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追著這個專題的朋友就會知道,會開啟這個專題,主因是自己胖得不成人形,讀了王醫師的書受到鼓舞,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
半年來我瘦很多嗎?我覺得不能這樣形容欸,因為我原本就胖了很多,我現在只是回到我介於很胖跟瘦之間而已,其實應該要繼續瘦才行,但比起最胖的時候的確是瘦了不少。(白話來說就是,你要讓別人看出變瘦,首先要胖很多。)
最近正在讀
《原子習慣》,講到「
我們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變,沒能看見有形的成果,就決定放棄。」我覺得這就是很多人減肥的心態,因為把目標放在減幾公斤、非常執著數字,忽略身體變胖變瘦都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
想要造成有意義的差異,你必須維持一個習慣夠久,以突破這個停滯期。」
「許多人會在實現某個目標之後,重拾舊習。」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瘦下來之後,維持是更困難的。很多人會把減肥當成階段性的事情,覺得只要瘦到一個公斤數就可以回復原本的生活習慣。所以有非常多的人使用各種方法瘦之後,而後復胖。
「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在過程中,你為自己做了哪些細小的改變,待他們成為一個習慣,變瘦也是自然而然。成功健康瘦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比別人更崇高的目標,而是因為他們每一天都落實著健康的本質。
除了科學數據外,看起來胖瘦都是比較而來的。一個人的體態沒有標準答案,相信在健身或減重的過程中,大家一定都經歷過,覺得自己什麼地方特別弱、特別練不起來,或是明明已經很努力維持,但某些部位就是很容易走鐘,那些都是天生的,不要沮喪。
《原子習慣》裡面有一段話我覺得很適合拿來送給大家: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過程中會有挫折,但長久下來,生命的品質往往取決於習慣的品質。習慣不變,結果就不會變;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習慣,凡事皆有可能。」
有朋友問我,在這個專題裡面,是不是沒有完全按照王醫師的飲食規則,我回答是,在最前面幾篇,有特別紀錄,我希望用讓身體相對舒服的方式,王醫師的書給了我概念,我依照自身情況去調整,這也是為什麼前面常常提醒大家,如果有任何營養學或醫學上的問題,一定要請教醫師,我只就自身經驗做分享。
這個專題名稱並不是4+2R代謝飲食法紀錄,而是那些走過的減肥路,分享我過去走過的一些荒唐路,以及正在走的健康飲食管理過程。
「設定目標的目的是贏得比賽,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原先我以為開啟這個飲食計畫是會有終點的,半年後我發現,飲食管理沒有盡頭耶!而且當你迷戀上原型食物之後,會在無形之中戒掉很多東西。我當然還沒有達成心中的目標,我知道自己正在靠近,繼續堅持對的事情,不要因為體重停滯就開始餓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
我的重點擺在「我要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增肌減脂是我在這件事情上面能夠得到的附加成果,而健康瘦的過程與心得,就是我會一直在這個專題裡面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