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城市隨記] 遇見夢 Honda Dream 50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被拖去陪健檢的路上,經過的巷子裡,騎樓停著這低調不起來的本田夢50(Honda Dream 50 / Honda AC15),很難不去注意它。大紅色的車架配上銀色車身色,就好像時光機般帶回到1960s。

本文的這些照片是在詢問過車主的同意後才拍攝的,引用前請先告知唷。

------------------------------------------------------------------------------

不免俗的,我們還是來聊聊這台夢50吧~

我們都知道Dream 50是復刻1960年代本田賽事用車RC110與CR110,製作出的一般道路可上的版本(英文:street legal,指的是可以領牌上路的道路版,當然在臺灣領牌又是另一回事了XD)。

簡單認識一下RC110,本田早期賽車代號多半都是使用RC做稱呼,全名是Racing Corporation,所以Honda RC(或者後來縮寫HRC)就是本田賽車的通稱。Honda RC110是本田第一台參與GP賽事50cc級距的車,那一年是1962年(同年還有RC111,規格大致接近)。這台車配有四行程單缸50cc的DOHC引擎,汽缸前傾35度,單排氣管設計,車架前部固定在引擎汽缸頭。第一代的檔位是五檔設計,後來還有其他更多檔位的改版。拆掉整流罩就可以看見經典的米老鼠汽缸頭XD。

raw-image

後來本田於該年的GP賽事只拿到第三名,第一名被變態的二行程鈴木拿去了XD(該年Suzuki派出RM62,由西德賽車手Ernst Degner拿下鈴木車隊第一個50cc級距的冠軍)。所以,後來又接著研發雙缸四行程的RC112,不過這不在本篇的討論中了。

差不多同年稍晚,本田推出和RC110有近親關係的降速版CR110,CR指的是Cub Racer,提供給那些想辦私人賽事的玩家購買,有分為道路版(street)與賽車版,道路版的CR110 Street為五檔變速,配有大燈、消音塞等等一般道路該有的配件,還有像是C110般的上繞管與防燙蓋,整體比較接近Sport Cub;而賽道版則配置八檔變速,外觀比較接近RC110。

raw-image

------------------------------------------------------------------------------

講多了,還是要回來說說Dream 50 AC15~

Honda Dream 50 AC15的設計起點就是來自於RC110 / CR110,有點像是vintage-inspired的致敬作品,並且設計成道路版,有大燈、方向燈、儀錶板、踩發桿等等(可以在日本領牌)的street legal bike。第一代夢50於1997年生產,型號CB50V,是採用最原始的塗裝:銀色油箱、紅色車架,不過煞車都是採用前碟式煞車。第二代是1998年生產的CB50W,差在塗裝不同,變成黑色車架,紅色油箱與尾殼,我覺得這個版本的塗裝比較穩重內斂XD。這兩代都是只有日本上市,檔位都是設定在五檔變速。

後來真的有銷到國外的是2004年左右的Honda Dream 50R(AR02),這台車是賽車取向,隸屬於本田HRC部門的生產線XD。出廠沒有配備大燈等等一般道路該有的配件,取而代之的是號碼牌架與空白號碼牌,為六檔變速,是真真實實的廠車哦XD。

------------------------------------------------------------------------------

好啦,歷史說多了,就回來看看這遇見的夢XD,這是1997年式樣的Honda Dream 50。

raw-image

我對夢50的第一印象是這筆直的雙排氣管,這讓人不太相信這是台只有50cc排氣量的摩托車XD。整體配色上雖然鮮豔但不花俏,土除的銀色有助融入車體,車架則透過紅色烤漆讓許多三角結構更突出。

raw-image

覺得排氣管的設計蠻有趣的,前段很細,到中段往尾段逐漸擴出成錐管。側蓋融入車架的三角內,看起來很舒服啊XD。

raw-image

這就是經典不敗的米老鼠雙凸輪軸汽缸頭(多了鎖點可能比較像工業風的米老鼠),引擎小而顯得汽缸頭很大。左側的側蓋上有備用油的油杯開關。

raw-image

日本內銷車當然油箱上有日文警示貼紙是很合理的XD。

raw-image

因為是道路車取向,所以配置了時速與轉速錶,這種高轉車紅線區在13.5千轉蠻合理的,比較特別的是,轉速錶上有Side stand立側柱指示燈,可能是怕大家太常跑GP而忘記這台車不是賽車(抱歉這是垃圾話XD);而時速錶極限是60km/h,據說可以改化油器解封印,所以Speed warning指示燈亮表示解封印成功的意思囉(沒事,我不是要誤導大家啦XD)。

raw-image

從上方看,發現這台車因為長油箱而視覺上非常瘦長,後面緊貼著小小單坐,油箱中間有條黑色橡膠飾帶,也是不可或缺的配件。乾淨的三角台與固定在上三角台之下的下斜分離把,都是一台老式賽車會有的元素。

raw-image

這台車其實蠻小台的,有點像是比較大的玩具模型的感覺XD,拿一個尷尬的城市寫聲當比例尺,可以發現這台車真的很小巧~

------------------------------------------------------------------------------

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5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城市寫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9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Thumbnail
2022/12/29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Thumbnail
2022/10/02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Thumbnail
2022/10/02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Thumbnail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人生可以很長,亦可以很短,倘若有些事情認為做了便無悔,那就立刻行動吧,時間不會等人,不要到看人生跑馬燈時,才發現沒有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
Thumbnail
「人生可以很長,亦可以很短,倘若有些事情認為做了便無悔,那就立刻行動吧,時間不會等人,不要到看人生跑馬燈時,才發現沒有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
Thumbnail
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真的豪爽了!
Thumbnail
豪爽的推出就是主打美國車,有點自我風格的呈現。可以想像自己活在1980~1990年的臺灣,沒有太多額外進口車選擇的環境裡,能有這樣「類進口車」的選擇已經是不得了的突破了。如果只單注意豪爽的引擎聲,那無法顯出這台車特殊的地方。因為豪爽是騎精神的:精神如果對了,豪爽就真的豪爽了!
Thumbnail
RG有好幾種塗裝版本,我之前在北部常常看見暗紅色的RG,發現這車其實也不是太冷門的車;後來又過了一、兩年,在中部又發現一台銀配綠的RG125E,再來才是我擁有的黑色RG。自己並不知道原廠到底有出哪幾種顏色可以選擇,但黑色是我認為最有日式風格的塗裝XD,很耐看呢!
Thumbnail
RG有好幾種塗裝版本,我之前在北部常常看見暗紅色的RG,發現這車其實也不是太冷門的車;後來又過了一、兩年,在中部又發現一台銀配綠的RG125E,再來才是我擁有的黑色RG。自己並不知道原廠到底有出哪幾種顏色可以選擇,但黑色是我認為最有日式風格的塗裝XD,很耐看呢!
Thumbnail
關於GT380這部車,它一直是我的夢想車,因為自己從第一台Suzuki機車雷霆TR125、接著擁有GT185、然後RG125E;在這樣的成長歷程中,對鈴木多缸二行程機車有種憧憬,於是就看上了在日本號稱「新空冷時代的先鞭」的GT380。本次有幸近距離接觸380,藉此記錄維修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關於GT380這部車,它一直是我的夢想車,因為自己從第一台Suzuki機車雷霆TR125、接著擁有GT185、然後RG125E;在這樣的成長歷程中,對鈴木多缸二行程機車有種憧憬,於是就看上了在日本號稱「新空冷時代的先鞭」的GT380。本次有幸近距離接觸380,藉此記錄維修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關於CB750,是一台背負著很多期望、標籤、指標的出現,它於1968年尾發表第一台prototype,而對當時世界生產機車的各大廠擲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當時也在策畫類似概念的川崎。這段過程也常被許多國內外車友戲稱是本田與川崎競爭的起點。
Thumbnail
關於CB750,是一台背負著很多期望、標籤、指標的出現,它於1968年尾發表第一台prototype,而對當時世界生產機車的各大廠擲下一枚震撼彈,尤其是當時也在策畫類似概念的川崎。這段過程也常被許多國內外車友戲稱是本田與川崎競爭的起點。
Thumbnail
三陽野狼80,車身型號SS80,車架是採用與Honda SS50一樣的壓鑄式T型鋼板車架,只不過椅墊比較長,因為三陽把這台車當作是可通勤、可雙載的多功能小車,這可以解釋為何當年廣告要大家猜「情人座」椅墊有多長(因為長度不是原廠數據,是三陽自己加長的)。
Thumbnail
三陽野狼80,車身型號SS80,車架是採用與Honda SS50一樣的壓鑄式T型鋼板車架,只不過椅墊比較長,因為三陽把這台車當作是可通勤、可雙載的多功能小車,這可以解釋為何當年廣告要大家猜「情人座」椅墊有多長(因為長度不是原廠數據,是三陽自己加長的)。
Thumbnail
波音(Boeing)125,型號CB125S,其實就是日本本田的CB125S,只差在波音改用鐵片後搖臂和包覆式鍊條蓋、檔位是循環四檔,而原裝CB125S是國際五檔與圓管後搖臂,其他幾乎雷同。而波音這個名字就只是三陽工業在臺灣上市要幫車取個名字這樣,不過在當時聽起來確實很新鮮啊XD。
Thumbnail
波音(Boeing)125,型號CB125S,其實就是日本本田的CB125S,只差在波音改用鐵片後搖臂和包覆式鍊條蓋、檔位是循環四檔,而原裝CB125S是國際五檔與圓管後搖臂,其他幾乎雷同。而波音這個名字就只是三陽工業在臺灣上市要幫車取個名字這樣,不過在當時聽起來確實很新鮮啊XD。
Thumbnail
經過的巷子裡,騎樓停著這低調不起來的本田夢50(Honda Dream 50 / Honda AC15),很難不去注意它。大紅色的車架配上銀色車身色,就好像時光機般帶回到1960s。
Thumbnail
經過的巷子裡,騎樓停著這低調不起來的本田夢50(Honda Dream 50 / Honda AC15),很難不去注意它。大紅色的車架配上銀色車身色,就好像時光機般帶回到1960s。
Thumbnail
MORIWAKI(森脇)MD250是在2009年的時候發表,當時世界摩托車錦標賽(MotoGP)各家車廠為了對應即將從二行程125cc的GP125改制成四行程250cc的Moto3,在開發出新型賽車的過渡期投入GP3等級賽事的產品,大致上是以GP125的車架搭配各家車廠自己的250cc Super
Thumbnail
MORIWAKI(森脇)MD250是在2009年的時候發表,當時世界摩托車錦標賽(MotoGP)各家車廠為了對應即將從二行程125cc的GP125改制成四行程250cc的Moto3,在開發出新型賽車的過渡期投入GP3等級賽事的產品,大致上是以GP125的車架搭配各家車廠自己的250cc Super
Thumbnail
這算是很意外(也很難得)的機會,不單只是騎到阿公輩的老車。 這是1950s末的MV Agusta 125 TR Centomila,距今也快一甲子了。
Thumbnail
這算是很意外(也很難得)的機會,不單只是騎到阿公輩的老車。 這是1950s末的MV Agusta 125 TR Centomila,距今也快一甲子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