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任何唐人絕句選集,大概都看得到虞世南的《蟬》,他是由陳、隋進入唐朝的重要詩人,擔任過弘文館學士、秘書監。擅長書法,是初唐著名的書法家;工於文詞,被文學史家公認為太宗朝重要的宮廷詩人。
虞世南生於陳朝永定2年(558)一直活到太宗貞觀12年(638)才離開人世。流傳詩史的五絕名作是《蟬》,全篇如下: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一首「託物寓意」的詠物詩,吟詠的對象是蟬。前兩句在講蟬的外形、食性與聲音,說到蟬性高潔,蟬喙有如帽帶;它棲息枝頭,飲露為生。後兩句説到蟬聲遠傳,乃因所在位置之高,並非憑藉秋風之傳送。
在此,詩人使用「借主喻客」的手法,將蟬「人格化」;一方面頌揚蟬的品格,另一方面也對自己擁有的品格懷著高度的自信,並隱約暗示自己俱有「顯宦的身分」。「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神來之筆,藴涵著全詩的主題,就是:自己如蟬之清高。
一般詠蟬詩大概只會吟詠到蟬的嘶叫聲,然而虞世南這一首五言絶句卻稱揚了蟬的品性與格調。
詩史上還有幾首詠蟬名作,可以引幾句來比較。比如駱賓王的「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兩句,很能突顯繫獄的冤屈;賈島的「折翼猶能薄,酸吟尚能清」兩句,傳神顯現他貧居卻兀傲的情致。李商隱的「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兩句,則隱喻他寂寞落泊的處境。至於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卻將自己歙然自得、顧盼自遠,寫得既簡約又深刻。諸位好友以為然否?
唐詩短講|《蟬》,清高的隱喻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2K會員
1.4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2025/04/05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2025/02/22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2025/02/22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2025/02/11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2025/02/11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你可能也想看











《在獄詠蟬》(679年7月) 初唐 · 駱賓王
引用典故:南冠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tshim。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gim5。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tim5。
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sim。
文人寫景,繪物,多有移情作用,是以實物烘托內心的感觸與發抒心志!蟬,自古在古詩詞的意象有
《在獄詠蟬》(679年7月) 初唐 · 駱賓王
引用典故:南冠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tshim。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gim5。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tim5。
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sim。
文人寫景,繪物,多有移情作用,是以實物烘托內心的感觸與發抒心志!蟬,自古在古詩詞的意象有

自從去年年底買了唐詩宋詞字卡,也臨帖寫了幾首宋詞和唐詩,把朋友送的幾款書法用紙消化掉一些,不得不說,寫在這些紙上,感覺質感有加分呢!
右為唐代祖詠的《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左為宋代晏殊的《清平樂》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

自從去年年底買了唐詩宋詞字卡,也臨帖寫了幾首宋詞和唐詩,把朋友送的幾款書法用紙消化掉一些,不得不說,寫在這些紙上,感覺質感有加分呢!
右為唐代祖詠的《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左為宋代晏殊的《清平樂》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

打開任何唐人絕句選集,大概都看得到虞世南的《蟬》,他是由陳、隋進入唐朝的重要詩人,擔任過弘文館學士、秘書監。擅長書法,是初唐著名的書法家;工於文詞,被文學史家公認為太宗朝重要的宮廷詩人。虞世南生於陳朝永定2年(558)一直活到太宗貞觀12年(638)才離開人世。流傳詩史的五絕名作是《蟬》,

打開任何唐人絕句選集,大概都看得到虞世南的《蟬》,他是由陳、隋進入唐朝的重要詩人,擔任過弘文館學士、秘書監。擅長書法,是初唐著名的書法家;工於文詞,被文學史家公認為太宗朝重要的宮廷詩人。虞世南生於陳朝永定2年(558)一直活到太宗貞觀12年(638)才離開人世。流傳詩史的五絕名作是《蟬》,

2014.12.11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鐘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利,以卑自牧①,以道自樂。
士大夫初勉其應世,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成,,第恐乏才具耳。
荊公聞之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②。在元公得之矣。
《贅疣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莊子‧逍遙遊》記載:

2014.12.11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鐘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利,以卑自牧①,以道自樂。
士大夫初勉其應世,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成,,第恐乏才具耳。
荊公聞之曰:色斯舉矣,翔而後集②。在元公得之矣。
《贅疣集》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莊子‧逍遙遊》記載:
旅次洋(揚)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乾)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床敧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雲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以上詩句的頷聯(三,四句)為其中的代表作。《唐詩鑑賞辭典》中這樣的評價:
康熙字典關於「𤆬」的釋義:
〈方〉拐去。閩語。
旅次洋(揚)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乾)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床敧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雲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以上詩句的頷聯(三,四句)為其中的代表作。《唐詩鑑賞辭典》中這樣的評價:
康熙字典關於「𤆬」的釋義:
〈方〉拐去。閩語。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而文學歷史上所謂的仙鶴,卻是指丹頂鶴而非此白鶴。有關鶴最知名的詩莫過於,唐,崔灝的黃鶴樓。創作的靈感來自神話傳說,明《列仙全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而文學歷史上所謂的仙鶴,卻是指丹頂鶴而非此白鶴。有關鶴最知名的詩莫過於,唐,崔灝的黃鶴樓。創作的靈感來自神話傳說,明《列仙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