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混齡教學的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除了一年級單獨成立娃娃國,國小二、三年級和四、五年級,國中六到九年級,皆採混齡教學。主要目的是實踐家庭化和社會化的教學目的,回歸教育原來的面貌,也達到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教師的協同教學。
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學習,不是國內創新,在國外幼兒教育的先驅蒙托梭利,早就率先實施。但在國小國中階段實施混齡教學,人文國中小是第一個嘗試的一般學校。
實施混齡教學的好處有那些呢?其實就是回歸到一般家庭和社會,都會有不同年齡和程度的人,將來會一起生活工作和學習。我們不可能一直處在相同年齡程度的人群中,所以混齡教學是回歸正常面的學習。
尤其今天大多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缺少同儕兄弟姊妹相處的經驗,實施混齡教學,更能體會兄弟姊妹的感情。年齡大、能力強的同學,學會主動幫忙年齡較小、能力較差的同學,年齡較小的,也有榜樣和學習的對象。
實施混齡教學後,就需要配合各種年齡的孩子,準備不同程度的教材,佈置各種學習角。所以老師的協同教學和主題統整能力就會出來,教學也不再是以老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主,孩子也會主動學習,不是老師一人教學,學生被動式的學習。
所以實施混齡教學,是適性教育十分重要的媒介,要談適性教育,就必須從混齡教學開始。老師的角色是站在觀察、輔導的角色,孩子才是學習的主角,教師必須及時調整,和提供孩子所學習的內容。
實施混齡教學,讓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有家的感覺,幫助孩子社會化的建立,讓孩子更成熟。老師的教學也由單一到協同,孩子的學習由被動到主動,大的孩子幫助小的孩子,可以增強孩子的人際關係,和社會能力的建立。
人文在民國九十二年,由楊文貴校長接任後,就積極進行適性教育混齡教學的實踐。先從打破教室隔間,打散班級成立家族開始,並實施統整主題教學。十多年來,也看到實施的成果,孩子樂在學習,不同年齡的孩子一起快樂學習。
過程中遭遇許多質疑和困境,首先是部分家長的不瞭解和不認同,造成第一波的轉學潮,有將近一半的孩子轉離人文,但也吸引另一部分認同此一理念的家長,將孩子轉學到人文。
其中最大挑戰還是來自老師,要由傳統個人教學,改變成協同教學。經過長時間每天下午課後的研習和檢討,老師也漸漸適應混齡教學的教法,將過去一個人負責一個班級,大部分課程的教學,改成三到四人負責一個家族班群的教學。
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專長,帶領相同程度,不同年齡的孩子學習。不再只是一個人,帶領二、三十個不同程度孩子的學習。但老師必須具備統整教學、評鑑、輔導、協同教學的能力,教學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群體合作的結果。
所以混齡教學改變的不只是學生,還有老師,家長更要支持、認同。人文歡迎家長參與協同教學,擔任多元課程的指導老師,所以在人文,家長是重要的辦學合夥人,更是老師教學的好幫手。
這就是混齡教學在人文實施的情況,也是目前教育部想在各偏遠學校推動混齡教學,以因應少子化產生班級人數減少,如何不同年級混齡教學,產生最大教學效果,而來到人文觀察取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我又回到暌違六年多的人文上班,轉眼也快二個月了。這段期間,每天認真地走訪校園內外每個角落,拍寫許多照片、文章,真實記錄人文的現況。 之前,有太多傳聞和負面消息,不斷的進入我的訊息,讓我十分擔憂和難過。2003年星雲大師在佛光大學召見我,囑咐重任,希望推介適
有個故事這樣說的: 一群動物媽媽們,聚在一起開會,大家都十分擔憂,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困難,孩子的未來會很辛苦,討論的結果是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們讀學習各種技能,以應付未來艱困的生活。於是大家集合起來,辦了一所動物學校,所有的小動物都送到這裡來學習技能。 第一堂課是游泳,結果小烏龜獲得第一名,烏龜
小名,已在校長室待了一年多,每天利用電腦學習,偶而會去班群上課,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校長室。他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不喜歡在教室學習,但電腦能力卻是讓人望塵莫及。 一年多前,校長室裡來了一位家長:「楊校長,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小名的媽媽一臉焦急、無奈。單親的她,帶了三個孩子,從台北回到宜蘭鄉下,
「我叫瓜瓜,我代表幕後工作人員上台報告。我想說的是這齣戲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我擔任的是燈光組,為了調整燈光,我爬到屋頂,不小心還被電到。」哈!哈!哈!台下響起一片笑聲。 在苗栗通宵的演藝中心,來了七、八百位觀眾,欣賞人文行動高中所組成的人文展賦劇團,演出<我的未來 誰
「下課了,你要不要去水生池玩啊?」小杰離開教室前跟小敏說。 「好啊!昨天我有看到蜻蜓的幼蟲喔!好像叫水蠆的,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小敏十分興奮的報告他的發現。 「好啊!我對昆蟲最有興趣了,我要看看牠怎麼變蜻蜓的。」小杰回答說。 利用下課,二個人愉快地跑向人文的水生池,去做他們兩個最愛
「下一堂課,我們到校門口的大樹下集合。」我對著要上我的寫作課的同學宣布。 「要去看樹嗎?」 小琪問。 「去了就知道了。」我故作神秘的說。 到了大榕樹下,我宣布每個學生要爬到樹上,看風景、觀察和體驗。看看有什麼感覺和看到什麼? 「哇!好棒喔!我最喜歡爬樹了。」小瓜高興地大叫,第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我又回到暌違六年多的人文上班,轉眼也快二個月了。這段期間,每天認真地走訪校園內外每個角落,拍寫許多照片、文章,真實記錄人文的現況。 之前,有太多傳聞和負面消息,不斷的進入我的訊息,讓我十分擔憂和難過。2003年星雲大師在佛光大學召見我,囑咐重任,希望推介適
有個故事這樣說的: 一群動物媽媽們,聚在一起開會,大家都十分擔憂,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困難,孩子的未來會很辛苦,討論的結果是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們讀學習各種技能,以應付未來艱困的生活。於是大家集合起來,辦了一所動物學校,所有的小動物都送到這裡來學習技能。 第一堂課是游泳,結果小烏龜獲得第一名,烏龜
小名,已在校長室待了一年多,每天利用電腦學習,偶而會去班群上課,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校長室。他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不喜歡在教室學習,但電腦能力卻是讓人望塵莫及。 一年多前,校長室裡來了一位家長:「楊校長,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小名的媽媽一臉焦急、無奈。單親的她,帶了三個孩子,從台北回到宜蘭鄉下,
「我叫瓜瓜,我代表幕後工作人員上台報告。我想說的是這齣戲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我擔任的是燈光組,為了調整燈光,我爬到屋頂,不小心還被電到。」哈!哈!哈!台下響起一片笑聲。 在苗栗通宵的演藝中心,來了七、八百位觀眾,欣賞人文行動高中所組成的人文展賦劇團,演出<我的未來 誰
「下課了,你要不要去水生池玩啊?」小杰離開教室前跟小敏說。 「好啊!昨天我有看到蜻蜓的幼蟲喔!好像叫水蠆的,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小敏十分興奮的報告他的發現。 「好啊!我對昆蟲最有興趣了,我要看看牠怎麼變蜻蜓的。」小杰回答說。 利用下課,二個人愉快地跑向人文的水生池,去做他們兩個最愛
「下一堂課,我們到校門口的大樹下集合。」我對著要上我的寫作課的同學宣布。 「要去看樹嗎?」 小琪問。 「去了就知道了。」我故作神秘的說。 到了大榕樹下,我宣布每個學生要爬到樹上,看風景、觀察和體驗。看看有什麼感覺和看到什麼? 「哇!好棒喔!我最喜歡爬樹了。」小瓜高興地大叫,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混齡教育是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同一個空間裡接受指導,那麼這樣的安排是福是禍?對老師跟孩子來說又是該如何應對?看看世界各國有實施混齡教育的理念吧。
Thumbnail
「接軌到世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概念,它牽扯到社會各個層面。語言教育僅是重要因素之一。 單靠政府的 “雙語政策” 以 “CLIL - 學科與語言整合學習法” ,並不就是有效接軌的保證。 從小超前引導子女們更行重要。本文提出幾個重點供參考。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踏入國小附幼,和老師聊聊天訪談孩子學習狀況以及當地因多子化對孩子的影響,家庭照顧、隔代教養、多媒體對孩子產生的現象。很幸運剛好參與到文健站與附幼的活動,從重陽敬老發想,一年約有五次的活動,從活動中能讓孩子能更加貼近長者、理解長者以及與長者互動。 從孩子表演、長者表演、共同創作聖誕節刮畫、直到體貼長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混齡教育是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同一個空間裡接受指導,那麼這樣的安排是福是禍?對老師跟孩子來說又是該如何應對?看看世界各國有實施混齡教育的理念吧。
Thumbnail
「接軌到世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概念,它牽扯到社會各個層面。語言教育僅是重要因素之一。 單靠政府的 “雙語政策” 以 “CLIL - 學科與語言整合學習法” ,並不就是有效接軌的保證。 從小超前引導子女們更行重要。本文提出幾個重點供參考。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踏入國小附幼,和老師聊聊天訪談孩子學習狀況以及當地因多子化對孩子的影響,家庭照顧、隔代教養、多媒體對孩子產生的現象。很幸運剛好參與到文健站與附幼的活動,從重陽敬老發想,一年約有五次的活動,從活動中能讓孩子能更加貼近長者、理解長者以及與長者互動。 從孩子表演、長者表演、共同創作聖誕節刮畫、直到體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