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物價總是逐漸上漲。尤其近兩三年因全球疫情蔓延以及俄-烏戰爭,激盪著國際物價上揚,臺灣也不能自外於這些影響,我們遂感受到鈔票溜走得更快了。然而,假使我說:有一種超過30年價格不變的東西存在,你信不信?是否你旋即在頭殼內OS:「不會吧,誰這麼佛心?」
還真有!就是高中教師的鐘點費--自從民國79年2月調為每堂400元之後,直到今年8月才獲行政院核定修改為420元,追溯自今年2月1日生效(但經費尚未到位)。整整凝固32年啊!不過這並非高中教師們佛心,而是他們完全無權參與調整的決策。
教師傳授各科知識學問,實屬智能勞動,鐘點費正是此類勞動的酬金。被凍結32年,意味著這種智能勞動長久持續貶值,至今已快貼近打工族的水準了。
諸位且莫以為420元鐘點費仍較目前基本時薪168元高出一倍有餘,待遇還不太差。但沒教過書的人必定不了解,智能勞動不同於體力勞動--做一小時就實實在在拿一小時報酬--教師固然講授一堂課拿一堂鐘點費,但為了講授這一堂課,必須進行課前準備--蒐集閱讀補充資料,製作展示用的圖文,備妥教具、用品,構思講課流程,為學生的作業命題印製;課後也還有事要做--批改作業,為勤問敏求的學生解惑指點。這些都是不計薪的,所費時間加總起來,大概不會比一堂課少,有時甚至可能達兩三倍。如此算來,其勞動代價也庶幾近乎打工族了。
可笑的是,行政院只上調5%。諸位讀友不妨在腦中尋索,有哪些商品經過30年只上漲5%的?30年前都會區一個平價便當約三四十元,現在多少錢?30年前麵包店裡半條土司10元,今天已經幾倍了?30年前超商裡一公升裝的鮮奶不到30元,市場買得到3把20元的青菜,此刻怎麼賣?另外,同為鐘點費,大專院校調整16%,中小學卻僅只5%。莫非在大官心裡,中小學教師的智能勞動並不值錢,不過是打工族的檔次?無怪乎有家長徵聘家教老師時,就以基本時薪開價。
中華民國人口自前年開始「生不如死」,雖然中央與地方政府紛紛撒錢獎勵生育,但多年來成效不彰(註),很多人憂心未來國家生產力下降,支撐不起社會福利負擔。執政者實須另一番思考,要往提升人口素質,增加每位國民生產力的方向努力,這自然要從優化教育品質著手。但如果執政者只著眼於高等教育,恐怕是以管窺物,不見全豹。優化教育當然必須從小到大全面進行,若無良好人才進入中小學教育行列,在前端為學生打下扎實基礎,後端高等教育能造就出多少優質國民?
當前中小學教師在大學畢業後,必須歷經實習,通過國家考試,取得合格證照,正與會計師、建築師、律師等職業無異,故亦應以專業人士視之。願政府與社會各界體認到,這項專業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對其工作的價值與貢獻應加以肯定和尊重,並不吝給予較高的待遇,以便創造洽善的環境,吸引富熱情能力佳的人才投入,幫助國家奠立興盛安康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