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存在、憂鬱、與幸福

更新於 2023/02/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當我們一早醒來,感覺大腦還沒開機,還沒有想到今天會做什麼;然而,卻沒有感到一絲喜悅。
此時,我們應該聽聽自己的心靈,所發出來的警訊。
近日(8/17日)在網路上,收到插播的新聞。我再次感到人們生命的脆弱,於是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根據目前接受到的資訊,我猜測比較大的可能是一時情緒激動。如果時間能再長一點,或是後來有救回來,很可能他本人將會是非常後悔的。
讓我們來談談「苦難」的問題。往往,當我們自己,或是我們身邊非常親近與愛著的人,承受極大的痛苦,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的懷疑生命的意義。
一方面,懷疑生命的意義是很痛苦的,動搖了我們對未來的希望、享受、與喜悅,也讓我們很難堅持、穩定的走現在這條解決問題的道路。但另一方面,我們確實都不能否認:未來非常不確定,和仍然有痛苦;並且這條路走完就抵達死亡。那麼,我們的生命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能支持著我們繼續承受,現在和未來的痛苦?
這就須要讓我們談到「悲傷」和「憂鬱」之間的不同。「悲傷」是針對某些人、自己、某些事情;「悲傷」有一個「對象」。悲傷的原因在於:我對某個對象的愛,或是我所領略到的對方的生命和美好,竟然遭遇危險、攻擊、甚至消滅。那我們當然會感到悲傷;悲傷是:針對某件「好的東西」,的損壞與消失。
那「憂鬱」又是什麼呢?「憂鬱」是針對「生命」本身,或者說是針對「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常常,當我們的生命承受了太多、太深的傷痛之後,我們會懷疑:未來,真的會變好嗎?就算未來會變好,但有一天,它還是會被摧毀。我的生命、人們的生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樣對生命「意義」的懷疑,非常可怕;有時,人也確實會被這個念頭絆倒,引發憾事。但是,正是為了正視問題,舒緩我們心中這個巨大的疑惑,我們不得不說:其實,對「生命」根本意義的懷疑,在我們的人生中,有很大的正面價值。
即使我們懷疑生命的根本意義,我們仍然無法否認:正是因為生命對「我」是有意義的,我才會「想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即使我們懷疑生命的根本意義,我們仍然無法否認:就算假設人的未來都是不幸的,我依然渴望幸福,渴望遠離痛苦。
「憂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要我們不藉由正在從事的工作,不基於某個固定的目標、事件、與狀況;不以他人作為自己幸福的「寄託」,而是把他當成和自己一同追求幸福的「同伴」。要我們面對自己,以自己的身分、意願、和遲疑,來面對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那股無窮無盡的渴望幸福的動力,與對生命的熱愛。
圖片來自Unsplash,由Roman Melnychuk提供,特此致謝
如果借用天台的術語來說:每個人都渴望著幸福,每個人都是「理即」的幸福之追尋者。可是,如果我們對生命的信任,遭到了「憂鬱」的挑戰;那麼,唯有當我們通過了「憂鬱」的試煉,願意以自己的身分,來坦誠和承擔這股在我們之內的對幸福的渴望和催迫力,我們才能成為「觀行」或「分證」的幸福追尋者。
也就是說,在艱難的道路,在看似無法實現幸福的道路上,我們願意承擔自己對幸福的熱愛與追求,而不是貶低和排斥它。我們願意承擔,「我追求幸福,最後結果卻可能是失敗」這件事情。我們不會再用錯誤的手段,來達成我們心目中的遠離痛苦。
也祈求所有離開生命的人們,能夠被一股神祕的力量支撐著,在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持續的走他們未竟的旅程。
2022/08/19
參考文獻
Kay Redfield Jamison著.謝凱蒂譯:《一切都已不再》,臺北市:天下文化,2010年。
H. Norman Wright著.王宇薇譯:《超越一生的愛:失去另一半的療傷與生活重建》,臺北市:宇宙光,2012年。
李震:〈存在與苦悶〉,《從存在到永恆》,臺北市:臺灣商務,1995年。
本著作係採用「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拋棄作者所擁有的著作權、鄰接權及本著作的相關權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41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去再也不會回覆我們。哪怕只是最小的一個招呼,一個眼神。
當我們真正愛一件事物的時候,我不會把他侷限在他的現在,他的過去,侷限在那些讓我曾經愛上他的理由;相反的,我們會看到他,與他背後所帶來的廣大的世界之間的聯繫,我們會把他開放給這個他所牽掛著的世界,讓他走向未來。
在各種感情關係中,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我們總是需要友情的助力,它幫助我們把對方看作是一個「存有」,把對方看作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存在。
我喜歡把書握在手上,喜歡掌控它、碰觸它和擁有它的感覺。這種情緒熱烈得像是愛情。
我相信,那樣的生命不論是沉靜或充滿波瀾,肯定都會非常豐富,與深厚。對我們兩個人都是。
5.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那還有誰呢? 你怨他對你太殘忍,但是他是不愛你而對你殘忍,那算不上殘忍; 你自己原是愛自己的,你現在竟因他不愛你,而以苦痛自己摧殘你自己, 你對你自己是太殘忍了。 如果你厭惡他對你之殘忍,你應當更厭惡你自己的殘忍。 ——〈論愛情中之罪過與苦痛〉
過去再也不會回覆我們。哪怕只是最小的一個招呼,一個眼神。
當我們真正愛一件事物的時候,我不會把他侷限在他的現在,他的過去,侷限在那些讓我曾經愛上他的理由;相反的,我們會看到他,與他背後所帶來的廣大的世界之間的聯繫,我們會把他開放給這個他所牽掛著的世界,讓他走向未來。
在各種感情關係中,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我們總是需要友情的助力,它幫助我們把對方看作是一個「存有」,把對方看作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存在。
我喜歡把書握在手上,喜歡掌控它、碰觸它和擁有它的感覺。這種情緒熱烈得像是愛情。
我相信,那樣的生命不論是沉靜或充滿波瀾,肯定都會非常豐富,與深厚。對我們兩個人都是。
5.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那還有誰呢? 你怨他對你太殘忍,但是他是不愛你而對你殘忍,那算不上殘忍; 你自己原是愛自己的,你現在竟因他不愛你,而以苦痛自己摧殘你自己, 你對你自己是太殘忍了。 如果你厭惡他對你之殘忍,你應當更厭惡你自己的殘忍。 ——〈論愛情中之罪過與苦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你聽完這個人說完之後,你會很難受,當你覺得很難受的時候,你去回想今天告訴你的,你之所以難受是因為你要過濾你自己。你要透過你剛剛聽到的這些話重新找回你自己,你會在整個過濾層的尾端找到你自己,而且你找到的你自己是一個非常清澈的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自我診斷的文章,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症狀的感受和對應的改善。文章以對照的方式呈現了症狀和正向的對應,並針對每個症狀分享了作者的個人想法。
Thumbnail
一問二應三轉介的技巧是作為自殺防治守門人不可或缺的工具,藉由這三個步驟幫助周遭親友,向他們伸出援手。
Thumbnail
從「心」出發,透過心理學的視角來討論自己與他人,在面對種種難關的時刻,要該如何去應對呢?
Thumbnail
所謂的「做自己」、「結婚」究竟是什麼?《持續可能的戀愛》為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由上野樹里、松重豐、田中圭、井川遙、磯村勇斗等人演出。日劇雖然以結婚作為主軸,但劇情其實是描寫了忙碌又感到焦慮的現代人,如何「活出自己」的群像劇。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運用童話故事般的口吻,講述得到憂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的建議之下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協助。透過十次的心理諮商談話,蒼鷺引導蛤蟆先生去找尋自己悲傷的根源,逐一探索童年陰影、人際關係與自我審判等憂鬱症的源頭,並且學習分析自己的內在情緒,最終逐漸擺脫抑鬱的陰霾。
Thumbnail
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一個劇場,有時候會說:“我不行,我沒這麼好"“我不能拒絕他,否則他會討厭我”“我這麼做是錯的,我不該這麼做”。 一切的問題來自於內心的審判者與內在的小孩 在面對審判者和內在的小孩時,會出現的應對方式 擺脫過去的枷鎖,找回掌控生命的鑰匙
Thumbnail
常會有人問我,靈魂解讀可以為自己帶來甚麼? 我想最重要是為你與被你遺忘甚至不知的內在,再度連線 讓自己有機會認真的覺察自己~ 找到此生的天賦~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你聽完這個人說完之後,你會很難受,當你覺得很難受的時候,你去回想今天告訴你的,你之所以難受是因為你要過濾你自己。你要透過你剛剛聽到的這些話重新找回你自己,你會在整個過濾層的尾端找到你自己,而且你找到的你自己是一個非常清澈的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自我診斷的文章,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症狀的感受和對應的改善。文章以對照的方式呈現了症狀和正向的對應,並針對每個症狀分享了作者的個人想法。
Thumbnail
一問二應三轉介的技巧是作為自殺防治守門人不可或缺的工具,藉由這三個步驟幫助周遭親友,向他們伸出援手。
Thumbnail
從「心」出發,透過心理學的視角來討論自己與他人,在面對種種難關的時刻,要該如何去應對呢?
Thumbnail
所謂的「做自己」、「結婚」究竟是什麼?《持續可能的戀愛》為日本TBS電視台製作,由上野樹里、松重豐、田中圭、井川遙、磯村勇斗等人演出。日劇雖然以結婚作為主軸,但劇情其實是描寫了忙碌又感到焦慮的現代人,如何「活出自己」的群像劇。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運用童話故事般的口吻,講述得到憂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的建議之下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協助。透過十次的心理諮商談話,蒼鷺引導蛤蟆先生去找尋自己悲傷的根源,逐一探索童年陰影、人際關係與自我審判等憂鬱症的源頭,並且學習分析自己的內在情緒,最終逐漸擺脫抑鬱的陰霾。
Thumbnail
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一個劇場,有時候會說:“我不行,我沒這麼好"“我不能拒絕他,否則他會討厭我”“我這麼做是錯的,我不該這麼做”。 一切的問題來自於內心的審判者與內在的小孩 在面對審判者和內在的小孩時,會出現的應對方式 擺脫過去的枷鎖,找回掌控生命的鑰匙
Thumbnail
常會有人問我,靈魂解讀可以為自己帶來甚麼? 我想最重要是為你與被你遺忘甚至不知的內在,再度連線 讓自己有機會認真的覺察自己~ 找到此生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