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手足愛計較、爭競讓你心累了嗎?

「弟弟的果汁比較多,不公平!」、「媽媽很偏心,每次都只罵我,不罵妹妹!」、「哥哥可以買點心,我也要!」。手足間層不出窮的計較、抱怨不公平,讓不少父母既心煩又苦惱。

手足間什麼都能比(我比你高、我跑得比較快、我力氣比你大、我比較聰明、我最會爬)。甚至會出現取笑與批評的話語:「哈哈哈!弟弟,你跑好慢!」、「妹妹,你畫的好爛!」、「哥哥是北七」、「姐姐是大胖子!」。

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

1.我是特別的

大部分手足計較與爭競下的內心渴望是:「我是特別的!」,渴望自己是特別的被喜愛的,常會藉由貶抑其他手足來凸顯自己的價值,傳達出「我比你更特別!」的訊息

2.感受到與父母是有連結的

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卻有不同的性情與個別的需求,但有一個共通的需求是—「感受到與父母是有連結的」

當父母和每個孩子有個別的連結,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重視、有價值的,這樣的安全感能讓孩子們將手足視為朋友,與手足發展出健康的手足關係,而不是競爭對手,手足不需要透過競爭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愛。

raw-image

如何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

當手足經常比較、爭競與取笑,不僅會激怒手足的情緒、傷害手足關係、甚至損傷其自尊,不能置之不理,以下方法能減少手足計較與爭競:

1.不拿手足相互比較

有些長輩或父母看似希望透過『比較』來激勵孩子不良的行為,如:「趕快,哥哥都寫好作業,去玩了,你還在這裡慢吞吞」、「喂,你是哥哥耶,你怎麼吃飯還輸你弟啊!」、「你看看,自己的東西都不收,你妹妹都可以把東西收的那麼整齊」、「喔!你怎麼那麼笨啊!你姐姐在你這個年紀都會這些事了!」。

這些言談中刻意或不自覺比較孩子的行為、表現或能力,反而會製造手足敵對的狀態,被負面比較的孩子會覺得挫敗,自己是失敗者。

2.每次只將焦點放在一個孩子身上

當父母要處理孩子的問題與行為時,僅需要把焦點放在這位孩子當時的情況、要討論的言行舉止,不需要把其他手足的表現也拉進來比較,或以其他手足行為當作標準。如:「弟弟,我們要出門了,請你把客廳的玩具收好,你完成後,請通知媽咪來檢查是否過關?」(負面的比較:「弟弟,你還不趕去快收玩具,你看哥哥收得又快又好,等一下哥哥可以跟我們出去,你要留守在家嗎?」)。

3.與每個孩子有一對一的「親子約會時間」

當父母願意分別時間,安排與每個孩子一對一的「親子約會時間」,並「專注」陪伴孩子,沒有其他事務、家庭成員、手機或工作干擾,這段親子的特殊時光能讓彼此的心靈充滿關注與愛,與孩子的情感產生個別的連結。

如果我們也真誠表達出「期待」與孩子的約會時間,更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被愛且被珍惜,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如:「我好喜歡跟你一起約會的時間」、「能夠跟你一起約會,我好開心」)。

「親子約會時間」的安排,可事先和孩子一起討論與規劃,找出親子都喜歡的事,或是孩子特別希望在「親子約會時間」你能陪伴他一起做的事。

(如:爸爸帶喜歡棒球的弟弟去看球賽,媽媽陪熱愛美食的哥哥一起動手做料理)。

4.時常肯定孩子真正的價值

父母可透過邀請孩子協助家庭事務,當孩子有貢獻時,會感到自己擁有能力、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找到機會就可和孩子說:「我需要你的幫忙」,確保孩子知道,你有多麼感謝他的協助。並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生來都是獨特、重要且有價值的,不會因為他們的表現或成就影響他們獨特的價值。

當孩子經驗到父母接納他本來的樣子,孩子也會感受到被深愛著,他們在家裡是特別的,不需要透過貶抑別人提升自我的價值,孩子也會更接納與喜歡自己。

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不僅是清理手足關係中的雜草,更有益於孩子發展正向情緒與健康的手足關係。

raw-image

#更多情緒成長與親子教養課程→https://reurl.cc/GEAoWd

#鄭翔好諮商心理師

#諮商預約→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https://reurl.cc/bkmbx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想想遇到好好的沙龍
8會員
33內容數
2024/12/20
這段對話不僅探討自由與克制的問題,也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種種選擇的反思。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語言,都隱藏著自由與自律之間的微妙平衡。對男孩來說,這不僅是學會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語言,更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承擔責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
2024/12/20
這段對話不僅探討自由與克制的問題,也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種種選擇的反思。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語言,都隱藏著自由與自律之間的微妙平衡。對男孩來說,這不僅是學會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語言,更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承擔責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
2024/12/20
孩子的禱告內容充滿童趣,卻流露出真摯的信心與愛。從小學習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透過禱告不僅獲得力量,也能表達關懷與祝福,將信仰融入生活中。
2024/12/20
孩子的禱告內容充滿童趣,卻流露出真摯的信心與愛。從小學習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透過禱告不僅獲得力量,也能表達關懷與祝福,將信仰融入生活中。
2024/04/27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4/27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家人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
Thumbnail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家人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
Thumbnail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Thumbnail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Thumbnail
我爸媽從小就不會拿我跟哥哥做比較,但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我感受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健康與快樂,是我爸媽最重視與在意的,而不是我必須擁有什麼成就,或一切外在條件才值得被愛。我想這個不比較或許就是要讓手足感情好的其中一個關鍵吧!
Thumbnail
我爸媽從小就不會拿我跟哥哥做比較,但在這一路成長的過程,我感受到的一直都是我的健康與快樂,是我爸媽最重視與在意的,而不是我必須擁有什麼成就,或一切外在條件才值得被愛。我想這個不比較或許就是要讓手足感情好的其中一個關鍵吧!
Thumbnail
手足愛計較、爭競讓你心累了嗎?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如何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安全感能讓孩子們將手足視為朋友,不是競爭對手,不需要透過競爭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愛。
Thumbnail
手足愛計較、爭競讓你心累了嗎?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如何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安全感能讓孩子們將手足視為朋友,不是競爭對手,不需要透過競爭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愛。
Thumbnail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Thumbnail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Thumbnail
講到手足衝突,重點幾乎都放在「如何讓兄弟姊妹不要互相殘殺」XD。但其實處理衝突本身是個假議題:手足間的衝突當然有個人間的個性、需求上的不合,但更關鍵的是父母的教養原則、家庭整體氣氛,甚至與父母的婚姻狀況、價值觀皆有干係。 ----
Thumbnail
講到手足衝突,重點幾乎都放在「如何讓兄弟姊妹不要互相殘殺」XD。但其實處理衝突本身是個假議題:手足間的衝突當然有個人間的個性、需求上的不合,但更關鍵的是父母的教養原則、家庭整體氣氛,甚至與父母的婚姻狀況、價值觀皆有干係。 ----
Thumbnail
  對家有二寶(以上)的爸媽們來說,手足關係的培養是一大課題...   手足的日常相處中,為了維護手足情誼的發展,也為了守護家庭的和諧,有些原則可以大致掌握...
Thumbnail
  對家有二寶(以上)的爸媽們來說,手足關係的培養是一大課題...   手足的日常相處中,為了維護手足情誼的發展,也為了守護家庭的和諧,有些原則可以大致掌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