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倫理和金融道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醫師的工作是治療病人,而病人對醫生計劃的看法並不十分相關。Jay Katz 博士在他的《醫患之間的寂靜世界》一書中寫道:
醫生認為他們有義務照顧患者的身體和情感需求,並根據自己的權威這樣做,而無需與患者就需要做出的決定進行協商。患者也有權與他們的醫生分擔決策負擔的想法從來都不是醫學精神的一部分。
這不是自負或惡意。這是對兩件事情的假設:一、每個病人都想被治癒。二、有一種正確的方法可以治癒病人。如果這兩點為真,那麼在治療計劃中不需要患者同意是有道理的。
但這不是醫學的工作原理
在過去的 50 年裡,醫學院巧妙地將教學從治療疾病轉向治療患者。這意味著要花更多的時間讓患者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及治療的目標,然後讓患者和醫師共同決定最佳的前進道路。這部分是由患者保護法推動的,部分是由Dr. Katz 的有影響力的著作推動的,該著作認為患者對醫療的價值可能和主治醫師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因此必須考慮病人的信念。他寫了:
完全相信在醫療的藝術和科學實踐中,醫生可以依靠他們的行善意圖、他們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事情的技術,或者他們以人性、耐心、謹慎和智慧進行治療的能力,這是危險的。醫學是一個複雜的職業,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互動也很複雜。
最好的例子是 2011 年的文章 How Doctors Die,它表明醫生為自己選擇的臨終治療與他們為患者推薦的不同。
「(醫生)不會像我們其他人一樣死去,」這篇文章有一段是這麼說的「與大多數美國人相比,他們的不同尋常之處不在於他們得到了多"多"治療,而在於有多"少"。儘管他們一直在抵禦他人的死亡,但他們在自己面對死亡時往往相當平靜。他們確切的知道會發生什麼,他們知道如何選擇,而且他們通常可以獲得他們想要的任何類型的醫療服務,他們可以走得比較輕鬆。」
要了解患者如何發揮作用,請想像一下某人失去知覺並被送入急診室的場景。通常情況下,沒有人會為這種情況制定計劃,震驚和害怕的病人家屬發現自己陷入了選擇的迷宮。他們不堪重負。當醫生問他們是否想要完成“一切(意指各種可能需要的治療時)”時,他們的回答是肯定的。
然後噩夢開始了。事實上,當一個家屬說:「請醫師盡全力」時,通常他們只是意味著「希望醫療團隊做所有合理的事情」。問題是: 病患家屬可能不知道什麼是合理的,在他們的困惑和悲傷中,他們也不會詢問或聽到醫生可能會告訴他們什麼。就他們而言,被告知要做“一切”的醫生都會去做,無論是否合理。
當然,讓這些事情發生的不僅僅是患者。醫生也發揮著推動作用。麻煩的是,即使是那些討厭進行無效治療的醫生,也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滿足患者和家屬的期待。再次想像一下,急診室裡有那些悲傷的,情緒歇斯底里的病患家屬,他們在來到急診之前,完全不認識醫療團隊中的任何一員,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信賴和信心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如果當醫生建議不要進一步治療時,家屬可能會認為醫生的行為是出於卑鄙的動機,是在試圖節省時間、金錢或精力去處理其他患者或其他事情,
有些醫生比其他醫生更善於溝通,有些醫生態度更堅定,但他們都面臨的壓力是相似的。或許醫師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合理治療和無效醫療的平衡點,但大多數醫師面臨自己生病時,醫師仍然不會過度治療自己,因為他們是最常看到無效醫療造成痛苦和悲傷的人。
沒有“正確”的治療計劃,即使對於在各方面看起來都相同的患者也是如此。人們對副作用有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容忍度。因此,有些患者充分了解情況後,告知醫療團隊: 治療計劃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提高生活品質”,譬如說最佳化他們晚上的睡眠品質,而不是一味的延長生命。
好囉,講了半天和醫學相關的事,我終於要講錢了! 我可沒忘記這是一個財經相關的專欄。
我把上一段改寫一下: 沒有“標準化”的財務計劃,即使對於在各方面看起來都相同的人,財務計畫也不會一樣。人們對金錢有不同的目標,對節省開銷有不同的容忍度,對於花錢在何處有不一樣的價值觀。因此,一旦人們充分了解情況,他們也可以理解財務計劃必定因人而異,譬如說即使FIRE的概念大行其道,仍會有人的財務目標設定為"最大化"他們退休時的收入,而不是一味的提早離開職涯。
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據說丹尼爾.康納曼 (行為經濟學泰斗,經典書籍"快思慢想"的作者) 告訴他的財務顧問,他並不想要因成名而致富,他只想繼續像以前那樣生活。財經作家摩根.豪瑟寫到: 「幾年前,我向康納曼詢問了這件事。」康納曼回答說:「我不確定我有那麼不尋常。許多人靠養老金退休,也對此非常滿意,他們並不急於擁有更多。」
或許丹尼爾.康納曼的想法真的和很多人一樣,但我相信康納曼的財務顧問應該對康納曼的回答十分錯愕。畢竟整個投資行業都圍繞著讓數字/淨值上升--就像 50 年前的醫學假設一樣:一、每個病人都想被治癒。二、有一種正確的方法可以治癒病人。投資或財務顧問可能會想這樣改寫: 一、每個人都想賺錢。二、有一種正確的方法可以達到財務目標。
不過你也知道,事實絕非如此
如果你試圖最大化投資的報酬率,你會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購買利率為 2% 的 10 年期國債,但這項投資對丹尼爾·康納曼來說可能是完全合理的。把利率低於3%的信貸還清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很瘋狂,但如果它有助於您晚上得以安然入睡,這會是正確的舉措。交易 3 倍槓桿反向 ETF 對某些人來說是自殺行為,可是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一場很酷的遊戲。批評當沖交易者的長期投資人也可能花不少錢買運動彩券,因為他們覺得押注運動比賽很有趣。表示絕對不買REITs的人或許又正有好幾間店面收租。認為不應該貸款買房地產的人卻願意用融資買進大量股票......
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對待自己的方式也不同。好比兩個年齡相同、財務狀況相似的人,可能會對什麼適合他們投資,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就像兩個患有相同癌症的人,可能會選擇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一樣。正如醫學教科書無法總結這些決定一樣,金融教科書也不能。
這不僅僅是風險承受能力的差異。
每個提供投資建議的人——甚至只是分享投資意見——都應該牢記金錢是多麼情緒化以及人們是多麼不同。不要認為近乎保本又可以收取少量利息的美國短期國庫券適合每個人投資,永遠有人寧願把現金鎖在家裡的保險箱裡。
對我來說,我工作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不是接受病人狀況不如預期的壓力或臨床責任,承擔這些是非常基本的。反而最不容易達成的事,是說服我的病人,按照我的建議去用藥和做生活習慣調整。身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意味著我花許多時間去了解"我的病人",而不是只單單了解這些病人的疾病。人和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一樣血糖控制很好的糖尿病患者們,有人抗拒用口服藥抗拒了十年,也有人一開始就問是不是應該要打胰島素。一樣是家族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有人20歲就可以接受需要終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也有人即使心臟裝完支架之後,仍對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疑慮重重。
我知道治療指引上寫些甚麼。我知道如何診斷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等慢性病,並了解和這些疾病相關的各種藥物健保給付規定(真的,我背得很熟-_-)。但這對患者來說,從來不是最重要的。
執業十幾年,我已經明白,從某些患者的角度來看,藥物令人生畏、令人困惑、副作用令人難以忍受、治療效果令人懷疑。在我與患者一起解決這些對藥物的錯誤想像之前,診斷或開處方並不是整個治療計畫中最重要的事,因為即使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對不遵循它的患者,一點幫助都沒有。在開立處方之前,最要緊的是理解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態度和順從性,好比面對一個一天只願意吃一次藥的患者,開上照三餐服用的藥方,治療效果肯定不會令人滿意。
財務管理和醫療業之間的相似之處,正在於此。財務或投資顧問應該理解: 對於不遵循財務建議或無法堅持足夠長的投資時間的客戶來說,再多再好的建議或出色投資組合的表現,都沒有那麼重要。一個好的投資顧問,要向客戶傳遞對於投資的基本邏輯、市場歷史知識、接受投資組合比然會有的波動性。要和客戶清晰而誠實的溝通,確保你知道客戶在做什麼,在期待什麼,並解決他們對進入投資市場心理障礙。
就像醫療業一樣,金融服務業也面臨類似的考驗: 做出好的投資決定,與說服客戶做出好投資的決定,並不是同一回事。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 的 Josh Brown 是這樣說的:
好的建議值得客戶支付數倍的費用。平庸的建議不應收費少一點,事實上它一文不值,因為它不會被遵守。
附註: 本文很大一部分靈感源自於摩根.豪瑟(暢銷書:致富心態的作者)的部落格文章。因為文章中提到許多和醫療相關的議題,對我來說十分親切,所以部分刪減及部分改寫後發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73內容數
我幫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名字, 以後就用這個名字發表文章啦!! 在Facebook寫作已經超過3年, 想要更系統化的整理一下自己過去的文字. 這些文字多半是關於理財和投資的, 沒有甚麼大道理,就是一個平凡的年薪百萬上班族的十年累積里程. 如果有年薪百萬 , 歡迎進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文忙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是知識?經驗?還是技術?我認為這些都不對。 我的答案是: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經常保持冷靜判斷的能力,或者是說「心理素質」。 投資股票當然一定會涉及金錢。凡是涉及金錢之事,有時就會變得無法冷靜地行動,就連賭博也是如此。 即使是避險基金及券商等法人大戶,擁有最頂尖
美國時間9/22日,聯準會公布了新的利率決策,升息三碼 (75bp),符合預期,但這場會議帶來更重要的意外是:點陣圖終點利率 (terminal rate) 高點「大幅上移」,且在 FOMC 內部形成共識。 此次 Fed 釋出的點陣圖顯示: 預計至 2022 年底,19 位委員中,有 9 位委員預
高收入工作,甚至高收入專業,都不再可靠,因為傳統的工作職缺消失的越來越快了,能保住自己工作的勞工越來越少,如果我們看懂這段趨勢,就可以看出一個徵兆:過去的工作型態正在逐漸消逝。 技能則是你會做的事情。硬技能是諸如能夠打字或整理文件之類的,而軟技能會像“良好的溝通者”一樣模糊不清。軟技能通常比硬技能更
一群投資人在金融市場進行競爭,就肯定會有很厲害的人出現,當然也會出現輸家。但在競賽一開始,都不會有人確定自己一定會慘輸給其他投資人,反而是對著贏錢有著高度的期盼,因此主動投資才會是一個這麼令人著迷的領域。 當然啦!如果一個不明究裡的散戶,看到那種重壓賺到大錢的股神,就會羨慕、嫉妒,或有各種複雜的
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不爭的事實,就以結交朋友來說,你看看你身邊最親近的朋友是哪些,他們都在做些什麼,他們身上的習慣就是你身上的習慣,他們的氣質可能和你的氣質有點像,他們想幹嘛其實你也會想幹嘛,這就是磁場。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是知識?經驗?還是技術?我認為這些都不對。 我的答案是: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經常保持冷靜判斷的能力,或者是說「心理素質」。 投資股票當然一定會涉及金錢。凡是涉及金錢之事,有時就會變得無法冷靜地行動,就連賭博也是如此。 即使是避險基金及券商等法人大戶,擁有最頂尖
美國時間9/22日,聯準會公布了新的利率決策,升息三碼 (75bp),符合預期,但這場會議帶來更重要的意外是:點陣圖終點利率 (terminal rate) 高點「大幅上移」,且在 FOMC 內部形成共識。 此次 Fed 釋出的點陣圖顯示: 預計至 2022 年底,19 位委員中,有 9 位委員預
高收入工作,甚至高收入專業,都不再可靠,因為傳統的工作職缺消失的越來越快了,能保住自己工作的勞工越來越少,如果我們看懂這段趨勢,就可以看出一個徵兆:過去的工作型態正在逐漸消逝。 技能則是你會做的事情。硬技能是諸如能夠打字或整理文件之類的,而軟技能會像“良好的溝通者”一樣模糊不清。軟技能通常比硬技能更
一群投資人在金融市場進行競爭,就肯定會有很厲害的人出現,當然也會出現輸家。但在競賽一開始,都不會有人確定自己一定會慘輸給其他投資人,反而是對著贏錢有著高度的期盼,因此主動投資才會是一個這麼令人著迷的領域。 當然啦!如果一個不明究裡的散戶,看到那種重壓賺到大錢的股神,就會羨慕、嫉妒,或有各種複雜的
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不爭的事實,就以結交朋友來說,你看看你身邊最親近的朋友是哪些,他們都在做些什麼,他們身上的習慣就是你身上的習慣,他們的氣質可能和你的氣質有點像,他們想幹嘛其實你也會想幹嘛,這就是磁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讀了篇與裁判有關的時評—刑事無罪,民事重判千萬:只能說當我是法律門外漢時,會以為刑事無「罪」,民事何「罰(誤)/賠(正)」之有? 現在多少是懂點皮毛的三腳猫了,知道刑事其實是人民有「犯法」之嫌,檢察官行偵查「訴追」,法官依證據「判決定罪」。也就是說刑事與人民「違反」了「刑法」中的「規則」,才會
Thumbnail
試讀篇章中,作者以八種不同的醫學技術為主題,融以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入淺出的引領讀者思考醫學領域所遇到的社會議題。書中每一篇章都平易近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身邊的醫療體系人員也會碰到跟我們一樣的難關?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處境?也思考過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從前有兩位醫生,分別是好醫生和壞醫生。   好醫生是真的關愛生命,對任何事情都抱持着責任感,把良知看得很重。反觀壞醫生,雖然同樣具備醫學專業資格,但他壓根不在乎,當醫生單純為了高薪酬;缺德的人渣,別人常在背後這樣說他。   直到某天,兩名重症病人各自看診好醫生和壞醫生,情況危殆,需要立即動手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專業人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臨的挑戰。作者以醫療人員和社工為例,探討了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責任和困境。這篇文章強調了對專業人員的尊重和理解,並呼籲人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些工作。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讀了篇與裁判有關的時評—刑事無罪,民事重判千萬:只能說當我是法律門外漢時,會以為刑事無「罪」,民事何「罰(誤)/賠(正)」之有? 現在多少是懂點皮毛的三腳猫了,知道刑事其實是人民有「犯法」之嫌,檢察官行偵查「訴追」,法官依證據「判決定罪」。也就是說刑事與人民「違反」了「刑法」中的「規則」,才會
Thumbnail
試讀篇章中,作者以八種不同的醫學技術為主題,融以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入淺出的引領讀者思考醫學領域所遇到的社會議題。書中每一篇章都平易近人,你可曾想過我們身邊的醫療體系人員也會碰到跟我們一樣的難關?遇到跟我們一樣的處境?也思考過我們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從前有兩位醫生,分別是好醫生和壞醫生。   好醫生是真的關愛生命,對任何事情都抱持着責任感,把良知看得很重。反觀壞醫生,雖然同樣具備醫學專業資格,但他壓根不在乎,當醫生單純為了高薪酬;缺德的人渣,別人常在背後這樣說他。   直到某天,兩名重症病人各自看診好醫生和壞醫生,情況危殆,需要立即動手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挑戰盲目信仰,揭示醫療體系真相。 醫療壟斷、處方藥致命,擁抱自我療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專業人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面臨的挑戰。作者以醫療人員和社工為例,探討了他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責任和困境。這篇文章強調了對專業人員的尊重和理解,並呼籲人們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這些工作。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