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帳戶」是指在行為經濟學中,一般消費者針對金錢的使用,在自己內心設定不同的心理帳戶,而忽略了金錢的「可替代性」,將不同金錢預算各自標籤化。
事實上,這被行銷學課程視為是一種偏誤,利用消費者將「標籤化」的金錢,使用在「不同消費類型」的心理陷阱,鼓勵消費。
比如利用節日促銷活動,搭配發放年終獎金的時節,讓一般消費者趁著認為獎金是「多餘的」獎賞,而較願意購買「非日常」的物品。
而人的心理帳戶也有許多類型,除了我們常認為的日常、旅遊、儲蓄、投資等,可能還有「炫耀支出」〔比如讓前男/女友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洗脫標籤支出」〔比如不讓人家認為自己小氣〕、「社會形象支出」〔比如較保守的社會,會對母親有特定的刻板印象〕等不為人知、或是較私人情感及癖好方面的帳戶。
所以心理帳戶究竟是好或是壞呢?
還是心理帳戶根本無法避免,因為這就是一般人看待金錢的方式?
心理帳戶有其明智的部分
我相信心理帳戶類似於上一代的「信封理財法」〔將不同預算現金領出後、放置於不同的信封保管,控制每個月某類型的消費預算〕,其實有他的明智之處。
比如以理財的角度來說,我們一般人較不偏好將定存帳戶、退休金帳戶、孩子留學的準備金輕易地挪用跟消費,其實對於上班族來說不無好處,是讓財務風險處於較可控的部位。
甚至過去上一代面臨高利房貸時期,習慣降低房貸餘額的作法,其實也是相當不錯的心理帳戶理財方式。
或許你會大吃一驚,但是最接近機會成本思考的族群其實是窮人。
森迪爾.沐蘭納珊與艾爾達.夏菲爾在近作《匱乏經濟學》指出,從這個層面來看,窮人的思考比相對富裕的人更接近理性經濟人,理由純粹是因為機會成本對窮人來說是明擺在眼前的。
-《不當行為》Richard H. Thaler
當收入與支出捉襟見肘時,也許在某些事物上的思考是理性的,但時時都為了機會成本擔心,會讓系統二〔非直覺思考、比價與理解規格差異〕的心理運作無法負荷,有高機率做錯決策。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一來心理帳戶也許是明智的方法,二來資源匱乏時我們雖理性、但擔心自身系統二的心理運作無法負荷。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有「很多心理帳戶」來協助我們管理金錢。
因為金錢流向,完全代表我們「注意力」以及「資源擺放」的地方。
以PM職涯五階段的培養來訂立心理帳戶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同,所以勢必有各式各樣的心理帳戶。
那如果我將某人的生涯類比為一位PM的職涯階段,那也許可以利用這個舉例,讓各位更理解若由「PM思維邏輯」來看,哪些心理帳戶是要設定、並注意持續存入金錢跟注意力的。
首先假設「資源無窮」時,你會想過甚麼生活?
再來是假設「資源即將耗盡」〔今天會是人生最後一天〕,自己會如何擺放資源?
以上是利用「偏好」與「限制」的方法來
偵測自己的需求。
如果這時在意的是家人對自己的想法,那設立家庭「快樂回憶」帳戶就是必要的。
如果這時在意的是自己這一生對於社會的貢獻度高低,那設立「公益回饋」帳戶就是刻不容緩的事。
某部分的形象是需要用錢營造的,從一般常見的「穿著、妝髮、見識、談吐、學識」等,都是需要金錢來支持。當然比起魅力學跟手塚區,這部分都相對容易上手,因為參考的課程跟書籍資源很充足。
所以不要再等了,投入適當的金錢,讓你自己的「手塚區」〔因滿足PM思維邏輯的上層需求,而啟動的正向循環〕可以更快的運作起來。
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那自己永遠會是自己第一號的員工。
激發自己最大的能力來自於,想辦法「滿足自己內在渴望」的心理帳戶。
也許有壓力,也許要時間規劃,也許要循循善誘、也許要進退得宜。
但敢把自己往前推一把的人,對於自己生涯規劃,就是願意站到激發員工最大能力的自己這個唯一人選。
如果「買房」或「留學」對你來說,就是那個遙不可及的內在渴望,心理帳戶開下去!你要激發自己最大的能力,想想辦法如何可以滿足。
- PM職涯第二階段:當責〈將團隊的成敗視為自己的成敗〉
把不同的心理帳戶都當成團隊的一份子,將整體資產的增長視為成功,即把團隊的成敗視為自己的成敗,學會用整體的規劃跟學會找尋最高投資報酬率的方法,為自己的團隊創造最好的結果。
「記帳、理財技能」跟「投資技能」的心理帳戶,就是在這階段開設的!
針對「升官三訣竅」:資料整理、簡報、團隊合作,讓自己先能立足於社會、無論是成為一位企業主或是上班族,對於理解需求、整合資源跟團隊合作,總是要不斷的精進。
以上班族來說,學習這些技能的金錢跟時間,請準備好相關的心理帳戶,把基礎打好。
最後,根據你所在的生涯〔職涯〕的階段,再決定把較多的注意力跟資源,放在哪個心理帳戶中吧。
祝你所有的心理帳戶運作順利,將你帶到不用那麼理性思考所有日常決策的境界。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跟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