訴我們,要了解「心」, 就從他的作用處去找。 當我們領納外境,並生起 「善」、「惡」、「美」、「醜」等分別時, 心就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調伏煩惱,首先便要先看到生起煩惱的根源──「心」。 不然,縱然佛法研究再深入,也只是流於世間哲理的層次,與解脫無關。 因此,在上述的文中, 尊者很直截地告訴我們,要了解「心」, 就從他的作用處去找。 當我們領納外境,並生起 「善」、「惡」、「美」、「醜」等分別時, 心就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雖說現在正處末法、鬪諍堅固的時代, 但是同樣的「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 慈悲心可以化解一切怨結與自身的煩惱。 但是慈悲心並不是愛染的心,也不等同於同情心, 它的生起,首先必須先生起出離心。 因為深深地見到自己的苦,才能放捨無益之事;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雖說現在正處末法、鬪諍堅固的時代, 但是同樣的「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 慈悲心可以化解一切怨結與自身的煩惱。 但是慈悲心並不是愛染的心,也不等同於同情心, 它的生起,首先必須先生起出離心。 因為深深地見到自己的苦,才能放捨無益之事;
Thumbnail
功德是最重要的東西,能使我們獲得生命中、事業中、各種大小任務中的成功,使我們思想良善、心力高昂、話語有力、諸事順遂,並且有良師益友以及優秀的部屬在一旁陪伴,隨時提供協助,讓我們所遇到的情況和環境都是最美好的。所以,積極地修功德波羅蜜吧!這是上好的事情。
Thumbnail
功德是最重要的東西,能使我們獲得生命中、事業中、各種大小任務中的成功,使我們思想良善、心力高昂、話語有力、諸事順遂,並且有良師益友以及優秀的部屬在一旁陪伴,隨時提供協助,讓我們所遇到的情況和環境都是最美好的。所以,積極地修功德波羅蜜吧!這是上好的事情。
Thumbnail
千萬不要讓心痛苦,務必使心安定靜止下來,避免讓心失去寧靜。因為心是士氣與心力的根源,是智慧的發源處,是累世累劫所修功德的根據地。功德能鬆綁各種惡業所造成的問題,這些問題起因於我們以前的過錯。其他方法並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唯有功德才能抵制惡業的力量。功德能夠彌補惡業,這是很重要的原則。
Thumbnail
千萬不要讓心痛苦,務必使心安定靜止下來,避免讓心失去寧靜。因為心是士氣與心力的根源,是智慧的發源處,是累世累劫所修功德的根據地。功德能鬆綁各種惡業所造成的問題,這些問題起因於我們以前的過錯。其他方法並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唯有功德才能抵制惡業的力量。功德能夠彌補惡業,這是很重要的原則。
Thumbnail
2013/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良因曰: 如同《大學》所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能夠知其所止,是為了止於至善,也就是恢復本來面目,生命的方向才能確立; 也因此才能安住這念心,不隨境轉。
Thumbnail
2013/3/3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良因曰: 如同《大學》所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能夠知其所止,是為了止於至善,也就是恢復本來面目,生命的方向才能確立; 也因此才能安住這念心,不隨境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