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思想對助人工作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周去台中魚麗書店,意外看到一本絕版書「青禾學醫記」,剛好在露天發現了一本,昨天拿到,今天早上看了一下,在騎車路上突然覺得很多東西聯在一起,但怕忘記,趕快跟等一下要開會的朋友請個假,在旁邊麥當勞把他記下來,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會有點亂,邏輯也不會很縝密,想說發在臉書大家彼此交流補充指正一下。

---

在貧窮工作的領域中,比較現代或是後現代的工作者,會希望讓貧窮脫離疾病的概念,試著用存在去理解貧窮,但這篇比較會倒回去一點,我想從將貧窮視為是疾病開始談,因為我認為貧窮概是存在也是疾病,他們都是貧窮的一個面向,只談論某個面向,對我來說都會有點偏廢與限制。

就我觀察,我認為身體、居住、工作、人際關系、與自己的關系(可能不只這些),這些存在者是如同臟器的存在,構成了一個健康的生命狀態的存在,所以我暫訂一個名詞:「生命器官」,某一個生命器官的衰弱都會讓人生病,而暴力、賭博、成癮、失業、污名就是症狀,這些症狀都由一個(更常是多個)生命器官的衰弱而產生。

而這些生命器官相互依存,一個衰敗會導係其他衰弱,而一個強健也常可以扶持其他器官,成為系統的支持,生命器官有很物理的效果,也有很多非物理的效果,如同在中醫談的經脈與氣,雖然相對於血管氣管無形但也解釋了身體各部位如何互相依存。

就像是「工作」這個生命器官,物理上的效果的是賺錢的效果,但他同時帶給一個人自信、與社會的認可的來源,所以工作的衰敗不只讓身體(沒錢看醫生)與居住變差(沒錢租房子),同時也影響了人際關系(家人看你在家沒做事就覺得你很懶)與自己的關系(懷疑自己是不很無能才失業),而後面2個影響很常被忽略或低估,這也常常導致在扶貧工作的資源投入上,經常低估預防的效果,因為不知道後果比想像的嚴重,我暫稱後面兩者這種雖然嚴重但比較不被發現的影響為「經脈性的影響」

(我想另外寫一篇我看到的居住、人際關系與自己關系的經脈性效果是什麼)

但生命器官本身的巨大性(每一個生命器官都是大哉問),社會工作不得不回應以巨大的分工系統來面對貧窮族群,這也讓助人工作很難完整的幫助一個人,而看起來貧窮與錢有關,面對貧窮的的助人工作很常著重於「工作」,但這就如同我肚子痛的時候直覺是腸胃的問題,但是很多時候可能是心因的壓力,或是其他部份的失調,只用腸胃相關的藥方就會效果很弱。

同樣的為了使「工作」恢復,若直接就成癮、賭博這些症狀去解決,只能壓抑緩解(壓抑與緩解很重要的,但只有短暫抑制的方法,那也很有限),另外因為低估了一個人生命器官之間經脈性的影響,在壓抑與緩解上也不夠全面。

所以面對貧窮這個疾病與其對應的症狀,助人者的醫道是什麼,我現在的看法是,這些生命器官的衰敗,現代社會在體制中許多直接的止痛藥,像是直接的資助,物資援助、就業服務、成癮戒治工作,同時在體制外有許多人用更多方法正常探索如何讓生命器官恢復健康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大多數資源不足,未能經過反覆驗證的過程因此未能進入主流醫道。

我認為,我們光是能意識到人的狀態是由許多生命器官構成,在助人的過程中,意識到一個人的貧窮頑疾來自於多重生命器官的構成,而在助人過程中觀照多個生命器官,一個一個陪伴與鬆開,那在效果上就會有很顯著的進步,我對於系統性問題的理解就是,與其投入100在單一解方,不如均分給各系統的部份,帶來系統在各環節的鬆動,系統就會開始自然流動,病就會走向恢復的循環,我自己觀察到人的系統(不論是身體系統或是生命系統)是有自癒性的,醫道可以是思考如何讓原本卡住的身體鬆開,讓生命器官的狀態恢復彼此過往的流動,人自然就會恢復。

而最後,我認為在這個關於助人的醫道中,我猜測有一個重要的思想,關於如何「接受與適應」,也就是很多生命器官也許短時間好不了,或是根本就喪失恢復的可能,那就需要,如何在接納這件事的狀態上為病人尋求比現在更好的狀態,而不是要根治病症,而助人者(醫者)若沒有意識到此事,就容易產生執著,對抗一個可能選擇適應會更好的症狀,意即醫者也需保持放鬆與時時覺察自己緊繃的狀態,才不容易陷入執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德的沙龍
23會員
40內容數
記錄我靈性探索中比較重大的事件
阿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9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
2022/09/19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
2022/09/04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2022/09/04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2022/09/04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2022/09/04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其實究竟生命的真理(對命運的安排臣服接納,精進提升,對自身靈魂負起責任),或許才是跳脫業力模式束縛的根本之道,而不是去依賴某個權威、經典、神佛、大師、療癒師。 生命的智慧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只要靜下心來,智慧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每個人都有療癒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如果你能在病痛中看見病痛為你帶來的療癒,那麼你才會看到療癒的入口,你會在那個入口看見一個美好的交換。這個交換就是你容許自己的身體有停擺的需要,你看見他帶給你的靜止時間,你看著時間流過,就像看著病痛從療癒的入口走出來一樣。而你對自己的愛和無盡包容就會像交換一樣,跟著走進去,這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他們在交
Thumbnail
如果你能在病痛中看見病痛為你帶來的療癒,那麼你才會看到療癒的入口,你會在那個入口看見一個美好的交換。這個交換就是你容許自己的身體有停擺的需要,你看見他帶給你的靜止時間,你看著時間流過,就像看著病痛從療癒的入口走出來一樣。而你對自己的愛和無盡包容就會像交換一樣,跟著走進去,這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他們在交
Thumbnail
繼續跟各位聊《潛意識的力量》有關健康、金錢與潛意識的關連。 另外針對上集提到過的祈禱方法,這集也會再細說一些,以及作者提到多數人祈禱失敗的主因。
Thumbnail
繼續跟各位聊《潛意識的力量》有關健康、金錢與潛意識的關連。 另外針對上集提到過的祈禱方法,這集也會再細說一些,以及作者提到多數人祈禱失敗的主因。
Thumbnail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Thumbnail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心靈影響身體 有病就要看醫生 可是有時候看了之後,還是無法根治 到底為什麼呢 你的潛意識,正在侵入身體內每一個器官 影響器官的每日例行 其實,#器官也有自我意識 #身體與心靈是連體嬰,無法切割 是能量與傳遞訊息互通有無的互聯網
Thumbnail
心靈影響身體 有病就要看醫生 可是有時候看了之後,還是無法根治 到底為什麼呢 你的潛意識,正在侵入身體內每一個器官 影響器官的每日例行 其實,#器官也有自我意識 #身體與心靈是連體嬰,無法切割 是能量與傳遞訊息互通有無的互聯網
Thumbnail
其實人類這個生物,做很多事情都是不合常態也不合理的。 對面園區的老總每次來看診時,每次量血壓都過高,肝脈沉細而無力,我都告訴他你這狀況不好好休養一陣子,去西醫那邊吃再多降血壓藥也沒太大效果。 他告訴我:「每個月都要背上億的營收,不然沒法對股東交代。」 他也知道要好好的休息身體才會健康,才能夠真正長
Thumbnail
其實人類這個生物,做很多事情都是不合常態也不合理的。 對面園區的老總每次來看診時,每次量血壓都過高,肝脈沉細而無力,我都告訴他你這狀況不好好休養一陣子,去西醫那邊吃再多降血壓藥也沒太大效果。 他告訴我:「每個月都要背上億的營收,不然沒法對股東交代。」 他也知道要好好的休息身體才會健康,才能夠真正長
Thumbnail
市面上陸續出了很多關於人體自癒力的書籍,不僅內容傳達了疾病與內心息息相關,也漸漸喚醒現代人去自我探索與療癒,在修行的路上,除了把焦點轉移至內心,也會慢慢發現身體就是我們內在實相最貼切的表達,越是覺察這一點,越會花心思調整飲食模式與運動習慣,也理解了無關年紀,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注意的事.....
Thumbnail
市面上陸續出了很多關於人體自癒力的書籍,不僅內容傳達了疾病與內心息息相關,也漸漸喚醒現代人去自我探索與療癒,在修行的路上,除了把焦點轉移至內心,也會慢慢發現身體就是我們內在實相最貼切的表達,越是覺察這一點,越會花心思調整飲食模式與運動習慣,也理解了無關年紀,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注意的事.....
Thumbnail
人的身體有一個交互運作的流動能量 能量流動如果阻塞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問:在我們的世界上,很多唯利是圖的醫藥企業試圖利用人們的疾病和痛苦來賺錢。目前一些歐洲的團體在努力把真相告知患者並啟發他們的靈性覺知。 ?這些是否會得到社會的支持?   光之兄弟:很遺憾,各類團體不會得到很多支持,因為它
Thumbnail
人的身體有一個交互運作的流動能量 能量流動如果阻塞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問:在我們的世界上,很多唯利是圖的醫藥企業試圖利用人們的疾病和痛苦來賺錢。目前一些歐洲的團體在努力把真相告知患者並啟發他們的靈性覺知。 ?這些是否會得到社會的支持?   光之兄弟:很遺憾,各類團體不會得到很多支持,因為它
Thumbnail
於是,在平台上看了兩部電影,從不同的作品汲取共鳴,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樣貌,人一生所追求的,或許就是無愧兩字嗎?
Thumbnail
於是,在平台上看了兩部電影,從不同的作品汲取共鳴,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樣貌,人一生所追求的,或許就是無愧兩字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