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二度參與崇建老師工作坊心得/回顧學習薩提爾的開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6年,我進入到幼兒園現場,學習教學與管理大約三年。那時候在管理上、與家長溝通、與一起工作的媽媽和先生的溝通,經常一言不合就開始互相指責,或一來一往你說你的道理,我說我的道理。

在教室內與孩子互動,有時偏說教,有時候心裡認為要「溫柔而堅定」,但內心卻經常因為壓抑,累積出很多的煩躁、無力、自我懷疑。

那時候每天下班後,總是感覺全身能量被耗盡抽乾,很虛脫。無論是對於教學或管理,甚至是自己的人生,總是有非常多的困惑。

有一天,我看見了學校裡的書架上有一本崇建老師寫的《麥田裡的老師》,被書名吸引,我將這本書從書架上拿下,隨意翻閱。看到了書中小芋的故事中,崇建老師提到的「正向好奇」、山毛櫸的故事裡,崇建老師給出的接納、陪伴與一致的表達…一則又一則動人的故事,我一口氣看完了書,全身澎湃激昂。我好想成為像崇建老師那樣,學習薩提爾,成為一位內在穩定,有著正向好奇的眼光,並且善於對話的人。

我鼓起勇氣寫信邀請崇建老師來演講。2016年底第一次見到崇建老師本人,看見老師,內心非常的感動。當天媽媽在演講結束載老師去新竹搭高鐵的路上,一向哭不太出來的媽媽,竟然在老師幾句問話之後,留下了眼淚。

這場演講啟發了我與一起在幼兒園工作的先生Tom,和我媽媽。我們分別開始參加薩提爾工作坊。

2016.11 邀請崇建老師入園與家長們分享「好奇」

2016.11 邀請崇建老師入園與家長們分享「好奇」

走到2022,我與Tom仍持續在練習與學習薩提爾的路上。寫這一篇心得的同時,我再次翻開了2016年啟發我走上薩提爾學習的《麥田裡的老師》。再重新閱讀,我感覺自己在這六年當中,有走在成為內在穩定、有正向好奇的眼光、並且善於對話的人,的這條路上。(雖然還不是很善於對話,但比起以前一開口就解釋與說道理或指責,已經很不一樣了)

2016年演講過後,我先是上了茂雄老師、貴君老師的工作坊。老師的風格都不一樣,但總是能在工作坊中有很多的學習、覺察與啟發。一直到2020年,我第一次參加崇建老師的工作坊。被老師的語速、豐富的內容、像是變魔術般的對話震驚到。浸泡了三天,爽度很高,但是回來後在生活中對話,還是覺得並不是那麼容易,對話時常常卡住,也還是經常會被炸裂的情緒帶走。

2020.10 與好友和先生參加崇建老師工作坊,很震撼

2020.10 與好友和先生參加崇建老師工作坊,很震撼

我記得我當時在工作坊中,內心澎湃又激動地邀請老師來學校做師訓,老師客氣地拒絕我,說他不接師訓。但若有需要,可以為我介紹其他老師。當時我下定決心,未來,我想成為可以在校內與老師和家長分享薩提爾的人。

崇建老師的拒絕,我認為是一份美好的禮物。讓我在學習的路上,不依賴,慢慢累積出自己的體悟,長出屬於我的力量。

我持續參加工作坊,又接觸了志仲老師、天安老師、崇義老師的工作坊,不斷地整理自己的過去、內在,與練習對話。終於,又在2022年,與崇建老師第三次相遇。

在參加工作坊之前,崇建老師出了《練心》一書。在預購時就立刻購入,拿到書後馬上閱讀,看完很是觸動。老師在書中要傳遞的,在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概念:陪伴幼兒成長的成人,若是能擁有穩定寬廣的內在、具有正向好奇的眼光,才能在互動中,傳遞這樣安定的能量。這樣安定寬廣的能量,是一顆顆幼小稚嫩的心靈,在成長茁壯的歷程中,最重要的養分。

書裡的內容讓我想到自己這六年來投入薩提爾學習的歷程。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也被自己這幾年來持續學習的堅持深深感動。老師寫的是雨果,但我在故事中,也看見了自己正在嘗試帶領著芃芃,成為這樣的孕育心靈的天地。或許還是像寶寶般的步伐,但我在這六年間,總是走在前往這美好圖像的路上。

2022.06 #在工作坊與崇建老師第三度相遇

再次見到老師,我這次不再期待透過老師的引導能夠療癒轉化我自己的內在。反而有更多的時候,我閉上眼,仔細體會老師透過這麼多言語的描繪,是要傳遞什麼樣的概念。

2022.06 第二次參加崇建老師的工作坊,比較聽得懂了XD

2022.06 第二次參加崇建老師的工作坊,比較聽得懂了XD

過去曾覺得老師的工作坊資訊量很大,崇建老師自己也說經常有人說聽完像在雲裡霧裡般,像有腦霧一樣。但這次的體會,是老師透過大量語言的描繪,在嘗試傳遞一種心靈的狀態。但因為平常我們的思考都太過理性與上腦,要透過大量有科學根據的事實,大家會更有意願靠近自己的內在、願意放下慣性、放下批判,單純的回到一個不帶批判的意識,用客觀事實去觀察自己內在的情緒與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一切。(這是我的理解,但有極大可能跟老師的想法不一樣)

老師也提到自己學習的歷程,從2001年開始學習,就專注地投入對話的練習,並且持續覺察自己。到了2012年透過李爾納與托勒的書,接觸了靜心,多年持續的練習,讓心靈越來越沉靜寬闊。老師用了許多時間在敘述自己學習與轉化的歷程。

這讓我想到,一開始在看完書、參加完工作坊後,總是想在問話上做練習。但對於自我覺察,經常會忘記做,或者不想做。

這次的工作坊,讓我更深刻的理解,薩提爾的學習,知識與說理的部分,只是媒介。透過文字去說明一種存在的狀態。而要能夠趨近於這樣的狀態,需要日積月累,放下自責、練習對自己與他人正向好奇,用不批判的眼光覺察情緒。一切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累積與持續練習,所謂的神奇的境界,都是大量和長期練習的結果。

對話的精準度,除了需要大量的對話練習外,更需要搭配一顆沉靜的心靈。否則一切的問話容易淪為套路或策略,無法真正靠近自己與他人的內在生命力。當然啦,在練習的路上,會碰到困難與挫折,先在自己身上,練習無論如何都能接納自己與愛著自己。

這就讓我想到,在工作坊大家輪流練習提問的環節,老師點名了我、佳逸與貞儀,邀請我們練習問話多冒險。我大膽的舉手提問了幾句,提問完老師回饋我,調度資源的時間點太早、語句過於長可以再精簡、勾勒三個畫面比一個具體畫面來的效力小...當晚回家跟老公分享,能在問話後聽到老師給的回饋,這實在是太幸福的事!我感到很開心,開心自己有勇氣、願意冒險,也開心能夠有機會得到老師給的回饋。

這個開心帶出了我對自己身上的轉變的覺察。過去自我價值偏低的時候,可能就直接害怕、緊張不想舉手嘗試。或者是在嘗試後,因為老師的回饋而覺得挫折,覺得丟臉或不夠好。

現在,透過諸多老師的引導,與自己一路上的練習,我體驗到問不好,不代表我不好。持續走在覺察、學習與練習的路上,內在越來越豐盈有力量。這些我人生中出現的薩提爾的老師們,是我心中的圖像與前進的方向。

謝謝崇建老師。老師的文字開啟了我薩提爾的學習之路。兩次的工作坊,給我很多的啟發。

最重要的啟發是:一切的學習,最基本的就是要回到專注的呼吸,用接納包容的心,體驗自己的各種狀態。

天天練、持續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by Liu的沙龍
13會員
19內容數
Abby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9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2024/04/19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2024/04/15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2024/04/15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2024/03/08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2024/03/08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的工作坊中,在老師帶領及與夥伴的生命共振下,體驗到所謂的「第三度誕生」,也因此看見自己更多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的工作坊中,在老師帶領及與夥伴的生命共振下,體驗到所謂的「第三度誕生」,也因此看見自己更多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聆聽崇建老師跟耀明老師這本新書分享時,想起帶孩子的點滴,而這些因爲薩提爾的學習帶進好奇,帶進更多元的對話。 開啟了我跟孩子之間更多的可能性。 薩提爾的精神: 1.好奇的模式,不要好多的答案 2.透過問題所提出來的正向能量 3.幫助孩子導念模式 孩子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聆聽崇建老師跟耀明老師這本新書分享時,想起帶孩子的點滴,而這些因爲薩提爾的學習帶進好奇,帶進更多元的對話。 開啟了我跟孩子之間更多的可能性。 薩提爾的精神: 1.好奇的模式,不要好多的答案 2.透過問題所提出來的正向能量 3.幫助孩子導念模式 孩子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
Thumbnail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
Thumbnail
【書名】 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 【作者】 張天安 【出版社】采實文化 2022/8 【與天安老師的緣分】 7年前全家第一次搬到台東時,人生地不熟的。有機會遇上一位很好的朋友,他介紹我到碧波參加天安老師初階的薩提爾工作坊。我一開始對此工作坊抱著好奇心,完全不懂的狀態下就去了! 【共鳴心得】
Thumbnail
【書名】 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 【作者】 張天安 【出版社】采實文化 2022/8 【與天安老師的緣分】 7年前全家第一次搬到台東時,人生地不熟的。有機會遇上一位很好的朋友,他介紹我到碧波參加天安老師初階的薩提爾工作坊。我一開始對此工作坊抱著好奇心,完全不懂的狀態下就去了! 【共鳴心得】
Thumbnail
第二度參加完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順便回顧了自己學習的開端與其中的歷程。接觸了薩提爾六年多了,越來越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的練習,是一種活在當下、一種愛自己、愛別人、愛生命的狀態。
Thumbnail
第二度參加完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順便回顧了自己學習的開端與其中的歷程。接觸了薩提爾六年多了,越來越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的練習,是一種活在當下、一種愛自己、愛別人、愛生命的狀態。
Thumbnail
【書名】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上) 【出版社】寶瓶文化 2021/7 【作者】李崇建 【共鳴句子】 l 內在的改變需要深刻體驗,需要在渴望處工作(p.078) l 在對話不順之處,將卡住的點記錄下來。 (p.086) l 愛未連結,愛就只是個觀點,或是期待 (p186) 【共鳴心得】
Thumbnail
【書名】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上) 【出版社】寶瓶文化 2021/7 【作者】李崇建 【共鳴句子】 l 內在的改變需要深刻體驗,需要在渴望處工作(p.078) l 在對話不順之處,將卡住的點記錄下來。 (p.086) l 愛未連結,愛就只是個觀點,或是期待 (p186) 【共鳴心得】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共鳴筆記#5) 書名: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作者: 李重建 甘耀明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頁數:268頁 六七年前,初次接觸薩提爾時ˋ,幫助我走進我的內在孩子,並和我那受傷的內在孩子和解,第一次上的課就是天安老師的課,那一次何其有幸,他幫我走整個原生家庭的脈絡。使我再次看到我在心中深
Thumbnail
(共鳴筆記#5) 書名: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作者: 李重建 甘耀明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頁數:268頁 六七年前,初次接觸薩提爾時ˋ,幫助我走進我的內在孩子,並和我那受傷的內在孩子和解,第一次上的課就是天安老師的課,那一次何其有幸,他幫我走整個原生家庭的脈絡。使我再次看到我在心中深
Thumbnail
一直很害怕面對李崇建老師,因為知道自己的情緒很多很滿,深怕被他的問話所觸動落淚,甚至崩潰。
Thumbnail
一直很害怕面對李崇建老師,因為知道自己的情緒很多很滿,深怕被他的問話所觸動落淚,甚至崩潰。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