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電信合約到期時,使用者多少會仔細比較一下自己所使用資費,相較於實際使用用量的差率,也會研究一下每種資費低、中、高資費的差別,通常最明顯的就會是上網流量與免費通話數的差別,低資費的方案通常幾百塊也只會搭配幾GB的上網流量,如果上網追劇、看電影,通常很快就會用完,而高資費的方案通常會有吃到飽的服務,或是保證不降速,還外加網內通話免費,甚至是碰到障礙需要排除進線客服時,有可能還能因為VIP身份比較快接通人工客服。
其實在職場上也有類似的狀況,初入職場的工作者,這些低資費人才,就像是低資費方案的電信合約,限制很多且功能有限,最吸引人的點可能就是低資費與堪用這兩點,於是很多人是領著固定的薪水做著固定的事情,時間到就下班,遇到「超過」工作範圍的事,不然就是像是行動網路自動「降速」放慢速度處理,不然就是要額外購買上網額度,才能繼續原速運作。
而中資費人才,就像是更多上網流量,網速更快,可以看更多電影也可以使用更多通話分鐘數,就像是除了具備基礎的工作技能外,還具有助攻型技能的工作者;無論是英文好、擅長簡報、擅長數字分析或是管理小團隊等,任何職缺描述以外的技能,就是中資費人才的職場加值服務,讓中資費人才可以維持一定的服務水準,也可以預期有一定的產出。
談到高資費人才,就像是最高資費的電信方案一樣,企業付出的薪資成本最高,得到的服務是每分鐘上網速度1G或是1.5G以上,不但上網速度超快,還有高額度的行動網路流量給其他人,還可以轉贈流量給其他門號。就像是高階經理人一樣,他們被評估的產出已經不再是一件一件職缺上可以載明的事項,通常越高階的職位職缺描述也越不具體,就像是管理能力、危機處理能力、數位轉型能力等,他們給予團隊最大的價值就是自己的判斷力,以及可以讓多個團隊相互合作甚至是一起產生綜效的價值。
與其說,他們像是個行動網路的熱點,他們更像是電信網路的基地台,透過過去累積的穩固基礎,如產業知識、業界人脈甚至是商業與趨勢敏感度,而他們的訊號跟頻寬可以提供給更多人使用,最終構建出一個流量共享而工作成果可以加乘的網絡。
一個公司的CEO的年薪可能是最基層員工的數百、千倍,而CEO並不擁有百倍、千倍於基層員工的智商或是時間,而他們被看重的或許是他們的運籌帷幄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以及願意承擔風險的意願,而提供高速上網吃到飽的代價,或許也同時代表了相當程度的犧牲。
每個選擇都該是經過風險與成本評估做出的有意識的選擇。
就像是定期檢視自己的電信合約一樣,或許我們也該定期檢視自己在職場的資費表上,到底是低資費、中資費還是高資費人才呢?有了定期評估後,也才可以為自己做出合理且合乎所能負擔成本的職涯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