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讓孩子學的是服從權威還是真心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理師,要怎麼要讓孩子學會跟人家分享呢?我好好跟大兒子講,說弟弟還小,而他已經長大了,希望他多包容弟弟,處處讓弟弟一點,結果他還是對弟弟很小氣,一點點事情都要計較,不願意把玩具分弟弟玩,不順他意就尖叫大哭!該怎麼辦呀?」

在晤談室裡常可以聽到父母抱怨子女吵架的問題,在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手足競爭事常見的教養困境,而最近兄殺妹的新聞讓許多家長陷入恐慌,心裡浮現許多疑惑,難道大人習慣叫孩子「大讓小」是不恰當的做法嗎?那麼怎樣引導才能讓手足競爭往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呢?

比起立刻與家長談親子互動技巧,我通常會先引導大人理解「大孩子的心情」,試想如果你的主管為了讓新人留下來,無緣無故要你把自己辛苦賺來的業績讓給新人,你願意嗎?你會心情平靜地接受嗎?

有些對孩子感同身受的媽媽,甚至把弟妹的出生對哥哥姊姊的影響,比喻成老婆發現先生在外面有小三那般的心情,確實從某些角度來想很相似,原本屬於他和媽媽之間親密無間的兩人世界,出現了另一個和媽媽更親近的人,隔開了自己跟母親,這樣的衝擊對孩子來說毋寧是非常大。

家人在較小的孩子出生後,常常忘了「較大的孩子其實還是個孩子」,以至於過份高估了大孩子消化情緒的能力,忘了多一點包容、陪伴和引導,如果不能站在大孩子的立場思考,沒辦法同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全,孩子如何能學會快樂分享呢?

當父母親比較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開始回顧自己處理手足互動的過程時,常會發現許多時候希望孩子學會「大讓小」不只是為了教小孩,更大的部分是「大讓小」減輕了大人的困擾,當雙親為了家裡大小瑣事忙得一團亂,眼看大小孩和小小孩起了爭執,比起尚未能好好溝通的小小孩,父母很自然地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大小孩身上,期待他可以選擇忍讓,減輕大人的煩惱。

如果要求孩子退讓的過程沒有同理也沒有溝通,就好比前面舉的例子,上司不分青紅皂白地要你把辛苦累積的業績讓給新人,你願意嗎?如果你選擇退讓,是因為你真心想要幫助新人,還是因為礙於上司的權威呢?我相信透過這樣的互動,孩子所吸收進心裡的會是後者居多。

有時候,大人想要孩子學會「包容」或「退讓」是因為自己對「衝突」和「競爭」的耐受力較低,所以面對孩子間的手足競爭感到焦慮,想要透過壓抑孩子的競爭降低焦慮。其實,良性的競爭是學習分享很好的方式,競爭是一個過程而非結果

有個連鎖速食店的廣告將鮮明地表達出這個觀點,影片中兩兄弟本來做任何事都要搶,從不相讓,有一天到速食店,兩個人還是繼續打鬧,過程中弟弟打翻了自己的薯條,看到弟弟很落寞的樣子,一旁的哥哥後來默默地分給對方剩下的薯條,也許就是要透過彼此競爭,才能累積情感,自發地培養出「在一起,不是你的和我的,而是我們的」這樣的態度。

回到「父母該何協助孩子有良性的手足競爭」這個問題,根據許多過來人的雙親的分享,重點是「尊重」和「公平」。「尊重」是不過分介入手足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彼此有空間去練習溝通協調,也不太過壓抑彼此的情緒,只需要稍微注意安全,適時引導用比較好的方式宣洩情緒;更重要的一點是「公平」,要激發手足感情的最好方式是公平,公平地同理兩個孩子,如果無法同時,也要記得輪流照顧兩個孩子的需要,如果大孩子感覺到被公平對待,不用擔心自己會失去父母的愛,他才能好好的去愛自己的弟弟妹妹


初刊於良醫健康網 2017.01.10

很多人來晤談室處理關於職場的困擾,我在這裡分享一些大家在心理治療之後,自己在職場上的領悟與改變,如果能對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有所助益,那就再好不過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很多時候人們會不自覺地把重大創傷或挫折「隔離」在心智之外,彷彿把受傷組織「包起來」,就可以不影響其他組織的功能,讓人生可以走下去。有些人在選擇離婚之後,就出現社交封閉,甚至讓「離婚」成為自己人生階段性的句點,就像壁虎的尾巴被夾住時,會斷尾求生一樣,對她來說離婚就是斷掉前半段人生以換得生存。
面臨離婚或是已經離婚的女性,需要培養出「獨立」的心理能力,所以晤談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重新孕育出對自己人生的想像」,不管是選擇和伴侶走下去或離開這段關係,要開始能打開心中的眼睛,願意想像自己未來想要的樣子,然後才能投身去改變,讓自己接近想要的生活,而重新孕育出對自己想像這個過程或長或短因人而異。
受虐或暴力事件背後,有的不只是一個「施虐者」或「加害者」,而是一整個孕育出「受虐與暴力的環境」,要改善大環境的問題,需要很多人的推動,而心理師的工作是透過心理治療,協助對方找出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議題,讓個案幫助自己從傳承的影響力中解脫,打破家庭的負向循環,提升自己的教養效能,讓問題終止在這一代。
當你想要幫孩子在課表上加一點什麼的時候,試著檢視一下自己腦海裡的想法,可能你會發現「因為我沒有…,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如果他現在不學/做…,以後就會落後/沒競爭力」、「別人都有…,如果我不給孩子,他以後會不會失敗或埋怨我?」,這些滿載著焦慮與恐懼的想法,也許無形中就從你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只要有人際互動就一定會面臨競爭或合作,而且這兩者彼此循環缺一不可,一昧地避免競爭,鼓勵孩子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不見得能減少衝突,反而會阻礙孩子對手足自然地發展出友愛,很多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間最融洽最感人的互動,往往發生在激烈衝突之後,因為我們天生就有想要修復關係的能力。
很多時候人們會不自覺地把重大創傷或挫折「隔離」在心智之外,彷彿把受傷組織「包起來」,就可以不影響其他組織的功能,讓人生可以走下去。有些人在選擇離婚之後,就出現社交封閉,甚至讓「離婚」成為自己人生階段性的句點,就像壁虎的尾巴被夾住時,會斷尾求生一樣,對她來說離婚就是斷掉前半段人生以換得生存。
面臨離婚或是已經離婚的女性,需要培養出「獨立」的心理能力,所以晤談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重新孕育出對自己人生的想像」,不管是選擇和伴侶走下去或離開這段關係,要開始能打開心中的眼睛,願意想像自己未來想要的樣子,然後才能投身去改變,讓自己接近想要的生活,而重新孕育出對自己想像這個過程或長或短因人而異。
受虐或暴力事件背後,有的不只是一個「施虐者」或「加害者」,而是一整個孕育出「受虐與暴力的環境」,要改善大環境的問題,需要很多人的推動,而心理師的工作是透過心理治療,協助對方找出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議題,讓個案幫助自己從傳承的影響力中解脫,打破家庭的負向循環,提升自己的教養效能,讓問題終止在這一代。
當你想要幫孩子在課表上加一點什麼的時候,試著檢視一下自己腦海裡的想法,可能你會發現「因為我沒有…,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如果他現在不學/做…,以後就會落後/沒競爭力」、「別人都有…,如果我不給孩子,他以後會不會失敗或埋怨我?」,這些滿載著焦慮與恐懼的想法,也許無形中就從你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中,兄妹之間的關係常常面臨挑戰,尤其是在情感的表達與理解方面。這篇文章探討了育兒過程中的委屈與情緒管理,強調了尊重與理解的重要性。面對孩子的需求和彼此的情感,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學會不急於判斷,並用心傾聽,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透過理解,促進更健康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以前家裡有幾個孩子的父母,常常必須為了處理兄弟姐妹間互相爭寵搶玩具而傷透腦筋。雖然麻煩,但是孩子也在一次次紛爭當中,學會了等待與輪流使用,彼此妥協,相互合作與分享這些與人相處的重要素養。     但是,現在的家庭孩子愈生愈少,獨生子女享盡父母的關愛,要什麼有什麼,世界都繞著自己轉,等到上了學不太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中,兄妹之間的關係常常面臨挑戰,尤其是在情感的表達與理解方面。這篇文章探討了育兒過程中的委屈與情緒管理,強調了尊重與理解的重要性。面對孩子的需求和彼此的情感,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學會不急於判斷,並用心傾聽,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透過理解,促進更健康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以前家裡有幾個孩子的父母,常常必須為了處理兄弟姐妹間互相爭寵搶玩具而傷透腦筋。雖然麻煩,但是孩子也在一次次紛爭當中,學會了等待與輪流使用,彼此妥協,相互合作與分享這些與人相處的重要素養。     但是,現在的家庭孩子愈生愈少,獨生子女享盡父母的關愛,要什麼有什麼,世界都繞著自己轉,等到上了學不太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