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靈魂的重量,或許是確診的第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紀錄一下,今天可能是我得知罹癌的第一天,家人要我不要把cancer掛在嘴邊,似乎會有不好的影響。


raw-image


沒有戲劇性的情節,沒有矯情的雞湯鼓勵,就如同我曾在文章寫到的,我的生活中不太會出現「我的老天」、「天公伯」等相關的台詞。醫師故意輕鬆的說:「誒,這裡怎麼有個腫瘤!」我淡淡的回答:「對啊,不是為此來看診的嗎?」

大約一兩個月前,開始覺得乳房某個位置有點不適,我沒想過可能是皮膚過敏或是天氣熱所導致,很直覺就認為是乳癌——或者說至少是腫瘤。但上個月正在進行搬家,並不把這事放在身上,直到本週一不適感突然加劇,摸到更明顯的凸起物,似乎在這一週變得嚴重⋯⋯原本計畫下週看醫師,但我媽率先幫我掛了今早的診,本來我寧願睡飽而不要去看診,但為了讓長輩安心才在結束初診掛號前二十分鐘搭Uber趕到了醫院。

早上堅持不要有任何人陪伴,我無法應付長輩悲傷的情緒。記得我過十五歲生日那週,在診間看報告得知有紅斑性狼瘡,媽媽的眼淚馬上流下來,我因為尷尬就冷酷的問醫師:「所以我會變腫嗎?」在醫師說了我必須一天吃三顆類固醇之後⋯⋯媽媽被我逗笑了。從幼稚園開始,她就給我取了「幽默大師」的暱稱,即使我當時不知道何謂幽默。

對於很多事情我都不會有情緒,悲傷的或憤怒的,但我會反擊就像我對病魔的反擊一樣,吃了八年的藥,我在二十二歲那年終於停藥了,指數降到與正常人一樣,醫師稱之為神蹟,我也是相信的。畢竟我曾經以為自己活不過二十五。

靈魂的重量

前幾天媽媽說讓馬歇爾帶我離開台灣。她說,「我們年紀大,不重要了。妳還年輕可以離開就離開吧!」我說,「我是比妳年輕,但我們的靈魂一樣重要!」在神面前,轉眼就是百年,我們的差距多微不足道啊!

我想要生命過得精彩,如果害怕死亡就離開自己的家人,活著也沒意義⋯⋯這不是魯莽或是義氣、孝行,這只是我的信仰——家庭永遠是最重要的。這個家有外婆、媽媽、阿姨和姊姊。

關於罹癌,我沒有想太多或是預設自己會有怎樣的心態,我不確定下下週的今天得知檢查報告結果會不會有其他想法?

如果真罹癌

那我勢必要紀錄一下今天的心情,以便抗癌成功可與人分享!

今早定了八點的鬧鐘,但我總覺得自己怎麼睡都睡不飽,這兩週都是一樣,根據我的「智能手錶」所說,我每天大概有一個小時的深沉睡眠,其中有兩天只有十四分鐘和三十分鐘,這樣是足夠的嗎?因此,我今天早上本想要繼續睡,但又不敢違背媽媽的命令,經常在大事上對抗她,面對這種小事反而不敢不聽話⋯⋯

我完成初診報到,等待時基本上很確定自己「就是」有腫瘤,早上穿衣服時摸到已經很硬了,我甚至在洗澡時都很想忽略它卻又無法,一邊滑著手機上的新聞後來又拿出電子書讀了一小會,等待護理師叫我進入診間,其中沒有任何的擔心,我其實只是要跟醫師說「我有硬塊,請讓我照超音波!」

醫師看了一下我的自述病史後問:「妳怎樣不舒服嗎?」

我指了有問題的部位說:「這裡會癢,而且有硬塊。」

然後就躺在床上要我掀開衣服觸診,醫師摸了兩三下後說:「是真的有東西在那裡,等一下安排超音波。」我鬆了一口氣,劇情有照著心裡想的劇本走。

毫不意外,超音波室的護理師也說:「這看起來確實有問題,妳最好今天就安排切片,盡量不要拖。」

最後又回到診間看超音波照片,醫師打開視窗的那一刻更沒有懸念,雖然他冷靜的說:「那我們一起看照片吧!」其實我已知道結論。

「誒,這裡怎麼有個腫瘤!」他試著用輕鬆的口吻說。

「對啊,不是為此來看診的嗎?」

「這個異物的形狀不明,但也是有人的腫瘤長這樣,如果是腫瘤就應該是乳癌了啦!不過妳還年輕,這可以治療的。那我們還要安排切片。」

「好的,切片大概怎麼進行,會痛嗎?」

醫師在紙上畫了一個圈,說:「這是針頭,它會插入妳的乳房,從中吸出組織,大概要抽四個地方。」

我只是微笑點點頭說:「明白了。」

到現在過了半天還沒什麼感覺,離開診間之前醫師還在背後說了一句:「妳還年輕,要保持樂觀啊!」

這是今天的結論:原來我還年輕。


寫在最後:

其實,不知道為什麼,好幾年前在外婆還沒罹患乳癌前,我就有種自己會得乳癌的預感,倒也不會覺得擔憂或難過,我將生死看得很淡,曾經問馬歇爾:「如果我快死了,你還會跟我在一起嗎?」當時我也才二十五歲,剛過了我以為自己能活的年限,他只說,「妳不要無聊了!」

後來我又與他談了幾次「死亡」,他總說「當然,這有什麼關係?」
但我問錯了,應該是:「我死後,你還會記得我嗎?」

在我還是紅斑性狼瘡的病友時,從沒告訴任何人自己的病情,那時我就和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多數人一樣,認為生病是自己受了懲罰,或害怕別人以奇怪的邏輯將我的性格、行為導向於我的疾病,更害怕別人若是投以同情的眼神⋯⋯

我是有信仰的人,生命如此寶貴,又如何會拿來打擊任何人(不論是否足以掛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瑪拉爾加爾-avatar-img
2022/08/17
祝早日康復! 加油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7
謝謝!
知秋-avatar-img
2022/08/15
乳癌治癒率很高,朋友發現及治療完至今20年。太冷静更令人心疼!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7
謝謝!
早日發現, 早日治療 祝願一切安好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7
謝謝 :)
一邊看一邊希望這是小說,原來是寫實。既來之則安之,做該做的事,吃想吃的食物,天主保佑。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1
謝謝,不是小說😆
Shan Hsieh-avatar-img
2022/08/11
姊姊不要擔心!早期發現都是好的,心情比較重要~~早日康復(會的)!
Ch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1
謝謝,我只怕治療會痛,其他都還好:D
avatar-img
Chin的沙龍
202會員
231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多年來的糾結、自卑、隱忍的情緒,成為一顆顆頑固的石頭,不斷地往心頭堆砌 等待胸腔斷層掃描報告出爐的日子,就只能假裝若無其事地去上班,一來是要將請假落後的工作進度補上,二來是埋首於工作能讓我不胡思亂想。就在我做完CT的隔天下午,突然接到胸腔內科錢醫師的來電...
Thumbnail
多年來的糾結、自卑、隱忍的情緒,成為一顆顆頑固的石頭,不斷地往心頭堆砌 等待胸腔斷層掃描報告出爐的日子,就只能假裝若無其事地去上班,一來是要將請假落後的工作進度補上,二來是埋首於工作能讓我不胡思亂想。就在我做完CT的隔天下午,突然接到胸腔內科錢醫師的來電...
Thumbnail
確診 確診那一天,我只請了半天假,打算如往常一般聽完報告就去上班。 一個人走進診間,醫師問我一個人來嗎?那時候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涵義,直到映入眼簾的「乳癌」兩字,我才終於捕捉到診間內凝重的氣氛與嚴重性。
Thumbnail
確診 確診那一天,我只請了半天假,打算如往常一般聽完報告就去上班。 一個人走進診間,醫師問我一個人來嗎?那時候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涵義,直到映入眼簾的「乳癌」兩字,我才終於捕捉到診間內凝重的氣氛與嚴重性。
Thumbnail
母親走後的一百天 不想承認還沉浸在她離去的悲痛裡。 也許,不願面對,我才會一直走不出來這個沉重的打擊。 或許書寫出來,是治療的開端。 我的母親罹患乳癌已經十年了,在這十年之間,癌細胞也有轉移到肺及肝,但一切都是在可控制的範圍。 病情持續變化 今年三月,某天回診,醫生在核磁共振的片子看到癌細胞似乎有些
Thumbnail
母親走後的一百天 不想承認還沉浸在她離去的悲痛裡。 也許,不願面對,我才會一直走不出來這個沉重的打擊。 或許書寫出來,是治療的開端。 我的母親罹患乳癌已經十年了,在這十年之間,癌細胞也有轉移到肺及肝,但一切都是在可控制的範圍。 病情持續變化 今年三月,某天回診,醫生在核磁共振的片子看到癌細胞似乎有些
Thumbnail
故事是從一個簡單的入職前健康檢查開始,因爲X射線發現左肺有異物,追加上CT掃描還是無法確定是何物,只好預約做切片手術,從肺部取樣本化驗。
Thumbnail
故事是從一個簡單的入職前健康檢查開始,因爲X射線發現左肺有異物,追加上CT掃描還是無法確定是何物,只好預約做切片手術,從肺部取樣本化驗。
Thumbnail
前幾天媽媽說讓馬歇爾帶我離開台灣。她說,「我們年紀大,不重要了。妳還年輕可以離開就離開吧!」我說,「我是比妳年輕,但我們的靈魂一樣重要!」在神面前,轉眼就是百年,我們的差距多微不足道啊!
Thumbnail
前幾天媽媽說讓馬歇爾帶我離開台灣。她說,「我們年紀大,不重要了。妳還年輕可以離開就離開吧!」我說,「我是比妳年輕,但我們的靈魂一樣重要!」在神面前,轉眼就是百年,我們的差距多微不足道啊!
Thumbnail
上篇提到在診所做完乳房超音波,立刻被轉診去大醫院做穿刺。
Thumbnail
上篇提到在診所做完乳房超音波,立刻被轉診去大醫院做穿刺。
Thumbnail
這個標題,是我的臉書其中一本相簿的名稱,紀錄著我經歷了罹癌確診、手術、化療、放療以及目前仍在進行中的追蹤及荷爾蒙治療的過程及心情轉折,最近考慮要重新整理起來,是因為陸續有些親友,都來找我了解一些檢查流程、治療流程、術前術後注意事項,也讓我想起了那段比我預期早發生,影響人生很大的一段生活變化。
Thumbnail
這個標題,是我的臉書其中一本相簿的名稱,紀錄著我經歷了罹癌確診、手術、化療、放療以及目前仍在進行中的追蹤及荷爾蒙治療的過程及心情轉折,最近考慮要重新整理起來,是因為陸續有些親友,都來找我了解一些檢查流程、治療流程、術前術後注意事項,也讓我想起了那段比我預期早發生,影響人生很大的一段生活變化。
Thumbnail
如同上一集和之前介紹過的「 乳癌的檢查、治療方式 」,醫生決定先替我把腫瘤取出,而我的手術是屬於乳房局部切除+前哨淋巴切片,需要全身麻醉,而且得提前一天住院。我是周日住院、週一的刀! 護理師給我住院單時上面寫著9:00報到,於是乖學生如我就真的乖乖九點報到!到了才知道我是隔天手術第一個到的 �
Thumbnail
如同上一集和之前介紹過的「 乳癌的檢查、治療方式 」,醫生決定先替我把腫瘤取出,而我的手術是屬於乳房局部切除+前哨淋巴切片,需要全身麻醉,而且得提前一天住院。我是周日住院、週一的刀! 護理師給我住院單時上面寫著9:00報到,於是乖學生如我就真的乖乖九點報到!到了才知道我是隔天手術第一個到的 �
Thumbnail
接續上集 EP1: 挖掘bug的過程 - 乳癌檢查 , 這天我一個人到門診看粗針穿刺的報告,這次就來聊聊我發現這個bug當下的狀態吧! 進到診間,醫生點開報告那瞬間我就瞄到malignant這個字。英文雖不算太好,但看字根就猜到是惡性的意思,畢竟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malicious這個字也是常見。
Thumbnail
接續上集 EP1: 挖掘bug的過程 - 乳癌檢查 , 這天我一個人到門診看粗針穿刺的報告,這次就來聊聊我發現這個bug當下的狀態吧! 進到診間,醫生點開報告那瞬間我就瞄到malignant這個字。英文雖不算太好,但看字根就猜到是惡性的意思,畢竟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malicious這個字也是常見。
Thumbnail
2019/07/01 切片檢查。 2019/07/18 確診。 2019/07/30 手術。 沒想到我的人生會走到領取重大傷病卡。
Thumbnail
2019/07/01 切片檢查。 2019/07/18 確診。 2019/07/30 手術。 沒想到我的人生會走到領取重大傷病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