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新手父親與兒子《聊聊》生活的日常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封底節錄的一段父子對話,兒子對爸爸發問:「你覺得人生中最常碰到的三件事?」兒子的答案居然是「選擇、困難、失敗」,文字看來簡單但是意蘊深遠,究竟作者是怎樣和兒子《聊聊》,能讓當時只是小學年紀的他有這樣的體悟?

身為中年得女的爸爸我,對於寶貝女兒呱呱墜地無比開懷,備感珍惜、疼愛呵護,自然不在話下。雖然曾經也翻過幾本關於養育的書,但書中所提的建議方案畢竟與現實環境不盡相同,就算同個工廠出品都會有先天的差異,我也就採取適性發展的路線。

讀著篇章故事字裡行間的情感,兒子與父親應對表現的反應,作者往往會內心自省,檢視自己回覆的話語,是不是太過於草率認為理所當然的隨口敷衍,進一步深思如何讓父子說話的天線能順利對接,彼此的眼界在等高平台有所交集,這樣的父式深蹲對傳統父親來說無疑是個挑戰。

我曾經以專職奶爸的角色在家一段期間,那是初為人父的甜蜜喜悅。記得有一回擦完地後看著光可鑒人的明亮地板,忽然想到職場名言「往上一層思考,跳下一層做事」,於是我隨即用女兒的眼界趴在地板上,我以為打掃乾淨、清潔無暇的地面,其實不然,仍有些灰塵沾附其上!只是當女兒稍長上幼稚園開始調皮時,我習於大人們的口吻而疏忽了父式深蹲的重要

raw-image

原生家庭親子教養重要性的可貴,由父母的應答心態和機會教育,將塑造孩子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未來美好與期許。作者對兒子的傾聽、陪伴、考驗、觀察,才能有如書本末段朋友般對談的〈缺席者之歌〉,一問一答不流於形式,一言一句都發自內心有所本,這樣的父子關係源於深深的父愛,儘管被洗臉的經驗不在少數。

孩子睡著睡著就長大,父母醒著醒著就老了。

閱讀過程中我也一直被自己所中斷,文字雖然淺白,但後座力一直緩緩襲來,益發感受我好像虧欠女兒成長中身為父親該有的引導。也會不時想起過往女兒曾經對我說過類似的話,當時的情境不停從腦海中跳出來,然後放下書本回憶那段光景的始末,發現原來真正應該教育的其實就是我自己。

這本親子教養指南很有共鳴,作者所扮演的父親充滿理性、邏輯、反芻、深思的探索。分段閱讀全書後,我再次自問想成為怎樣的父親,調整好時光計時器,細細自省慢慢思考未來與孩子相處的日常時光,如何準備跟女兒好好聊聊的相處。

raw-image

意外發現網路上有另一個叫《爸爸說》圖文版的親子聊聊。天下爸爸的心都是一樣的,只是不能得知他們是否和我一樣,變成一個越來越愛哭的爸爸。


延伸閱讀:一封老爸寫給我的家書

【更多的文章】爆米花專賣店地圖車票職男茶葉蛋新天堂樂園中年大叔養小三最近在讀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WA 沙龍
34.4K會員
453內容數
任職的公司遭逢變故,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年過五十的人生階段碰到這個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外,同時告訴自己向「茶葉蛋」學習,蛋殼表面越多紋路的越好,經由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會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NOWA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0
除了影視和音樂作品,印象中未曾藉由文字內容與影像創作接觸劉若英,直到最近朋友展開斷捨離的書櫃清空行動,接收了一批藏書。《我想跟你走》是她的第四本著作,淺白樸實的風格,文章雖然輕薄短小,隨著她筆下的緩緩鋪陳,情感流瀉下的內心世界卻令人著迷,走入回憶過往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跟著被觸動感概了。
Thumbnail
2024/10/20
除了影視和音樂作品,印象中未曾藉由文字內容與影像創作接觸劉若英,直到最近朋友展開斷捨離的書櫃清空行動,接收了一批藏書。《我想跟你走》是她的第四本著作,淺白樸實的風格,文章雖然輕薄短小,隨著她筆下的緩緩鋪陳,情感流瀉下的內心世界卻令人著迷,走入回憶過往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跟著被觸動感概了。
Thumbnail
2024/10/10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我第二次重新翻閱這本書籍,細讀作者的人生來時路 …
Thumbnail
2024/10/10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我第二次重新翻閱這本書籍,細讀作者的人生來時路 …
Thumbnail
2024/07/31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2024/07/31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只是想要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與經驗,總是認為教養不是規範,更不是無限上綱的準則。在書寫的過程中,更多是對於自己角色的提醒,或者就當成兩個孩子的父親的叨叨絮語吧!
Thumbnail
只是想要分享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與經驗,總是認為教養不是規範,更不是無限上綱的準則。在書寫的過程中,更多是對於自己角色的提醒,或者就當成兩個孩子的父親的叨叨絮語吧!
Thumbnail
43歲當了爸爸,這個身分我很享受,只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習如何作為一位父親」,這似乎是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課題。就讀小三的女兒,我們最近的親子關係開始帶有緊繃、有點緊張、有些衝突,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和當下反應,想更多的「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樣不對嗎?還是我應該要那樣做 …」。
Thumbnail
43歲當了爸爸,這個身分我很享受,只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習如何作為一位父親」,這似乎是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課題。就讀小三的女兒,我們最近的親子關係開始帶有緊繃、有點緊張、有些衝突,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和當下反應,想更多的「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樣不對嗎?還是我應該要那樣做 …」。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父親這個老哏的題目,印象最深的當屬背影,再來可能是麥帥為子祈禱文,大抵課文中出現的父子檔,走的親情路線都不太一樣,而這本又是另一個典型,是一個爸爸坦然面對意外得子、慢慢準備成為父親的紀錄。
Thumbnail
父親這個老哏的題目,印象最深的當屬背影,再來可能是麥帥為子祈禱文,大抵課文中出現的父子檔,走的親情路線都不太一樣,而這本又是另一個典型,是一個爸爸坦然面對意外得子、慢慢準備成為父親的紀錄。
Thumbnail
本書封底節錄的父子對話,兒子對爸爸發問:「你覺得人生中最常碰到的四件事?」兒子的答案居然是「選擇、困難、失敗、猶豫」,文字看來簡單但是意蘊深遠,究竟作者是怎樣和兒子《聊聊》,能讓小學年紀的他有這樣的體悟?
Thumbnail
本書封底節錄的父子對話,兒子對爸爸發問:「你覺得人生中最常碰到的四件事?」兒子的答案居然是「選擇、困難、失敗、猶豫」,文字看來簡單但是意蘊深遠,究竟作者是怎樣和兒子《聊聊》,能讓小學年紀的他有這樣的體悟?
Thumbnail
初次看到這本書名,會以為是溫馨勵志類型的小說。翻開扉頁,仔細瞧了瞧,這才發現,這可不是虛構的小說。 這是真實的人生,是作者誠實的剖白,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深情告白。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責任、使命,家庭、兒女的狀況如何,可以衡量這個家的父母成熟度如何。 但這都太表面了。 有的!
Thumbnail
初次看到這本書名,會以為是溫馨勵志類型的小說。翻開扉頁,仔細瞧了瞧,這才發現,這可不是虛構的小說。 這是真實的人生,是作者誠實的剖白,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深情告白。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責任、使命,家庭、兒女的狀況如何,可以衡量這個家的父母成熟度如何。 但這都太表面了。 有的!
Thumbnail
我是那種從沒想過會當爸爸的人,當我未遇上對的人。 孩子的來臨不是偶然,而是自然而然,是一個喜訊,全家都感到喜樂。 當爸爸不難,當好爸爸不易。 光陰似箭,很快孩子開始牙牙學語,在我眼中聰明伶俐的兒子,護理師竟然在跟他作評估後,說他學習語言方面稍有遲緩。我直感晴天霹靂,不斷自責,懷疑自己是否教養不好?
Thumbnail
我是那種從沒想過會當爸爸的人,當我未遇上對的人。 孩子的來臨不是偶然,而是自然而然,是一個喜訊,全家都感到喜樂。 當爸爸不難,當好爸爸不易。 光陰似箭,很快孩子開始牙牙學語,在我眼中聰明伶俐的兒子,護理師竟然在跟他作評估後,說他學習語言方面稍有遲緩。我直感晴天霹靂,不斷自責,懷疑自己是否教養不好?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Thumbnail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很多的人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一種「關鍵」的存在。比方小時候上學補習要遲到的關鍵接送;叛逆期擺爛的關鍵一巴掌;甚至是長大後想買包包買車時的關鍵一筆錢...感覺很關鍵很重要,但其實生活中絕大的鎖事碎事大事小事都是媽媽在弄媽媽在忙媽媽在收。 說到底什麼是父親,我們也不知道,也在摸索。
Thumbnail
以我這個年紀來說,很多的人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就是一種「關鍵」的存在。比方小時候上學補習要遲到的關鍵接送;叛逆期擺爛的關鍵一巴掌;甚至是長大後想買包包買車時的關鍵一筆錢...感覺很關鍵很重要,但其實生活中絕大的鎖事碎事大事小事都是媽媽在弄媽媽在忙媽媽在收。 說到底什麼是父親,我們也不知道,也在摸索。
Thumbnail
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教室裡,最好的老師。教養孩子這個班,有學分叫「心酸」,也有學分叫「每天都喜歡」,不論考題困難或簡單,成績只要七分滿,享受這個班,孩子與我們的人生才能一起笑著看。
Thumbnail
孩子,是為人父母的教室裡,最好的老師。教養孩子這個班,有學分叫「心酸」,也有學分叫「每天都喜歡」,不論考題困難或簡單,成績只要七分滿,享受這個班,孩子與我們的人生才能一起笑著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