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數據指標——The MentorShip 曼陀號 PM 組月會 04

產品數據指標——The MentorShip 曼陀號 PM 組月會 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是由 Girls In Tech 主辦的職涯探索計劃,透過四次月會,在船長的帶領下讓同領域學員們彼此交流。
2022 年有幸錄取計畫,與街口支付產品長 Clare 及各位 PM 伙伴們一起在每月週日早上交流成長 💪
透過文字紀錄月會經驗,希望分享給更多伙伴 🙌

產品指標介紹

產品指標在公司中,作為個人績效評估的考量,也是促進團隊溝通共識、決定優先級的重要衡量依據。指標的分類方法繁多,以下介紹從「業務類型」及「容易被影響程度」兩種拆分方式而來的指標剖析方式——

依「業務類型」區分的指標

依「業務類型」區分的指標

依「容易被影響程度」區分的指標

依「容易被影響程度」區分的指標

好的產品指標,應該具備以下三個元素:

  1. 容易理解
  2. 容易衡量
  3. 不易被惡意操弄,或用非預期效果達到

#1 #2 可以協助團隊中的人了解目標,看似簡單的內容,其實更容易達成共鳴,同步彼此理解,針對 #3 則可以用反例說明:
試想如果A電商的指標訂為「店舖數」,達成此目標的極限,有可能會讓電商充斥著許多存在、卻沒有在使用的店舖數,反而導致了反效果。

北極星指標:成功關鍵指標

北極星指標」(the north star metric) 是最重要的產品指標,以「提供給客戶的價值」為出發,制定企業成功關鍵指標,用以連結「解決使用者問題」與「創造商業價值」,如 「Spotify-收聽音樂總時間長」、「Airbnb-完成幾晚預定」、「街口支付-完成幾筆交易」。

產品指標層級與個人工作貢獻關聯

北極星指標可以再透過層層拆解,將更細小的指標與團隊,甚至個人的工作內容對應,讓組織中每個人可以知道自己工作是為了達成哪項具體、可量化目標,這個貢獻又是座落於整體公司發展的哪裡,如何協助公司邁進。

如同上圖 Spotify 的例子,「收聽音樂總時間長」又可以被拆解成「增加回訪收聽頻率」、「增加每人收聽時間長」,增進前者的方式包含「歌手新通知」、「推薦系統」,後者則有「創造播放清單」、「發現新歌曲」等功能。

以下為 Amplitude 及 Mixpanel 的範例說明:

指標拆解說明; Source: Amplitude - The North Star Playbook

指標拆解說明; Source: Amplitude - The North Star Playbook

 指標拆解範例; Source: Mixpanel - A guide to product metrics

指標拆解範例; Source: Mixpanel - A guide to product metrics

產品的指標有可能互斥,在制訂時,需要通盤考量各指標間的關係。以下圖 LinkedIn 的指標為例,「來自個別用戶的廣吿營收」及「顧客契合程度」呈現反向關係,當貼文區塊的廣告越多,廣告營收雖然上升了,卻會讓顧客開始心生厭煩,最極端的狀況,可能是廣撒廣告,讓單一用戶廣告營收極高,卻流失大批客戶,契合程度極低。

推薦閱讀


raw-image

結尾以快樂的合照結束近半年的曼陀號旅程!

raw-image

精彩的航海士職涯座談會收錄在上篇月會 03,提醒大家前往閱讀 🤓

avatar-img
珊 Shan的沙龍
12會員
18內容數
#歐陸電影 #捷克新浪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珊 S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第三次月會以產品經理職涯發展為主軸,除了論及職等職能對應、核心能力,以及升遷、加薪、面試等階段,個人可以如何努力,以達到目標。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 PM 組月會 02 主題為「PRD 撰寫與實例說明」,內容包含 PRD 的撰寫法則、用途、使用場景——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 PM 組月會 01 主題為「產品團隊的組織架構」,前半搭配著《91APP的軟體開發之道 — 從20人到200人的組織發展旅程》看組織從小而緊密至大而複雜演變;後半以街口為例,細部解說軟體開發流程——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第三次月會以產品經理職涯發展為主軸,除了論及職等職能對應、核心能力,以及升遷、加薪、面試等階段,個人可以如何努力,以達到目標。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 PM 組月會 02 主題為「PRD 撰寫與實例說明」,內容包含 PRD 的撰寫法則、用途、使用場景——
The MentorShip 曼陀號 PM 組月會 01 主題為「產品團隊的組織架構」,前半搭配著《91APP的軟體開發之道 — 從20人到200人的組織發展旅程》看組織從小而緊密至大而複雜演變;後半以街口為例,細部解說軟體開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