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運動醫學-林冠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基層運動員到職業選手,最後回到一般大眾。這是我在運動傷害防護界的歷程,在這當中深深感覺到台灣的運動員是非常辛苦的,無論是基層學生或者頂尖的選手都面臨一樣的景況,就是受傷了常常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某些幸運的運動員能夠找到很好的照顧服務,但絕大多數的人常常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撐過去。
有鑑於此,我常常在思考要怎麼用最有效的方式改善這個景況,從基層照顧做起,再到護具產業、運動貼布產業、最後回到第一線面對選手,深深感覺到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靠有同樣使命的朋友一起奮鬥;所以,我將會盡可能的在網路上分享我的所學,也盡可能地開班讓更多人學會實際且有用的相關技術。
這在段期間,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歡迎一起為這個領域努力針對運動員所施作的專業技術,例如體能訓練、貼紮或者是按摩伸展等,其實可以一併適用於一般大眾,而我也發現現在台灣的運動賽事蓬勃發展,舉凡最常見的路跑、三鐵與籃球運動等,其實有非常多的民眾需要這樣的服務,而我也看見了這樣的需求,先從最擅長的運動伸展與貼紮開始服務大家,在更進一步拓展到需要協助的運動選手,特別是那些你可能不會在電視上看到的朋友們。
我是林冠廷,你們的運動防護員訓練師,帶你們更能掌握這條路!
冠廷Chasel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蔡丞哲物理治療師分享了他對於身心健康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幫助運動選手提升表現。他談及運動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競賽壓力和傷痛時。蔡師從個人經歷出發,描述了自己如何協助選手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狀態,並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健康恢復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郭婞淳 即使全身都是傷,仍然上場而且又幫台灣拿了一面銅牌。稍早跆拳道的 #羅嘉翎 比較可惜,骨裂的傷勢賽後連走路都有問題。再更早的小戴也是,兩腳的護膝包成那樣了也還是上場。有人會說:「都受傷了,為什麼還要上場比賽?」還是老話一句,這就是運動競賽迷人的地方。 明知實力可能不如人、身上的傷可能對
Thumbnail
臺灣的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卻經常受到各種不公平對待和質疑。包括了自身經歷,簡單對運動員的訓練、犧牲和對臺灣的貢獻,以此表達對運動員的支持和敬意。
Thumbnail
敏盛醫院於19日舉辦敏盛醫療體系創立49週年院慶活動,骨科部林殿閔醫師分享了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的案例。在各項運動領域,膝蓋軟骨損傷往往被視為運動員職業生涯的終結者。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自體軟骨修復醫學領域,這樣告別運動生涯的遺憾正在成為過去式。一名剛升上國中羽球校隊的馮小選手就是這項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運動防護員的養成過程,包括相關的大學科系、證照考試、報考資格等。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但運動也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尤其是運動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整復成為了復原的重要支持,它能夠通過專業的手法和技術,針對運動傷害進行治療和調理,從而加速復原過程,減輕疼痛,恢復身體功能。本文將聚焦於探討整復對運動傷害復原的關鍵性支持,並以台灣的撥筋堂為例,來探討整復在不同
Thumbnail
(AI)本文分享運動防護員的工作內容,包括閱讀觀後、運動防護、歌曲翻譯等主題。透過文字和圖片,讓更多人瞭解這個職業,並歡迎加入討論!
Thumbnail
疫情影響全球,許多人過世。運動員過世似乎已經不足為奇,但他們與一般大眾間的身體差異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了運動員的天賦和身體狀況之間的關係,並以臺灣棒球選手張誌家先生的過世為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蔡丞哲物理治療師分享了他對於身心健康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幫助運動選手提升表現。他談及運動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競賽壓力和傷痛時。蔡師從個人經歷出發,描述了自己如何協助選手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狀態,並強調身心靈的整合在健康恢復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郭婞淳 即使全身都是傷,仍然上場而且又幫台灣拿了一面銅牌。稍早跆拳道的 #羅嘉翎 比較可惜,骨裂的傷勢賽後連走路都有問題。再更早的小戴也是,兩腳的護膝包成那樣了也還是上場。有人會說:「都受傷了,為什麼還要上場比賽?」還是老話一句,這就是運動競賽迷人的地方。 明知實力可能不如人、身上的傷可能對
Thumbnail
臺灣的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卻經常受到各種不公平對待和質疑。包括了自身經歷,簡單對運動員的訓練、犧牲和對臺灣的貢獻,以此表達對運動員的支持和敬意。
Thumbnail
敏盛醫院於19日舉辦敏盛醫療體系創立49週年院慶活動,骨科部林殿閔醫師分享了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的案例。在各項運動領域,膝蓋軟骨損傷往往被視為運動員職業生涯的終結者。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自體軟骨修復醫學領域,這樣告別運動生涯的遺憾正在成為過去式。一名剛升上國中羽球校隊的馮小選手就是這項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運動選手受傷後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轉變。從選手日常生活、同儕壓力、教練壓力、自身壓力、選手性格以及悲傷五階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此外,作者也提到防護員需要除了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外,也要關心選手的心理復原狀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運動防護員的養成過程,包括相關的大學科系、證照考試、報考資格等。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但運動也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尤其是運動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整復成為了復原的重要支持,它能夠通過專業的手法和技術,針對運動傷害進行治療和調理,從而加速復原過程,減輕疼痛,恢復身體功能。本文將聚焦於探討整復對運動傷害復原的關鍵性支持,並以台灣的撥筋堂為例,來探討整復在不同
Thumbnail
(AI)本文分享運動防護員的工作內容,包括閱讀觀後、運動防護、歌曲翻譯等主題。透過文字和圖片,讓更多人瞭解這個職業,並歡迎加入討論!
Thumbnail
疫情影響全球,許多人過世。運動員過世似乎已經不足為奇,但他們與一般大眾間的身體差異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了運動員的天賦和身體狀況之間的關係,並以臺灣棒球選手張誌家先生的過世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