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贏」,還是「不想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覺自己比較「想贏」,還是比較「不想輸」?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
我是「不想輸」。
我自己是這麼覺得,這世界就是一山還有一山高,所以,比你厲害的人還很多,如果你遇得上,算你運氣好。所以,人生不見得每次都能贏,重點是,你知不知道人家憑什麼能贏你。
但是,輸,就真的感覺太差了!可以的話,我會為了別輸而非常努力,可能也是這原因,僅管這個時代大家都在內捲、躺平,我還在找尋我的生命真諦,我老是說「再怎麼失敗,都不願意夾著尾巴,逃跑著退場」。
所以囉,我也很好奇,擇就是想贏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呢?
人生當然有輸也有贏,我雖然很不想輸,但我也不會輸不起,這可以算是一種優點吧?你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真諦嗎?我最近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但我還沒有找到答案,希望我能盡快找到答案❤️
avatar-img
11會員
38內容數
寫我的貓咪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m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們可以這麼容易贏,原來是有很科學的理由,我訝異他們的觀察力如此微觀。但他們又不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迷思。因為他們不但懂得對決的時候怎麼不輸,更考慮到要怎麼贏?
如果你是喜歡讀工具書的那種朋友,我則強烈推薦你把這本書最後的附録好好讀一遍,「坦然接受生也有涯的十種工具」。
也許是看到了這些各式各樣的戰局與生存,讓作者感悟到人生,原來如此有限,可以說是「比你所認知的有限更加有限」,因此更需要提醒大家,不要再一天到晚追逐著還未到來的的明天,請好好活在你現在所擁有的此刻。
這本書坦白講並不好讀,我不確定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資質駑鈍,有些章節讀的時候非常似懂非懂,但透過讀書會大家一點一滴的個人意見,我似乎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想,這,就是休息日的真諦吧?
她也只不過跟我年輕時一樣「看不見發生在眼前的細節」。 但我講這個故事的重點是,我覺得這個女孩需要加強一下「觀察力」這件事情。
我常自問,真的有了下一代,我希望我的孩子怎樣?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是什麼?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他們可以這麼容易贏,原來是有很科學的理由,我訝異他們的觀察力如此微觀。但他們又不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迷思。因為他們不但懂得對決的時候怎麼不輸,更考慮到要怎麼贏?
如果你是喜歡讀工具書的那種朋友,我則強烈推薦你把這本書最後的附録好好讀一遍,「坦然接受生也有涯的十種工具」。
也許是看到了這些各式各樣的戰局與生存,讓作者感悟到人生,原來如此有限,可以說是「比你所認知的有限更加有限」,因此更需要提醒大家,不要再一天到晚追逐著還未到來的的明天,請好好活在你現在所擁有的此刻。
這本書坦白講並不好讀,我不確定是翻譯的問題還是我資質駑鈍,有些章節讀的時候非常似懂非懂,但透過讀書會大家一點一滴的個人意見,我似乎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想,這,就是休息日的真諦吧?
她也只不過跟我年輕時一樣「看不見發生在眼前的細節」。 但我講這個故事的重點是,我覺得這個女孩需要加強一下「觀察力」這件事情。
我常自問,真的有了下一代,我希望我的孩子怎樣?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是什麼?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喜歡輸的感覺,卻還是輸了!沒有一定要贏,也不會因此就贏了!贏或輸都只是一種感受,並非實際狀態,因會隨時間改變,輸贏都會衍生另一個結果及看法。 「輸贏又如何!」勝負結果反映出自我潛在意識。 認為比賽或競爭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那麼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經歷過程中的成長和學習,才是值得珍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2024巴黎奧運備受關注,透過世界之巔,看見人性, 只看結果卻不重視"過程",真的會比較快樂? 誰都不喜歡輸的感覺,只要不放棄,仍然有機會。 勇敢走出舒適圈,面對自己,看見生命的"韌性", 不論結果如何,擁有的過程依然值得, 畢竟"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被取代的存在。
Thumbnail
生命中的真正意義就是超越自我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 人們往往被迫進入一種無休止的競爭中。 這種競爭不僅存在於職場, 也貫穿於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並非僅僅是戰勝他人, 而是不斷超越自己。 生命中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 如何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教導要不惜代價地追求成功。然而,當我們全力以赴地追求勝利時,往往忽略了這條路上的陷阱與代價。成功固然重要,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了贏得這場比賽,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伴隨而來的敵意和傲慢是我們付出的第一個代價。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視他人的感受,甚至
Thumbnail
競爭,是我們分出高下、搶奪稀缺資源的關鍵;人生勝利組與敗者的區別常常被簡單化。透過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快速修正和錯誤越多,人才能夠更快地接近理想。除了競爭,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斷修正方向、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沒有問題的人生並不會有進步,應該期待充滿好問題的旅程。
Thumbnail
臺灣追求第一的風氣固然是好事,但過度的追求第一不僅辛苦,也會增加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因此,轉換思維,追求不輸,並耐心等待適合的領域,也許更能獲得幸福感。文章論述學生時代追求不輸的方法,以及在成年以及職場上的相應策略。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輸了就無法生存」是我的信念。然而這個想法是妄念:輸了真的會死嗎?而「贏」又要怎麼定義?把全世界踩在腳下,站在山頂看着他人受苦,真的會比較開心嗎? 📌 還是,可以重新定義「贏」?拉高維度,從「一」出發(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要我一個人獨贏,而是全部人一起贏:全部人一起成長,一起共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喜歡輸的感覺,卻還是輸了!沒有一定要贏,也不會因此就贏了!贏或輸都只是一種感受,並非實際狀態,因會隨時間改變,輸贏都會衍生另一個結果及看法。 「輸贏又如何!」勝負結果反映出自我潛在意識。 認為比賽或競爭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那麼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經歷過程中的成長和學習,才是值得珍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2024巴黎奧運備受關注,透過世界之巔,看見人性, 只看結果卻不重視"過程",真的會比較快樂? 誰都不喜歡輸的感覺,只要不放棄,仍然有機會。 勇敢走出舒適圈,面對自己,看見生命的"韌性", 不論結果如何,擁有的過程依然值得, 畢竟"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被取代的存在。
Thumbnail
生命中的真正意義就是超越自我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裡, 人們往往被迫進入一種無休止的競爭中。 這種競爭不僅存在於職場, 也貫穿於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並非僅僅是戰勝他人, 而是不斷超越自己。 生命中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 如何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教導要不惜代價地追求成功。然而,當我們全力以赴地追求勝利時,往往忽略了這條路上的陷阱與代價。成功固然重要,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了贏得這場比賽,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伴隨而來的敵意和傲慢是我們付出的第一個代價。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忽視他人的感受,甚至
Thumbnail
競爭,是我們分出高下、搶奪稀缺資源的關鍵;人生勝利組與敗者的區別常常被簡單化。透過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快速修正和錯誤越多,人才能夠更快地接近理想。除了競爭,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不斷修正方向、不斷創新。最重要的是沒有問題的人生並不會有進步,應該期待充滿好問題的旅程。
Thumbnail
臺灣追求第一的風氣固然是好事,但過度的追求第一不僅辛苦,也會增加壓力,甚至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因此,轉換思維,追求不輸,並耐心等待適合的領域,也許更能獲得幸福感。文章論述學生時代追求不輸的方法,以及在成年以及職場上的相應策略。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輸了就無法生存」是我的信念。然而這個想法是妄念:輸了真的會死嗎?而「贏」又要怎麼定義?把全世界踩在腳下,站在山頂看着他人受苦,真的會比較開心嗎? 📌 還是,可以重新定義「贏」?拉高維度,從「一」出發(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要我一個人獨贏,而是全部人一起贏:全部人一起成長,一起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