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建工作坊 - 薩提爾模式的震撼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靈能量滿滿。

課堂人數眾多,多到有點超過我的預期,大概有40位左右吧。現場女生比例遠大於男生,男生大概在10位以內,其中也有好幾位是與太太一起來的。

工作坊的課程內容就不多提,主要是在帶大家體驗薩提爾的冰山模式,在講解主要概念後,會徵求同學上去演練。有些同學非常有勇氣,因為崇建老師的氣場實在太強,又或者說,他的語調、同理、情緒,都深深帶領著在他面前的同學,只要是有用心跟隨老師的提問,大多可以接觸到冰山的渴望層次,進而帶出眼淚。

好幾位同學,在老師的提問下訴說過往的故事,讓在場的人也都哭慘了。

會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是如此的渴望被愛、被理解、被傾聽、被關懷。

而我們是否又有正視自己的這些渴望呢?

還是總是用打岔、或超理智的姿態,看待自己呢?

如果自己都不能真誠一致地對待自己,又怎麼要求別人呢?


以下點列記錄幾個簡單心得:

1. 覺得混亂,就是改變的開始。

2. 目標就像在地圖上的目的地,我可以先決定要不要朝目的地前進(想不想達到目標),不論困難與否,「先決定想前進」。走不到也沒關係、走三步退兩步也沒關係。接納在路途中有失敗、有挫折的自己。

3. 溝通不是為了改變他人的外在,而是為了靠近他的內在。

4. 自責,通常會帶來更多對他人的憤怒。

5. 沒有什麼選擇是好選擇,只有自己願意負責的選擇。

6. 「即使你說的是真的,那也是你的看法。」觀點是個人經驗的發展。

7. 練習感受,聚焦且回應感受。

覺察tips:

a) 有沒有哪裏冰冰涼涼的

b) 有沒有哪裏酸痛

c) 有沒有哪裏卡卡的

d) 有沒有悶悶的

主要針對胸悶、頭痛、喉嚨卡

其他:麻、緊、卡、脹、悶


8. 「情緒本身、情緒的事件、情緒的表達」

可以有情緒,但不能用不健康的方式發展表達(例:會說小孩可以生氣,但生氣不能打人;我們可以生氣,但用指責的方式表達是不健康的)

如果目標放在「去除情緒」而非「接納情緒」,就會陷入執著,而執著通常帶來痛苦。

9. 追求對錯,也會陷入執著,執著帶來痛苦。

10. 愛自己的人,應該會常常感到無理由的幸福。

-

課程後覺得很值得的部分:

1. 有現場體驗到崇建老師在對話與應對姿態的示範(有示範到一點家庭雕塑)

2. 體驗與靠近感受(過去都是理性腦、邏輯思考、解決問題居多)

3. 有學習到靜心與覺察的技巧

4. 與學員夥伴的活動體驗很特別也很深刻

-

整體而言是很充實的學習體驗,上完三天後有像從營隊回到現實的感覺。

期許自己在這裡獲得的能量,以及安頓自我的能力,可以持續練習練習、進步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分鐘的沙龍
18會員
29內容數
自由行難規劃?帶小孩的親子行程怎麼排?每篇一分鐘,帶你安排行程不燒腦,美食景點懶人包,旅行這樣安排輕鬆玩!
一分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本文介紹九種常見的家庭治療取向,包括鮑文家族系統治療、經驗取向家庭治療、結構取向家庭治療、策略取向家庭治療、米蘭系統模式、認知行為取向家庭治療、焦點解決模式、敘事治療模式等,針對其創始者、發展年份、核心理念、焦點、治療師角色、主要技術及適用情境摘要說明。
Thumbnail
2025/03/24
本文介紹九種常見的家庭治療取向,包括鮑文家族系統治療、經驗取向家庭治療、結構取向家庭治療、策略取向家庭治療、米蘭系統模式、認知行為取向家庭治療、焦點解決模式、敘事治療模式等,針對其創始者、發展年份、核心理念、焦點、治療師角色、主要技術及適用情境摘要說明。
Thumbnail
2025/01/05
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治療歷程、治療目標、治療者角色、個案經驗與早期記憶等面向,並探討治療中的情緒反應與其背後意義。
Thumbnail
2025/01/05
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治療歷程、治療目標、治療者角色、個案經驗與早期記憶等面向,並探討治療中的情緒反應與其背後意義。
Thumbnail
2025/01/03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Adlerian Therapy)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人性觀、對現實的主觀知覺、自卑感、個體心理學的全人概念、生命風格、社群感與社會興趣、私人邏輯和生活任務等。它強調個人的整體性、社會連結和生活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對事件的主觀詮釋如何塑造其人格。
Thumbnail
2025/01/03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Adlerian Therapy)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人性觀、對現實的主觀知覺、自卑感、個體心理學的全人概念、生命風格、社群感與社會興趣、私人邏輯和生活任務等。它強調個人的整體性、社會連結和生活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對事件的主觀詮釋如何塑造其人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的工作坊中,在老師帶領及與夥伴的生命共振下,體驗到所謂的「第三度誕生」,也因此看見自己更多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的工作坊中,在老師帶領及與夥伴的生命共振下,體驗到所謂的「第三度誕生」,也因此看見自己更多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
Thumbnail
改變是個歷程,不是奇蹟。 2022開年就參加了李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工作坊。(本篇寫於2022年1月)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當學生上課,連續三天9:00-17:00,中間除了午休幾乎沒有下課,加上崇建老師非常認真,大概都17:30才結束,覺得充實又疲憊。雖然身體電力耗盡,但是心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記得,剛接觸薩提爾的時候。看書,好像都懂。闔上書,腦筋一片空白。 初上工作坊,我的情緒很滿,體驗性很強。整個人有點像經歷一場大地震,驚魂未定不打緊,餘震還讓人暈頭轉向。更別說是弄懂冰山跟對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前幾天剛結束一個對話課程的帶領,學員的反應跟回饋,給我很大的肯定跟鼓勵。 我思索著,可以怎麼樣再精進自己,陪伴更多的學員。 在整理回顧過去上課筆記的時候,天安老師曾說:「很多人學薩提爾主要都在學習對話,但是如果自己的狀態穩定不夠,對話如有挫敗,就會越問越歪,對方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你有目的。」 天安
Thumbnail
前幾天剛結束一個對話課程的帶領,學員的反應跟回饋,給我很大的肯定跟鼓勵。 我思索著,可以怎麼樣再精進自己,陪伴更多的學員。 在整理回顧過去上課筆記的時候,天安老師曾說:「很多人學薩提爾主要都在學習對話,但是如果自己的狀態穩定不夠,對話如有挫敗,就會越問越歪,對方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你有目的。」 天安
Thumbnail
第二度參加完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順便回顧了自己學習的開端與其中的歷程。接觸了薩提爾六年多了,越來越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的練習,是一種活在當下、一種愛自己、愛別人、愛生命的狀態。
Thumbnail
第二度參加完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順便回顧了自己學習的開端與其中的歷程。接觸了薩提爾六年多了,越來越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的練習,是一種活在當下、一種愛自己、愛別人、愛生命的狀態。
Thumbnail
【書名】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上) 【出版社】寶瓶文化 2021/7 【作者】李崇建 【共鳴句子】 l 內在的改變需要深刻體驗,需要在渴望處工作(p.078) l 在對話不順之處,將卡住的點記錄下來。 (p.086) l 愛未連結,愛就只是個觀點,或是期待 (p186) 【共鳴心得】
Thumbnail
【書名】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上) 【出版社】寶瓶文化 2021/7 【作者】李崇建 【共鳴句子】 l 內在的改變需要深刻體驗,需要在渴望處工作(p.078) l 在對話不順之處,將卡住的點記錄下來。 (p.086) l 愛未連結,愛就只是個觀點,或是期待 (p186) 【共鳴心得】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一直很害怕面對李崇建老師,因為知道自己的情緒很多很滿,深怕被他的問話所觸動落淚,甚至崩潰。
Thumbnail
一直很害怕面對李崇建老師,因為知道自己的情緒很多很滿,深怕被他的問話所觸動落淚,甚至崩潰。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Thumbnail
周末去了薩提爾工作坊,不同的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收穫。對我而言,上課總是有很多觸動,不知道是自己累積壓抑太久,還是太容易感同身受。
Thumbnail
再一次運用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一)的案例,將它模擬成你自己一個人的主動學習的歷程,你的故事與內在的內容可能和這個案例很不一樣,但是過程很可能會有類似之處,請用你理解到類似的部分,代入自己的情況,或許會對這樣的歷程更有體會。
Thumbnail
再一次運用成為主動的學習者(一)的案例,將它模擬成你自己一個人的主動學習的歷程,你的故事與內在的內容可能和這個案例很不一樣,但是過程很可能會有類似之處,請用你理解到類似的部分,代入自己的情況,或許會對這樣的歷程更有體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