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蕭若元的錯解錯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蕭若元重貼過往的「細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姑且一聽。唉,又是現買現賣。
由於自己的研讀時間不多,就此簡單更正,不必多言。
蕭先生:有兩個字的讀音需要更正的:
一、「一簞食,一瓢飲」那個「食」,國音讀sì,粵音讀自,飯也。
二、「退而省其私」那個「省」,國音讀xǐng,粵音讀醒,指省察。
誰知再聽其他有關對孔門弟子的解說,不但有字錯讀,兼又錯解。故而不得已,又再更正:
孔子曰:「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
蕭先生解說「無人講子路(由)的壞話」。
這句話又解錯了。這個「惡言」,並非指講子路的壞話,而是指其他人講孔子的壞話。
大家想想,子路性格勇武衝動,也具正義感,當遇到不公時,動輒就以拳頭來解決問題,試問有誰敢說他的壞話呢?
其實,孔子這句話,是幽子路一默,說:
「自從子路進了孔門之後,就很少聽到別人對我的惡言惡語了。」
謹此學術切磋,勿怪!
2021-8-1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日收聽文昭先生的時評節目,以一個來自大陸的海外自媒體,能引用到孔子的話,實在難得。他說: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倡導四個字——克己復禮。 這個觀點,老朽不敢完全同意。在大陸,過去一直把「復禮」,解作回復周朝的封建奴隸制,這實是在帶有政治意識型態的說法。 顏淵問仁
有一個哲學問題(不是信仰問題),究竟受洗為教徒後,是否就保證一定會上天堂?皈依佛門後,又是否一定可以輪迴再生? 基督教說人死後要經審判,那些已受洗為教徒,又是否同樣要受審判呢?不要說審判那麼嚴重吧,那總得甄別嘛。會不會又要有紅碼綠碼之類的通行證呢? 我不是信徒,更不是糊里糊塗,天堂在我心,審判是良知
據悉有人注射了四針新冠防疫疫苗,仍然中了招。這讓我想起一個哲學問題(不是信仰問題),究竟受洗為教徒後,是否就保證一定會上天堂?皈依佛門後,又是否一定可以輪迴再生? 基督教說人死後要經審判,那些已受洗為教徒,又是否同樣要受審判呢?不要說審判那麼嚴重吧,那總得甄別嘛。會不會又要有紅碼綠碼之類的通行證呢?
這些年,在文章裡都自稱「老朽」或「老夫」。「老朽」,是指老而無用之自謙詞。 提起這個「老」字,老朽就會戒慎恐懼,提醒自己: (一) 對人家說道理,不要老氣橫秋。如果過去有得罪的地方,請包涵。 (二) 對人不要老謀深算。坦白說,我從來都不會計算人家,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三) 處世不要老奸巨滑。也坦白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大家都熟悉。不過,有時候、有些事,「不進」,不能進,就要「退」。 拉鍊,有時候拉了一半,中途卻拉不上去,那只好往下退,然後再往上拉,這樣可能就成了。 開車,眼見前路彎窄,無法直前,自然就要回車,甚至要回幾手車,才能通過。 這些生活例子很多,你說是逆向思維也好,急流勇
有位讀友客氣地說:一枝好筆,一手好菜。 其實,我是一面煮飯,一面思索,一面寫作。不過,文以寄心聲,菜須合口味。還好,仍能分辨鹽糖。 所謂「文章千古事」,飯菜日常情,兩者都是「得失寸心知」。 2021-9-6 寫作與感恩 昨天寫了【孟子思想的三大綱領】,一面寫、一面思,速度正常,加上字面底頁全部轉為淡
近日收聽文昭先生的時評節目,以一個來自大陸的海外自媒體,能引用到孔子的話,實在難得。他說: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倡導四個字——克己復禮。 這個觀點,老朽不敢完全同意。在大陸,過去一直把「復禮」,解作回復周朝的封建奴隸制,這實是在帶有政治意識型態的說法。 顏淵問仁
有一個哲學問題(不是信仰問題),究竟受洗為教徒後,是否就保證一定會上天堂?皈依佛門後,又是否一定可以輪迴再生? 基督教說人死後要經審判,那些已受洗為教徒,又是否同樣要受審判呢?不要說審判那麼嚴重吧,那總得甄別嘛。會不會又要有紅碼綠碼之類的通行證呢? 我不是信徒,更不是糊里糊塗,天堂在我心,審判是良知
據悉有人注射了四針新冠防疫疫苗,仍然中了招。這讓我想起一個哲學問題(不是信仰問題),究竟受洗為教徒後,是否就保證一定會上天堂?皈依佛門後,又是否一定可以輪迴再生? 基督教說人死後要經審判,那些已受洗為教徒,又是否同樣要受審判呢?不要說審判那麼嚴重吧,那總得甄別嘛。會不會又要有紅碼綠碼之類的通行證呢?
這些年,在文章裡都自稱「老朽」或「老夫」。「老朽」,是指老而無用之自謙詞。 提起這個「老」字,老朽就會戒慎恐懼,提醒自己: (一) 對人家說道理,不要老氣橫秋。如果過去有得罪的地方,請包涵。 (二) 對人不要老謀深算。坦白說,我從來都不會計算人家,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三) 處世不要老奸巨滑。也坦白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大家都熟悉。不過,有時候、有些事,「不進」,不能進,就要「退」。 拉鍊,有時候拉了一半,中途卻拉不上去,那只好往下退,然後再往上拉,這樣可能就成了。 開車,眼見前路彎窄,無法直前,自然就要回車,甚至要回幾手車,才能通過。 這些生活例子很多,你說是逆向思維也好,急流勇
有位讀友客氣地說:一枝好筆,一手好菜。 其實,我是一面煮飯,一面思索,一面寫作。不過,文以寄心聲,菜須合口味。還好,仍能分辨鹽糖。 所謂「文章千古事」,飯菜日常情,兩者都是「得失寸心知」。 2021-9-6 寫作與感恩 昨天寫了【孟子思想的三大綱領】,一面寫、一面思,速度正常,加上字面底頁全部轉為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心齋,是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一個寓言....
Thumbnail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雍也第六)。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子遊去那裡擔任城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可能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很重視舉才,就問他,『你在那裡發現作用了什麼人才嗎?』子遊就回答
Thumbnai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簞(dān),古時盛飯用的竹具。    孔子最喜歡顏回,多次稱讚他,這次稱讚顏回安貧樂道。說,『真是賢德呀!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貧民窯的破房子裡。換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心齋,是莊子內篇第四章人間世一個寓言....
Thumbnail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雍也第六)。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子遊去那裡擔任城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可能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很重視舉才,就問他,『你在那裡發現作用了什麼人才嗎?』子遊就回答
Thumbnail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簞(dān),古時盛飯用的竹具。    孔子最喜歡顏回,多次稱讚他,這次稱讚顏回安貧樂道。說,『真是賢德呀!顏回。一簞飯,一瓢水,住在貧民窯的破房子裡。換了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