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中的題辭與成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題辭、成語以及公文格式用語,是必考題。因為重複率高,而且佔分比還不低,是極具經濟效應的得分題型。有關公文格式用語部分,今(111)年是最後一年,所以今(111)年的考生,可以參考拙著《公文格式用語測驗題得分之鑰2022》,本文只針對題辭與成語做說明。
準備題辭與成語,最有效益的方法是透過作題目來理解與記憶。單純拿題辭大全以及成語辭典猛K,只能說事倍功半,投資報酬率不佳,原因有以下4點:
  1. 題辭大全以及成語辭典內容繁多,會被拿出來當作題目的,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實在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背辭典。
  2. 光是用讀的或用看的,沒有實際用於寫作,或透過題目去驗證,很難牢牢記住。
  3. 根本沒有時間讀完整本題辭大全及成語辭典。如果真的要這麼做的話,肯定排擠其他科的準備時間。就算有辦法整本讀完,頂多也只是讀過一遍,能記住多少呢?那種過目不忘的天才,只存在於歷史的傳聞中。
  4. 沒有甚麼比讀辭典或大全更枯燥乏味的事了。
其實只要多做一些歷屆試題,往往可以得到舉一反三的功效。出題老師精心設計的題目,就是要測試你有沒有理解或者用對題辭與成語。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刺激你的大腦思考、理解及記憶。
當然,免不了有一些辭語雖然已經「作古」,但是出題老師仍然情有獨鍾。推究其原因,要不是出題老師太懶,要不就是擔心你看不懂古裝劇的眉角,失去看戲的樂趣。除此之外,實在想不通為何要出這一類「作古」的辭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52內容數
ChatGPT×Python×Notion AI投資指南 春秋戰國歷史 國文公職考試選擇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伯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否定語法雖然容易引起語意上的模糊,但是卻無所不在,特別是法律文書。如果碰上這樣的句子:「尚難非謂不無行為能力」,只能將數學公式中的負負得正搬出來。 關於否定語法,有下列兩個公式: 1. 負負得正,符合數學公式。 2. 負負不得正,屬於習慣用法。 首先來說說第1個公式,負負得正。大多數句子都屬於負負得
字數少的題目是否更容易理解呢?可能剛相反!因為字數少,線索不多,文意相對模糊。理解的角度可以有好幾個方向,如果方向不對,到最後還是白忙一場。 在108年的初等考試中,有一道題目只有1句,計20個字(含標點符號),不用10秒即看完文字內容,但是文意何在呢? 18 「為了他人而忘卻自我,他們便會記得你。
如果你以為閱讀理解題不用準備,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考試有時間限制,平均1題要在1分鐘內作答完畢,根本沒有時間讓你細思慢想。考前準備最重要的是提升速度以及準確率。 以111年原住民五等考試中,一組超過500字的題目為例,來說明如何提升答題速度及準確率。這一題組共有2題,第1題511字,第2題60字,合
對聯並非必考題,出題老師興緻來時,偶一為之。這就為難考生了,畢竟對聯號稱「聯海」或「楹海」,要認真花時間去準備,投資報酬率實在不划算。 對聯這種題目,我可是十拿九穩,是送分題。但是我不曾為了考試,特地花時間去背對聯。勤作近幾年的考試試題《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逐題解析》,才能將時間花在刀口上。 在作對
接下來再來看看108年一則士級晉佐級的試題。這一題出得比較隱晦,也含有誤導的陷阱: 這一題另一個最關鍵的線索是「走到愁腸九曲、心神不定、萬念俱灰的狀態」。屈原最有名的形象是「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再加上「長太息以掩涕兮」以及「罹患憂鬱」,就幾乎可以確定是(A)屈原了。
「狗沒有吠!」福爾摩斯說:「這是破案的關鍵線索,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嗎?」 在著名的推理小說《銀斑駒》中,福爾摩斯根據一條關鍵線索破了全案。因為那一天晚上「狗沒有吠」,意謂著兇手是狗非常熟悉的人。但是這跟國文科測驗題有甚麼關係呢? 你解題的過程,就是在找出關鍵線索!
否定語法雖然容易引起語意上的模糊,但是卻無所不在,特別是法律文書。如果碰上這樣的句子:「尚難非謂不無行為能力」,只能將數學公式中的負負得正搬出來。 關於否定語法,有下列兩個公式: 1. 負負得正,符合數學公式。 2. 負負不得正,屬於習慣用法。 首先來說說第1個公式,負負得正。大多數句子都屬於負負得
字數少的題目是否更容易理解呢?可能剛相反!因為字數少,線索不多,文意相對模糊。理解的角度可以有好幾個方向,如果方向不對,到最後還是白忙一場。 在108年的初等考試中,有一道題目只有1句,計20個字(含標點符號),不用10秒即看完文字內容,但是文意何在呢? 18 「為了他人而忘卻自我,他們便會記得你。
如果你以為閱讀理解題不用準備,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考試有時間限制,平均1題要在1分鐘內作答完畢,根本沒有時間讓你細思慢想。考前準備最重要的是提升速度以及準確率。 以111年原住民五等考試中,一組超過500字的題目為例,來說明如何提升答題速度及準確率。這一題組共有2題,第1題511字,第2題60字,合
對聯並非必考題,出題老師興緻來時,偶一為之。這就為難考生了,畢竟對聯號稱「聯海」或「楹海」,要認真花時間去準備,投資報酬率實在不划算。 對聯這種題目,我可是十拿九穩,是送分題。但是我不曾為了考試,特地花時間去背對聯。勤作近幾年的考試試題《公職考試國文科測驗題逐題解析》,才能將時間花在刀口上。 在作對
接下來再來看看108年一則士級晉佐級的試題。這一題出得比較隱晦,也含有誤導的陷阱: 這一題另一個最關鍵的線索是「走到愁腸九曲、心神不定、萬念俱灰的狀態」。屈原最有名的形象是「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再加上「長太息以掩涕兮」以及「罹患憂鬱」,就幾乎可以確定是(A)屈原了。
「狗沒有吠!」福爾摩斯說:「這是破案的關鍵線索,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嗎?」 在著名的推理小說《銀斑駒》中,福爾摩斯根據一條關鍵線索破了全案。因為那一天晚上「狗沒有吠」,意謂著兇手是狗非常熟悉的人。但是這跟國文科測驗題有甚麼關係呢? 你解題的過程,就是在找出關鍵線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學測英文科看中「上下文」理解;句中所用的詞彙往句意的方向匯集。選擇正確的詞彙填入空格中方能使句意完整。詞意理解(lexicon)主要有三個面向需要考慮:同類性(詞彙是否歸入相同類組)、近義性(詞彙是否同義、能否替換)、反義性(須考慮互補性、比較性、方向性等。)理解命題原理能幫助考生更順暢地解題。
Thumbnail
在準備英文會考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技巧和有效利用考古題庫是提升成績的關鍵。本文將帶您深入解析英文會考歷屆試題解題技巧和考古題庫分析,幫助您更好地應對考試。我們將從國中三年文法精髓的基礎出發,探討如何通過歷屆試題回顧掌握出題趨勢,並提供具體的解題技巧與策略。此外,我們還將探討如何利用考古題庫進行實戰演練
Thumbnail
前言 在準備英文會考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歷屆試題解析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通過系統地分析和掌握歷屆試題,不僅能夠幫助考生了解出題方向和考試重點,更能提升答題技巧和應試策略。本篇文章將全面解析英文會考歷屆試題,提供具體範例及詳細解題步驟,並分享高分考生的答題技巧。此外,還將探討如何有效地複習和應用所學知識
Thumbnail
準備英文會考是一個重要的挑戰,但通過充分了解歷屆試題和掌握高效的解題技巧,你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應試能力和信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使用英文會考歷屆試題解析進行有效複習,分析出題趨勢和變化,並提供具體的解題步驟和策略。無論你是初次應試還是希望提升成績的考生,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實用的指南,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提升國文成績:有效的閱讀理解與解題技巧】   對於國文成績的提升,幾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和建立語感,我完全不否認這是個有效的論點,但是我個人會想要把事情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個人能力的累積,我稱之為資料庫的建立。另一是解題方法的使用。
這是一份統測歷屆試題考卷 國文科統測試題走得前面,在108課綱前,就已經開發素養題的新式題型,表格、圖文、文白對讀、國家重點產業與自然生態,無所不包。寫一份國文統測試題,就像是把一年來的商業周刊、遠見雜誌做出精彩摘錄,最後的作文還可以讓你在不用訂題目的自由之中,發表不限字數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Thumbnail
台灣中學英語教育由於長期考試導向,學習者往往將過多時間投注在教科書的內容學習,過度側重單純的單字記憶、過度依賴單一教材。理想的語言學習情境應該是大量的泛讀 (extensive reading )輸入,再搭配精讀(intensive reading )反饋。但教學現場的現實面是中學學生面對龐大升學壓
Thumbnail
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修辭法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元素,重點在於完整地敘述一個故事。這篇文章分享教學作文多年的心得,同時用會考題舉例說明,讓讀者能更清楚明白寫作技巧。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正在面對會考的國三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學測英文科看中「上下文」理解;句中所用的詞彙往句意的方向匯集。選擇正確的詞彙填入空格中方能使句意完整。詞意理解(lexicon)主要有三個面向需要考慮:同類性(詞彙是否歸入相同類組)、近義性(詞彙是否同義、能否替換)、反義性(須考慮互補性、比較性、方向性等。)理解命題原理能幫助考生更順暢地解題。
Thumbnail
在準備英文會考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技巧和有效利用考古題庫是提升成績的關鍵。本文將帶您深入解析英文會考歷屆試題解題技巧和考古題庫分析,幫助您更好地應對考試。我們將從國中三年文法精髓的基礎出發,探討如何通過歷屆試題回顧掌握出題趨勢,並提供具體的解題技巧與策略。此外,我們還將探討如何利用考古題庫進行實戰演練
Thumbnail
前言 在準備英文會考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歷屆試題解析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通過系統地分析和掌握歷屆試題,不僅能夠幫助考生了解出題方向和考試重點,更能提升答題技巧和應試策略。本篇文章將全面解析英文會考歷屆試題,提供具體範例及詳細解題步驟,並分享高分考生的答題技巧。此外,還將探討如何有效地複習和應用所學知識
Thumbnail
準備英文會考是一個重要的挑戰,但通過充分了解歷屆試題和掌握高效的解題技巧,你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應試能力和信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使用英文會考歷屆試題解析進行有效複習,分析出題趨勢和變化,並提供具體的解題步驟和策略。無論你是初次應試還是希望提升成績的考生,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實用的指南,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提升國文成績:有效的閱讀理解與解題技巧】   對於國文成績的提升,幾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和建立語感,我完全不否認這是個有效的論點,但是我個人會想要把事情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個人能力的累積,我稱之為資料庫的建立。另一是解題方法的使用。
這是一份統測歷屆試題考卷 國文科統測試題走得前面,在108課綱前,就已經開發素養題的新式題型,表格、圖文、文白對讀、國家重點產業與自然生態,無所不包。寫一份國文統測試題,就像是把一年來的商業周刊、遠見雜誌做出精彩摘錄,最後的作文還可以讓你在不用訂題目的自由之中,發表不限字數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Thumbnail
台灣中學英語教育由於長期考試導向,學習者往往將過多時間投注在教科書的內容學習,過度側重單純的單字記憶、過度依賴單一教材。理想的語言學習情境應該是大量的泛讀 (extensive reading )輸入,再搭配精讀(intensive reading )反饋。但教學現場的現實面是中學學生面對龐大升學壓
Thumbnail
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修辭法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元素,重點在於完整地敘述一個故事。這篇文章分享教學作文多年的心得,同時用會考題舉例說明,讓讀者能更清楚明白寫作技巧。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正在面對會考的國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