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培瑜
作者Alex Cousseau在《
找眼睛的女孩》書中,為讀者帶來一個神秘感十足的故事。一個找不到邊邊角角安全框架的故事起點,會再次把讀者帶到什麼樣的故事氛圍裡?在他的作品中,我總是這麼期待著。而插畫家Csil的繪畫在這部作品中,讓故事增添了更多神秘的氣息,她的線條筆觸令人著迷,卻輕巧合宜地為這個故事張開了一個讀者可以在其中漫遊的網絡,我們於是得以看見故事,也看見現實。
女孩為什麼要去找眼睛?
「當然是因為看不到呀!」
看不到的女孩,又要怎麼尋找眼睛?
「⋯⋯」
矛盾中,有了故事的容身之地。我們也正因為感受到了矛盾所帶來的苦痛,而願意和女孩一起走上這趟旅程。
尋找一個自己不曾有過的東西,想必會有風險,像是要怎麼指認出確切的東西呢?又或者找到了不合適的東西時,真的會願意重頭來過嗎?跟著女孩的路上,在繪本的畫面上,Csil給了許多看似不合普遍認知原則的線索,再加上Alex Cousseau的文字和圖畫相加相乘之後,總覺得頁面之間還有許多沒說出來的故事和心情。
為什麼不直接地說出來呢?就創作手法上來說,這當然是作者留給讀者的功課,也就是:「對於一個看不到的女孩,要踏上找尋眼睛的旅程,你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看法?」有了面對這個提問的心理準備之後,讀者其實就比較容易進入故事氛圍了,對於女孩的心境和行動,突然也有了些許明白,這是她能為自己找尋的生命出口,也是她必須為自己踏上的旅程,外人不必知道答案,當然也不用同情,只要尊重便是最基本的關懷。
這份基本的關懷,事實上也是我們一般人在面對「沒有眼睛的女孩」最難做到的,因為我們多數會抱以同情之心面對。同情,很可能讓我們就失去了理解和尊重的原則,也忘了她其實也是一個有能之人,而沒有人想被視為是無能的。
這是這本書最溫暖的地方,可能也是作者想要提醒讀者的。甚且我們可以相信,故事中的女孩也是用這個角度來看待自己:我有意願而且我有能力,出發探險踏上旅程。所以我們可以看見不論是在城市來往的人潮及車潮中,在有點危險的車站中,女孩總是毫無畏懼,勇敢向前。身為讀者當然免不了為她捏把冷汗,但作者很貼心的在故事中設計了兩隻陪伴她的小鳥。有了小鳥的聲音和歌唱,女孩在這一段不確定的旅程當中溫暖的靠山,在需要的時候放心依靠。
所以這真的是一個好看的繪本。故事的元素來自於勇往向前的主角、來自於小鳥和森林溫暖的陪伴、來自於從大自然走入文明之中的過程、也來自於就算外在聲音和干擾再繁雜,女孩都還是要繼續探索自己的力量。
這個不直白的故事,慢讀之間,有了生命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