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怎麼讓不喜歡運動的人開始運動?」這是我的徒手復健師問我的問題。
我笑著說:「等到,他們,痛到,非得要,透過運動來改善的時候。」
復健師皺了眉說:「不要吧!不要等痛到那時候吧!」(因為真的會很痛)
事實上我找回我青少年時期的運動習慣,也是因為「痛到想要找方法解決」,才想起「啊!從畢業後的十年間幾乎沒有運動過」只偶爾有同事約出門打籃球會去動一動,也有幾回下了班想說去健身房看看能不能找出自己的習慣,最終也都沒有成行。
而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是一個需要對空間或是路徑有歸屬感的人。只要我在一個場域感受不到自在,就很難有第二次走進去的機會。(也包括任何場所及跟人說話的感受也是。)
這也是很多人在建立習慣時沒有思考到的事,不喜歡運動這件事,也許是因為「找不到喜歡的、自己做起來感覺舒服的地方」但更有可能是沒有從心裡去思考「我喜歡」「我想要」「我可以」在什麼樣的狀態、空間、時間上運動,就完全放棄了運動這件事。
我找回運動習慣是因為長期使用電腦我的手肘會痛到手腕,我的坐姿不良會痛到肩頸及頭而導致視力模糊(那會兒才三十出頭,要說老花也太早)於是我開始尋找解方,因為「長期使用電腦」這件事在工作上是必然,所以需要去找出能在長期使用電腦時能讓身體不感到痛的方式。
起初,遇到這樣的狀況,如果你就醫,第一件事一定會被提醒「你要改善你的姿勢」,後續你可能會進入漫長的「看醫生做治療」以及「花錢按摩推拿放鬆」,但一不做就痛起來的狀態,而時常會讓人心想「我都賺錢來看醫生或推拿就好」。
如果你恰好東求西、西問卜的遇到一個人跟你說:「你有沒有在運動。」你可能才會想起來「呃!我好像沒有在運動耶!」
那時我剛好透過一個朋友找到一個「物理治療師」(不是傳統的推拿)她問了我這件事時,我有告知她我正在學游泳,她建議我如果可以去把游泳學起來維持好運動的習慣,可以改善那些痠痛。(連帶她也要身高比普遍人高的我,改善我的桌椅高度。)
我找了一個朋友讀體育系的妹妹教我游泳,但我不太喜歡室內的溫水游泳池,所以必須解決「我對空間的歸屬感」這件事,那時才知道原來有「公立游泳池」,但游泳池又是一個「都是人」的場所,而且大量的與人有肢體碰觸、眼神交流(學游泳也是要一直跟教練碰來碰去,跟怕水一樣都會讓我害怕。)需要先克服這些讓我焦慮的狀態,才能好好進入運動模式。
我用了大概六堂課的時間學會了游泳,以及跟那個游泳池建立起「讓自己舒服自在」的進出模式,比如說默默走進去、走出來不跟任何人對到眼也沒關係,或者選在人少的時候,夏天(暑假)游一大早的(不然一整天都是孩子們),假日盡量不要去,游晚上最後清場前的淋浴間人最少⋯⋯也就不用焦慮一直在水裡會碰到人或是要跟一大群很吵的人一起使用淋浴間(我很怕很多人的聲音在密閉空間裡)。
於是我的游泳習慣就在我每個進入日出後會熱醒的清晨給建立了起來。除了忙到過了泳池的開放時間來不及下水之外,我都會把握用十五分鐘游500m或是用三十分鐘游1000m,來回車程加游泳盥洗時間大概45~90分鐘完成一天的運動時間。也真的大量改善了我時時沒有一刻身體不痛的狀態。
所謂「運動」並不是為了「長命百歲」,好像人要活多久似的,或者是拿來貼在社群好像自己是個多麼健康的表象,以及非得練出大肌肌有超完美的身材比例和令人羨慕的線條。
要說這句「等到,他們,痛到,非得要,透過運動來改善的時候。」才是「開始建立運動習慣」的可能其實也不為過。
「運動」是為了讓你「活著的每一天」都能夠有可以應付你生活所需要的肌耐力、體力,不要活在「沒有一天身體不痛」的狀態裡。
但要怎麼去「體會」這個運動帶來「讓身體處在不痛」,甚至是讓心理也感受到被放鬆的狀態呢?
如果你跟我一樣,需要在一個狀態中有歸屬感,你必須先清楚自己喜歡哪一種場域?什麼樣的空間會讓你比較自在?
例如,我喜歡開放空間,人跟人要很散且不密集的空間,我就會選擇室外的運動,而不會選擇健身房或是群體訓練的課程。
例如,我不喜歡等人也不喜歡跟人一起運動,所以我會選擇「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游泳、走路、跳繩、騎單車,而不會選籃球、羽球⋯⋯這類需要兩人以上的運動(偶爾我也會去打籃球,自己投,但需要找到有空的籃球架的場地,不然也是只能看別人鬥牛)
*是說,拜託運動好好運動,不要浪費時間閒聊和滑手機,一旦你花太多的時間在這上面,你就會焦慮沒時間去做別的事而更不想運動。
接下來去思考「時間」這件事。什麼樣的時間狀態下可以讓自己起身去運動?很多人會說:「下班就很累不想去運動。」或者「下班就沒時間去運動。」
前者,是大多數人的誤解,認為「很累就沒有力氣去運動。」應該反過來思考,也許是你的身體的強度無法應付你一天的體能消耗,以致於你會認為「我就很累了啊,為什麼還要去運動」,但事實上你可以透過運動提升自己身心的強度,讓你有更好的狀態能夠投身於工作。
而「下班就沒時間去運動。」這點對於「在家工作根本就懶得出門且常常沒日沒夜工作」的我來說,都可以特別騰出時間「出門」,那麼有固定上下班時間的人,就更應該讓自己在一定的時間裡「離開工作」,花個三十分運動其實不難,特別是:拜託關掉那些會讓你死命盯在那裡看的社群、群組、社團、遊戲、無腦一直滑下一則的限動⋯⋯你隨便耗在這上面的時間都是以小時計算的,你只要一天騰出一小時,就夠你運動了。
接著也許會因為身體所需強化的部位而選擇了不同的運動方式,那麼就要花一點心思去感受不同的運動在身體上帶來的變化:瑜珈可能柔軟了筋骨,游泳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且形塑了身體的線條但可能不會瘦,重訓強化了肌力(且有各個不同部位),跑步及其他有氧的運動可能會大量消耗體力而會有比較疲憊的感覺⋯⋯
你必須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感受身體的變化。真的因為痛起來而去「復健」其實也是非常漫長的時間你才能慢慢感受那些讓你身體很痛的部分有在改善,「運動」也是如此,你不會運動兩三天就瘦,也不會運動一兩週就有大肌肌,但你會在運動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體力乃至於心理狀態的變化,身體舒服了,心就更有能力去負擔生活所需。
從開始重新找回運動習慣後,我游過南高雄不少的游池,找好了幾個我去了會比較自在的泳池在三到十一月間以一週五到六天的方式泡在水裡;冬季太冷不游泳的時候,我有很長的時間也是以一週五到六天的方式每天出門固定路線騎單車20K。
疫情後荒廢了一年多的時間,我不敢去泳池也不進健身房(它本來就是我害怕的人多的地方)真的也是一直到痛到求醫後才想起來「太久沒運動了」而花了一點時間重新建立起運動習慣:天天去運動場走或跑20分鐘,再跳繩1000下。
復健師問我:「你不會常常懶散的不想去運動嗎?」
好像不會。也許是因為我有亞斯「固著」的特質,我決定要做的事、在行程安排裡的事只要被打斷或不去做,都會讓我很毛躁,為了不讓自己毛毛躁躁,最好的方式就是「立馬起身去做」已經在腦中安排好的行程,用最快的時間去做完。(單車才是最糾結的,因為出門騎了就算中途要放棄,你也得再騎同等的距離回程。)
真正會有不想運動的時候,我想女生會有特別明顯的感受,在經期前後幾天,會特別覺得身體無力,去運動的狀態也不如平日有體力,那就休息或是不用一定勉強做到平日的運動量也不要緊。但也不要因為這樣就讓自己習慣了不運動。
「運動」不是為了讓你長大肌肌、活很長很久。而是為了在漫長的人生中,使自己的身體擁有「負荷年紀越來越大、事情永遠做不完」的體力。給自己半年的時間,去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喜歡的空間、可以支配的時間,然後從中感受運動帶給自己的變化,從身體到心理的:習慣它、愛上它!
圖:20190127小陽。日栽書屋。Canon EOSM50。這應該是我搬家前最後一次一趟騎將近100K來回的單車。爾後搬家一陣子才把車帶到新住處,接著遇到疫情不能在外面吃東西(我騎出門都會停下來吃點東西)也沒有認真找新的路線騎車,我想這個秋冬之後,可以重新找一條自己喜歡的路線吧!而且我瘦到可以穿合身的單車服了。一定很帥X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