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2022年度我讀過最困難書。不僅難以咀嚼,難以下嚥,難以消化。
每讀一行字,就像深深潛入意識的海溝裡焦慮的漩渦,觸及千千萬萬個自我厭惡的理由。儘管閱讀過程中數度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眼淚奪眶,但它是本越讀越是漸入佳境的書。它讓我理解到焦慮具備高度複雜性(需要非常多的自我分析)且普遍以病態的形式存在於每個人被理智壓抑的「一切」背後。
這也是為什麼精神分析師Rollo May 說「心理治療的核心問題在於焦慮的本質」的原因。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神經質或是潛在的焦慮情結的傾象,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當我們面臨崩潰臨界時,容易感受到瘋狂與正常只有一線之隔。而我們所處的後現代化社會有許多轉移焦慮情節的手段,譬如成為每天工作十六小時的工作狂、成為縱橫情場的「選手」等看似「正常」的治標方案。
本書除了定義慢性焦慮外也分析不同的慢性焦慮根源,且在最後一章提供和焦慮創傷共存、治療、和解的處方。對我來說最中肯的是讀到作者將焦慮分為兩大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常常在看任何書的時候,讀到分類統整都很有耳目一新感,或許分類有助於釐清糾結的思緒團塊或是情緒現象):
1. 原初焦慮:泛指人們普遍的生活壓力、進退維谷、病痛、遭受情緒勒索時普遍的警覺反應,而這些反應尚未被理智壓抑或是各類防衛機制扭曲變形,也往往隨著事件解決而逐漸不感到不安。
2. 複雜型焦慮:英文稱之為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由過去至現在的多重恐懼所驅動,這種焦慮已經被防衛機制加以扭曲變形,有機會演變成身心症。而焦慮指數並不會隨著外在壓力事件解除而緩解。
閱讀這本書的契機除了在諮商相關粉專驚鴻一瞥外,也是剛好兩個月前左右我在職場上接到同事投訴我「太過緊張兮兮,讓一起工作的人也跟著緊張不已」。我想或許這是一個跡象,去挖掘每天都和焦慮拔河的內在機制的究竟。我知道我並不是憂鬱症或躁鬱症為困擾,而是焦慮症候群。
這些習慣,這些強迫性的擔憂其實起源於傷痛記憶(就算已經被自己強迫遺忘也一樣),每一次焦慮的緊繃源自尚未被處理的情緒 trauma、童年時受虐的傷痕。而,為了好好活下去,我們順應本能選擇逃避承認自己的傷口與脆弱:雖然知道,但並不想承認。並不想檢視早晨一張開眼就害怕絕望感來襲的不安、從躺著到清醒的短暫貧血讓我稍微恐慌、妥當戴上眼鏡前朦朧與清晰交會讓我無意識的惶恐感,一種每年每月每週每天都對未知的一天(我知道樂觀主義者跟Gone With the Wind電影女主角一樣可以下意識的肯定嶄新的一天之清新)的莫名誠惶誠恐,連在刷牙的時候都對自己道德勸說「要振作,不要搞砸,不要讓人感到自己negative, give positive vibes always, hide that God damn worry side of you, so soldier on」。
我想我並沒有像一些情緒治療團體針對憂鬱一樣把慢性焦慮當作內心的一頭黑狗,然後學習跟這隻大黑狗和平共處。我想焦慮的討論相對於憂鬱是相對讓人不安,也羞赧於承認乃至於與慢性焦慮相關的成長團體或是討論相對稀少,儘管不安的感受反而比憂鬱情緒更普遍存於我們的生活。如同跟名為憂鬱的大黑狗相處一樣,如何降低焦慮感、分析焦慮症狀背後的機制與原因(內在的恐懼和曾經被抹殺的期待)值得一提。
真正的平衡是能夠承認所有的情緒,讓他們來去自如,重啟自我察覺。正如同本書所定義的「人格中的正向面,是一種有意識地轉化的過程。(...)他能自由地感知正向與負向情緒」。如同健康體適能訓練的是我們的肌肉,擁抱自己的情緒多樣性,在正負面情緒中來去自如的柔軟度也是需要訓練的。我相信除了更有效率的
學習平衡工作與人生,給自己更多的彈性與溫柔也一樣需要被強調。Post modern society 需要的或許不是避免人們「情緒化」的自我管理或是時間管理,而是讓書中所說的「所有的焦慮都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所有的精神病症也都只是一種正常的延伸」更為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