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內的風景──精神疾病經驗「談」|第二期| ──「發出的履歷如繁星,機會卻是如流星」談精障者的就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精神疾病經驗談」上一期的分享裡談到,精障者期待的生活,其實和我們每個人一樣。

當我們看到窗明几淨,我們會覺得很舒服。

我們也希望身邊有一些,願意好好聆聽自己的人。

我們希望每天睡一個好覺,不會失眠到天明。

我們希望有穩定的收入,是一個有工作的人。

然而這些單純的渴望,在精障者與會員們的生活裡,經常顯得非常困難。

#

|精障會員的心聲|

壹、「我們需要一個工作機會。」

根據勞動部108年的統計,慢性精神疾病人口中,就業者僅佔17.2%。由此可見,大部分精神病人沒有工作。在經濟上沒辦法獨立的同時,表示他們也沒有條件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上所有的事情,很有可能都是由家人去決定。所以,能否擁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腦、一張雙人床、一個合適的睡眠環境等等,對許多精障者來說,都太遙遠了。

貳、「發出的履歷如繁星,機會卻是如流星。」

一位有躁鬱狀況的會員,曾到國外讀書,當過董事長的秘書。然而,隨著踏入中年,工作開始變得難找,每每找到新工作,卻又會被莫明的焦慮影響表現與信心。失業一年多,曾發出的履歷多如繁星,機會卻如流星般一閃即逝。最近他終於找到工作了,然而,薪資從以前五、六萬,到現在不到三萬元。

參、「一直忍耐苦撐,最後還是離職了。」

一位有思覺失調狀況的會員,長時間一直在找工作,也曾向就業服務員、職管員等尋求協助,然而經過漫長等待,始終沒有找到工作。終於,最後在連鎖快餐店找到兼職工作,但人際壓力讓他透不過氣,一直忍耐苦撐,最後還是需要離職,才能讓自己的心定下來。這位會員的近況是,大半年前,嘗試去做防疫的工作。

肆、「為什麼會這樣苦?」

有人說,人生本來就會遇到很多的苦。如果人生的苦,像是黑咖啡或苦瓜,那麼這樣的苦,是苦盡甘來的苦,有人會喜歡這個苦。但精障者的苦,是鍋子燒焦的苦,是無奈,卻不得不接受的苦。但精障者的苦經常是很複雜的,有時候努力也不見得可以變甜。

伍、「難道這麼努力還不夠嗎?」

大家經常覺得,精障者還不夠努力。然而,像是上述的種種故事裡,他們願意努力地嘗試,各種各樣的工作型態,嘗試克服自身獨特的艱難,他們心裡常常在問的是:難道這麼努力還不夠嗎?想要改變現有狀況,對想要求職的精障者而言,並不容易,且可以運用的資源,也確實太少了。

|工作者分享|

精障者面對的困境,除了經濟弱勢以外,還有更多其他社會的因素,當中包括社會污名、歧視與偏見等等。或許,我們並不能馬上改變現況;然而,在我們的生活裡面,可以做些小小行動,讓事情慢慢去改變。

如果今天你在網絡社群裡看到在討論精障相關的事情,你可以不用湊熱鬧跟著風向附和。或許你也可以不去留言,讓流言慢慢消逝;或是嘗試與精障者站在一起,從他們的角度,發出一點點同理的聲音。

如果你是主管,今天來面試的人跟你坦誠精障身分,假若他符合你的條件,請你給他/她一個機會,因為這可能是他/她投的100封履歷中,唯一有面試機會的工作。

如果今天來上班的新同事是精障者,你可以給他們時間,去重新適應工作。因為這可能是他/她離開職場十幾年後,第一份工作。我們都期待,這個世界是友善的,人是彼此關懷與連結的,社會願意接納不同的人們。與其去期待這樣的世界,不如由我們自己出發,開始去實踐吧。

#

|關於我們|

「精神疾病經驗談」是由一群帶著精神疾病經驗的人們所組成的小團隊,我們一起討論、分享疾病經驗相關的議題,期待自身的聲音能夠被聽見;希望我們在艱難裡獨一無二的主體經驗,能夠被關注、理解、與尊重。

#精神疾病經驗「談」
#精神疾病的主體經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94會員
194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2/07/28
上一期「精神疾病經驗談」分享的文章「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談精障者的人際關係(上)」,紀錄了精障會員們在交朋友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今天則要與大家分享,精障會員們渴望友誼的種種原因,與曾經為了交朋友而嘗試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相關的反思。
Thumbnail
2022/07/28
上一期「精神疾病經驗談」分享的文章「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談精障者的人際關係(上)」,紀錄了精障會員們在交朋友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今天則要與大家分享,精障會員們渴望友誼的種種原因,與曾經為了交朋友而嘗試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相關的反思。
Thumbnail
2022/07/28
「希望可以有人了解我,可以和我做朋友。」這是〈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中,小霞開放給觀眾書寫的交換日記,這個「互動式作品」背後,是她最初的創作源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變成了一門「學問」,需要特別去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也變成精障者關注的題目。
Thumbnail
2022/07/28
「希望可以有人了解我,可以和我做朋友。」這是〈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中,小霞開放給觀眾書寫的交換日記,這個「互動式作品」背後,是她最初的創作源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變成了一門「學問」,需要特別去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也變成精障者關注的題目。
Thumbnail
2022/07/28
活泉之家「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已於2020年10月18日圓滿結束;但現實中「精神病人的房間」,卻仍每天在上演。 今天在這裡,我們想跟大家分享活泉之家的「精神疾病經驗談」。 在預備「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期間,活泉夥伴們在「精神疾病經驗談」的討論過程中,也曾經分享自己「渴望的房間」。 #
Thumbnail
2022/07/28
活泉之家「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已於2020年10月18日圓滿結束;但現實中「精神病人的房間」,卻仍每天在上演。 今天在這裡,我們想跟大家分享活泉之家的「精神疾病經驗談」。 在預備「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期間,活泉夥伴們在「精神疾病經驗談」的討論過程中,也曾經分享自己「渴望的房間」。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我想找就業服務員的工作,但是一直找不到...」電話那邊傳來這樣的訴苦,我也只能無奈地笑笑。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困擾了。
Thumbnail
「我想找就業服務員的工作,但是一直找不到...」電話那邊傳來這樣的訴苦,我也只能無奈地笑笑。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困擾了。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上一期「精神疾病經驗談」分享的文章「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談精障者的人際關係(上)」,紀錄了精障會員們在交朋友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今天則要與大家分享,精障會員們渴望友誼的種種原因,與曾經為了交朋友而嘗試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相關的反思。
Thumbnail
上一期「精神疾病經驗談」分享的文章「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談精障者的人際關係(上)」,紀錄了精障會員們在交朋友時,遇到的困難與困惑。 今天則要與大家分享,精障會員們渴望友誼的種種原因,與曾經為了交朋友而嘗試付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相關的反思。
Thumbnail
「希望可以有人了解我,可以和我做朋友。」這是〈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中,小霞開放給觀眾書寫的交換日記,這個「互動式作品」背後,是她最初的創作源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變成了一門「學問」,需要特別去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也變成精障者關注的題目。
Thumbnail
「希望可以有人了解我,可以和我做朋友。」這是〈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中,小霞開放給觀眾書寫的交換日記,這個「互動式作品」背後,是她最初的創作源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變成了一門「學問」,需要特別去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際關係也變成精障者關注的題目。
Thumbnail
如果今天來上班的新同事是精障者,你可以給他們時間,去重新適應工作。因為這可能是他/她離開職場十幾年後,第一份工作。我們都期待,這個世界是友善的,人是彼此關懷與連結的,社會願意接納不同的人們。與其去期待這樣的世界,不如由我們自己出發,開始去實踐吧。
Thumbnail
如果今天來上班的新同事是精障者,你可以給他們時間,去重新適應工作。因為這可能是他/她離開職場十幾年後,第一份工作。我們都期待,這個世界是友善的,人是彼此關懷與連結的,社會願意接納不同的人們。與其去期待這樣的世界,不如由我們自己出發,開始去實踐吧。
Thumbnail
活泉之家「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已於2020年10月18日圓滿結束;但現實中「精神病人的房間」,卻仍每天在上演。 今天在這裡,我們想跟大家分享活泉之家的「精神疾病經驗談」。 在預備「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期間,活泉夥伴們在「精神疾病經驗談」的討論過程中,也曾經分享自己「渴望的房間」。 #
Thumbnail
活泉之家「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已於2020年10月18日圓滿結束;但現實中「精神病人的房間」,卻仍每天在上演。 今天在這裡,我們想跟大家分享活泉之家的「精神疾病經驗談」。 在預備「精神病人的房間」展覽期間,活泉夥伴們在「精神疾病經驗談」的討論過程中,也曾經分享自己「渴望的房間」。 #
Thumbnail
合理調整(Reasonable Accommodation)一直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照顧者專線的政策小組所研究之精神障礙者權益的一部分。雖然在我國少數法規中可見「合理調整」(註一),然而若仔細研讀各該規定便可發現諸多內容未盡周全。
Thumbnail
合理調整(Reasonable Accommodation)一直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照顧者專線的政策小組所研究之精神障礙者權益的一部分。雖然在我國少數法規中可見「合理調整」(註一),然而若仔細研讀各該規定便可發現諸多內容未盡周全。
Thumbnail
身心障礙者找工作的時候,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但其中,精障個案比起其他障別來說,求職的時候特別容易遇到社會大眾「汙名化」的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其實連我們專業人員間的溝通都會遇到,像我自己曾在精神醫學部待過,對精障個案會出現的狀況很清楚,也知道穩定的個案其實不需要太擔心。
Thumbnail
身心障礙者找工作的時候,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但其中,精障個案比起其他障別來說,求職的時候特別容易遇到社會大眾「汙名化」的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其實連我們專業人員間的溝通都會遇到,像我自己曾在精神醫學部待過,對精障個案會出現的狀況很清楚,也知道穩定的個案其實不需要太擔心。
Thumbnail
工作是一個難題。 大學時期憂鬱症大爆發,見識過無能的自己,因此一度非常害怕出社會後沒辦法工作、沒辦法賺錢、沒辦法獨立生活。 吃藥治療後,情緒變得很穩定,只剩兩門課的情況下,跑去打工,開啟工作職涯。先嘗試假日工讀,也就是一個禮拜工作兩天,在超商。當時還十分沒自信...
Thumbnail
工作是一個難題。 大學時期憂鬱症大爆發,見識過無能的自己,因此一度非常害怕出社會後沒辦法工作、沒辦法賺錢、沒辦法獨立生活。 吃藥治療後,情緒變得很穩定,只剩兩門課的情況下,跑去打工,開啟工作職涯。先嘗試假日工讀,也就是一個禮拜工作兩天,在超商。當時還十分沒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