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思考過為什麼大多數的我們都不太清楚最適合自己的衣服是什麼,然後拼了命去追尋更好看的衣服,但往往在短時間之內又開始垂頭喪氣。
大學的時候,我自認為還算蠻會穿搭的,每週固定翻閱時尚雜誌,然後記下必備單品,到了週末就會和維尼到市區逛遍所有服飾店,並搜刮Must-have items,我指的「所有」真的不是在鬧。
當時看到設計有型的復古硬殼背包,便毅然決然地買下,然後拿來裝我的教科書和鉛筆盒,即使它的揹帶設計有些特殊,以致於我每次都要特別留意揹上時的角度,但漂亮的外型依然讓我甘之如飴。
我想先感謝我的家人,提供我從揮霍中學習改變的機會。
每次進到大學教室時,我都是相當有自信的,在眾目睽睽之下,也能舒心地走到位置後坐下。我也嘗試燙髮和染髮,凡是當時公認是能變漂亮的作為,我應該都沒少做。
大學時期的生活其實沒有什麼太多的憂慮或壓力,念書考試、準備報告都是能接受的難度,只要不是真的太過放縱,學分的入手難易度大概是獵人貪婪之島卡片十個等級中的D吧!(哈哈)
真正的壓力是在出社會之後。
學習專業知識、與同事搞好關係、在上司面前表現、與客戶來回溝通、加班寫報告、週末趕新案、煩惱業績來源、老同學敘舊、陪伴戀人、符合家人期待等等,已經沒有餘裕像大學時還能悠哉地逛街,連特休出國旅遊都像是在趕場,那時候的我連和維尼見面的次數都寥寥無幾。
首先,我先想辦法換了一個比較適合內向的我的內勤工作,過了不久,一位和我之前在同樣職位水深火熱的老同學也過來打聽我現任的工作值不值得投遞履歷。
不過顯然我很擅長面試,但還是不擅長與人相處,公司的環境依舊不是我所偏好的生活,於是焦慮與壓力仍然困於我的身心,也沒有心思去想自己希望的生活是什麼,畢竟光救火就焦頭爛額。
我也知道事事無法盡如人意,或許我該做的是接受一切,不要總是抱怨,問題未必是出在工作身上,而是出在愛挑三揀四且如此高傲的我身上。
但是忍耐一個月我可以、忍耐一年也可以,忍耐一輩子好奇怪。尤其排除工作之後,剩下的時間竟如此稀少,連充電都還沒完成又得繼續上工,甚至吃大餐、出國旅遊等等娛樂生活彷彿只是試圖彌補一些壓力所造成的空虛。真正因此感到幸福平靜的人有多少呢?
難道我沒有資格去體驗其他事物嗎?一定非得等到我退休之後,在結婚生子,孩子都大了之後,才能去進行文字創作、影片創作、游牧生活?為何想成為自己必須提心吊膽?
總之,我自認為其中有些不合邏輯之處,於是一邊繼續探索內心,一邊將自己一點一點撿回來,畢竟我好像連自己究竟是個什麼也不全然清楚。
如同衣櫃裡那一堆衣服中,到底哪一件可以如實地表現全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