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班》(二) 要如何完成另一半的性別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衝突

《第二輪班》裡面有十對夫妻的家訪經過,他們各自在家務分配上都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總括來說,一個人對家務應該如何分配的想法來自他的性別意識,一個人的性別意識型態可以由兩個地方來定義:一個是他想要被認同的場域,是家庭還是職場,一個是他想要掌握的權力,是較多,還是較少或是雙方平等。通常性別意識都跟生長背景息息相關,例如在第一個案例裡,南茜從小看到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在家裡沒有地位,媽媽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出外工作過,爸爸就覺得她什麼都不懂,對她很不尊重,所以南茜從小就決定一定不要重蹈媽媽的覆轍,她一定要擁有自己的事業,並且要讓老公跟她一起平均分擔家務。但南茜的老公伊凡對家庭有不一樣的想法,他的媽媽有酗酒的問題,疏於照顧小孩,所以他從小就期望可以有一個溫暖的家,太太會好好照顧小孩,也會好好照顧他。

我們可以把南茜歸為「平等型」,她同樣看重家庭與事業,也希望雙方擁有平等的權力,一起平均分擔,而伊凡則是「過渡型」,他支持南茜的工作,也願意幫忙一部份的家務,但他不願意做出承諾,要對哪些家務負責,當然也達不到南茜所希望的「平均分擔」的程度。在經歷過幾輪爭執,大吵後,這對夫婦達成了一個協議:南茜負責樓上的家務,伊凡負責樓下的家務,聽起來似乎是某種程度的公平,但其實「樓下」只有車庫與狗而已,南茜等於包辦了幾乎全部的家務,南茜之所以願意做出妥協是因為夫妻已經吵到要分居了,比起對公平的渴望,南茜更害怕離婚,她看到同學因為離婚陷入困境,離婚的女人沒有過得比較快樂,還因為在跟前夫掙取子女的撫養權,總是為了錢跟時間苦苦掙扎,於是她用「樓上樓下」包裝一個「公平」的迷思,讓自己放棄追求實質的平等。

這是很多夫妻的現狀,他們的性別意識不一定會與家務分配上一致,在另一個案例裡面的卡門與法蘭克都是「傳統型」,卡門的爸爸在小孩剛出生的時候就拋棄了母女,單親母親在那個年代過得十分辛苦,卡門看著媽媽一直以來都沒有任何人依靠,她下定決心一定不要一個人生活,她得要有成功的婚姻,如果要有成功的婚姻,她就不能太強勢,她樂意讓老公賺錢養她,她的老公法蘭克也期盼自己是一個讓太太無需工作的傳統型男人,但現實是法蘭克的薪水不夠養活一家人,卡門必須工作,因為卡門必須工作的關係,原本應該全屬於卡門負責的家務也需要法蘭克的協助,卡門帶著歉意請法蘭克幫忙採買,幫忙打掃,幫忙煮飯,一件一件「幫忙」加總起來,法蘭克近乎分擔了一半的家務。

卡門的性別意識是傳統型的,她扮演一個需要男人照顧的無助者,無能者,得到了一個「平等型」的家務分配,南茜擁有「平等型」的性別意識,不願像傳統女性一樣示弱,最終卻獲得「傳統型」的結局。因為爭取平均分配家務失敗,南茜只能轉而說服自己既然樓上家務全由自己負責,她就可以擁有全部的主導權,要什麼時間吃飯,要買什麼衣服,要怎麼照顧小孩,她都不讓伊凡插手,甚至有意無意的剝奪伊凡與小孩相處的時間,她也拒絕伊凡想要的性愛,當成是對伊凡不分擔家務的懲罰,這些行為其實都與南茜所相信的女性主義背道而馳,南茜成為了她不想成為的那種女人。


感謝經濟學

在南茜與伊凡的案例裡面,南茜把「不做家務」與「不夠愛她不夠尊重他」捆綁在一起,南茜並不介意多做家務,而是認為伊凡不做家務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工作比較重要,所以才會覺得應該是南茜犧牲時間來完成家務,但伊凡覺得尊重與分擔家務無關,他對南茜展現尊重的方式,是他會專心聆聽她對各種事情的觀點,也會在重大的決定上徵詢她的意見,如果南茜覺得工作與家庭兩頭燒太累,南茜可以減少工作時數,他覺得這是對南茜的體貼,但就南茜的感受而言,這根本不是體貼,而是剝奪,是要她為家庭犧牲自己的工作。

作者在家訪裡面發現,在婚姻關係裡面,產生衝突常常不是來自實際的行為分配不均,而是對應對什麼心存感激的定義有了矛盾,例如有的男性覺得自己努力加班賺錢,太太應該感謝他,但如果太太並不感謝這份禮物,就會抱怨老公都在家庭缺席,覺得不公平,有的女性覺得自己的高所得是對家庭的貢獻,但老公卻對這項禮物很不領情,還不如太太多花點時間待在家裡,結果就有了衝突,作者把這種關係稱為「感謝經濟學」,付出對方需要的,對方心懷感激,「感謝」的帳目才會平衡,雙方才能繼續走下去。


如何完成性別革命?

因為男人經歷工業化的時間比女人早,當男人花時間在職場上追求自己的價值認同時,是女人幫忙吸收了這場變革所帶來的動盪。但當後來女人迎來工業化,她們離開家庭,被帶進職場,這個時候卻沒有其他角色幫忙女人吸收變革所帶來的動盪,於是所有的矛盾又都回到了女人身上。這一波性別革命爭取了讓女生可以和男生有一樣的機會,它塑造了「追求自我實現」的現代女性形象讓女性心生嚮往,但它只完成了一半,它並沒有產生一個「讓我們一起照顧小孩分擔家務」的現代男性形象與之搭配,所以無可避免的造成婚姻中的緊張關係。

這幾十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女性出外工作,離婚率也節節高升,社會因此做出一個結論:女性出外工作導致離婚,因為這些女人要求更高,自我感覺更良好,都是因為女人變了的緣故,但問題也許是因為男人沒有變的緣故,所以離婚率大幅增加,如果職業婦女的先生願意分擔家務與照顧小孩,這些女人的壓力就不會這麼大,婚姻關係就不會這麼緊張。

大部份的人在討論「家庭教養」都把焦點放在母親的影響上,但其實父親的角色也扮演了很大的作用力。南茜把「不做家務」與「不夠尊重她」捆綁在一起是因為看到父親在家裡像個老爺,頤指氣使的使喚母親,在訪談中,很多男人回憶起父親,大多形容他們是缺席者,隱形者,只會賺錢,不關心家人的需求與感受,而在訪談裡面投入最多家務的男性,他的成長背景裡面有一個消失的生父與慈愛的繼父,繼父待他就像親生的兒子一樣,因此他有了非常明確的好模範與壞模範,他想要成為像他繼父一樣的爸爸。

一個男性願不願意投入家務,影響最深的因素是他們的父親在家庭裡面是什麼樣子,不是指父親是否分擔家務,而是父親是否積極的參與家庭。每個時代父親的角色要做的事情不一樣,在過去,父親可能沒有做太多家務,但但如果他積極投入孩子的教養,在家庭活動中不缺席,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鮮明的父職形象,長大以後也會樂意做一個積極參與家庭的男性,也比較可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願意分擔更多的家務。


感想

對於第二輪班,很多男人常常採取一種策略,就是「降低標準」,他不煮飯,每天吃冷凍食品,反正他對吃不講究,他不看育兒書,覺得養育小孩不需要看書,如果要他洗衣服,他就全部塞一起,反正男人的衣服沒有這麼講究,卻把老婆的漂亮襯衫搞到染色縮水,如果老婆受不了,那是因為她有較高的需求,那就只能她自己做。他會稱讚老婆做得比他好多了,又快又有條理,不像他笨手笨腳,這些稱讚可能是真心的,但逃避的動機佔了大部份。

俗話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每個「平等型」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積極歡迎老公參與家裡大小事務的女人,為了讓男人完成屬於他的,另一半的性別革命,女人要做的,就是持續的督促,讓他盡量做他能做的,不要因為自己可以就都自己來,也不要因為男人一開始的不擅長,不順手就放棄,女人們的任務是要幫男人完成革命,不是要成為家務高手,千萬別搞錯目標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NEBOOK掘冊的沙龍
20會員
81內容數
喜歡看書,也喜歡把好書分享給更多人,主持 Podcast「MINEBOOK掘冊」 合作聯繫:info@minebook.tw
2025/04/11
那不勒斯故事一共有四本書,講述了兩個女主角莉拉與艾琳娜一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1
那不勒斯故事一共有四本書,講述了兩個女主角莉拉與艾琳娜一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講的是職場裡的的溝通,特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要如何溝通,才會最有效率,達到目的。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講的是職場裡的的溝通,特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要如何溝通,才會最有效率,達到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代人提倡男女平權,即便今日女性於法律上被賦予與男性相等的權利,但在先天生理條件與約定成俗的社會文化下,仍不斷面臨許多隱藏的阻障,尤其是有了婚姻之後,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成了最大的挑戰,職場壓力加上伴侶關係、經濟規劃以及孩子的...
Thumbnail
現代人提倡男女平權,即便今日女性於法律上被賦予與男性相等的權利,但在先天生理條件與約定成俗的社會文化下,仍不斷面臨許多隱藏的阻障,尤其是有了婚姻之後,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成了最大的挑戰,職場壓力加上伴侶關係、經濟規劃以及孩子的...
Thumbnail
理想的男性? 我家的一樓是太太經營的藝術教育工作室。有一次在課程結束後,我拿起冰箱的菜,拿到廚房處理食材。一旁的媽媽用一種敬佩的眼神看著我說:「哇!好棒喔!新好男人耶!~」我一方面暗爽在內心(被媽媽稱讚真好),但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做這麼「日常」的事情,會引起另一位媽媽的大力誇讚? 被稱讚為「
Thumbnail
理想的男性? 我家的一樓是太太經營的藝術教育工作室。有一次在課程結束後,我拿起冰箱的菜,拿到廚房處理食材。一旁的媽媽用一種敬佩的眼神看著我說:「哇!好棒喔!新好男人耶!~」我一方面暗爽在內心(被媽媽稱讚真好),但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做這麼「日常」的事情,會引起另一位媽媽的大力誇讚? 被稱讚為「
Thumbnail
這場性別革命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變革,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追求自我實現,但擁有工作的女人不像男人一樣,因為有了金錢,就免除家務的責任,不論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很多女人還是認為家務是自己的責任範圍。這場性別革命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婚姻關係,讓我們看看它帶來哪些衝擊吧。
Thumbnail
這場性別革命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變革,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追求自我實現,但擁有工作的女人不像男人一樣,因為有了金錢,就免除家務的責任,不論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很多女人還是認為家務是自己的責任範圍。這場性別革命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婚姻關係,讓我們看看它帶來哪些衝擊吧。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Thumbnail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對已婚婦女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照顧孩子」變成了還要同時兼顧家庭經濟呢?我想大概是現在小家庭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單靠男性一個人賺錢養家已經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開銷,自然而然地也只能把這個期望加諸在女人身上了吧?!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們對已婚婦女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照顧孩子」變成了還要同時兼顧家庭經濟呢?我想大概是現在小家庭的生活越來越不容易,單靠男性一個人賺錢養家已經無法負擔一家人的生活開銷,自然而然地也只能把這個期望加諸在女人身上了吧?!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喜歡這本《雙薪家庭進化論》最大的原因,不只是以太太的職涯為面向在探討,而是將整個家庭,尤其珍貴的另一半一起併入深入研究,尋找夫妻各自職涯與家庭的一個真正平衡點,而非強調女性經濟獨立自主、輕忽家庭中另一半的存在。
Thumbnail
喜歡這本《雙薪家庭進化論》最大的原因,不只是以太太的職涯為面向在探討,而是將整個家庭,尤其珍貴的另一半一起併入深入研究,尋找夫妻各自職涯與家庭的一個真正平衡點,而非強調女性經濟獨立自主、輕忽家庭中另一半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