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知道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反思每個崗位的獲利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在制定新的業績獎金方案,同時也打算從內部轉調部分我認為有潛力的人員到業務單位。當我好奇想測試業績獎金方案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時候,我打趣地問了一位與業務銷售無關的幕僚人員「你知道你的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我居然得到了一臉茫然的表情。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 員工對於薪資與獎金的期待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應該是多數員工對於薪資與獎金的期待,每天準時上班、偶爾加班,忍受了從客戶、老闆、下屬或甚至是平行單位的壓力,「我好辛苦」應該反映在我的薪資調整跟激勵獎金上。有些企業主同樣為了體恤員工的「辛勞」而發放獎金或是對於年資較長卻多年從事相同工作的員工進行調薪。
但,苦勞如果沒有辦法轉換成公司的收入(開源或節流),那基本上說是做白工也不為過。如果員工認為公司開著就是會賺錢,或是營收都是業務的責任,那更是大錯特錯。這是一個很簡單加減法的數學問題「收入-支出」必須大於0,大於0就賺錢、小於0就賠錢。而這中間,即便盈餘要拿來做為調薪或是獎金,也一定是先從能夠帶入營收進來的單位開始分配。

了解自己工作提供的價值,人人都要懂獲利模式

每個崗位的成員是不是都清楚公司的獲利模式是什麼? 是單純的買賣產品、還是訂閱制服務、還是售後的維修品,哪些是主力項目、哪些是策略型產品與服務? 經費都去了哪裡,哪些又是真正能幫企業獲利的項目。搞清楚企業從哪裡獲得營收,自己的工作又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才有機會摸透自己工作提供的價值。
如果自己的工作不是能直接帶案子進來的業務,那麼這個崗位對企業的價值是什麼? 之前有位飯店的行銷協理曾經對看不起品牌行銷的業務團隊直言: 我們品牌團隊的價值,就是讓你們業務在市場上的銷售能更如魚得水。
對企業而言,最粗暴的金錢原則「開源節流」,要嘛創造業績、要嘛減少開支。很大比例的工作幾乎都能被量化成對應的價值,舉例來說,整理倉庫為的不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而是整理之後能縮短多少尋找的時間、能加快多少發料的時間、能降低多少遺失的東西,而時間可以轉換成工時、薪資,物品可以轉換價格。傳統工廠中很多老一輩的認為精實生產是沒有的改善,因為耗時又沒有帶入業務,但好的精實生產卻是能精簡動線、減少浪費、提升良率及生產效率,這就是懂得衡量每個任務的價值。
找出自己在公司的收入、費用和利潤方面提供了什麼樣的貢獻,就能更清楚了解自己工作的價值。

找不到獲利價值? 那就服務好你的下游單位

最近在組織內一直在溝通一個觀念: 「你服務的下游單位就是你的客戶」。
每個在組織內的崗位一定有一個需要服務的對象,是不是滿足了服務對象的需求,也直接的賦予了工作的價值。即便是非直接帶入訂單的間接單位,如果把下游單位視為客戶,那麼環環相扣,還是能與利潤掛勾。
如果行銷的目的是讓業務好賣,那麼就該多聽聽業務的聲音;料件購買是為了滿足生產需求,那麼就多聽聽生產的意見;技術開發是為了讓產品有競爭力,那麼就多聽業務帶回來的訊息、如果是為了讓生產順暢,那麼就多了解生產的聲音。
大家常說把「份內工作做好」,我認為每個崗位都解決了你服務對象的問題,才是把份內工作做好。而當每個職位都好好的滿足自己服務的單位,那麼每個崗位在整體的利潤模型中就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仔細想想,你的工作好好的解決了誰的問題嗎?

文末想丟個延伸思考的問題給大家,你或妳認為-
「中小型企業該如何決定是否該引進某個新職能呢?」:在評估是否該引進某項新的職能進入組織內時,中小企業該如何衡量該外包還是直接建立團隊? 如何決定新團隊在利潤團隊中的角色?
無論是對於本文的〔職能的價值〕議題深有同感,或持有不同意見,或覺得接班好鬧,都歡迎分享你/妳的意見與看法唷。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被問到「是不是應該出門去找找有什麼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來做」,我想說,有競爭力的產品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好嗎,這真的不是「走出去」就能發現的,難道期待走出去能找到寶藏嗎?
做為領導者有該發揮的功能與影響力,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同樣需要投入時間,這代表你可能必須把你擅長、喜歡的事情交代出去。我們期待員工把所在位置的工作做好,領導者也是一樣。適當地放手,把會的事情丟出去,做好領導者該做的事。
共識營故名思義,把一群人聚集起來針對某個議題進行短時間、高強度的溝通活動。通常會設計各種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不外乎要誘發參與者的投入、思辯及反思,最後期待一群人對於企業想要傳達的目的有更深入的理解、認同並且清楚方向以及方法
倉庫管理好難!但,為什麼自動販賣機不需要有人在旁邊站哨,也能帳料一致、買的人不會買錯、大家都能遵循乖乖先投幣再選飲料,這些流程我們每天都在做,其實自動販賣機不就是一個微型的倉庫管理嗎? 所以自動販賣機做對了什麼事?
「轉型」真的是太容易被掛在嘴邊的詞了,任何在趨勢上的名詞都能被掛上轉型兩個字。正在接班路上的你或妳,是不是也曾丟出不同轉型方案作為策略方向?轉型感覺沒有很難阿,不就是上級支持、資源投入嗎?如果成功轉型有跡可尋,為什麼失敗的案例遠比成功的多?
人終究是最難的課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才發展需要有意識的緊扣企業策略,從企業需求出發羅列職能需求、盤點現有人力的職能,找出職能缺口。培訓計畫必需要朝著滿足職能缺口的目標去計畫,不能亂槍打鳥。
最近被問到「是不是應該出門去找找有什麼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來做」,我想說,有競爭力的產品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好嗎,這真的不是「走出去」就能發現的,難道期待走出去能找到寶藏嗎?
做為領導者有該發揮的功能與影響力,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同樣需要投入時間,這代表你可能必須把你擅長、喜歡的事情交代出去。我們期待員工把所在位置的工作做好,領導者也是一樣。適當地放手,把會的事情丟出去,做好領導者該做的事。
共識營故名思義,把一群人聚集起來針對某個議題進行短時間、高強度的溝通活動。通常會設計各種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不外乎要誘發參與者的投入、思辯及反思,最後期待一群人對於企業想要傳達的目的有更深入的理解、認同並且清楚方向以及方法
倉庫管理好難!但,為什麼自動販賣機不需要有人在旁邊站哨,也能帳料一致、買的人不會買錯、大家都能遵循乖乖先投幣再選飲料,這些流程我們每天都在做,其實自動販賣機不就是一個微型的倉庫管理嗎? 所以自動販賣機做對了什麼事?
「轉型」真的是太容易被掛在嘴邊的詞了,任何在趨勢上的名詞都能被掛上轉型兩個字。正在接班路上的你或妳,是不是也曾丟出不同轉型方案作為策略方向?轉型感覺沒有很難阿,不就是上級支持、資源投入嗎?如果成功轉型有跡可尋,為什麼失敗的案例遠比成功的多?
人終究是最難的課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才發展需要有意識的緊扣企業策略,從企業需求出發羅列職能需求、盤點現有人力的職能,找出職能缺口。培訓計畫必需要朝著滿足職能缺口的目標去計畫,不能亂槍打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Thumbnail
薪酬管理在企業的成功中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還能激勵員工的表現。本文將揭示成功企業如何運用關鍵策略來合理設計薪資體系,帶給你一場關於薪資管理的魔法秀。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Thumbnail
薪酬管理在企業的成功中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還能激勵員工的表現。本文將揭示成功企業如何運用關鍵策略來合理設計薪資體系,帶給你一場關於薪資管理的魔法秀。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