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凋零,但信念恆行:捍衛戰士與鹿港乘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三十多年前,Maverick「獨行俠」是意氣風發的少年英雄,

英俊大膽,果敢狂放,又具備一流飛行技術,

他成就一代傳奇。


三十多年後,Maverick多了些滄桑,但保養得宜;

他的技術依舊卓越,對飛行的熱情絲毫不減;

他依舊是一代傳奇,


但時代卻要拋棄他。

raw-image

無人機的科技將取代飛官操控,比起會害怕、失誤,會因G力昏迷,或頑劣抗命的飛行員,無人機更冷靜、更準確,更能有效執行任務,並降低人員損傷。

The future is coming. And you’re not in it.

長官冷酷的宣判著Maverick飛行生涯的末路,

當年同期的戰友,或陣亡、或老病,

就算保養得當,銳氣不減如Maverick,

飛了一輩子,也終將被科技取代。


英雄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暑假期間,羊咩的學校全面汰換傳統黑板,改成電子白板。

暑輔前夕返校備課,我訝然的站在電子白板前,躊躇不知如何是好。

粉筆、板擦,傳統黑板,早已是我的好戰友;

可如今,偌大的電子白板,是臨陣卻倉促組隊的陌生隊員。


過兩天暑輔就要開始,我笨拙的學習著電子白板,

腦海裡卻浮出當年還是實習老師的自己,

在每日放學後,獨自留在教室一遍遍練著板書的回憶。


難道,板書將不再是教師重要技能了嗎?

為什麼汰換前都不問一下使用者(老師們)呢?

我就是喜歡傳統黑板不行嗎?


滿腹牢騷的操作著,但我心裡也知道,這根本是嘔氣。

而這樣的嘔氣,讓我莫名想起上學期,我很不喜歡的一課課文:

鹿港乘桴記



洪棄生的〈鹿港乘桴記〉,是一篇「怨氣很重」的課文。

寫的是他重遊鹿港,眼見鹿港今昔滄桑、蕭條落敗的心酸,

實則抒發台灣割讓後,對江山易主的感傷,對殖民政府的不滿。

洪棄生在文中提到鹿港衰退的原因,將鹿港的衰退歸因於日治政府的鐵路開通、關稅重苛與鹽田修築。

但鹿港早在他少年時代便已因泥沙淤積而漸衰,這點他也心知肚明(「而是時鹿港通海之水已淺可涉矣」),

就算沒有割讓日治,鹿港的衰退也是時代必然。


但洪棄生對泥沙淤積一事則輕描淡寫,

他只說,就算當時已經泥沙淤積了,

大船只能停在沖西內津,貨物都要靠竹筏運送,

但是!當年鹿港還是很熱鬧啊!每日竹筏都有千百艘呢!

誰叫你日本人要開鐵路、修鹽田!

鹿港沒落,都你日本人害的啦!!!


說老實話,這實在是很意氣用事的一篇「抒情」文。

整篇〈鹿港乘桴記〉,貫穿全文的,我認為是「時不我予」四字,

洪棄生,也是個被時代拋棄的人。


半輩子的為科舉功名付出的努力,在改朝換代後全無用武之地;

更痛苦的是,他被認同了半輩子的國家(清廷)拋棄。

清領時期的台灣,那是他心中的黃金時期:

那是商業繁榮、學風興盛的鹿港,

「黌序之士相望於道,而春秋試之貢於京師、注名仕籍者,歲有其人。」


但那個時代已然結束了。

洪棄生的時代已過,他所信任的國家(清廷)遺棄了他,更在不久之後直接被推翻。

在他的〈痛斷髮〉詩中,他就表達了這種天地無以容身的遺民痛楚:

我生跼蹐何不辰,垂老乃為斷髮民!
披髮欲向中華去,海天水黑波粼粼。
天為穹廬海為壑,桃源路絕秦中秦。
況是中華亦久變,髮短更甚胡中人。


到老年碰到時代鉅變,被迫斷髮去辮,割除一生信仰的洪棄生,

披髮想要回到他心中的「中華」,但海峽阻隔難以西渡,

可,就算真的渡海了,清廷也滅亡了,

新的政權建立,斷髮已是時代所趨。


天下之大,但我能去哪呢?屬於我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這是洪棄生最深沉的痛楚,

而他將此情投射在「鹿港」之上,

繁華不再,時不我予的鹿港,一如自己;

這篇文章與其說是悲悼鹿港,不如說是洪棄生的自憑自悼。


可是,時不我予的,又豈止洪棄生?


電視劇〈王冠〉第三季,有一集〈政變〉。

這集的主角是蒙巴頓公爵,王室大家族中眾人尊敬的長輩。

他最高曾任海軍元帥,在二戰期間建有赫赫軍功。


但屬於他的時代終將結束,老元帥必須退休了,

退休後眼見著工黨上位,新的執政黨新的施政,老元帥非常憤怒。

就在這時,一群曾為各領域佼佼者,但現已年近退休的老人們,

找上了蒙巴頓公爵,共謀一個推翻工黨首相的政變計畫。


對此政變,蒙巴頓公爵明知難以成功,內心卻也不免有些騷動。

密謀政變的事被女王得知,被女王不卑不亢的教訓了一頓。

被小女孩教訓一頓了呢,老元帥落寞的去探望他的老姊姊──愛麗絲公主(也是菲利浦親王的母親)

白髮蒼蒼的愛麗絲公主臥榻已久,消瘦蒼老,眼神卻依舊清明:

「大約在我滿七十歲時那剎那,我發現我不再是參與者,而是旁觀者,
然後就只是等待的問題了,還有別礙事──」


老公主敏銳地嘲笑道:

「聽說你最近就礙事了吧?」


「隨你怎麼笑吧,」老元帥眼神黯然:

「但這個國家的處境,我一點都不覺得好笑。」
「這是我的國家,他給了我一個名字、一個國家,我也以一輩子相報。
看到他淪落至此,我悲痛絕倫。」
raw-image

這曾是我的國家,給了我一個信念、一個價值的國家──

洪棄生的悲痛,是否和蒙巴頓公爵相似?


當我看到戲劇中蒙巴頓公爵落寞黯然的神情,

我想起了被迫剪辮後哀慟欲絕的洪棄生,

也想起了家中長輩對政局更迭,每每在電視前怨憤的批判嘆息。


「你們年輕人就是.....」、「年輕人亂搞!」

這樣的指責我常聽到,剛開始總是忿忿不平。


每個世代都有其必須面對的困境,每個世代都有他的地獄。

身為七年級生,我努力打拚卻卡在少子化、物價上漲的困窘時代。

做為新舊課綱交接的教師,

我心中痛惜著過去我所珍愛的古文佳篇已被撤去;

但某個程度來說,我認同新課綱強調自學的理念,

卻又必須在各種學習歷程、新課綱研習中摸索。


而坐在台下的年輕學生呢?

我們斥責他們終日低頭手機滑個不停,

但資訊爆炸、社群媒體的新型社交認同成了這個世代的新課題。


當我們叨念著「想當年.....」、「年輕人都在亂搞」的時候,

到底是一代不如一代,還是我們只認同自己回憶中黃金時代?


想起洪棄生,想起上學期講解這課時我的不耐,

我赫然明白,當我抱怨著新的科技設備,其實只是用抱怨掩飾我的不安──

那是疫情下三年來的惶惶然。


線上教學、網路教室早已對傳統教學造成爆炸性的翻轉;

當已經體會到線上自學快樂的學生,認真跟我說

「老師,我不懂我每日為什麼要被學校綁定這麼多時間?我自學反而學更多。」


我猛然的體悟到,傳統校園已非不可取代。

時代像車輪、像執鞭者,無情的輾壓,一記記鞭笞而下。

只要鬆懈停下腳步,根本不用等到屆齡退休,

時代就會淘汰跟不上腳步的人。


老人們叨念著回不去的過往榮光,也許我可因理解而不再心生煩感;

但當自己也對改變心生抗拒 ,滿肚牢騷時,

我是否也跟洪棄生拒學日語、拒絕裝電線、反對鐵路等西學等行為,其實是半斤八兩呢?


少將指派給Maverick的最後一個任務,就是回學校擔任教官,將技術傳承給年輕人。

Maverick憑藉著一流技術與經驗,證明了寶刀未老,老薑彌辣。

但光靠飛行技術無法讓他順利整合團隊,


過去痛失搭檔的夢魘,讓他對隊友安危更加戒慎,

練習中隊員失誤,Maverick嚴厲責備年輕學員:

「你為何失誤?向對方遺眷解釋!」

這是他用畢生痛楚換得的體悟。


同時他也恐懼,他越如母雞護崽般想讓孩子們不受任何傷害,

反而讓年輕學員越發缺乏自信。


一句「他們還沒準備好」,是長輩對年輕人的愛護,卻也是束縛;

直到最後,他聽了Ice man那句勸慰:

It's time to let go.

該放下了,從過往汲取經驗傳承,放手對年輕一代多些信任。


調整心態、重拾彈性的他,

以高超專業、身先士卒獲得年輕人的敬意,也給予年輕一代更多發揮舞台。

最終,他跟年輕團隊齊心合作,圓滿完成任務,英雄再次回歸。


Maverick再次證明了他的價值,海軍需要他,天空需要他。


但,我們心裡明白,

也許未來,無人機的時代終將全面取代飛行員。

但正如片中,長官和Maverick的對話:


長官說,「結局是不可避免的,獨行俠。像你們這種人勢必淘汰。」
The end is inevitable, Maverick. Your kind is headed for extinction.


而Maverick只報以自信帥氣的一笑:

「也許是吧,長官。但絕不在今天。」
Maybe so, sir. But not today.


英雄會凋零,

但英雄意志,將會傳承。

raw-image


#其實習慣了電子白板真的不錯用

#不過學生學的都比我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咩老師的追劇國文課的沙龍
857會員
72內容數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2025/03/25
這本《第二堂人生國文課》,我不再只用影劇漫畫結合。我們用課文看社會議題,看人性,更要看每一次人生關卡,自我的抉擇。 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Thumbnail
2025/03/25
這本《第二堂人生國文課》,我不再只用影劇漫畫結合。我們用課文看社會議題,看人性,更要看每一次人生關卡,自我的抉擇。 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Thumbnail
2025/03/05
我很喜歡朱自清的〈背影〉,因為他是一個不完美的故事。 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有好幾處模糊淡筆,交代的不清不楚:「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 為什麼兩年未見?朱自清並未寫出。因為那可能是他說不出的痛。
Thumbnail
2025/03/05
我很喜歡朱自清的〈背影〉,因為他是一個不完美的故事。 朱自清在這篇文章中,有好幾處模糊淡筆,交代的不清不楚:「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 為什麼兩年未見?朱自清並未寫出。因為那可能是他說不出的痛。
Thumbnail
2025/01/06
如果場景移到現代,你是梨商,碰到老道跟你乞討,盧個沒完,旁邊圍觀群眾越來越多,甚至拿起手機開始直播,你該怎麼辦?
Thumbnail
2025/01/06
如果場景移到現代,你是梨商,碰到老道跟你乞討,盧個沒完,旁邊圍觀群眾越來越多,甚至拿起手機開始直播,你該怎麼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今天突然想說一下這架飛機。 雖然去年夏天就到貨了… 日本陸軍二戰時期的「一式戰鬥機隼二型」。 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傑作機系列裡的其中一部。 鑄鐵機身,很沉重。 而且,真的很漂亮, 這個叢林塗裝,其實就是虎紋啊! 是不是很像陽光從樹林中穿過的光和影? 傑作機系列其實有很多有名的飛機, 為什麼我特別買「一式
Thumbnail
今天突然想說一下這架飛機。 雖然去年夏天就到貨了… 日本陸軍二戰時期的「一式戰鬥機隼二型」。 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傑作機系列裡的其中一部。 鑄鐵機身,很沉重。 而且,真的很漂亮, 這個叢林塗裝,其實就是虎紋啊! 是不是很像陽光從樹林中穿過的光和影? 傑作機系列其實有很多有名的飛機, 為什麼我特別買「一式
Thumbnail
高雅文學創作,為您揭露鮮為人知的種種幕後風波,宮闈秘史。本文為長篇連載,這是第一篇。
Thumbnail
高雅文學創作,為您揭露鮮為人知的種種幕後風波,宮闈秘史。本文為長篇連載,這是第一篇。
Thumbnail
6月書宅 – 追逐時光 六月 對於學生來說是畢業的季節 也是準備迎向新生活的季節 (下週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 突然發現很神奇的是 記憶中較為深刻的學生時代的記憶 似乎大多是連結著白天、炙熱的天氣 反而出社會後 記得的都是夜晚、偏冷的氛圍
Thumbnail
6月書宅 – 追逐時光 六月 對於學生來說是畢業的季節 也是準備迎向新生活的季節 (下週又要送走一屆學生了…) 突然發現很神奇的是 記憶中較為深刻的學生時代的記憶 似乎大多是連結著白天、炙熱的天氣 反而出社會後 記得的都是夜晚、偏冷的氛圍
Thumbnail
北京零公里 – 在竄動的時間看來,我們都只是平行宇宙中的一個可能 By 陳冠中
Thumbnail
北京零公里 – 在竄動的時間看來,我們都只是平行宇宙中的一個可能 By 陳冠中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寒假有多一點時間看書了,但很懶惰地一篇心得都沒寫。最近看的幾本書都滿喜歡的,就在月底簡單整理一下好了! (排序是閱讀順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我也想學別人打星星但根本不知道從何比較起)
Thumbnail
三十多年後,Maverick多了些滄桑,但保養得宜; 他的技術依舊卓越,對飛行的熱情絲毫不減; 他依舊是一代傳奇,但時代卻要拋棄他。
Thumbnail
三十多年後,Maverick多了些滄桑,但保養得宜; 他的技術依舊卓越,對飛行的熱情絲毫不減; 他依舊是一代傳奇,但時代卻要拋棄他。
Thumbnail
電影是一種超越時間的存在,兩個小時片長,可以跨越數百年的歷史,帶人穿越時空,電影同時也把人物與故事凝結在當下,隨時代歷久彌新、永不衰老。 「未來近在咫尺,而你不會參與其中,不久之後的將來,你所駕駛的戰鬥機不再需要飛行員,不在需要吃喝拉撒、會違抗命令的飛行員。」
Thumbnail
電影是一種超越時間的存在,兩個小時片長,可以跨越數百年的歷史,帶人穿越時空,電影同時也把人物與故事凝結在當下,隨時代歷久彌新、永不衰老。 「未來近在咫尺,而你不會參與其中,不久之後的將來,你所駕駛的戰鬥機不再需要飛行員,不在需要吃喝拉撒、會違抗命令的飛行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