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二十歲時,以為人生中所謂的起起伏伏,總該帶有一點電影風格:風生水起、像場華麗熱絡派對的女主人一樣優雅瀟灑人群間;要不享受著悲傷抑鬱所帶來的無窮靈感,將不願抵抗地心引力的身心全部交付給枕頭與床,用現實世界的狀態再現跌落谷底的譬喻。
年近四十,ups and downs 是日常。有時猝不及防的席捲而來卻又瞬間消失無蹤;有時壓在心頭多日,只能虛弱著執行平日自律所建立起來的生活規則,無人知曉,平靜等待低潮退去。
大家都喜歡 Ups,狀態極佳的那段時間,我的理想生活信手拈來:工作效率超好、認真運動、準備營養美味的三餐而且還有辦法拍照、家中瑣務一項接著一項解決、有餘裕閱讀;一天不只兩次對小孩露出溫柔的表情(註),老公順眼到想偷捏他屁股;甚至連站在衣櫥前都不會挑不到衣服。
Downs,全身上下都有藉口。最糟的程度呢,光是把碗盤放進洗碗機都覺得厭煩(對我有洗碗機了還這樣),打開冰箱看到食材就壓力山大,或是 Netflix 追到像中邪。
頻率不定,為期幾天不一定,程度不定,可能只是憂傷的微微細雨,可能是低吼的海波浪,視那幾天的睡眠不足程度而定。若是放任自我厭惡滋長(或是老公小孩太白目),可能會以一場火山爆發緊接著眼淚潰堤,結束這一檔。
深知自己 ups and downs 的戲碼,因此小孩出生後這五年多來,狀態好時的努力幾乎都是為低潮狀態做準備。
為生活的軌道上油、升級裝備、擬定 SOP、整理、打掃、斷捨離,總之就是優化生活中的一切,讓低潮的自己就算想放任自己隨波逐流,生活基本的樣子也不至於崩落。
然後,好像就習慣了。慢慢接受狀態不佳的自己,知道如何與這樣的自己和平共處,理解這是日常必然的規律。
Downs 因為我的包容接納而變得溫和。因為允許它的存在,它找到了療癒的空間,安安靜靜的,地雷開始學習降級成鞭炮。
以上總結:啊低潮不就很正常。睡飽很重要。
還有,低潮時請勿開啟臉書與 IG。
——————
我們這一代正努力學習情緒管理,擁抱家人的低落與煩躁,或是溫柔的給予空間,也是重要的課題。
註:「媽媽一天只要固定有2次溫柔的表情就能對家庭帶來重要影響」
個人對這篇文章的解讀是,當我低潮時,只要對孩子露出溫柔的表情,心裡就會浮現「啊達標了,真好」的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